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调治190问-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杆菌及一些革兰阳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肠道细菌感染尤其有效,对一些比较耐药的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也有相当的抗菌作用。常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毒性较强的一类药物,对肾、耳毒性较大,年龄大及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
skbshge
45。为什么慢性支气管炎应谨慎使用镇咳药?()
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常有的症状,轻微而不频繁的咳嗽有助于清除气管内的痰液或异物,利于感染的控制,但剧烈而频繁的咳嗽不仅使患者感到痛苦,久时还可引起骨骼肌疼痛、头痛、疲劳、咽喉疼痛、失眠等,故需采用镇咳药治疗。应当注意的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使用镇咳药时,应明确病因、明确应用的指征、明确其不良反应,做到谨慎合理地使用。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嗽痰多时,当以祛痰为主,如果是刺激性干咳,则可酌情运用镇咳药。事实上,咳嗽是机体的一种本能的保护性反射,强力的呼气可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及分泌液,目的是保护呼吸道的通畅和清洁。镇咳药是通过阻断咳嗽反应而达到镇咳目的的一类药物,对于因呼吸道局部炎症刺激或气道反应性高而引起的干咳或少痰的咳嗽,用镇咳药可以减轻症状;而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咳嗽、咳痰常伴随出现,痰中常有大量细菌,如不及时排出,可造成呼吸道反复感染;再者痰液潴留于气道内可使呼吸阻力增加,令患者呼吸更加费力,此时若服用镇咳药无疑是有害无益的,若用药不慎甚至可导致重症患者由于痰液堵塞大气道而窒息死亡。目前,常用的许多麻醉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可待因糖浆等)虽然镇咳作用确切明显,但由于其抑制气道黏膜纤毛的运动,且具有成瘾性,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避免使用。非麻醉性镇咳药(如复方右美沙芬制剂)虽无成瘾性,但因镇咳作用较强,也不推荐使用。
总之,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讲,应谨慎使用镇咳药。要想减轻咳嗽、咳痰症状,应该从祛除病因入手,如吸烟者应该戒烟,由于感染诱发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同时服用化痰药,使浓痰变稀,利于清除。如果不听医生指导乱服镇咳药,虽然咳嗽可暂时减轻,但易使大量痰液积聚在支气管内,造成气道堵塞,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skbshge
46。临床常用的镇咳药有哪些?()
临床常用的镇咳药根据其作用部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枢性镇咳药,它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另一类是外周性镇咳药,它通过抑制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及效应器中的某一环节而达到止咳效果;有些药物(苯丙哌嗪)还兼有中枢性和外周性镇咳作用。临床中可根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情需要谨慎地选用镇咳药。下面是临床常用的几种镇咳药。
(1)可待因:可待因可直接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对呼吸中枢也有抑制作用,其镇咳作用迅速而强大,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痰多而黏稠者不宜应用。可待因的用法通常为每次口服15~30毫克,口服后20分钟即可产生镇咳作用,持续作用时间为4~6小时。本药反复应用可成瘾,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2)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大致相等,但无镇痛作用,无成瘾性和耐药性,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痰多而黏稠者不宜应用。右美沙芬的用法通常是每次口服15~30毫克,口服后20~30分钟产生镇咳作用,持续作用时间为4~6小时。
(3)喷托维林(咳必清):对咳嗽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为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镇咳作用比可待因弱,具有局部麻醉及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支气管炎咳嗽。喷托维林的用法通常是每次口服25毫克,1次给药作用维持4~6小时。喷托维林不良反应较少,但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伴有肺淤血的患者慎用。
(4)二氧丙嗪(克咳敏):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并具有祛痰、平喘、抗组胺、消炎和局部麻醉等作用,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各种疾病引起的咳嗽。二氧丙嗪的用法通常是每次5~10毫克口服,口服后30~40分钟起效,持续作用时间为4~6小时。本药无成瘾性和耐药性,不良反应有困倦、嗜睡等。
(5)苯丙哌林(咳快好):为非麻醉性镇咳药,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除抑制咳嗽中枢外,尚可阻断肺…胸腺的牵张感受器,并具有*样平滑肌解痉作用,故既是中枢性又是外周性镇咳药,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苯丙哌林的用法通常是每次口服20~40毫克,口服后15~20分钟起效,持续作用时间为4~7小时。本药无耐药性和成瘾性,不抑制呼吸。
除上述药物外,甘草流浸膏、复方甘草合剂及中成药祛痰止咳颗粒、气管炎痰喘丸等,都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可根据病情的需要酌情选用,辨证选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能达到标本兼治之效,其疗效满意。
skbshge
47。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祛痰药有哪些?()
咳痰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症状之一,要消除咳痰,必用祛痰药。痰液主要是由气管、支气管的腺体及杯状细胞所分泌的,当呼吸道发生急性炎症时,浆液腺分泌物增加,形成了多而稀的痰液,到了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时,杯状细胞及黏液腺的分泌增多,痰液就变得黏稠,在呼吸道内形成积痰,应用祛痰药的目的是通过稀释痰液或液化黏痰,使之易于排出。
祛痰药能使痰液变稀,黏稠度降低,或加强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而使痰顺利咳出,从而减轻或消除咳痰症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用的祛痰药有氯化铵、溴己新、溴环己酰铵、羧甲司坦、盐酸氨溴索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的需要选择应用。
(1)氯化铵:主要用于痰液黏稠者。通常每次0。3~0。6克,每日3次,口服。
(2)溴己新:溴己新适用于有白色黏痰而咳出困难者。通常每次8~16毫克,每日3次,口服。
(3)溴环己酰铵: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痰黏稠、咳出困难。通常每次15~30毫升,每日3次,口服。
(4)羧甲司坦:羧甲司坦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痰液黏稠、咳出困难。通常每次0。5克,每日3次,口服。
(5)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呼吸道润滑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痰黏稠、咳出困难。通常每次30毫克,每日3次,口服。
skbshge
48。临床常用的平喘药有几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何使用平喘药?()
慢性支气管炎以慢性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伴发不同程度的喘鸣气促甚至呼吸困难时,需要运用平喘药进行治疗。平喘药是指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对改善或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促喘鸣症状大有帮助,临床常用的平喘药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丁胺醇等),茶碱类药(如氨茶碱、二羟丙茶碱等),抗胆碱类药(如异丙托溴铵、阿托品等),过敏介质阻滞药(如色甘酸钠、色羟丙钠等)及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平喘药不仅可解除支气管痉挛,还有抗过敏、抗炎症、抗胆碱等多种功能,所以平喘药在慢性支气管炎的长期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根据病情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选用平喘药。当慢性支气管炎诱发哮喘时,给予上述平喘药的同时,要采取祛痰措施,可给予刺激性祛痰药或黏痰溶解药,但不宜给镇咳药,因为镇咳药会影响黏痰的咳出。中度以上的哮喘发作者,在使用平喘药的同时,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此外,不要轻易使用糖皮质激素,只有当哮喘重度发作,用一般平喘药效果不佳,或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体内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才可使用,使用时需尽可能使用最小有效量,缓解期争取停用。肾上腺素类平喘药对心脏不良反应较大,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因此冠心病、心肌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禁用此类药。
skbshge
49。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否使用镇静催眠药?()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失眠,能不能使用镇静催眠药是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到底能否使用镇静催眠药呢?通常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病情相对较轻,肺功能受损不大,也没有缺氧及二氧化碳的潴留,小剂量的短时间应用镇静催眠药应该说是安全的。但随着病情的反复发作,病情逐年加重,患者出现肺泡通气量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变化比较敏感,稍有升高,呼吸中枢就会兴奋,使肺泡通气量增加,但当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至8千帕(60毫米汞柱)以上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进而转为抑制,此时应用镇静催眠药是很危险的,这主要源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吗啡类药物对呼吸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张力的反应性,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对电刺激的反应,还能抑制脑桥及延髓的呼吸调节中枢,治疗量对呼吸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及潮气量减少,随着剂量增大其抑制作用亦加大。*类、苯二氮艹卓类亦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这些药物同时还可抑制咳嗽反射,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引流不畅,通气功能进一步下降,二氧化碳进一步潴留,可诱发肺性脑病而死亡,故一般在无机械通气条件下应禁用或慎用镇静药。
但重症患者发生兴奋、烦躁、躁动不安或抽搐时,可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二氧化碳产生增多,加重呼吸衰竭,而且也增加治疗和护理的困难,也可适当选用一些对呼吸中枢影响小、作用较快而维持时间较短的镇静药或安定药,以控制精神症状,如用10%水合氯醛10~15毫升保留灌肠,或奋乃静2~4毫克口服。使用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查血气分析,如有呼吸减弱或节律异常,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应及时应用呼吸兴奋药,对已进行机械通气者,可放心使用。
skbshge
5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否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需要时是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严重的感染导致呼吸衰竭、痰鸣气促时,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合并重症肺心病,尤其是出现呼吸衰竭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发挥抗炎作用,改善通气,提高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减少气道分泌物,对治疗是有利的,可短期使用,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一定风险的。在没有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长期运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感染外,在应用大剂量及疗程较长的糖皮质激素时,还可通过抑制糖皮质功能而产生内分泌代谢的紊乱及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精神错乱、骨质疏松、青光眼、白内障、消化性溃疡、高血压、高血糖、脂肪分布异常(向心性肥胖)、机会性感染、结核播散等。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药代学情况,选择激素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的长短,做到谨慎、短期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能,避免或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
skbshge
5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排痰方法有哪些?()
慢性支气管炎常反复发作和加重,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间及病情较重时,因其痰液多过于黏稠,附着于支气管壁,难以用咳嗽的方法使之自行排出,这时单纯使用镇咳药物痰液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如有条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用超声雾化吸入法稀释痰液,当然也可使用简易蒸汽吸入法稀释痰液使之排出,及采取走动转体法和紧急抠痰法进行排痰,以减轻临床症状和避免因痰窒息导致悲剧发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其家属应学会蒸汽吸入法、走动转体法和紧急抠痰法等排痰方法,以备根据病情的需要随时应用。
(1)蒸汽吸入法:在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间,患者自感有咳痰不爽、胸闷气促,这是因为痰液过于黏稠,附着于支气管壁,难以用咳嗽的方法使之自行排出的缘故。此时可选一保温杯,盛半杯开水,将口鼻对准杯口,反复多次用力吸入蒸汽,可达到稀释痰液,将痰咳出的目的。将枇杷叶或祛痰的中草药用水煮沸,用直径为10~15厘米的深杯盛半杯热药水,将口鼻对准杯口,用力吸蒸汽,待水稍冷再换热药水,反复2~3次,便可将痰顺利咳出。
(2)走动转体法:长期卧床,咳嗽、咳痰较重且身体也较虚弱的患者,排痰更感困难。痰液不能顺利排出,痰液排出不畅又可加重支气管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此类患者在天气较为暖和时应鼓励到室外散步,畏惧寒冷的患者也应在室内活动,即使不能起床者也应由家属经常为其翻身、拍背,因为这些活动所造成的体位改变和肺部震动都有利于血液循环和体液循环,更利于痰液排出。
(3)紧急抠痰法: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患者,很可能因感染严重,气管黏液、炎症渗出太多而形成大量的块状痰,容易发生痰阻。在患者发生痰阻时,家属可用餐匙柄压舌,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入喉内,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以达到救急的目的。
skbshge
52。预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