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

第6部分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第6部分

小说: 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原因就在于藩镇的权力过大。假如把兵权都集中在朝廷手里,天下自然就太平了。”赵匡胤听后连连点头,称赞赵普说得很对。之后,赵普又对赵匡胤说:“现在禁军大将王审琦和石守信两个人兵权过大,依我看,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比较好。”赵匡胤说:“他们两个都是我的老朋友,自然是不会反对我的,这就不必担心了。”赵普回答:“我担心的并不是他们会叛变,而是根据我平日的观察,这两个人并没有统帅禁军的能力,他们管不住手下的士兵。如果有朝一日,下面的人揭竿而起,恐怕他们两个人会身不由己。”赵匡胤用力敲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说:“幸亏你提醒了我。”

    过了几天,赵匡胤在宫中举行宴会,宴请王审琦和石守信等几位开国元老,酒过三巡,赵匡胤命令身边的人全部退出去。赵匡胤拿起一杯酒,与大家干了杯,之后便说:“如果不是你们这些人的帮助,恐怕我现在也不会坐在龙椅上,可是你们又哪里能明白我这个做皇帝的难处呢?其实我现在觉得自己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由。不瞒你们说,这一年来,我都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王审琦等人听后,觉得很惊讶,急忙问其中的缘故。赵匡胤回答:“这都不清楚?你们可知道,皇帝这个位子有多少人眼红呀!不然哪来那么多叛变的人?”这些人听出赵匡胤的话外音,慌忙跪在地上说:“皇上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现在天下都安定了,没有人敢对皇上三心二意。”

    赵匡胤摇摇头说:“我对你们几个人是十分信任的,但是我担心你们的部将中有人贪图荣华富贵,想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到时候,这就不是你们想或不想的问题了。”这些人听赵匡乱说到这里,都觉得要大祸临头了,于是连连磕头说:“我们都是些粗人,考虑得没这么周全,现在还请皇上指引一条明路。”赵匡胤说:“我也替你们想过了,你们不如主动把兵权交出来,之后到地方上做个闲官,买些田产房屋,给子孙后代留点家业,自己也可以安享晚年。我们彼此都没有一点猜疑,这不是很好吗?”这些人听后都齐声说:“皇上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第二天一上朝,他们就都递上了奏章,以不同的理由请求辞去现在的职位,请皇上收回兵权。赵匡胤立刻准奏,并赏给他们大量的财物,之后打发他们到偏远之地去做节度使了。

    可以说,赵匡胤在与藩镇们的博弈中大获全胜,彻底削弱了藩镇们的势力,最终掌握了宋朝的实权。

    零和博弈是一种无法量化的博弈,在生活中,甚至连人们不注意的角落里都存在着这种博弈。当我们看到两位对弈者时,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在做“零和游戏”。因为对弈者打成平手的情况毕竟是少之又少的,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方失败,一方胜利。假如我们给获胜方计为1分,失败方计为…1分,那么,他们之间的得分之和为:1(…1)=0。这种博弈理论指出,世界就像一个封闭的系统,其中的机遇、资源和财富都是有限的,而个别国家、地区和个人的财富增加势必会导致其他国家、地区和个人的财富受到损失,这是一种“邪恶进化论”式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世界。

    博弈智慧

    “零和游戏”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政治,从国家到个人,似乎每种成功都验证了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大型的“零和游戏”,人们总能在生活中发现类似零和博弈的局面,在胜利者的微笑背后,往往是失败者的苦涩和泪水。

第16章 纽科姆悖论() 
“人都是理性的”这一假设,从其被提出开始就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不,有个叫做纽科姆的人编了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由外层空间来的超级生物欧米加在地球着陆。

    欧米加搞出一个设备来研究人的大脑。他可以十分准确地预言每一个人在二者择一时会选择哪一个。

    欧米加用两个大箱子检验了很多人。箱子a是透明的,总是装着1000美元;箱子b不透明,它要么装着100万美元,要么空着。

    欧米加告诉每一个受试者:“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你拿走两个箱子,可以获得其中的东西——当我预计你这样做时,我就让箱子b空着,你就只能得到1000美元;另一种选择是只拿一个箱子b——如果我预计你这样做时,我就放进箱子b中100万美元,你能得到全部款项。”说完,欧米加就离开了,留下了两个箱子供人选择。

    一个男人决定只拿箱子b。他的理由是:

    我已看见欧米加尝试了几百次,每次他都预计对了——凡是拿两个箱子的人,只能得到1000美元。所以我只拿箱子b,就可变成一个百万富翁。

    一个女孩决定要拿两个箱子。她的理由是:

    欧米加已经做完了他的预言,并已离开。箱子不会再变了——如果是空的,它还是空的;如果它是有钱的,它还是有钱。所以我要拿两个箱子,就可以得到里面所有的钱。

    你认为谁的决定最好?两种看法不可能都对。哪一种错了?它为何错了?这是一个新的悖论,而专家们还不知道如何解决它。

    这个悖论是哲学家经常争论的很多预言悖论中最新的,也是最棘手的一个。它是物理学家威廉纽科姆发明的,称为“纽科姆悖论”。哈佛大学的哲学家罗伯特诺吉克首先发表并分析了这个悖论。他分析的依据主要就是博弈论的法则。

    男人决定只拿b箱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为了使女人的论据更加明显,我们必须强调“欧米加已经走了”这个事实。让我们思考一下这两种情况:

    如果b中有钱,女人只拿箱子b,她得到100万美元,但如果她两个箱子都要,就会得到100万加1000元;如果b箱是空的,她只拿b箱,就什么也得不到,但如果她拿两个箱子,她就至少得到1000美元。

    因此,每一种情况下,女人拿两个箱子都多得1000元。

    这条悖论是试验一个人是否相信自由意志论的“石蕊试纸”:愿意拿两个箱子的是自由意志论信徒;愿意拿b箱者是决定论(宿命论)信徒。而另一些人则争辩道:“不管未来是完全决定的,还是不完全决定的,这个悖论所要求的条件都是矛盾的。”

    博弈论能够进行研究的基础或者说整个经济学之所以称为一个学科的基础就在于:理性人假设。虽然这条假设本身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比如现在我们讨论的“纽科姆悖论”就是对理性人假设的一个挑战。然而,博弈论还是通过理性人的假设给了我们研究人类行为的一个方法。

    博弈智慧

    人是很复杂的,除了理性还有情感,从其中一个方面进行研究能把事情简化,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陛人假设给我们带来的有益之处要比其缺陷多很多,所以,我们仍然会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第17章 人生中的竞局() 
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理性人的互动。在冯诺依曼、纳什等大师的努力下,博弈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各门社会科学力图使用的工具。人生处处皆博弈,在生活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业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在这种博弈的对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策略使用者。我们时刻都面临着不同的行动选择,时刻都在计算着应当采取何种行动。这种选择不仅体现在选择上哪所大学、学哪个专业、从事何种工作等这样的大事上,而且体现在买什么菜、穿什么衣服这样的琐事上。所以,我们自然可以说,人生处处皆博弈。

    众所周知,博弈的最终目的便是利益的争夺,这里的利益是个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是金钱、名利、荣誉等所有你想要得到的东西。当你所想得到的东西出现竞争的局面之时便形成了竞局。竞争需要有一个具体形式把大家拉在一起,竞争各方之间就会走到一起开始一场竞局,所以形成竞局有三个要素:竞局的参与者、所争的资源、竞争的具体形式。竞局起源于利益的争夺,有利益的争夺是形成竞局的基础,参与竞局的各方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对抗的关系,以争得利益的多少决定胜负,一定的外部条件又决定了竞争和对抗的具体形式,这就形成了竞局。如围棋对局的双方是在竞争棋盘上的空,战争的目的经常是为了争夺领土,古罗马竞技场中角斗士在争夺仅有的一个生存权,武林中人的决斗常常是为了争夺名誉

    换句话说,博弈,就是双方或多方在竞局中争夺利益所采取的策略。比如,田忌赛马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当竞局中的各方存在多种可选择的策略时,选择什么策略往往成了对竞局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博弈就是指竞局方之间在策略选择方面的对抗,它是竞局综合对抗的一个组成部分。博弈是竞局综合对抗的一个方面,不可能脱离竞局而独立存在,在某些竞局中它显得并不重要甚至不存在,但当竞局的外在力量变得不太重要时,博弈就会上升为主要因素,对胜负起决定作用。这类以博弈对抗为主要特点,其他方面的对抗处于次要地位的竞局可称为博弈竞局。

    一般来说,每种竞局都不是一种能力的较量,而是多方面综合实力的对抗。比如,军事对抗是一种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指挥水平和后勤保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较量;再如武术技击是一种力量、速度、耐力、身体灵活性等方面的综合对抗。有时,甚至一种经过人工设计的专门进行某一方面对抗的竞局都可以转变成综合对抗。比如中长跑比赛本来是一种相当单纯的竞局,比赛规则的设计就是为了让运动员单纯比赛奔跑速度,但在著名长跑教练马俊仁的导演下,中长跑也被加入了策略对抗的因素,何时领跑何时冲刺都是经过精心计划的,本来被人为限定的单纯对抗也成了综合对抗;再比如田忌赛马,本来是简单的比赛速度,但经孙膑出谋划策一番就可以使弱者反败为胜,实力对抗之外加入了策略对抗,并且对胜负起了关键作用。

    从竞局的形态来看,它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自然竞局,是直接的利益争夺,以争得利益多少直接决定胜负,不存在计算胜负的特别规则,如生物界的生存竞争、战争等;第二种是人工竞局,人为地设定一套竞局规则和计算胜负的办法,有时是只分胜负而和利益无关,如果和利益有关则先分出胜负再根据结果决定利益分配,如各种体育比赛和棋牌比赛。

    首先讲人工竞局,它的规则如果设计得好,可以把竞局的胜负和参与者的利益分配统一起来,竞争可以激烈而有秩序地进行。如果设计不好,则竞局本身的胜负可能和参与者利益的得失不一致,这时在竞局中就可能出现异常情况,人们站在利益最大的立场上,不再竞争竞局本身所要求的东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球场上打假球,当全面权衡的结果认为输掉比赢这场球更有利时,人们就会选择输球。

    人工竞局由于有严格的规则限制参与者的行为,使得参与者可选择的行为方式是封闭的,所以竞局可以比较有秩序。当竞局向高水平发展时也只能在规则范围内向纵深发展,一般是挑战人的单一方面的能力,如某一类体能或智能。自然竞局由于没有规则限制,竞局采用的手段是开放的,而发现新手段往往比发展旧手段更有效,所以在竞局发展中自然首先向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发展,挑战的可能是人的任何方面的能力,只有在广度的扩展受到限制时才会向深度发展。

    人工竞局比如拳击,有比赛规则和记分办法,并有裁判监督比赛;自然竞局如武林决斗,没有规则没有监督,只以打败或消灭对手为目的,任何招数、兵器等都可能使出来,令人防不胜防。概括地说,人工竞局的出招范围是受到限制的封闭的,而自然竞局是没有限制的开放的。

    在参与自然竞局时,首先要意识到对手的行为是不受规则制约的,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所以要思路开阔。只有先在广度上考虑到对手可能采取的各种招数,然后才可以向深度上计算未来的变化;否则,在横向上没有考虑周全的深度计算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在自然竞局中,由于对手出招的范围是开放的,所以,不管经过多么周密的计算,漏算总是难免的。指望不出现错误是不可能的,甚至不能指望少出错误,因为有时为了少出错误必须增加太多的计算,使人难以接受。所以,参与这种竞局还要树立错误意识,即意识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改正错误。

    博弈智慧

    有错误意识的人认为自己随时可能犯错误,时刻准备着接受和改正错误;而习惯于稳定环境的人一般缺乏这种意识,以为凡事只要经过周密的计划就可以避免错误,以致在错误出现时不能接受和改正。

第18章 狐狸和狼的博弈() 
在拉封丹寓言中有这样一则,讲的是狐狸与狼之间的博弈。

    一天晚上,狐狸踱步来到了水井旁,低头俯身看到井底水面上月亮的影子,它认为那是一块大奶酪。这只饿得发昏的狐狸跨进一只吊桶下到了井底,把与之相连的另一只吊桶升到了井面。下得井来,它才明白这“奶酪”是吃不得的,自己已铸成大错,处境十分不利,长期下去就只有等死了。如果没有另一个饥饿的替死鬼来打这月亮的主意,以同样的方式,落得同样悲惨的下场,而把它从眼下窘迫的境地换出来,它怎能指望再活着回到地面上去呢?

    两天两夜过去了,没有一只动物光顾水井,时间一分一秒地不断流逝,银色的上弦月出现了。沮丧的狐狸正无计可施时,刚好一只口渴的狼途经此地,狐狸不禁喜上眉梢,它对狼打招呼道:“喂,伙计,我免费招待你一顿美餐你看怎么样?”看到狼被吸引住了,狐狸于是指着井底的月亮对狼说:“你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