大风之三国-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来这个县城还成了一个负担了!”智弦皱起了眉头,靠在椅背上,食指轻点着桌面,陷入了沉思,刘石侍立一旁,默不作声,静静的等着。
许久,智弦睁开了眼睛,“这次战斗,我们的军队伤亡如何?”
“启禀少主,我们的伤亡不小,在巷战的时候,黄巾贼拼死反抗,给我们造成了不少的伤亡,死亡了173个弟兄,重伤132个弟兄,这些重伤的弟兄哪怕康复恐怕也不能上战场了,挂彩的有五百多人。”
智弦的食指继续轻点着桌面,心中默算了一笔帐,而后开口,“传我命令,死亡的弟兄每人的家庭给予10两银子作为抚恤金,重伤的弟兄5两银子,轻伤的1两银子作为奖励。”
“是,我这就去安排!”刘石应了一声。微微有些失望,抚恤金实在是太少了点。
“我还没有说完。死亡弟兄的家室减税,可少收什一(10%)的税收,持续三十年。不过其兄弟在十八岁成年之时必须分家,不再享受减税的政策。而且,既然称之为弟兄,那么他的父母我们也有义务帮助其赡养,其年幼的子女我们有义务抚养,不过我们不可能真的赡养每个老人,这样,除免税之外,每个月死亡弟兄的家室将获得100文父母赡养费,100文的抚养费补助。让这些弟兄死后也不用担忧父母子女的问题。”
“重伤的兄弟恐怕不能正常劳作了,这样,给他们每人每月100文的生活补助费,直到他们死亡为止,并且尽力帮助他们寻找新的,力所能及的工作,想办法安置他们,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我要告诉所有弟兄,哪怕他们战死、残废,我们也会成为他们的后盾,不会对他们置之不理的。我要将我们的军队打造成为不怕死,没有后顾之忧的敢战之军。”
“诺!”刘石振奋不已,这才是他所想要的,甚至比他所想的还要好。
“这会成为我们的规矩、律法,绝对不容废弃,就先这样宣布下去吧,对于遇到的问题汇报上来,我们再重新想办法解决。”智弦又想到了一点,“哦,对了!将所有战死弟兄的尸身收集起来,在城外建造一个陵墓,就叫英烈陵,给他们立一个碑,把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都刻上去,我们的弟兄不能白死,要让这里的百姓记住,我们的弟兄是为了他们而战死的,也让他们的后人有缅怀之地。”
“诺!”刘石呼吸粗重了三分,腰弯的更低,“少主,我先去办事了!”
“去吧!”挥了挥手。
刘石离开了房间,智弦来到了窗前,俯视着下方的县城。整个县城的财粮收获确实不少,但是若要用这缴获的财粮救济这一个县城的百姓,那智弦的收获也将缩水大半,没有了财粮,他又如何发展壮大?这整个县城就是一个负担,自己终究是外来人,而且没有统治县城的资格,自己做的再好,这里的百姓未必会念自己的好,最后还是要移交给国家,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需要想办法把县城移交出去。
就在智弦忙着恢复县城秩序,安顿流民,将财粮转运回山寨,继续招兵买马训练新军的时候,被智弦赶走的黄巾贼一路逃窜,来到了当利县。这逃亡的路上,为首的黄巾贼首领沈奕真复又聚拢了三百多黄巾贼,其余部众皆不知所踪。
沈奕真不甘失败,身为张角的弟子之一,他有着自己的骄傲,不愿救这样灰头土脸的带着三百残兵败将去投靠其他黄巾部队。在哪里跌倒的就要在哪里爬起来,自己既然能拉出二千人的军队,在这当利县怎么会做不到。
沈奕真于是选了一处山安营扎寨,尔后挑选了三十多个有传教经营的黄巾贼,和自己一起下山鼓动生活苦难的贫民加入自己的队伍。这些衣食无着,除了一条命什么都没有的贫民还有何惧,于是在沈奕真的鼓动和谎言之下,带着美好的期望,纷纷加入黄巾军,前后不到半个月,沈奕真拉起了三千人马大军。期间攻打了几个小镇,灭了几家富户,获得了不少钱粮,既为苦难的黄巾贼出了口气,又获得了士气,用来一丝凝聚力。
形势一片大好,沈奕真调转枪头,准备攻打当利县城。不过这次沈奕真吸取了经验教训,立下了规矩,不再和上次一样,谁抢到的就是谁的,而是抢的财物集合到一起,然后再大家平分。沈奕真对人马进行了分组,有的负责守城、有的负责守卫仓库,有的负责攻打高宅大院的富户乡绅,有的负责劫掠金银饰品店,有的负责劫掠粮店,有的负责劫掠绸缎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相比于上次混乱的指挥调度,这次沈奕真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进行。
就在沈奕真准备攻打当利县城之时,智弦也接到了线报,当下点齐兵马,前往当利县。至于曲城县,智弦将之交给由乡绅、士族组成的地方组织治理,自己将所有兵马都带走,毕竟他的兵力并不占优。不过让智弦松了口气的是,虽然他这边的进展不是很好,除了不少的钱粮,其它的没有什么收获,但顾风却是一帆风顺,为山寨带来了不少流民,整个山寨愈发繁荣,如今山寨的人口已经破万,人口的增多也为智弦带来了更多的兵源。
第118章 吃一堑长一智()
随着智弦立下的规矩传开,对士兵及家属的优待,又真切的善待残疾的士兵,为了改善生活,领地里饱受苦难的家庭只要不是只剩下一个儿子的,都会派一个儿子参军,就为了军人家属的优待。这一来,智弦在山寨顺利招收到了两千新兵,正在紧锣密鼓的训练之中。
当利县在沈奕真的黄巾大军面前,根本就没有什么有效的反抗,很快就给沈奕真给攻陷了。麾下的黄巾贼兵按照沈奕真的命令开始分散开四处劫掠,这次他们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劫掠到的财物比上个县城更多,对富户、士族的清理也更加彻底。
有钱有粮,想要发展壮大,接下来自然就需要招兵买马。沈奕真派人到城中贫困区给穷人们发钱和发粮,同时动员穷人们加入自己的军伍,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沈奕真的手段和鼓动能力毋庸置疑,一天之内竟然有五千多人申请加入军队。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人多了自然也是一样,新加入的黄巾贼开始清算新仇旧恨,成为了光荣的带路党,对逃过一劫的士族、乡绅再次进行了一次搜捕、诛杀,那些平日为非作歹的士族更是被族灭。
士族之所以是士族,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有钱有势,还因为他们有护院家丁,有忠诚之士,更重要的是人多,黄巾贼这摆明了要将所有士族灭杀的态度终于激起了士族的反弹。士族纷纷联合,在城内和黄巾贼兵爆发了冲突,城中以士族的高宅大院为据点,和黄巾贼进行拉锯战,双方都死伤惨重。但这个战端一起,双方谁都无法轻易停止。黄巾贼兵被拖入了这个战争的泥潭。
为了震慑县城之人,拉拢更多的贫民,沈奕真对每个反抗的士族都是灭族处理,而作为士族爪牙的人也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不是被车裂就是被点天灯。随着被灭族的士族越来越多,士族的反抗力度也越来越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刘铉趁乱潜入了县城,和县城中的士族取得了联系。经过磋商,智弦和县城中的士族分配好利益之后,于一夜,县城中的士族忽然离开了各自的高宅大院,向县衙、财库、武库等重要位置发动了进攻。
一直龟缩的士族忽然爆发,让沈奕真猝不及防,各方告急,沈奕真不得已只好抽调出所有的兵力镇压暴乱。既然这些士族离开了自己的乌龟壳,沈奕真就要将他们全部诛杀。为了能尽快评定暴乱,沈奕真冒险抽调了一半的城墙守卫。
少了一半的守卫,又是在暴乱发生之夜,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城内,守城的将士也更多关注的是城内的情形,对自己的处境忧虑。心神不属的情况下,强大的武者轻易的杀上了城墙,灭杀了所有守卫,打开了城门,智弦的大军蜂拥而入。
在士族和智弦大军的两面夹攻之下,沈奕真所部大溃败,不过因为还有其他城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沈奕真等人有惊无险的脱身带着一千余残兵败将再次开始了逃亡之路,这次他们逃向的是牟平县城。
战斗持续到了天亮,县城的战斗才基本结束,智弦的军队据守县城中所有要害位置,黄巾贼劫掠而来的所有物资都归他们所有。智弦答应会分一部分给士族,不过清点完物资后智弦发现自己亏了,亏大发了。虽然这个县城黄巾贼劫掠的物资更多,更彻底,但是为了招兵买马,稳定军心,花的也多,总的收获才上个县城的八成左右。
有智弦的军队做后盾,士族开始清算加入黄巾贼兵的贫民。这是灭族只恨,多少士族在这战乱之中灭亡,幸存的士族如何能不恨,所以对付起贫民来可是丝毫不手软,刚刚平静下来的县城又喧嚣了起来。士族开始大肆清洗贫民,所过之处尸横遍野。不管自己的家人有没有参加黄巾贼兵,贫民们皆惶恐无比,四散而逃。
对于逃离县城的贫民,智弦并没有让士兵拦截,士族和这些贫民的恩怨,在县城中,智弦不会插手。这些贫民逃离县城之后,没有谋生手段就会变为流民,甚至形成流民潮。不过智弦可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暗中派人将这些逃离的贫民引导回自己的山寨,自己的山寨可是自己的大基地,也是智弦全力发展的地方。
就在智弦想着怎么从当利县获得更多的好处的时候,又有新的线报传来。
沈奕真没有按照智弦所想的,继续招兵买马积攒实力,等足够强大了才攻占县城。而是带着一千多残兵败将就直取牟平县城,准备拿下牟平县城作为根基发展势力。
沈奕真的这个决定让智弦措手不及,智弦的兵力本就不占优势,怎么敢让沈奕真占据牟平县城发展壮大起来,当下就告别了当利县的士族,点起军马直扑牟平县城,要将沈奕真再次赶出去,不让他占据县城发展势力。
牟平县城的民兵虽然不少,但兵无战心,一触即溃,被沈奕真轻易攻下。这次沈奕真没有再分组劫掠,而是让军队见到什么就抢什么,同时有招收贫民的经验,沈奕真打吧打吧的将钱粮洒下去,劝诱贫民加入自己的军队。与此同时,吸取了上一个县城的经验教训,沈奕真给各士族发帖,邀请士族的家主来谈话。
沈奕真在士族眼中就是一个运气好的山贼,自然不会有士族族长冒险来见他。沈奕真直接拿了几个士族开刀,全族上下血洗,一个不留,然后再次邀请这些士族族长,这屠刀面前,士族族长只好赴会。等到将士族族长都聚集齐之后,沈奕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让士族族长捐献钱粮、人员,帮助自己成就大业,然后就放他们离开。
士族族长无奈同意,贡献了不少钱粮、物资、青壮给沈奕真。看着被释放的士族族长越来越多,沈奕真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吃一堑就要长一智。
第119章 牟平县之战()
沈奕真对士族秋毫无犯,让士族失去了防范,直到黄昏时分,沈奕真的黄巾贼忽然发起了进攻,毫无防备的士族被杀的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整个县城有头有脸的人几乎都被沈奕真杀的一干二净。吃一堑就要长一智,既然知道了士族是潜在威胁,而且威胁还不小,就要一次性肃清,省时省力。
肃清了士族,沈奕真继续招兵买马,准备好好的防守牟平县城,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重要据点。等将自己的势力发展壮大之后,再向四面八方攻略。和其他黄巾军的势力连成一片。
就在沈奕真消灭了士族,连夜查抄士族的家,劫掠金银财宝的时候,智弦的军队又到了城外,有内应加上实力强大的智弦、刘铉亲自出手,城门很快陷落,智弦的大军涌入城中。
这次城门一陷落,沈奕真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消息,不过沈奕真并没有如以往一样跑路,如今县城里可没有士族捣乱,还不信守不住县城,于是调派兵马前去夺取城门,同时下令全城的黄巾贼前去攻打城门,将城门重新夺回来。
智弦的军队虽然比黄巾贼兵要精锐一些,但人数比之黄巾贼兵要少太多了,只有两千人,而黄巾贼兵有八千人左右,哪怕一方是刚刚拿起兵器的农民,一比四的比例也实在是太大了。在正面战场还有可能以英勇击溃敌军,在这巷战之中将士不了解战况,打的是消耗战,自然是人数占优的一方有优势。
“少主,怎么办,这些黄巾贼刚刚血洗了士族,得偿所愿,锋芒正盛,久战对我们不利啊!”刘石着急的来回踱步。这可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若是在这里消耗的一干二净,还能去哪里成就一番功业。
“少主,不如我们撤退吧,等到他们锐气消失再反攻。”刘铉建议到,看着死伤惨重的将士,他脸上也布满阴霾。
“不能退!”刘星急忙反对,“这支黄巾贼一直被我们追着打,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四处逃亡,面对我们他们心里会有阴影,难以发挥出全力,若是我们撤退无异于告诉他们,我们是可以战胜的,那么下次再讨伐,将陷入更艰难的苦战,将士的伤亡将更加惨重。”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智弦还是认可刘星的军事才能的。
刘星拳掌交击,心中着急,大脑却如一团浆糊,怎么都想不到一个好点子,“黄巾贼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不擅长阵地战,巷战才是他们所长。攻城以攻心为上,若是,若是有办法让这些黄巾贼认为自己陷入了绝境,自己必败无疑,那么此战可胜。”
攻心?智弦忽然有了一个主意,这黄巾贼没有经过训练,打战就是一窝蜂的行动,顺风浪逆风投,只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必败无疑,为了身家性命着想,他们不会考虑怎么翻盘,而是会直接崩溃。
“我有办法了,黄巾贼将大部分兵马都调来攻打我们,其它城门的防守定然薄弱,刘铉你率领500将士奇袭东城城门,刘石你率领500将士奇袭西城城门,夺下城门之后擂鼓,大造声势,如今黑夜,人数难辨。加上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