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好事近 >

第4部分

穿越之好事近-第4部分

小说: 穿越之好事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公主生有一子,所以这么多年总有个想头。
  华阳公主不喜热闹,除了盛安帝召公主入宫欢宴,公主基本上是不出府的,没想到今日竟然来了无相寺。
  甚至……甚至还主动过来和祖母说话。
  “臣女见过华阳公主,公主万福。”
  华阳公主微笑道:“免礼。”又对孙氏说:“夫人家的孙女生得真是齐整。”此时孙氏还是定述侯的正妻,所以华阳公主称呼孙氏为夫人。
  孙氏看向孟玉嘉,对于她不怯场十分满意。
  孟玉嘉起身,又对孙氏行礼。
  “祖母安。”
  孙氏招呼孟玉嘉过来,孟玉嘉走过去,然后安静的跟在孙氏身后。
  华阳公主似乎也忘了孟玉嘉这个人,一直和孙氏说着《佛经》。孙氏时而应答,倒也有理据。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孟玉嘉知道祖母最喜佛理,每年捐的香油钱都是一笔大数目。
  如今看来,这位公主在佛学上浸淫许久,否则也不会和孙氏说得这般兴趣。
  时间慢慢过去,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累了或者感到无聊也不能露出真实的表情。
  孟玉嘉早就锻炼出一套应对功夫,她们说她们的,若能从中找出她感兴趣的事情,自然兴致勃勃,若是找不出来,她便想她的事,面上的表情也不会有丝毫变化。
  当天黑了下来,外面的婆子进来通禀愉国公求见时,两人才停下。
  华阳公主站起身来,孙氏自然也得站起来,孟玉嘉连忙过去相扶。
  “夫人,本宫该告辞了。”华阳公主颇为不好意思。
  孙氏躬身道:“国公孝顺公主,反是老身耽误公主。”
  华阳公主亲自扶起孙氏,道:“不必多礼,今日你与本宫相住隔壁也是缘分。”
  孙氏点头称是。
  华阳公主微微一笑,将目光放到孟玉嘉身上,道:“难为孟姑娘能静得下心听本宫和老太君说这般无趣的话。”
  孟玉嘉心中一铛,她和华阳公主没什么矛盾啊,为何另有所指。这时候说喜佛太假,孟玉嘉也不想说喜佛。
  “回华阳公主,臣女学浅,今日听公主和祖母之言已是涨了见识。此外,能伺候在祖母身边,替父亲母亲尽孝是做孙女的福气,万万不会乏躁的。”
  华阳公主一听,竟然牵过孟玉嘉的手,道:“夫人真会养人,真是可人的丫头,这镯子便赐予你吧。”
  孟玉嘉一惊,却感觉到华阳公主褪下自己的镯子帮自己带上。
  孙氏此时在孟玉嘉身后,一只手悄然稳住孟玉嘉放在裙摆的另一只手。
  华阳公主将镯子带上,发现不仅合适,而且带在孟玉嘉手上甚是好看。
  孟玉嘉福了福身道:“谢公主。”
  华阳公主放下孟玉嘉的手,然后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大堂。
  孙氏连忙跟在后头相送,孟玉嘉也紧跟着孙氏的步伐。
  帘子掀开,就见一个年轻男子给华阳公主请安。
  “见过母亲。”
  华阳公主道:“昱儿,去见见定述侯府的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男主是不会这么快出来的,哈哈华阳公主和男主有大关系,而且那镯子是线索哦


☆、选秀与远嫁

  沈昱约莫十六七岁的模样,俊秀文雅,也因为不大的缘故,面上还有一丝稚气还未退去。
  这般年轻的模样偏偏做着老成威严姿态,到构成一种矛盾体。
  今日在外遇到的那些个声音,还真是他的。
  沈昱抬起头,终究是少年人心性。
  一个老妇和一个青葱少女站在一块,少年人自然先将青葱少女印在眼中。
  要说沈昱第一次见到孟玉嘉的感觉,那就是漂亮。此时的他从未想过,将来这个清丽美貌的柔弱少女敢举着鞭子抽他。
  “见过孟老夫人。”沈昱是国公的爵爷,孙氏只是一个三品诰命,所以沈昱只是拱了拱手以示尊敬长辈。
  孙氏哪敢以长辈自居,上前一步亲自扶起了沈昱。
  然后随孟玉嘉一块回礼。
  华阳公主笑了笑:“蓉儿回去了?”
  沈昱点点头:“已经虽仪仗队回去了,母亲放心。”
  华阳公主转过头,对孙氏孟玉嘉点点头,然后带着沈昱离开了院子。
  “玉嘉,你跟我来。”
  孟玉嘉目不斜视,跟着孙氏进了屋子。
  孙氏将屋子里的下人都赶了出去,她坐在首位:“你出去可有碰见愉国公?”
  孟玉嘉点点头,又摇摇头。
  孙氏奇怪,孟玉嘉答道:“孙女在外确实碰见愉国公,不过为了避嫌,孙女带着人退走了,没有见着面。”
  孙氏脸色稍晴,道:“你做的不错。”没有想攀附权贵的意思。
  孟玉嘉垂下头,孙氏拉过她的手,道:“好好休息去吧,公主给的镯子你自个带着即可,万不可涂生炫耀说与他人听。”
  孟玉嘉本身就没有这等心思,很是爽快的应下。
  “你回去歇着吧。”
  孟玉嘉点点头,行礼退了下去。
  孟氏又招来今日跟随孟玉嘉的婆子侍女,得知与孟玉嘉说的一般无二,她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思虑。
  可惜了,若是长房嫡女,这样好的性子,加上这般容貌,嫁的定然不比玉秀差。思虑一番,孟氏竟然生出了一种心思。
  第二日,华阳公主上了第一柱香,孙氏上了第二柱。
  然后孙氏带着孟玉嘉开始了回程之路。
  回到府里,孟玉嘉就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因为大伯母和母亲都没有出来迎接,这根本不合常理。
  只不过她还跟在孙氏身边,所以不敢多做动作。
  踏入正房,孙氏就看到祖父坐在屋堂里。
  孙氏放开孟玉嘉扶着的手,道:“玉嘉,你回房去。”
  孟玉嘉瞅了祖父一眼,然后福了福身。
  祖父瞧了孟玉嘉一眼,并未阻拦。
  孟玉嘉慢慢走出去,眼中带着浓烈的疑惑。
  这时候,侍女婆子都被赶了出来,孟玉嘉先行出去。远远瞧着,这群侍女婆子根本离开了整个院子。
  一行人走在路上,祥婆子忍不住道:“五姑娘,老婆子瞧着老太爷是生气了。”
  孟玉嘉自然也能感觉到,低声道:“难道是因为我?”
  祥婆子不说话,但是总和那桩婚事有关。
  “既是如此,玉嘉也应当去承担。”说完,孟玉嘉转过身,竟然欲重新回去。
  祥婆子大惊,她连忙阻止孟玉嘉。
  “五姑娘去不得!”
  孟玉嘉皱眉道:“母亲今日未出府迎接祖母,也不知出了什么事,若是全因我,我万死也难赎罪,你且放开!”
  祥婆子被孟玉嘉冷寒的眼神给暂时惊骇住了,手也在不自觉中松开去,孟玉嘉趁此机会快速的向院子走去。
  祥婆子反应过来的时候,竟然发现孟玉嘉已经进了院子。
  她脸色一变,这时候她若是带着人过去,算来是惊扰了。
  孟玉嘉刚踏进园子,就听到前边紧闭房门的中出现花瓶掉落到地上的声音。
  孟玉嘉心中一紧,脚步不由地一停。
  “玉嘉绝对不行,吴家的婚约,你叫玉妍去还不是一样?”这是祖母的声音。
  孟玉嘉料对了,果然是因为此事。
  孟玉琪和孟玉如八成是在这一日内出了变故,所以不能作为履行婚约的人选了。
  孟玉嘉感觉自己的手指更加冰寒,躲在屏风后的孟玉妍竟然这般恨她?
  “玉妍我准备送去明年的选秀,她万万不能……”
  祖母打断祖父的话。
  “凭什么玉妍可以去选秀,玉嘉就不行?两人容貌才华都一般出色,玉嘉更加稳妥,更加适合。”
  “只因玉妍是嫡出,位分能爬得更高。”
  祖母冷哼一声:“老二可是庶出,官位还低着老三,爬得更高,玉妍那跳脱的性子能保住不连累咱们侯府就谢天谢地了。”
  孟玉嘉深呼一口气,选秀!
  祖母竟然对她生出这样的心思,这一次冒险过来,当真是值了。嫁给五十多岁的皇帝做妃嫔?就算再如何荣华富贵,孟玉嘉心中也不甘愿。
  孟玉嘉此时觉得可笑,孟玉妍这般恨她,原来是因为她挡住她的青云之路了。她根本不需这样担心,比起进入后宫,孟玉嘉宁愿嫁去边疆。
  后退几步,孟玉嘉故意露出声响,装作才走进来的模样。
  里面听到了声响,吵闹的声音停了下来。
  “谁在外面?”是祖父的声音,他的声音冷寒彻骨,孟玉嘉觉得若是一个下人,只怕他会直接下令将其杖毙了。
  “是孙女。”
  门立即被打开,孟玉嘉远远看到屋里的情形。
  一地的碎片,祖母的钗环有些纷乱,脸上还带着浓重的怒气。
  祖父身上衣物有些皱,想来刚才夫妻俩拉扯过了。
  “玉嘉丫头,进来。”孙氏缓了语气,招呼孟玉嘉过来。
  孟玉嘉能感觉到祖父的怒火。
  “玉嘉给祖父,祖母问安。”
  “你回来做什么?”祖父语气并不好。
  这样的语气加持在一个少女身上,少女能坚持不颤抖是极有勇气的表现。孟玉嘉在此时不能做出这番模样,所以她颤声道:“祖母,玉嘉在您这儿落下了东西,所以便过来……”
  孙氏脸上一青,将孟玉嘉护在身边。作为和玉嘉一同回来的她自然明白玉嘉没有什么东西落下,由此看来孟玉嘉转回来十分蹊跷,不过此时也不是孙氏查探的时机,既然老爷子朝孙女发火,她自然要护着。
  作者有话要说:慢来慢来,男主还要七八章才揭露,哈哈~得意的笑,你们接着猜吧


☆、凝秋表忠心

  祖父青着脸,孟玉嘉垂下头。
  孙氏脸面更加挂不住,无论孙女有没有听到,在晚辈面前给她脸色看,孙氏当真气愤异常。
  于是她拖着孟玉嘉,冷道:“玉嘉,我们走。”
  孟玉嘉不敢不听,她之所以没有立即表现自己愿意远嫁是顾及祖母的面子。
  今天这一事,孟玉嘉对于祖母虽有隔阂,但是比之前却要亲近几分。而所谓的隔阂,不过是两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同,不能否认,祖母还是疼她的。
  祖母和祖父争吵,虽然有对那位逝去的小太姨娘的怨恨,可是也有对她的疼爱。她大大咧咧的请嫁,固然能得到祖父的称赞,但是却彻底将孙氏的努力化成须有。
  孟玉嘉能做的,就是不要祖母和祖父闹得太僵,然后单独劝说祖母,最后让祖父觉得亏欠祖母,同时也让自己在家里留下大义的景象。
  既然她要嫁,那么娘家她是不会放弃。
  在这个世界看多了,孟玉嘉也深知娘家的重要性。
  孟玉嘉和嫡母的关系不错,和嫡兄也十分亲近,再有祖父和祖母的愧疚和疼惜,孟玉嘉的底气也大一些。
  孙氏带着孟玉嘉去了后堂。
  也不等孟玉嘉说什么,就让院子里的丫环伺候孟玉嘉梳洗。
  孙氏在等孟玉嘉出去,立即将祥婆子几个婆子丫环叫了进来,细细盘查一番,孙氏不由的叹了一口气。
  孙女诚孝有担当,孙氏自然无比欢喜。可是……想到今日的事情或许被孙女听了去,她就觉得面子挂不住。
  孟玉嘉梳洗好,凝秋道:“姑娘,刚才你是冲动了。”
  孟玉嘉低声道:“我无比庆幸自己过去了。”否则祖父祖母真闹僵,她无论被安排远嫁,还是被安排进宫,都得不到好脸色。
  “祖父祖母为了我的事情闹得厉害,不能如此下去了。”
  凝秋点点头,身在宅门,跟着姑娘耳濡目染,凝秋想的明白也看的明白。
  “你说,我若是嫁去边关,你跟不跟我过去?”
  凝秋脸色一变,缓慢跪了下来:“姑娘说什么话?这事儿还说不准,就算真的定下,姑娘去哪里,奴婢就跟着去哪里。”
  孟玉嘉问道:“你不是和双易相处得好?”
  凝秋骇然不已,姑娘怎么会知道……
  孟玉嘉将不用的首饰收进匣子里,道:“你和双易青梅竹马,又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我也不是恶人,所以不会拆散你们。”
  凝秋是自愿卖身进府的,说来还真的依靠了双易的老子娘。凝秋不是京城人,她是因为家乡遭了水灾,一家人拖家带口来了京城。
  原本家里还有些存粮,所以她们一家子总算能撑到京城,不像其他村民,生生饿死在路上。
  凝秋家里也是庄稼过日子的人家,剩下点余粮能够支撑到京城已经是大幸,那一年京城是不允许她们这些难民进城的,可以说她们只能在城外熬日子。
  熬啊熬,爹娘将吃的都让给了她和两个弟弟,娘晕了过去,爹也病了,两个弟弟还叫饿。那时凝秋才七岁,进不了城,以前还有爹娘去施粥棚抢上一碗没有多少米的粥,现在娘饿晕,爹又病了,三个小孩子只能挨饿。
  刚好有牙婆到城外挑人,凝秋只能凑了过去。
  也是凝秋运气好,这日除了牙婆,还有贵族家婆子过来挑丫环,孟家三房派来的婆子便是双易的老子娘。
  按说贵族挑丫环也不会挑难民,可是这一次不一样,国库空虚,难民又多,京城至关重要自然不允许难民破坏。可是要皇帝放着难民不管,也太有损形象。
  所以皇上示意贵族家从难民中买奴才,而且不需压价。
  贵族们为了讨好皇上,所以每家每户都出动了人。
  孟家在当时也挑了三十个,花了三百两银子。
  十两银子买一个丫环和小厮,怎么都算是贵的。可是皇帝明确说了不许压价,采买婆子和主事也不敢贪污,于是凝秋被买了进去,他们一家有了十两银子总算挺了过去。
  水灾过去,家乡开始重新分配田地,还活着的难民都被兵丁们护送回去。
  凝秋一家却没回,她的爹娘都有手艺,于是便在京城难民区留了下来。
  凝秋被双易老子娘买了回去,让孟府的嬷嬷□好了,凝秋因为表现出色,所以一跃成孟玉嘉的三等丫环。
  凝秋在领了第一份月钱,就买了礼物送与了双易的老子娘,也因此见到了双易。双易老子娘见她采买的十个丫环只有凝秋一人知恩图报,所以对其也好了起来。人与人之间也讲个缘分,久而久之,凝秋和双易家便好了起来。
  后来,凝秋要将银子交给家里,也都让做小厮的双易带去。凝秋成了孟玉嘉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