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共皇屎闲菹⒌睦钭釉仓荒苊畈慷油V骨敖�
在安顿完毕部队之后,李子元带着两名老兵小心翼翼的冒着大雨,摸进了眼前的这个有着上百户人家的村子。这场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部队总这么饿着肚子行军,恐怕要出现问题的。
现在既然靠近了这个村庄,还是要看看能不能取得一些补给,以补充战士巨大的体能消耗。要不然不仅行军的速度上不去,而且部队要出现大量掉队的。长征时期过草地因为缺乏补给,战士体能跟不上大量掉队的一幕,李子元可是记忆犹新。
急于寻找一些补给的李子元,冒险进了这个村子。大雨使得这个村庄内,显得冷冷清清的。没有必要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出门的。所以李子元很轻松地摸进了这个村子,没有遭遇到任何人。
不过尽管没有遇到任何人,但李子元却依旧做好了战斗准备。左手的匕首就在手中攥着,右手的快慢机也大张着机头。而他身边的两个老兵,手中的晋造*保险也都是打开的,枪口始终对着前面。
考虑到眼下这个村子内,有没有日伪军暂时还不知道,李子元并未太过于深入村子。就在村子边上,找到了一户村民。只是过于谨慎的李子元,压根就没有打算敲门,带着两个老兵直接翻墙而入。情况不明,他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了。
李子元在带着两个老兵跳进院子后,直接摸向了这个院子的主屋。小心翼翼的几步赶到主屋门外之后,李子元并未直接叫门。而是拎着大张着机头的驳壳枪,隐蔽在门的一边,并示意两个战士跟在自己身后,才拍了拍主屋的门。
当这家的主人听到叫门声,出来开门的时候,却见到了一支黑洞洞的枪口。这个动乱的年代,老百姓对枪并不陌生。面对着指向自己的枪口,前来开门的女主人一下子就呆住了。就在她张嘴就要喊的时候,眼疾手快的李子元一把捂住了她的嘴。并带着两个战士,快速的进了房子。
进到屋里面之后,李子元看着屋子里面对着几支枪口,以及李子元几个人而被吓的瑟瑟发抖的一家子人道:“我们是八路军,是咱们自己的部队。只要你们不喊叫,我马上就松开手,更不会伤害你们。”
听到李子元的这番话,一脸惊恐的女主人拼命的点头。而李子元在看到也轻轻地松开了捂着人家嘴的手。等松开自己的手,李子元才发现面前的女人,居然是一个漂亮的年轻少妇。松开手的李子元,连忙给人家赔礼道歉。
等这家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李子元犹豫了一下逃出了一个油布包成的小包,打开后掏出一叠伪币,对着面前的这个少妇道:“大姐,能不能麻烦你们,给我们弄一些吃的,在帮我们制作一些干粮。”
这个还没有从惊吓之中缓过来的,长得相当漂亮的少妇,看着李子元递过来的钱,哆嗦了好大一会才摇头道:“长官,俺这就给你们去弄饭。只是这钱,俺可不敢收,您还是收起来吧。”
说完,就好像生怕李子元起了色心一般,招呼屋里面的女眷撒腿就要向外走。只是还没有走两步,就被李子元喊住了:“大姐,不单单是我们几个人。我们在村外还有百十号人,还有伤员都没有吃饭,还请你多做一些。这些钱,还是请你们收下为好。”
第一百三十章 比什么都重要()
只是李子元说的越客气,那个漂亮的少妇越紧张。在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后没有敢收钱,生怕眼前的这个浑身上下都是水,手里拎着枪的老兄,见色起意对自己行为不轨。带着屋子里面的女眷,几步走了出去。
倒也不怪这个女人吓成这个样子,而是眼下的李子元实在有些吓人。身上没有穿军装,根本就无法证明自己究竟是什么人。同时一手拎着一支手枪,一手拎着一支匕首。双眼因为睡眠严重不足,红的像是兔子一样,但满脸却是杀气腾腾的。
尽管浑身上下被大雨浇成了水耗子一般,已经进屋很长时间,身上还在向下滴水很是破坏了他身上的杀气,可毕竟还是很吓人的。别说一个女人,嗯,还是很漂亮的女人。就是一个大老爷们,面对着李子元也很难不害怕。在强打着精神应付了李子元之后,这个女人立马逃离。
不过在她离开之后,李子元向着身边一个战士示意。那个战士接到李子元的示意马上明白他的意思,立即跟了上去进行监视。就在一天之前吃了一个大亏,眼下李子元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该有的监视还是要有的。
尽管那只是一个女人,但李子元可从来不敢小看。当年红四方面军赫赫有名的妇女独立师,在战场上表现可不比男人差,损失在河西走廊并非战之过。在加上前世家中一直强势母亲的经历,让他也知道女人有弱点,但是狠起来并不比任何男人差。
在屋子里面的女眷都离开之后,李子元才向屋子内一个老人敬了一个礼道:“老爷子,我们真的不是土匪或是伪军,真的是太行山中的八路军。前一段时间八松岭方向响起的枪炮声,就是我们和鬼子在打仗。
“只要您和家人,不向鬼子通风报信,我们保证不会伤害你们一根汗毛的。还有请您和您的家人放心,我们买了食物就马上离开,绝对不会在这里过多的停留。我们需要的粮食可能多一些,但我们会造价付钱的。”
说罢,李子元将手中的那摞伪币看了看,也没有数一共多少钱,直接都放在了老人身边的一张八仙桌上。李子元的意思很清楚,这些钱是作为购买粮食的补偿。这里是敌占区,伪币还是恰当一些。
而相对于屋内被突然出现的李子元,吓的惊慌失措的女眷还有两个年轻人。这个老人,反倒是相当的镇静。而且这个老人从气势上来看,应该是这个家的大家长。所以李子元没有看那两个年轻后生,只和这个老人对话。
只是那位老人看了看李子元放在他身边的一摞子钱后,却是摇了摇头道:“我人岁数虽大,但我这双眼睛还没有彻底的花,我知道你们是八路军。所以,这笔钱我不能收。你们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我们家虽说不富裕,但负担一些还是能承担的起的。”
“前两天八松岭方向的枪炮声,虽说我们距离远一些没有听到。但这是这几天这周边的日伪军调动,我们还是能看得到的。日伪军向那个方向调动那么多的兵,又严密封锁了八松岭周边的所有出入山的路线,总该不会是去看风景的吧。”
“在壶北这一片的地界上,能让日伪军如此兴师动众的,除了活动在东部山区的八路军。我还想不出来还有那些方面能有如此大的能力。国军,无论是西面的晋绥军,还是南面的中央军,或是东面的杂牌军离的都太远了。”
老者的话音落下,李子元微微的一愣。他没有想到,这位老者居然如此的明事理,更没有想到在这个小村子里面,还有眼界如此开阔的老者。从这番言谈举止来看,李子元知道这个老人肯定是见过世面的,而且不是见过一般的大世面。
只是李子元认为,老者拒绝归拒绝,但是这钱还是要给的。毕竟这户人家,看起来也最多就是一个小康之家而已。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里面,粮食比什么都金贵。一百多人的一顿饭,还要制成一些干粮携带,这消耗的粮食数量可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看到李子元没有将钱收起来,那位老者笑了笑道:“让你收起来就收起来,你也不要有什么顾忌。我这个人虽说眼下在日本人的地盘生活,可这点爱国心还是有的,还没有忘记我还是一个中国人。”
”你们出生入死打鬼子,我们毁家纾难支援抗战那是有点夸张了,但吃这点粮食算什么?别说还吃不穷我们,就是吃穷了又有什么?给自己的军队吃,总好过让鬼子给抢走,去喂那些两条腿的畜生。”
说罢,老人又转过头对身边的两个年轻人道:“你们去,告诉老大媳妇,将家里的几只鸡也都杀了,炖好给这位兄弟一起带走。他们中有伤员,吃点鸡汤也可以补补。还有,将家里的白面都拿出来,烙成饼给他们带上。”
听到这位老者这么说,李子元连连摆手道:“老人家,这可绝对使不得。一些粗茶淡饭就可以了,白面和鸡汤就不用了。我想敢问一下老人家的姓名,今后如有机会,我们一定报答您今天的帮忙。还有,老人家我想打听一下,这附近有没有日伪军驻扎?”
对于李子元拒绝,那个老者笑了笑道:“我的姓名无所谓,你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还有些爱国心的老头子就可以了,至于那几只鸡和白面你们还是收下。老朽虽说不能上战场,可对你们这些抗日志士还是相当敬佩的,更何况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忙。”
“我们这里倒是没有日伪军驻扎,不过在南边二十里的马庄有一个伪军据点,在西南方向的王店镇上,还一个警察分驻所和一个没有几条枪的自卫团。你们放心,今天的这种天气他们是不会出来的。”
“不过,你们也别掉以轻心。我们这里是便衣队的重点活动地区,他们没事就下来检查。前两天就有一个应该是东面山区出来的人,就是在村内行走的时候,被突然到来的便衣队给发现后,说是他的良民证是假的。”
“还被一个便衣队的人认出来,说他就是东面山区下来的八路军。此人被便衣队抓走后,就一直在没有回来。连带着收容他的那家人,都被抓进了县城再也没有音讯。所以你们还是小心为上,这里毕竟距离公路太近了。”
老者这番话说完,李子元愣了一下。联想到史今出事的他,马上和这位老者描述了一下史今的外貌。听完李子元的描述,老者连连点头道:“正是此人。他在村内住了一夜,准备离开的时候,被大清早上就突然赶到的便衣队给堵了一个正着。”
“我当时正准备出去,却不想看到了这么一幕。一个便衣队员应该和他是一个村子出来的,一下子就认出了他。也不知道这位抗日志士,现在怎么样了?那个人可真是硬骨头,便衣队将他绑在树上,身上都打烂了,一个字都没有透露出来。”
当这位老者的话音落下,李子元摇了摇头道:“老先生,他是我们部队的一个侦察人员,。他叫做史今,就是这壶北县本地人。我没有想到,他就是在这个村子被捕的。前天鬼子为了引诱我们出山,以便一举将我们消灭。将他还有几位被俘的同志,一起绑在了树上活活喂了狼狗。”
“在临牺牲之前,他还告诫我们千万不要上当,千万不要为了救他,贸然的出山和鬼子决战。当时,我这个当队长的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被鬼子硬生生的活活折磨死,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救他。”
李子元这番话说完,这位老者长叹一声后,却是摇头感慨道:“舍生取义,好一个铁骨铮铮的豪杰之士,好一个铁骨战士。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我相信只要还这样的人存在,中国就不会亡于倭寇之手。”
“对于这样的抗日志士,老朽佩服的紧。请你放心,你们需要什么,我这里只要有的,绝对不会藏着、掖着。眼下雨势正大,你们是不是将部队都带过来,进村子好好的休息一下,避开这场大雨后再出发。”
“你大可放心,在这个村里面,老朽说话还是有几分薄面的。我相信这里的人,也没有人主动会去和日本人告密的。你们的那个人被捕,并不是这里的村民告密的结果。你们在这里休息,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
对于老者的邀请,李子元摇了摇头道:“老先生,我们这次出山打了鬼子最疼的地方。日伪军眼下正在像疯狗一样,在整个壶北和潞东境内到处搜捕我们。这壶北境内,眼下到处都是他们的眼线。他们又用骑兵和汽车,组成了大量的快速部队。
“我们来这里休息,吃了、喝了,事后会给乡亲们带来麻烦的。而且一旦被鬼子发现我们这里,我们倒是无所谓,可乡亲们怎么办?曾经有一个村子的老百姓因为掩护我们,被鬼子报复给屠了村,全村几百口子人无一幸存。我不想这一幕,在一次发生在这里的乡亲们身上。”
“等干粮弄完,我们马上就走,绝对不会给老人家和乡亲们带来任何危险的。这些钱虽说不多,但是我们的一份心意,还希望您收下。再说我们是有严格纪律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我们的纪律要求。”
“而且对于我个人来说,能得到我们这位战友的被捕情况,比什么都重要。老人家,我代表史今的战友,再一次的谢谢您和您的家人,为我们提供了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还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帮助。”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佳的选择()
对于李子元的感谢,老人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在多说什么,只是坚定的将钱又推了回来,但李子元却是坚决的不肯收。对于李子元来说,这个时候只要能买到食物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人家还给自己提供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东西。
就在李子元和那个老者之间,因为这些钱而有些僵持的时候。之前那个去做饭的少妇返回,却是打破了屋子内的僵持局面。此时她的手中与几个女眷一同每人手中的托盘上,摆满了烙得金黄的白面饼子和玉米面饼子。
被老者派出告诉长媳炖鸡的那两个年轻的后生,一个手中也端着同样的面饼,一个手中端着几大碗切好的,用香油、小葱拌过的咸菜丝。而被李子元派出去监视的那个战士,手中则提了几个瓦罐。瓦罐里面,传出了浓郁的鸡汤味道。
在将足足有二三百张面饼的托盘,放在李子元面前后。那个少妇又急匆匆的走了出去,回来的时候手中的托盘上,端着香喷喷的三大碗鸡丝面。那股子香气,让腹中同样饥肠辘辘的李子元,口水差一点没有当场流了出来。
当那个少妇手脚伶俐的将三大碗鸡丝面,还有两碟咸菜丝摆在李子元面前的时候。尽管饥肠辘辘的他,恨不得将脑袋直接埋到面碗里面。即便是在主力的时候,这个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