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红楼大商人 >

第58部分

红楼大商人-第58部分

小说: 红楼大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乱了顺序,然然以后不好贯通!”

    贾环结果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诗》、《礼》、《经》、《孟子》、《大学》、《中庸》、《战国策》、《尚书》等林林总总三十多本。

    “原来这古文也像数学似的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贾环思索着,看着书单上长长的书目感觉一阵头大。

    而这时沈士周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贾环后说道:“听说你已经读过了《孟子》,现在趁他们没来,我先把《大学》给你讲讲。”

    ……

    贾环静静的听着,感觉沈士周讲学和林义荣截然不同,如果说林义荣讲课像高中教师,讲起课来,逐句逐条,唯恐不细,那么沈士周家那个课就是大学讲师,只是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讲出《大学》的内涵。一本书竟被他了了几句讲透。

    讲完,沈士周又从指了指书架,说道:“这上面有各书各经的注释,你可随意观看。”

    正说着,俞图和柳溪推门而入。俞图身后带着一个家仆,提着一个麻布包,可以看出里面全是书。

    编撰字典实际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好在贾环闹中有以前字典的印象,随后贾环就将基本思路和沈士周他们三个说了,主要是拼写的顺序,各个音的代表字、以及偏旁部首的笔画顺序问题。由于古体字和现代字不同,贾环也不敢多置喙,只是将基本思路说了。随后三人便开始议论起来。

    时间一分分而过,沈士周三人决定先将汉语拼音法写在前面,然后再是拼写、偏旁部首,这就的基本顺序确定下来之后,三人正讨论个基本音的代表字,正在这时,书房的门响了,随即轻松走了进来。

    “老爷,外面那些人还在等着……”

    “额,我把这事倒是忘了!”

    青松还没说完,沈士周就拍了下脑门,然后略微一思索,继续说道:“你去对外面的生员说今天有事不讲学了。”

    “是,老爷!”

    青松在门口答应了一声,转身拉开门要出去,而这时沈士周又喊道:“青松你去对他们说,由于琐事缠身,以后我就不讲学了。”

    讲学与编撰字典孰重孰轻,沈士周自然能够分的清!

    俞图和柳溪听了沈士周的话,纷纷从书桌前抬起头说道:“自当如此!”“现在哪还有那闲工夫!”

    贾环听了却是猛然一愣,心道:“如此一看,我岂不是走别人的路,而让别人无路可走!这仇恨拉的,真没想到!”

    而青松听了沈士周的话,再次说了声:“是。”然后开门而去。

第119章 秋风起() 
“什么?不讲学了!为什么?”

    大门外,听了青松的传话,惊乱失措中,甄宝玉叫了出来,即使在乱糟糟的人群中也是异常响亮。

    跪了三天,门前乞学,历尽千辛,成功在望却又功败垂成,随即甄宝玉只觉得心中有一股屈辱像烈焰般蒸腾而起!

    “我家老爷要编撰字典,以后没有时间了。”青松说着关上了门,他还记着到花园里找蛐蛐呢,可没闲工夫和他们胡扯。

    “贾环!”

    听了青松的话,甄宝玉咬着牙,低低的叫了句,一张粉脸瞬间变得铁青,然后恨恨的跺了跺脚,转身而去。

    ……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了头,理好了顺序就好办了,所以过了中午时分,沈士周、俞图、和柳溪就开始讨论偏旁部首,笔画多少之类的了,而贾环就只有听着的份了——其实他只有提供雏形的能力,对于具体内容的填充,他肚子里还真没有那么多墨水。

    到了中午,沈士周留了饭,四荤四素,一坛老酒,当然,贾环在餐桌上也有任务,那就是倒酒……

    餐后,沈士周也感觉贾环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便让他回去了,同时怕在编撰字典是出问题,吩咐他每天晚间来一趟。另外就是嘱咐他要加强学习,不懂得可以随时问他们三个,书架上的书可随意观摩,也可拿走。

    酒不醉人人自醉,回去的路上,可能是心情轻松,再加上小饮了几杯的缘故,贾环感觉微醺。到了报社后,他便想着小睡一会儿。哪知到了报社的院子里却看到了三顶轿子。

    “看来是三姐……她们来了。”

    贾环心里念叨着,心情复杂,说起来好笑,他明明想疏远贾家,但探春却偏偏给了他一股亲人的感觉,虽然是个小姑娘,却让他时常感到一股家姐的威严。而在心里却已经称呼探春为三姐。

    “还是在外间书房吧。”

    贾环一边想着,一边往后院的中堂走去,而焦大也‘得儿、驾、驾’的吆喝着,把马车赶到了西墙角。

    或许是中午的缘故,院子里静悄悄的,贾环刚走到中间房子的东屋角,斜刺里就见王龙、王虎趴在内宅圆门处,探头探脑的往里面瞧着。

    “你们在干什么?”

    贾环沉下脸,冷冷的喝道。毕竟里面全是女眷!

    而王龙王虎是习武之人,感觉灵敏,这时早已转过了身。通灵而贾环的话,王龙对着贾环弯腰拱了一礼,说道:“东家误会了,我们刚才听到里面有吵闹之声,所以……”

    “哦,原来是这样!两位莫怪!”

    贾环一边说着,一边加快了脚步,他心里十分奇怪,不知道里面是谁起了争执,又为何而起争执。

    可能是焦大的大嗓门惊动了里面,刚进入圆门,贾环就见如意提着绣梅百褶裙,头上两条朝天羊角辫一颤一颤的跑了过来。边跑还边喊着:“三爷、三爷……”

    看如意小脸紧绷,神色慌张的样子,贾环心里没有来一慌,紧走了两步,一边迎了上去,一边问道:“如意,出什么事了!”

    “三爷,二丫打晴雯姐了,刚刚打了她一巴掌。”如意说着,白皙粉嫩的小脸上涌出一股愤懑之色。

    “额,怎么回事?”

    贾环愕然愣了一下,没想到朱玉初竟然会打人,他急忙再次问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二丫要出去,晴雯姐要她帮忙缝制冬衣,二丫不肯,还要出去,然后晴雯姐说她不守规矩,然后两人吵了起来,然后二丫就打了晴雯姐一巴掌,正巧三位小姐来了,两人才没吵下去。”

    “怎么能打人呢?”贾环一边嘀咕着,一边往中堂走去。

    还没到里面,就见朱玉初倚在雕花大门上,鹅颈高抬,雪白的俏脸上昂着,颇有一股铮铮之气。而这时朱玉初也看到了贾环,螓首一扭,转了过去,却不在看他。

    朱玉初这样虽然无礼,但贾环心里封建礼教里的上下尊卑并不敏感,所以也不以为意,只是奇怪怎么朱玉初打了人,反倒还像是受了气的样子。

    再往里面一看,贾环才豁然明白,只见晴雯泪眼迷蒙,雪腮上有一道清晰的手印,削肩耸动,修长高挑的身子如风中细柳微微发颤着,三春和黛玉正围着晴雯款围着。而宝钗也是站在众人的外侧,如此一开嫣红柳翠里一身白裙的晴雯倒像是被众星捧月一般。但独独冷落了朱玉初。

    贾环明白三春和黛玉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晴雯受了气,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她们都是在贾母身边的旧人。

    但是贾环看了晴雯这个样子,心里没有来升起一股怜惜,不禁愠怒道:“有事说事,怎么能够打人!”

    本该离去,在这里也受尽排挤,但朱玉初一颗心却是萦萦绕绕的系在贾环身上,可以说此身全是因贾环而留,而之所以出去,也是想到沈士周那里看看贾环在做什么。

    因此见贾环向她发火,她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被压抑许久的刁蛮性子也被激的重现,所以她梗着脖子,硬邦邦的回道:“我就打了,你能怎的?!”

    “你……”

    贾环本想着朱玉初可能是小姐脾气没改,还想着让她顺着自己的恶化解释一下,道个歉过去呢。这样的事在贾环眼里本来也不算什么大事,但此时被朱玉初这么一呛,立刻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而朱玉初这话一说出来,除了贾环‘你’了一声之外,屋子里瞬间没了其他的声音——顶撞主人,在那个时待是不可思议的,重的都可以送官!

    “真是太不懂规矩了!”

    沉静了片刻,宝钗轻声说了一句,毕竟宝钗虽具大家之气,可这大家之气,也让她更重规矩,当然这么说她也有自己的一点私意。

    黛玉虽然机心不中,但毕竟也是玲珑心窍,又身在其中,立刻领会到了宝钗这话的含义,心中想着:“要是环哥哥收她当了妾,那还了得!不如顺着宝姐姐的话儿……”

    想到这里,黛玉也转身轻轻说道:“这不守规矩岂不是乱了套!”

第120章 离去() 
“这态度!看来她是惹了众怒了,也无法待在这里了……”

    看着众人都瞧着自己,贾环心里叹了口气,说道:“二丫,你走吧!如意,你到账房那里支一百两银子给她。”

    考虑到朱玉初虽然脾气不好,但卖身救父,倒也很是可敬,又相处多日,贾环决定仁义义尽一些。

    “什么!居然赶我走!原来他从来没有在意过我!”

    从没被冷落,也不曾被轻视,听了贾环的话,朱玉初像是被一盆冷雨浇了个透心凉,失望、失意之下,她的郡主脾气哪里还能忍的住,她脸若寒霜,凤眉一挑,抬起腿就狠狠的踢了贾环一脚,同时傲娇的说道:“谁要你的臭钱!”

    说罢,冷哼了一声,螓首一甩,身如旋舞,就往外走去。

    “胆大妄为!”“不可理喻!”宝钗和黛玉两人张口结舌之后,都纷纷娇叱了一声。声音清亮,虽然朱玉初在奔跑中,但也清晰的传入了朱玉初的耳中,朱玉初听了,禁不住再次冷哼了一声。

    “这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小姑娘还挺有性格的!”

    贾环揉着小腿自嘲的笑了笑,不知怎的,虽然受了朱玉初一脚,但见朱玉初见钱而眼不开,贾环心里还挺欣赏的——这一百两可是一大笔银子!

    而惜春见贾环揉着腿,跑过来本着脸说道:“三哥哥,你看你把她惯的!”说罢伸出莹莹玉手,把裤腿一抬,却见一片红淤。

    晴雯远远的见了,立刻往内室跑去,不一会儿拿了一瓶红花油过来……

    ……

    大腿已抱,基础已牢,由于没有了后顾之忧,随后的日子,虽然每日还是要读书、写稿,但贾环的心态却已经变得轻松。

    当然,朱玉初的离去也留下了后遗症——那就是报纸的插花没人画了,但贾环知道宝钗擅长丹青,于是便厚颜相求,宝钗自然是无不应允,而黛玉心里却是更加警惕,时常给以嘲讽。但又因为多是三人在一起,嘲讽时,黛玉顾忌贾环,说的不免隐晦了些,而对于小女孩隐晦的心思,贾环听不懂,宝钗也装作不懂,这样虽然暗地里波涛汹涌,但表面上却是风平浪静。

    至于红茶,销量也渐渐稳定,并且还有逐步增高的趋势,方从爵自然是喜出望外,后来又听说贾环拜沈士周、俞图、柳溪三人为师,对贾环又是崇敬有加,变得和孙四方一样,每天请安似得到贾环这里来一趟,但他们也知道贾环时间金贵,往往三言两语后就告辞而去。

    但既然合作了,贾环也趁着空挡把红茶的秘密告诉了方从爵。红茶和其他茶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多了一套发酵的程序。贾环告诉方从爵后,方从爵才恍然大悟,但对于发酵几天,这些具体的技术上的东西贾环并不是很清楚,他只能指导理论,而具体操作,贾环建议方从爵找茶师实验——制茶历史已经悠久,民间一定不差高手。

    当然贾环还是每日傍晚到沈士周府上去,没几日字典的编撰就进入了正是轨道,三个老头埋首穷经,翻着故纸堆,引经据典的讨论着字的含义。他们越做是越觉得这字典需要的知识磅礴,越做也越是觉得这时实在是有益于后人,所以对与贾环就不免敷衍了些,贾环每有所问,便三言两语打发,要么为了省事,一讲就好几本书——反正也没指望这次秋闺他能榜上有名!

    但是可能是为了让贾环增加考场经验,他们在最后还是调拨了贾环一下考题、破题的技巧,总而言之,为了字典,对于贾环的学习,他们是填鸭似得!

    虽然他们三个对贾环不报什么指望,但贾环自己心里却不这么认为,对于秋闺之试,他觉得还是可以一搏的,这是因为他感觉他的而记忆力很是强大,而对于分析,他更胜别人一筹。

    而且贾府危机迫在眉睫,这样藕断丝连,覆巢之下,贾环感觉能不能自保还真是个问题,虽然可能获得沈士周等庇护,但这次打击却是来自皇家,沈士周等极有可能力有不支。

    总之这秋闺之试打算尽力一拼——毕竟面临未来的风暴时,铠甲越多、越厚也就越好!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贾环便拿出了高中考大学时的劲头,早借晨光,暮点烛光……

    而在其中有发生了一件事,王龙王虎自辞了。贾环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幕,见两人去意甚绝,觉得强扭得瓜不甜,便不知挽留。

    ……

    时间一天天过去,如同贾环所料,报社一直风平浪,只是中间赵姨娘来了两次,破坏了安宁;而贾琏也从金陵回来了——金陵那边也已经步入正轨了!拉着贾环到春风楼豪饮了一番,宴席间贾环结识了薛蟠,薛蟠给贾环的感觉和孙四方一样,只是比孙四方蠢了许多,也霸道了许多。

    席间,贾琏对贾环的遭遇抱怨了几句,也宽慰了贾环几句。又对贾环白沈士周为师,羡慕了几句。

    除此之外,贾环在也没有其他杂事,但天气却一天天热了起来,贾环本来还为避暑发愁呢,却哪里知道天才刚热,街上就有卖冰水的吆喝声,贾环到跟前一看,只见一个葛衣老汉推着额一辆独轮车,车架上绑着两个木桶,木桶里盛满了清水,清水发动着冰块、切成小块的桃块……

    而进入暑期,街上也有卖冰者,如意卖了之后便放置在书房。沈士周的书房里放置的更多,后来贾环才知道这都是弄人冬季去的冰,放在地窖里。而大户人家一般都有冰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