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烽烟乱 >

第364部分

烽烟乱-第364部分

小说: 烽烟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和没有一座城池相比,得到一个几乎完整的京城,也是李自成唯一的选择了。

    这一次的谈判看起来极其粗糙,可也是有史以来,李自成和朝廷方面唯一的一次谈判了。

    最终。

    李自成提出在确认崇祯皇帝死后,可以允许他们在不带金银的情况下离开。

    而第二日清晨。

    当李自成再度发起了进攻后,没用多长时间,边将突破攻进了城内。

    而此时,也只有极少的人清楚,他们谈判过,当李自成找到崇祯皇帝的遗体后,也如约的放他们离开。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

    数日后,行进在荒凉大地的十万大军,忽然沿途遇到了几股规模不小的饥民在四处游走。

    而对方虽然忌惮他们的实力不敢造次,可依然有人试图用另一种方法获得一点宝贵的粮食。

    马车内。

    “宋将军,以你看来,我们将来真的还有机会回到京城吗?”一名身穿锦袍的年轻少年,一脸愁眉苦脸的看着身旁正襟危坐的宋哲,问道。

    “。。。。。。。。。”他抬头看了少年一眼,又将目光落到对面的润怀王身上,他想了想,忽然看着少年一拱手,问道:“不知太子殿下可经历过男女之事?”

    “。。。。。。。。。”少年一脸黑线。

    “。。。。。。。。。”润怀王憋的脸色通红,却又不好立刻发作。

    “请太子恕罪,在下只是觉得,经历过男女之事的太子因该,也更懂得贞洁对女子的重要吧?”宋哲看着他,道。

    这一下,

    少年没有在害羞,

    而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宋哲见此挑开帘子,将侯在一旁的白六叫来,吩咐几句便有一次变回来原来的样子。

    只是没过多久,他们的马车就忽然偏离了原本的路线,逐渐脱离护卫的保护而去。

    一时间,

    周围的兵丁少了,

    成群结队的饥民多了起来。

    他们中有人,开始壮着胆子试图靠近马车,顷刻间哭喊求救仿佛地狱般的声音传进马车,将少年吓得脸色发白。

    “宋总兵,你这是什么意思?”润怀王眉头微皱,凝视着他的眼睛问道。

    “怀王不比担心,在下只是告诉太子一个如何才能回到京城的办法而已,太子,你想知道吗?”宋哲却看着少年,郑重问道。

    “嗯!”少年重重点头。

    “很好!”

    宋哲则起身,猛然将马车后方的木门一把推开,下一瞬间,无数身穿褴褛,形似乞丐的饥民出现在了少年眼前。

    那泪眼,

    那哀求,

    那无助,无不冲击着少年的心灵,一下子,少年似乎明白了时间的疾苦,也明白了宋哲话里的意思。

    “殿下看到了吗?那个,还有那个,这些女人,都可以用一个馒头换来。”宋哲旋身,看着少年郑重道。

    “来呀,谁愿意。。。。。。”

    而此刻,护卫在马车周围的百十名军士中,也立刻冲出几人,将馒头插在钢枪上,来回在十几个少女饥民面前,飞驰着。

    他们口中说着最粗糙的话,肆无忌惮的引诱着她们。

    就当少年见此有些愤怒时,更为触目惊心的画面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直接那些长相还算清秀的女子,尽然主动跑向来那些士卒去。

    这一刻她们丢掉了毫无作用的廉耻,眼中只有那一个馒头,心里却在想着,若能取悦到眼前的贵人,或许今后的生活就再也不会挨饿了。

    “够了,够了,宋将军你给我看这些做什么?”少年怒视着他,厉声质问道。

    因为他再也不想看到眼前。。。。。。那些不可描述的画面了。

    宋哲却对着外面一挥手,众军士立刻回来,簇拥着马车开始离开,只留下那些不甘心的人在追。

    “在下只是想告诉太子,当人们不在挨饿,当女子珍惜自己的贞洁时,我们才算创造了一个盛世!”他看着车窗外划过的景色,目光微闪,似在回答,也似在感慨。

    “百姓不在挨饿,女子明白廉耻。。。。。。。。。”

741 定海神针(番外2)() 
三年后。

    某座酒楼张灯结彩,

    热闹纷纷,

    到处充斥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张妈妈,时辰快到了,快让云姑娘准备一下吧!”

    “还用你说?三年一度的花魁选拔就要到了,咱家姑娘必须赢,明白么?”

    “是是是。。。。”

    看着张妈妈胜券在握的样子,从其身边经过的小厮婢女连连称是。

    要明白那花魁大典是何等重要的日子,每三年才选出一个魁首。

    往日里胜出的柳如是,李香君,哪一个不是艳名冠绝。

    在这繁花似锦的江南圣地,几乎没有比选花魁更让人兴奋的事了。

    每当到了这个时节,无论是天下的名士,还是那些达官显贵,都会为自己心仪的姑娘拼命奔波。

    “哎,这年景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想想几年前,那时候是何等的声势啊,再看看今天。。。。。”

    张妈妈看着楼下火爆的场景,摇摇头,似乎还是有点不满意的样子。

    “这位妈妈,小可少有余财,不知如何才能支持一下如云姑娘呢!”就在张妈妈黯然神伤时。

    一侧却走来一名英武不凡的少年,虽然他身上穿着读书人喜欢穿戴的儒衫。

    可见惯了大场面的张妈妈,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眼前这个公子哥,绝对不一般。

    “咯咯,想支持我们如云姑娘呐,好说,好说,只要十两银子!”

    张妈妈笑的像朵花一样,旋身,抬起胖乎乎的手似嗔似怪的拍了少年一下,才道。

    少年闻言一愣,满脸古怪之色道;“才十两银子!”

    “哟哟哟。。。。看来公子是求美心切啊,不过这样老身就要说你两句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如云姑娘愿意跟你,难道,公子就要让我家姑娘在这选花魁好日子之前,就随了你么。。。。。”

    张妈妈耸了耸浑身的肥肉,拉起了近乎;“老身要是公子你啊,就费劲了心思让姑娘选中了这花魁,只有这个姑娘高兴,日后如云姑娘陪在公子身侧,你脸上也有光不是!”

    这位张妈妈口若悬河,拼了命的忽悠面前的少年,往日的花魁看似都是比歌喉舞技胜出者为之。

    实则,不过是无数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追捧出来的结果罢了。

    而此刻年近春节,南京城大大小小无数座青楼,正靠着此次盛举准备大发一笔呢。

    他们也能将自己数年,乃至十数年精心培养的本钱一下子通通捞回来。

    而一旦哪家青楼出来的姑娘,得了花魁,亦或是好一点的名次,立刻不但是选中的姑娘身价飙升,就是其所在的青楼,都会随之水涨船高不少。

    所以张妈妈拼了命的忽悠,虽然面前的少年看起来,实力应该不是太强,可蚊子腿,它也是肉啊。

    “好,这里是五十两银子,本公子就买一张金帖,支持如云姑娘!”

    少年面露犹豫想了想,似是下定了决心,一咬牙,掏出一枚硕大的银锭子扔给了张妈妈。

    “好嘞,公子真是慷慨,老沈再次预祝公子糟时抱得美人归!”张妈妈吗笑道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她急忙招呼了几个小厮,带着眼前这名看起来起其貌不扬,实则出手阔绰的小青年去了雅间。

    “公子,一个花魁而已,何必费这个功夫,直接叫过来就是了!”

    另一个身影在少年转过弯时,忽然闪身而出,默默跟在其身后低声道。

    “嘿嘿。。。。”少年咧嘴一笑,背着手,拇指在烫金的帖子上轻轻的摩擦着;

    “一看你就不懂了,好端端事被你一说,立马索然无味了,对了,兵部那几个人来了没有?”

    “已经等候片刻了!”

    “再凉他们半个时辰吧!”少年背着手。

    他站在栏杆前,看着楼下热闹的样子,目光微微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此刻,跟随在后面的几个小厮,却已经被轻易打发掉了。

    这名少年不识别人,正是来到南京的宋哲。

    自从三年前,宋哲随着太子一行离开北京以后,转眼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

    而在这段时间内,天下行使波诡云谲,太子等人却并没有像大多人预料那一半,在南京称帝登基。

    反而是在南行的途中,太子接受了润怀王的意见,在行进到凤阳祭祖后直接向西。

    他们效仿数百年前的赵构,在杭州扎下了行在,彻底住在哪里不走了。

    而且其在杭州也没有急于称帝,反而将自己关起来,闭门谢客,整整三年时间为崇祯皇帝守孝。

    如此一系列的骚操作,不但让南京几乎完整的朝廷机构大跌眼镜,就连那些依然掌控在朝廷手中的州府,对此也是瞠目结舌。

    在这种情况下立刻有人动了小心思,他们先是大讲太子已被奸人囚禁了,而后更是直接怀疑太子的身份有假。

    企图另立皇帝,可每每到了这种时候,远在杭州守孝的太子就会出现,调动兵马施展雷霆手段平叛,

    一时间,马世英,唐王,等数波势力遭到打击,而朝廷对待这些人的手段也极为严酷。

    很快便逼迫马世英跪地请罪,唐王更是亲自走进囚车来到杭州,向太子负荆请罪。

    朱慈烺在处理这些反叛势力时,手段极为老练,就比如对于为首之人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大加重用。

    而那些投机分子却被纷纷斩首,一个都没有留下,通通诛杀九族。

    在如此三番五次处理过后,朱慈烺轻飘飘的再次躲起来守孝起来,硬生生让大明处于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之下。

    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是朝廷不能立刻调集兵力,收复已经沦陷的区域。

    而好处便是天下的言官忽然发现,没人做事,自己居然找不到批评的对象了,甚至连裁判自己也找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趁势入关,将北京城里的李自成打的丢盔卸甲。

    李自成只来得及,带着那些百官身上榨出来的银子仓皇逃窜。

    而丢了北京城,又丢了关中的李自成,此时看着天下破烂的样子,愣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

    无奈他只能向杭州的朱慈烺求助。

    而后,对方也只是得到一座空空荡荡的洛阳城。

    自此,中原的李自成,关中的孙传庭,川蜀的张献忠,数股实力时而联合抗清,时而也会爆发一点小摩擦。

    天下却在这种情况下,渐渐稳定了下来。

    另一边。

    某座雅间内,数名穿着不凡的男子围在桌旁,个个愁眉不展的盯着面前的酒菜唉声叹气。

    “郭大人,听说前几日,你去信请求太子移驾南京了,不知殿下的意思是?”

    “还能如何,不过是了无音信罢了!”

    “真是岂有此理,天下危在旦夕,而他,居然躲在杭州守孝?”

    “徐大人切莫胡言,小心隔墙有耳啊!”

    说着,几人相继苦笑起来。

    没有太子在那劲主持大局,他们便只能竭力的去维护。

    通过各种协商勉强维持着局面不坏,倒也别说,以往他们对那些言官虽然算不上有什么好感,但也没有觉得他们有多可恶。

    可是而今,但凡有言官敢说一句话,南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能把他们的打的亲娘都不认识。

    他们也很无奈啊,不这样做,那是真没有办法啊。

    而太子不在南京城,也就直接导致了护卫南京的兵力很少。

    无论是对岸的李自成,还是清军,数次试图进攻南京。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自保,久而久之倒也出现了几个勉强可以稳住局面的大臣。

    其中,一个是曾剿灭过无数贼并的朱大典,另一个,却是曾经有过小心思其他小心思的马世英。

    最后一个更是让人想不到,居然是被人举着想要当皇帝唐王。

    就是这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人,在南京城要么依靠藩王的身份,要么用退休官员的身份,硬生生依靠着强大的号召力,将朝廷这杆大旗给撑了起来。

    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远在杭州的太子朱慈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反对。

    不同意。

    不反对。

    装聋作哑的处事态度,恰恰让有功者不能沾沾自喜,有过者也能获得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否则,朱大典等人也绝无法掌权。

    “希望这次可以说动宋总兵出手吧!”一名长须男子叹了口气,拿出兵部发布的调兵折子,默默祈祷道。

    “要我看,他必定会出手的!”其身旁一人,十分肯定道。

    “为何?”立刻有人反问起来。

    “不知几位发现没有,这三年来,每一次朝廷遇到有被覆灭的大危机时,这位宋总兵都会出手力挽狂澜,如今坊间啊,都有人说他是我们大明的定海神针了!”

    “。。。。。。”其他人闻言,顿时面露复杂之色。

    如此传闻他们自然也听过,可是就如对方所说,其只有在朝廷碰到大危机时,才会直接出兵敢于。

    而平时只是守在湖广,杭州一代据守不出,就是他们也无奈的很。

    “那齐大人觉得,这一次他能出多少兵力?”

    “不知!”前者干净利落的摇头,这种东西他可不敢打赌。

    毕竟南京对他们来说,是必须要守住的,可对宋哲和太子等人,却无所谓的很。

    就在此时,房门忽然被推开。

    宋哲笑盈盈的走了进来。

    若不是在场之人不少都见过他,也很难相信眼前之人,就是那位但要一己之力便撑住大明的定海神针了。

    “宋总兵。。。。。。”他们连忙起身相迎,等宋哲坐下后,才有人将兵部的调兵文书双手递过来,一脸紧张的看着他。

    “宋总兵,此事十万火急,诺不能将这伙清兵击退,对方就会度过长剑,将触手伸到江南等地了,到时李自成自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