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南京急等着要把这一消息在当天向全国和全世界公布。
此次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再度大捷,在时间上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
首先,九月十八日,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却的日子,中国军队在这一天又创下了一个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记录,对鼓舞全国人民以至海外华人的斗志、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都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目前正值国联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首席代表已就日本侵华时间向国联大会递交了申诉书。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胜利,无疑将会让更多的人关注中日冲突,对中国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持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十二集团军既六十六军为此也付了极为惨痛的代价,仅是阵亡的官兵人数就达到了三千四百余名,另有轻重伤者六千余人,总数合计达一万零三百余人。含上第一次罗店大捷以及阵地防御阶段的伤亡,连续两仗打下来,总伤亡人数达到了一万七千四百多人,等于六十六军和配属部队总人数的五分之二。一线作战部队中有的连队的伤亡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多,战斗结束后全连没有几个人能完好的走下战场。
此外,六十六军还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储备弹药也基本用尽,在战斗的最后阶段,一些部队不得捡起了日军的武器继续战斗。
要是一般的部队,在如此高伤亡率的情况下早就失去战斗力了,但六十六军仍然坚持打到了把最后一个敌人消灭为止,轻伤的数千官兵竟没有一个主动退下火线,其中大量可歌可泣的事迹连久经沙场的高级将领听了也为之动容。
此次“落叶”行动,前后共歼灭俘获日军二万一千八百余名,其中少将旅团长两名、大佐联队长六名,其余少佐以上军官三十一名。并击落日机六架、击伤十一架,击毁缴获日军战车三十五辆。其余各类缴获无算。
而除六十六军的损失之外,第十五集团军另伤亡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大部都是被敌机空袭所致。
七月七号的晚上九点五十八分,国民政府中央电台在即将结束全天播音的时候,突然宣布随时将有重大新闻播出,请听众们继续收听不要离开,而后,广播中就连续播放了起了抗日歌曲。
许多的人闻讯后放下手中的事情,或者是从床上爬起来,纷纷聚集到了收音机或喇叭前,一边在激烈的议论,一边在焦急的等待。
十点十八分,广播里终于传出播音员明亮而激动的声音:“听众们,全国同胞们,六年前的今天,也正是这个时间,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十点十八分,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我国东北四省从此被侵略者的铁蹄所践踏,百万同胞漂泊流离、亿万民众捶胸顿足。而今天,我要向大家播报的却是一条特大喜讯。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告,九月十八日,淞沪前线我军全线出击与日军激战。截止晚上九点止战事全部结束,我军全歼日军第十一师团残余主力并另外五个成建制联队,含其余被歼日军,我军当天共消灭日军三万五千余人,击毙敌少将旅团长两名”
广播还没有结束,人们就抑制不住的欢呼起来,然后纷纷涌向室外,而几乎所有店铺的门都被一群群人给敲开了。
买鞭炮的、买笔墨纸张的、买布匹的、更多的是买酒的
有的店老板得知原因之后,干脆就来了个大派送,只当是捐助抗日。
在锣鼓、鞭炮和欢呼声中,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是彻夜未眠!
在广州,陈济棠半夜摆酒,向被邀来的官员们通报了前方六十六军的战绩,并以酒三杯洒第,来祭奠阵亡的将士们。
在南京,蒋介石驱车上街,兴致勃勃的观看了民众及学生自发的盛大游行。
在延安,毛泽东收到了广播的摘抄之后走出窑洞,一根接一根的抽着烟,在院子里久久徘徊,最后对特意赶来的张闻天道:“我建议立刻以中共中央和十八集团军的名义,分别向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以及第三战区发贺电。对内就暂不做宣传了。”
而一手策划了这场重大胜利的谢昌云,这时却来到了附近的一所战地医院,将袖子一挽,硬是命令护士从他的身上抽出了600cc的鲜血。
李廷秀、麦德彪等卫士随从也都随之挽起袖子排在了谢昌云的身后。然后就是正在采访的何欣怡、观战的十二集团军的军师长。
而陈诚等将领闻讯之后也纷纷赶到了医院,接着又是更多的官兵
前线将士们,以血的方式,庆祝了这场血染的胜利。
而接下来廖广恩通过十二集团军电台发来的一封电报,却给谢昌云带来了巨大的安慰。
韶关生物制药厂生产出的第一批特效针剂三千支,将于明天一早由韶关直接空运至前线,空军和联勤部已经安排好了运送事宜。三天后将再发运六千支。
这个特效针剂就是青霉素。有了它,无数受伤官兵的性命或肢体就可以保住了!
“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谢昌云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
第一三七章淞沪会战(9)()
九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赴淞沪左翼前线视察慰问,并在接见十五集团军师级以上军官和部分作战有功的官兵时,当众宣布了晋升谢昌云为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任集团军参谋长和前敌总指挥的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虽然这个晋升相对对谢昌云现有的实际权力来说只不过是个形式,但副总司令比起那个可上可下的参谋长职务,名义上总算是进了一步,同时也是针对谢昌云的巨大功绩给予的一个及时奖励。
至于授勋之类,谁都知道像陈诚、谢昌云、蔡南等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肯定是跑不了的,只不过履行各类规定的手续和选择恰当时机还需一些时日。
随后,蒋介石又单独召见了谢昌云,除了再行勉励之外,主要还听取了他关于‘飓风计划’准备情况的详细汇报。
淞沪战场连续两次空前大捷,证实了谢昌云非凡的军事天赋,也显示了十二集团军强大的战斗力,蒋介石现在对“飓风”计划是信心倍增,报以了极高的期待。
另外,由于听了陈诚等人的汇报,蒋介石还非常认真向谢昌云询问道:“听说你们从广东空运来了一批注射剂,对治疗创伤炎症有非常好的效果,所有军医都叹为神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药,价格如何?”
谢昌云道:“这种特效药是美国刚研制出来的,还没有正式生产。广东南华公司于去年通过特殊渠道获得了有关的技术资料,还没有等美国的临床试验完成,就提前筹建了专门的制药厂。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所以针剂上只标注了代号而没有注明药品名称。这种针剂生产工艺相当复杂,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也很高,所以产量有限,目前只能给军队和特殊人员使用。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倒卖或流入敌军手中,其生产和产品全部由军方控制,对每只针剂的领用都进行了严格登记,并且使用方法也只进行口述而不见于文字。至于价格,据说美国厂家的出厂价格预定在六美元以上一支,而广东的生产的针剂单位含量比美国低,所以准备将价格定在六块法币以内。有了这个药物以后,受到外伤感染的伤员绝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有效救治。”
蒋介石听谢昌云回答的如此清楚,就猜出这件事谢昌云十有八九是参与了其中,于是就立刻表示道:“这个,这个南华公司做得很不错!你转告他们,要多方扩大产量,产品全部由军政部订购。他们在生意上有什么需要政府解决的事情也可尽管提出。”
谢昌云道:“我替南华公司廖董事长感谢委员长!”
蒋介石心想,“你代表南华公司?哼!别以为我不知道!打仗做生意,哪样你都高人一招。”
日军在上海再度惨败,并创下了日军有史以来单日伤亡的最高纪录,这是一贯视中国为软弱可欺的日本上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就连不行于色的天皇也为之震怒。
松井石根再次被陆军大臣杉山元严厉斥责,如不是上海战场双方正处于胶着状态,他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职务肯定就保不住了,但已经被警告如在十月底以前不能结束上海战事,他就将被调回国内转入预备役。
而承担失败主要责任的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山保宗武还在病床上就被免去了职务,并将交由军事法庭审判。
失败同时也激发了仇恨,日本参谋本部除了决定紧急向上海增派一个新建师团之外,还正式启动了在中国防线侧后登陆的计划,只待重建的第十八师团经过短暂适应性训练之后即可正式实施。
同时,侵华日军特务情报机关经多方收集汇总,也终于探明了中国那支神秘部队已撤至战线几十公里外在休整,但余部仅余不足五千,战斗力几近丧失,其威胁已不复存在。
九月二十二日,谢昌云奉命离开淞沪前线回南京向军事委员会述职。但这只是蒋介石为谢昌云的离开找的一个借口,实际上谢昌云离开了新成立的第三战区左翼军司令部之后,就直接赶到了芜湖。
谢昌云虽然在淞沪前线有十余天时间,但一直在用电台遥控“飓风”行动的实施。
截止到九月二十二日当天,廖广泽的六十五军和李一权的独立第三师已有大部在芜湖登岸,并隐蔽行进到了安徽与浙江交界处的山区屯驻;六十四军主力和集团军直属的炮兵、装甲部队,也分别从粤汉铁路和刚开通的粤赣铁路抵达了南昌和武汉,并以开始登船启运。
工兵部队休整道路,加固桥梁的工程已延伸到了浙江境内。由航空委员会负责施工的长兴机场扩建工程预计十月上旬就可完工。
现在,谢昌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确定待机地点和日军登陆的时间。
由于有了谢昌云的参与,淞沪战场、以至整个抗战的局面较前世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所以谢昌云从此之后只能把握历史的总体走向,却无法确定一些重要事件的轨迹了。
这也是谢昌云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又想达到自己想要的最佳结果,而不去对过程有任何的改变,这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
对于日军会在杭州湾登陆这一点,谢昌云在综合了各种因素推算之后,还是坚持原来的认为,而且白崇禧站在另一个角度也一直是同样看法。
但是,在具体的时间上,谢昌云却不敢完全以前世为准,而是根据“落叶”行动结束之后,日军急于挽回局面的心理,以及日军从开始策划到具体实施登陆所需用的时间等方面、判断日军在十月二十三日前,即可完成在杭州湾登陆的全部准备。
但是,如果考虑到杭州湾的潮汐变化因素,十月二十日是满潮日,而错过了这一天,就要等到半个月以后了,以日军目前的心态,极有可能会争取往前争取。
所以,谢昌云就指定参谋人员按照十月二十日这个时间,重新编制了一个“飓风”行动的实施计划,同时还要要求再制定十一月五日的一个备用方案。
而接下来,如何选择好可供超过十万人和大批重型装备既便于出击、又便于隐蔽的待击地点,就成了整个“飓风”行动的成败另一个关键,因此谢昌云决定还是有必要亲自去查看一下为好,同时回过头也可以视察一下沿线的部队。
为了抓紧时间,谢昌云仅带了作战处长、一个参谋和两名卫士,乘坐一架小型运输机,于傍晚时分飞到了嘉兴军用机场。
这个时间敌军的飞机都应该返回了航空母舰或者是上海的野战机场,否则一旦天黑了就无法降落。
但日军航空母舰的行踪是飘忽不定的,万一它离海岸比较近,有一两架飞机收回的晚,正好又发现了谢昌云坐的运输机,那谢昌云可就命悬一线了。
好在谢昌云的运气还不错,这种几十分之一的厄运并没有让他碰上。
接下来的两天,谢昌云一行换上了便装,在嘉兴租用了一辆卡车,对松江以南,金山卫以北一片区域进行了详细勘察,最终在两个两个方向上各选定了三个符合条件的待击地点。
至于租用的那辆卡车谢昌云也不敢大意,等回到嘉兴机场之后,就把卡车留在了机场,而将司机强行带上飞机一起返回了芜湖。
为了大局,只能等战后再来进行解释和赔偿了。
十月十号,当十二集团军参加“飓风”行动的最后一个团全在芜湖登岸之后,谢昌云便即刻赶赴南京向蒋介石当面汇报准备情况。
“昌云,国联已经通过了谴责日本侵华的决议案,英国和美国政府都表示可以继续考虑对华贷款问题,国际上的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另外,由于日军第六师团调离华北,日军延平汉路的攻势已经减缓,这些都是我们在淞沪连续胜仗之后的延续反应,里面有你很大的功劳呀!”蒋介石没有马上听取谢昌云的汇报,而是先把谢昌云夸奖了一番。
“委员长,这是在您统帅下,各方面万众一心的结果。”谢昌云不痛不痒的回捧了一句。
“是的,你说得对,是应该万众一心。可是有人不愿意这样做。十八集团军拿到了政府的给养武器以后,在山西打了小小的几个仗,就开始变得不从听指挥了。抗战才刚刚开始,长此以往怎么了得?昌云,这件事你怎么看?”蒋介石说话时有些激动,显得愤愤难平。
谢昌云道:“委员长请息怒!您既然问了,那我就如实说说我的看法。十八集团军的装备很差,而且就只有几万人,如果要让他们去和日军正面交战是极不现实的。但我也明白共产党在想什么,委员长又在担心什么。你们双方都抱着互相提防的心态,是很难真正谈到一起的。我建议不如干脆明确定位一下,十八集团军和共产党的其他武装,今后主要作战方向就是开战敌后游击战,对日军的后方及补给线进行袭扰。同时,再给他们划定游击区域和补给区域,把政府的机构和军队全都撤出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