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支点 >

第328部分

支点-第328部分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以战犯论处这是一个文明的宣称,实际的含义就是一个俘虏不留。有美国佬在身边,谢昌云不得不考虑用辞。

    第六和第九战区彻底的执行了盟军战区的命令,整个鄂西战役最后公布的战果为毙敌六万五千五百四十八名,其中中将两名,少将七名,没有俘虏。

    此役,中国军队也付出了两万四千余人阵亡,三万七千余人受伤的巨大代价,所消耗的弹药也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程度。

    要不是美国佬在后面撑着,仅此一仗下来,四航司的航空弹药储备就将高窟,国民政府的财政也会雪上加霜,就是给各部的奖金和抚恤金都不一定能及时发下来。

    鄂西的战斗结束了,但绥察的战斗仍在继续。南线十五集团军和傅作义部一部包围了张北县城并逼近张家口,另一部则打到了大同近郊,大有攻取这两座重镇的趋势。

    北线新一军和骑二军一部分作三个集群,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和优势火力,在广袤的锡林郭勒草原上不分昼夜的不断对日军展开着快速突击和分割,一口一口的吞噬着处在大包围圈内的日军,数天下来至少歼敌两万余名。

    同时四航司也在草原上空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航空兵展开了激战,遏制住了大部分日军航空兵对地面集群的攻击。

    随着鄂西第一阶段战役的结束,四航司紧急增派了四十余架战斗机和二十余架轰炸机赶赴华北,同时b…17也频频出动,加上有一部移动雷达的助阵,四航司逐步扭转空中的被动局面,使得日军航空兵不再敢轻易以大机出动,因而不能为地面提供足够的保护。

    日军发现自己以步骑兵和少量摩托化为主的部队,面对中国的装甲和摩托化军队,如果不占有坚固的要塞堡垒,在草原上只能是一群被饿狼盯住的羔羊,幸亏是部队分布范围极广,否则早就被狼群给吃完了,哪怕再增加几万部队,只要装备没有跟上,最多也就是多坚持几日。

    可是,要把关东军的更多装甲和摩托化部队调到察哈尔来,一是时间上的原因,二是苏联对沙俄在远东失去的权益一致耿耿于怀,日本不得不考虑苏联远东数十万红军的制约。

    所以,日军大本营最后做出了不再与中国军队纠缠,集中兵力确保热河西部与张家口和大同一线安全的决定。

    根据大本营的指令,日军察哈尔集群采取了多路突围的方式,在又付出了损兵近万的代价之后,余下的一万余人终于在航空兵和接应部队的帮助下摆脱了中国军队的追击。

    此外,日军华北方面军也不得不从冀中和平津、太原等地抽调了数万兵力驰援张家口和大同。

    冀中地区八路军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由此终于有所缓解。

    实际上谢昌云也没有现在就夺取张家口和大同的意图,绥察部队的战线已经拉长到了一千多公里,除了兵力不够之外,物资供给、前进机场尚未建成、机械装备和人员都要进行修整等,也是制约进一步大规模作战的因素。

    而且,进入外蒙古、逼近东北、调动冀中日军的战略意图已经实现,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了。

    在华中方面,日军被数万人马短短几天就玉石俱焚所震撼,同样也忍痛做出了放弃宜昌的决定。

    六月五日,中国军队从西面和南面进入宜昌时,宜昌已经看不见一个日本兵了。

    收复宜昌这个长江三峡门户重镇,其意义不亚于收复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消息经何欣怡播出的战报传出之后,因鄂西大捷还没平息下来的庆贺活动又掀起了高潮。

    不过谢昌云却不满足这些,的目光现在正盯着宜昌东北方向的荆门、甚至是更远一些的襄樊。

    谢昌云需要一条越过长江、沿江汉平原西麓、经鄂北岗地,进入中原地区的捷径通道,只有这样,复克宜昌带来的效果才能成倍的扩大。

    不过数天恶战下来,在鄂西的两个战区二十余万部队,只有四十一集团军和五十四军还能够再继续进行长距离机动和规模进攻作战了。

    “让四十一集团军和五十四军接着打,十二集团军的预备装甲部队也拉上去,迅速拿下荆门,然后向襄阳逼近。”谢昌云对陈诚和薛岳下达了命令。

    荆门一带有日军原本有一个旅团,后来又增加了由钟祥来的一个三三制师团。而四十一集团军的两个军现在能战兵力还有六万余人、坦克装甲车八十余辆,五十四军也有近三万人,加上火炮和空中的优势,对付三万多的日军应该够了。

    不过日军既然连宜昌都能够放弃,就不会在乎荆门这个次要据点了,还没等中国军队赶到荆门,荆门的日军就东渡汉江逃入了钟祥境内。

    但由于四航司的不间断空袭,日军的大部重装备都没有能够运过汉江,不是被破坏就是被推进了汉江中。

    四十一集团军和五十四军扑了一个空,便马不停蹄的进入五战区防区直奔襄阳,终于在襄阳城东将还没来得及渡过襄河(汉江)的数千日军给截住了,总算没让这次近十万兵马二百余公里的奔袭一无所获。

    六月十二日,华中西部和西北部的战线终于基本回到了1940年五月至六月初枣宜战役前的态势,正好是整整两年的时间。

    陈诚这个原本只剩下了一个鄂西地区的湖北省府主席所管辖的区域,终于又有了半个省的地盘。而且这些地盘名义上还是在他的指挥下光复的。

    所以陈诚再听别人喊“陈主席”时,心中心安理得,脸上也感到有了不少的光彩。

第三九一章惊人的计划() 
在中国战场连连奏捷的同时,美国和日本也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岛一带上演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海空大战。

    最后,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两艘航空母舰受创、一艘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被击沉、九十二架飞机被击落的代价,取得了击沉了日本海军大型航空母舰四艘、水上飞机航空母舰两艘、其他舰船六艘、击落击毁日机三百七十余架的战绩,获得了中途岛海战的全胜。

    海战结束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立刻就给谢昌云发来了感谢电,认为他指导美国海军战术上进行的调整和改进,是取得海战胜利的重要原因,表示太平洋舰队一定会在今后作战中给予中国战区积极配合。

    尼米兹同时还致电史迪威,请他代为举办一个酒会,借以让谢昌云与太平洋舰队一起分享胜利喜悦。

    自从怀孕之后,类似这种人多嘈杂的场合何欣怡从不参加,所以这次酒会也没有出席,王秋更是对此避而远之。结果一个疏漏,就让谢昌云在酒会之后的舞会上如愿以偿的把性感诱人的褐发美女温妮给搂在了怀中。

    温妮胸前的两大团高耸不是那么好躲过去的,何况谢昌云根本就没想躲避,于是就实实在在的在上面感受了一阵带有弹性的柔软。

    温妮似乎也很愿意接受谢昌云的这种挑逗,随着谢昌云的碰撞,她搭在谢昌云肩上的那只手不时的轻捏几下,眼中不断的释放出脉脉温情。

    如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俩人肯定要找个地方成就好事了。

    不过谢昌云虽有把这个身材前凸后翘的褐发美女压在身下蹂躏一番的冲动,却没有将她收入后宅的想法,所以与温妮连跳了两曲之后,便把她送到了史迪威的手里,再下来的一曲便主动邀了陈绪的太太王雨珠一起轻松愉快的跳了起来。

    谢昌云这会儿得想办法讨好王雨珠,没准除了卫士之外,王雨珠就是何欣怡布下的间谍。

    到了六月中下旬,竹园路十号西楼又热闹了起来。不仅谢茂学夫妇从延安回来了,而且王思雯也与大学毕业后马上就来到了韶关。

    谢茂学夫妇是飞奔着儿媳妇肚子里的孙子来的,要想见到真人那得几个月以后了。可是王思雯却是要来韶关谋职的,必须尽快就给与安排。

    王思雯学的是美术,谢昌云原想在广东省某个对口单位给她安排一下,这对谢昌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谁知王思雯自从上次穿了一回裁剪合体的夏季女式军装之后便喜欢上了这套行头,竟提出来要参军。

    四个老婆就有三个是军人!谢昌云一下脑袋就大了,心想怎么也得对半才行。

    可王思雯的要求正合何欣怡的想法,于是根本就不经过谢昌云,而是利用自己战区政治部主任助理的权力,直接把王思雯安排在了四战区政治部当了一名干事,而且还是给的中尉军衔。

    此外王思雯还有一个特长就是会速记,而且一手钢笔字写得很秀丽,于是何欣怡又四战区秘书处给她挂了个兼职速记员的职位。不过薪饷只能拿一份,和王秋的一样多。

    知道了谢昌云上次在舞会上与温妮亲密接触的消息后,何欣怡觉得自己的行动会越来越不便,就有了加强对谢昌云的监管力度的打算,但王秋对外冷淡、对内从不说谢昌云任何不好的性格明显不能完全指望,于是正好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王思雯。

    不过何欣怡绝不会把这个原因公开出来,甚至对谢昌云与温妮的亲密也装聋作哑,她可不想对内对外留下一个醋坛子的名声,也不想引起谢昌云的不悦。

    实际上何欣怡也知道,如果谢昌云真的要与温妮怎么样了,自己最后也只能干看着而毫无办法。

    尼米兹的来电让谢昌云很是得意了一阵,但他随即就想到了一个问题。美国这次以没有损失一艘航母的战绩取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这就与前世被击沉一艘航母有了区别。自己依靠前世知识所能预知的亚洲与太平洋的具体战局演变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今后更多的只能发表一些宏观上的分析和结论,按照历史的大趋势来制定自己的行动了。

    那么下一步日军将会把哪里作为攻击的重点呢?是荷属东印度、还是缅甸、或者是澳大利亚?

    几个地方谢昌云认为皆有可能。但最优先的还应该是荷属东印度,其次是缅甸,这两个地方丰富的石油产量对资源紧缺的日本最具诱惑力。

    幸亏现在澳大利亚的铁矿和油矿资源都还没有被发现,否则澳大利亚必定是日本在太平洋地区首先要夺占的目标。

    但是日本如果要进攻荷属东印度,最理想的跳板就是菲律宾和马来半岛。

    可是菲律宾现在只有一小部分被日军所控制,日军以现有兵力虽然可以勉强推进,但要想很快消灭盟军主力也绝非易事。

    而在马来半岛的日军两个师团被马来与暹罗边境的三十五集团军所牵制,一时半会儿也不敢另辟战场。

    除非是增兵,否则日军在西南太平洋将无所作为。日本会认同这个结果吗?显然不可能。

    看来要做好日本向东南亚大举增兵的准备了。

    谢昌云把自己推断的结果告诉了史迪威,史迪威经过了一番考虑,表示同意谢昌云的判断。

    但是在应对日军增兵南太平洋的手段方面,两个人的意见却出现了分歧。

    史迪威认为应该要求太平洋舰队派遣至少两艘航空母舰到西南太平洋,并在菲律宾再投入四个师以上的兵力,首先对菲律宾的日军发起反击。同时要以强大舰队和空中力量封锁住巴士海峡以东海面,阻止日军增援部队进入南太平洋地区。

    但谢昌云确认为美国的航空母舰目前应该应用在与日本争夺中太平洋岛屿上,以便从海上尽快迫近日本本土。在东南亚地区,除可适当在菲律宾增加一部分兵力之外,对马来半岛则不必理会。日军如果要从马来半岛进攻荷属东印度或缅甸,可以放任其行动。

    从军事角度上来看,史迪威的方案应该说可行之处要大一些,这样就可先发于敌,掌握东南亚战场的主动。而且史迪威的方案还得到了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麦克阿瑟的支持。

    但谢昌云的方案是从长远战略上来考虑的,这点史迪威和麦克阿瑟就望尘莫及了。

    由于有些考虑不好明说,所以谢昌云无法说服史迪威,但他又不愿意对好友行驶决定权,所以就与史迪威把各自的方案和理由,分别报送给了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和美国总统罗斯福。

    令踌躇满志、认为自己这次要胜谢昌云一次的史迪威眼睛落地的是,蒋介石和罗斯福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谢昌云的方案。

    同时,罗斯福还授予了谢昌云可要求调动美国三个陆军师或海军陆战队师的权力。

    “谢,看来上帝总是站在你的一边。”史迪威无奈的摊开了双手。

    谢昌云本想上前拍拍史迪威的肩膀以示安慰,但又觉得身高不合适,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亲自倒了一杯茶送到史迪威的面前道:“约瑟夫,站在军人的角度上你没有错,但是战争不是战斗,要考虑的问题很复杂。我决定往菲律宾增加一个美国陆军师和四战区的一个野战师,同时增加相应的航空兵和炮兵,先把菲律宾的战线稳定住,但同时又不能威胁到日军增兵马来半岛的海上线路。你和麦克阿瑟将军商量一下,把增兵的计划抓紧做出来。”

    谢昌云说服蒋介石和罗斯福支持自己的道理很简单,他直言不讳的提出了要利用日军对东南亚和南亚的入侵,来最终改变这些地区传统的殖民地格局。

    在重建亚洲的政治与经济持续方面,美国的利益与中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于是军事家又一次服从了政治家。

    六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谢昌云在韶关主持召开了盟军中国战区前方指挥部和韶关行营的联合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除这两个机构的负责人之外,还有三个战区的司令长官和全部军长以上主官、以及集团军以上单位的参谋长。

    会场仍然是异常的戒备深严,但会场内的气氛却显得很轻松。自上次军事会议之后,三个战区都相继获得了空前的胜利,高级将领们聚在一起之后的喜悦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而再看这一切的筹划者谢昌云,众将领的眼光中除了钦佩还是钦佩,以至于谢昌云走进会场时,连同十余位上将在内的八十余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