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血抗战之超级军阀 >

第193部分

铁血抗战之超级军阀-第193部分

小说: 铁血抗战之超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到上海,法国大使主动来接船,又主动上前挽扶老先生下船。他可知:这个老头不得了,刚峰先生只当他是亲爹一样,万不可得罪他一丝一毫的。他几个徒弟人人是万人之敌,连个小徒弟都一仗干掉日军舰队,何况那几个大的。谁惹了他,谁准被赶出亚洲,还要被踏上一只万斤重的大脚板。

    那王岳新、王岳维、杜月笙是必来的,朱光义、李建海真忙呢,国母已回上海,便不讲那个虚礼了。

    众人便邀法国大使一起赴“王副主席家”去欢聚,法国大使便大喜,忙忙与众人一起去王家。

第260章 孙武、孙烈() 
这李清仪是三月初生的胖儿子,谢春兰是三月中生的小千金,当时忙,两个二货老五、老九只发了个电报便了账,还是老先生让馨兰通知韩、张二家族中之人。

    这韩炳良也是济宁人,也书香门第,只是小门小户。他父亲原是老先生“学生”,又把儿子送入老师家去学。老先生一下就喜欢这个“学孙”,专门收为徒弟。

    这便好笑,韩家父子俩都喊老先生为“师父”。一个是满清时的“县学”中的小贡生拜的老师;一个是革命党的好学生。老先生不理这些,也不让老韩秀才再喊自己“师父”。只称韩老弟。又说:满清都亡了,我当个屁的“县学”老师?老韩秀才便三十亩地,一个小院,自己当小地主逍遥快活。只管两个小儿子上学、娶亲、不管这个大儿子的。也管不了啊。

    这张希钦呢,也如刚峰,父亲参加辛亥革命战死,母亲娘家又逼他母亲改嫁。他母亲虽不识字,不是革命党,可是个烈女,把孩子往大伯子家一送,对大哥、大嫂叩一个响头,说:张家骨肉,烦大伯尽力抚养成人完他爹遗愿吧。给大嫂添麻烦了。

    大伯、大嫂以为她回去改嫁了,也不好说什么,只抱着孩子点头。张希钦母亲回家便悬梁自尽了。大伯一家没想到弟妹这么忠烈,便大哭一场,只好尽心养这孩子,后来一听老先生回来山东主政,便上门拜见,抱着四岁孩子详说原因。

    老先生也认识他父亲的,便收下孩子与刚峰一起教养。只是三节总要让人家送他回去拜大伯、给爹娘上坟的。他大伯也在济南,开个小杂货店。如今张希钦一回来:您二老别开了,陪二哥、四弟到美国上大学去,大哥、大姐家我管。我是将军,管不了他们两家?

    好么,二老便带着一个中学毕业的小儿子,一个师范毕业的二儿子去了美国。大哥、大姐夫都中学毕业在铁路上当技术员,便张希钦管他们了。

    所以国父、国母特宠这个张希钦,连王耀武这个师兄兼长官教他都不许说重话的。拿他也当亲儿子一样。

    这下众人一到,王家大喜,两个二货也顾不得恩师了,直接入后院去看孩子与老婆。国母在旁边只笑:还是个小孩子样呢,怎么当爹哟?梦圆大哥又得费心了。

    老先生便大笑:我连他韩家祖孙三代一起教。

    那婉琴还没满月呢,刚峰也要去后面,王岳新忙拉住:先生,去不得的。你是领袖,他们没满月,你不方便的。

    刚峰便大笑:我是领袖?你们说的?那我就去得啰。我又没病、没灾,又不怕传染给他们母子;我又是领袖,有百神呵护,祥瑞万端,我还去不得?

    说着自己都笑了,便直接进后院入婉琴小庭院了。

    众人会惊死,国母便说:岳新啊,老规矩是死的,你也上了新学,讲点科学嘛。人家美国人在医院生了孩子,三天就接回家,当天家人就去看望,有什么去不得?你们让三人在家生孩子,没上医院,本就不妥当,就是请了医生也不保险啊。以后千万别用那些老、旧规矩害自己了。

    老先生是学医的,便会惊死,忙说:岳新啊,你们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一定上医院去。有个什么情况,人家那里有各项设备条件,抢救都来得及。我们国家卫生设施落后,农村是没办法啊。你在上海,可不准犯糊涂了。你妹妹在大西洋上已吃了天大亏了,差一点终生没子女啊,你还敢这样干,万一有什么事,我死了怎么见国父和他孙家两代人啊?你下次万不能这样干了。下次小孙夫人有喜了,打死我也不给你这糊涂大哥、二哥照顾了,我自己叫儿媳、孙女照顾好了。

    说着,老人家吓得泪都下来了。国母忙过去劝他。

    众人听这一说,都会吓昏:小孙夫人已吃了天大亏,差一点终生无子女,王家也太大胆了吧?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小孙夫人心系万民疾苦,老天爷都保她母子平安,顺利生下双胞胎。

    老舅父、老舅妈也会吓死:外甥女也从不说啊。

    国母又劝几句,众人便算了。反正母子平安,下次注意了就是。这次也是无心么。

    刚峰一入房间,张妈会吓住,忙推他出去,不准入里面母子的产房兼卧房,嘴上直说:万万不可,姑爷,对你不利的,不吉利的,你必须过几天再来。

    外面一个刚峰,里面一个婉琴便哭笑不得。婉琴便在里面撒娇:张妈,你不让他进来,我可自己下床出来了。以后身子不舒服你管我的。

    正好大嫂、二嫂来了,二人是上过新学的,知道这是迷信,便说:张妈,他是领袖,有万神呵护,不妨事的,您老别拉着,小心上面百神怪罪的。

    张妈听这一说,才松手请刚峰进去。刚峰心中一叹:封建这个东西还真不是割一根猪尾巴就革掉的。老、旧习惯点点滴滴都得改啊,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啊。

    刚峰见婉琴靠在床头,知他生完孩子才二十六天不方便,身子不舒服,便过去抱她,感激说:“姐姐,你辛苦了。我们自己革命终于成功了,你太伟大了,再也不操心了,我好高兴。让我看看小家伙,我抱一下。”

    婉琴见丈夫弟弟高兴得语无伦次便也幸福无比,便掀开旁边小被子,让他看两个小家伙。

    那张妈三人在门口看着直叹:真是天下第一恩爱夫妻、第一伟大夫妻。

    结果刚峰又毛手毛脚去抱小儿子,还没抱住呢,两个小家伙醒了,一齐哇哇大哭。刚峰便大笑:我是你们的爹,再敢哭,一人屁股打一百下,不准哭了,让爹来抱你们出去晒太阳,好长的快。

    大嫂便会笑死,忙说:姑爷啊,你是领袖也不是神灵啊,他们那么小,怎么听的懂?又不是青菜、萝卜,怎么晒太阳长的快呢?他们是小公子,得吃奶、睡觉才长得快啊。

    刚峰便说:这是科学,小孩子一晒太阳,加快钙吸收,就长的结实、长的快。不过呢,他们还没睁眼,得半岁了,皮肤、眼睛全长好了,受得了阳光了,可要天天多抱出去晒太阳的。现在也是早了一点,我不抱了,你两个混蛋睡吧。

    大嫂、二嫂便会惊死:这个小姑爷真是神通,什么科学他都弄得懂,怪不是全世界怕他,洋人当自己爹一样巴结他的,一天把我家门坎都跨几十道。这还是大国的外交官?闹不好这个小姑爷以后也会率我们到他们那几大国去当“洋大人”,哦,应该是“中国大人”。

    刚峰抱不成孩子,也没招,便坐床边给娇妻讲马屁话,又说老太太来了,过个两三月,我们住青岛大别墅与老太太一起,挺好。

    两个嫂子便会笑死:天生的怕老婆,妹妹真好福气、好本事。张妈这一年多是见惯了的,反而不奇。

    刚峰赔了娇妻一会就出来与众人欢聚,那张希钦个二货便对韩炳宸说:五哥,你家小丫给我做儿媳妇挺好,一个月生的,头尾一样大,我给他当公公,绝不苛刻她。我两也成亲家公。

    韩炳宸个二货便说:谁与你搭亲家公,你个恶老婆你都管不住,你那小子将来定是个无法无天的人,我家宝贝千金会吃亏,我不跟你干。

    张希钦便头疼,又说:你讲的李清仪是恶老婆啊,她是领袖亲妹妹,她过几个月找你比武,打了你这个大伯子,你可不兴说我的。

    刚峰便哭笑不得:你们自己个乱事扯不清,乱说我妹妹个啥?搞火了,叫人一船全送美国去,你们自己在山东、锦州光打光,儿子、女儿都不认你们。

    国母便说:炳宸,我收清仪为学生了,你不是骂我这个老师没教好吗?可别乱讲话。

    韩炳宸还真不知这事,会吓死。他不怕刚峰为这事生气,八弟从不为这种事生气的。可骂国母那是杀头不干的,那是反革命啊。忙认错,众人哈哈大笑。

    他们四人在德国对骂搞惯了,除了谢春兰斯文点不理他们,这哥俩加个李清仪疯丫头,那是天天“干仗”的,还天天比武。韩炳宸还真打不过。所以他天天骂人家恶老婆。

    结果第二天,老舅父便开始安排大宴,先给韩家千金补满月、再给张家公子补满月,最后给自己外孙办满月,众人也高兴,也依他老人家。刚峰只是下死命令:任何礼物不准收,上海的好朋友来聚一下,流水席吃顿饭,喝个酒,互道恭喜便好。

    韩炳宸父亲也来了,舅舅也来了;张希钦大哥、大姐夫也一齐来了。

    韩家老太爷给孙女取了个“韩桂枝”的名字,炳宸只得依他爹。那张希钦个二货悄悄说:五哥,你在东北打鬼子,你家也有“鬼子”了,还要“喊鬼子”,太好了。

    韩炳宸大怒,使劲捶打他到求饶才放手。

    老恩师便给张家小公子赐名叫“张志”,意思是不忘他亲爷爷的革命之志,也是他奶奶临终之言。

    到第三天,刚峰两个宝贝儿子满月,就更热闹,连五年前参加婚礼的人都从远方赶来了,仍是任何礼不收的。只签个“贺客赠言”便是礼。

    众人又叫老恩师赐名,老恩师死不干,只叫国母给自己孙儿赐名。国母与众人仍请他赐名,刚峰、婉琴又抱着孩子当众给他跪下请他赐名。老先生便一叹,亲手扶起二人,便说:

    这两个孙子,一个爷爷是伟大领袖,一个爷爷是着名革命先烈,两个爷爷又亲如兄弟。正好他们两个孩子又同一天出生,便一个随一个爷爷吧。大的叫“孙武”,与他爷爷“孙文”一脉相承,如那“汉文”“汉武”,为国去操劳终生吧!小的叫“孙烈”,与他爷爷秉义公一脉相承,以国事为己任,永成先烈之志,永扶领袖革命终生,完成中国革命之大业。

    老恩师一说完,众人便使劲鼓掌,国母也泪光闪闪与人一起鼓掌。刚峰则说:恩师,小孩子家万不可给他如此高之期许,他当个行正道、做正事之普通人就好,万不可让他心比天高,如何能去与国父比?万万代人也无人能比国父伟大胸怀和人格。

    老恩师便说:刚儿,一定要有一代超过一代的豪气。你父创业万般苦,坎坷一生无一天享福,你不也要完成他的宏愿让天下百姓有好日子过么?到你下一代,也要有国父的豪气和新的宏愿,我们民族才永远进步,永不被人欺,永不受国父当年的百般苦。

    国母便说:刚儿、这是一代人的心愿,你违不得。这个孙子我亲自养,亲自教,他就叫孙武,就是孙武!

    国母说话了,刚峰不依都得依,便算了。婉琴则狂喜,我儿子将来百分之百有大出息,国母大姐亲自教呢。

    那孙科也来了的,便连连点头。亲自上前挂上家族传承玉佩。

    刚峰则在心中一叹:后世之人不骂我搞家天下吗?

    又一想:管他的,老子家天下就家天下,又不是朝鲜那个金三肥子的乱搞家天下,怕什么?顶天我与蒋老大、太祖等人几十年后一命归西,让这个孙武与蒋经国、邓大哥竞争去就好,关我屁事。

    再一想又好笑:我不成了“文”“武”中间那个“汉景帝”个窝囊废了?恩师你骂我呢?我是杀神,我是汉景帝个连老师都保不住的人?

第261章 大空军时代提前到来() 
那宋国舅、宋大姐、宋小妹是必来给国母恭贺添孙儿的,这也是千年亲姐妹、亲兄妹之情。那两个小的幺儿子则是与婉琴皮惯了,只等到山东再乐呵呢,这次又忙便没来。老太太则没来,只在家等几月抱两个重孙呢,在忙着置办小孩子的一切用具和玩具呢。

    欧阳华在国府当“特别委员”和“中央常委”呢,自然天天呆在上海住在王家乐呵,他老人家是不怕人家说什么的,我行我素惯了,王家又欢迎他,他便一住三个月到如今。他实是怕婉琴再出意外,吓怕了。前天听老先生一发火,他自己七十岁了,会吓死:这下我太糊涂,怎么也要让孩子到医院去生才行啊,我可真不是好爷爷,枉刚峰、婉琴平日对我这么好。

    当下众人欢聚一堂,至晚才散,国母只有先回寓所,老恩师一批人便随国母回寓所,刚峰、韩炳良、张希钦则留下,“休产假”陪夫人、孩子。

    那法国大使是每天必来“报道”的,还天天带医生来为三个产妇、四个孩子检查身体,那个服务可真到家。石库门一带的中国人便觉自己特有面子:外国佬总头子天天来巴结我们中国的英雄、我们浙江的女菩萨,多好!多高兴!

    石库门一带是江浙商人聚集区,每天都有几十人来王家拜访,刚峰也认真每天与大家见面,共同讨论一些经济发展问题,共同谈一些企业管理经验,又去几个亲朋家看厂子,看生产工艺,忙的脚不沾地。只是每天晚上给女皇拍马屁。婉琴也高兴,又去了心病、又生了孩子,再不像过去乱欺负他了,温柔贤惠多了。

    那两个师兄弟便商量:老婆也能下地走路了,一船干到青岛住老太太家得了,正好给老太太找个乐呵事。便与国母一请示,国母也大喜。那两个二货再不管领袖了,5月4日便约上老恩师和欧阳老爷子叫来一条小运输舰回去了。只留两个特战队员和原来五个贴身护卫在上海陪“领袖”。小骆便笑他俩:野惯了,怕拘束。

    刚峰又交待张希钦:派几十名特战队员,去日租界去当三个月“日本人”,全学成了“真正日本人”,了解透彻了再回去专门组队,到东北去帮你五哥。你怎么这么笨呢?

    老九大喜:呆日租界三月,再潜去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