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红楼大商人 >

第60部分

红楼大商人-第60部分

小说: 红楼大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她自然是来看贾环的,见贾环进屋,看他脸色疲惫,赵姨娘把茶盏往晴雯手里一塞,丹红的嘴唇微微一撇,怜惜道:“环哥儿,累了吧!你师父都说你不成,你还瞎折腾什么!照我说,这下两场呀你也别考了,这时间呀有的是,你还这么小……”

    赵姨娘一边说着,一边说着,一边拉过贾环怕了怕他身上的灰尘。

    赵姨娘的溺爱声里,贾环心里一阵苦笑——这时间真的是不多了,也不过三五年而已!

    随后探春、黛玉等又问了贾环的考试情况,贾环还是说一般般。但黛玉听了,纤巧的嘴角却露出一抹笑意。

    长时间的相处,她已经知道贾环做事向来留有余地,不喜把话说满,这么说一定是考的不错了,而要是中了秀才,也就有了去她家提亲的资格。

    想着想着,黛玉看着贾环,眼醉面酡。而紧邻黛玉,宝钗见此也是恍然大悟。

    ……

    两天之后,院试终于考完,或许是有上一世的底蕴,再加上近期准备充足的缘故,另外就是沈士周三人的点拨——虽然他们说的少,但他们说的都在考点上,所以贾环并没有感觉多难。

    但是文章这种东西主观性较大,还要看批卷官员的喜好,所以贾环在沈士周、三春、黛玉等人问起时,还是说一般般。

    沈士周、俞图、柳溪听了也感觉在情理之中,却没有一点意料之外。但黛玉、宝钗、三春见贾环始终这么说,心里都是有些惊喜了,但这种事情,她们女孩子也都藏在心里,不往外说。

    ……

    时间一天天过去,贾环和众多考生一样,期待而焦虑的等待着十四日放榜。而随着月亮的圆满,街面上的花灯也渐渐多了,人流穿梭,渐渐的是一副繁熙景象。

    朱玉初生性好动,往年总要在大街上看花猜谜的游玩,而今年行走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朱玉初却心情寂落——回到王府后,空虚无聊的岁月,让她越来越想念在贾环身边做丫鬟的时刻!

    “先生说他今科无望,而他又偏偏去了,难道他还有什么翻天之术不成?中秋了,他一定会唱好听的歌儿……”

    索然回到闺房,在梳妆台前,朱玉初托着香腮神驰天外,越想越觉得还是在贾华身边做丫鬟有趣,哪怕受些气!而又想象到贾环独自哼哼,也不让她听到,她心里有来了气……

    这些心情反应在雪腮上,一会是轻轻浅笑;一会是萧瑟寂落,一会是浅嗔薄怒。珠帘外,郑王妃悄悄地看着,小儿女的心思她也是明白的,她心中思忖:“盈儿自从从那小子处回来清减了许多,这么下去怎么行!哎,我去找王爷去……”

    越靠近中秋,节日的气氛越浓,或许是怕贾环在这种阖家欢乐的气氛里感到悲凉,三春、黛玉来的就勤快了些,留驻的时间也长,和贾环谈论些家常。

    但闺中女儿,所见所闻稀少,主要说的还是荣国府的事情,鸡皮蒜毛,比如宝玉自感考的不错,贾母欢喜,令王熙凤大置节货,准备热热闹闹的过个节之类的。而惜春怕贾环听着难过,不免又说了通那是宝玉自以为之类的牙尖嘴利的话。

    考试的事情,实在是雾里看花的事情,贾环虽然心焦,但却不会盲目做出推论,听了宝玉的话,却感觉这人实在是屎不出来屁出来,没点沉稳气,只怕难成大器。

    而晴雯、如意、韩山、焦大等也感觉出了三春的用意,他们几个都张扬着大办节货,一时间花灯、五牲、香烛都置办了进来,没到十五,报社已经张灯结彩、红灯濛濛,一团节日的喜气。

    而在十三日,郑行也从泉州赶了过来,同时给贾环拉了一车南方的土特产,这下让节日的物品更加丰盛起来,可是这一切哪里能够减轻贾环心里隐藏的身处异世的独孤!

    ……

    八月十四,放榜日。

    贾环一大早便起来了,简单的洗刷一下,吃了些早点,贾环便和焦大一起乘了马车,去了贡院。富家子弟或许派个识字的仆人盯榜,但贾环身边却没有这样的人。

    而在贾环去后,晴雯便开始准备炮竹、打赏钱。打上钱主要是一些碎银子和铜钱,按习俗这放榜后,如果榜上有名,学监的衙役们会来敲锣打鼓的来报喜,并讨些喜钱。

    对于这种鱼跃成龙的喜事,高中着自然不会吝啬几个小钱,实际上即使是最为贫困的学子此时也会大掏腰包,即使没有也会有锦上添花着代掏。同时名次越高,掏的太多越多,所以这掏喜钱已经成为学监衙役老区外快的一条门路。

    当然既然是来钱的门路,学监的衙役们也就有了分配,官职大的跑名次高的,几个人去,跑几个,其实暗地里都有安排。

    而对于一朝中榜天下知这种喜事,乡里邻里的儿也会跑里贺喜,这也是要撒两个喜钱的,所以晴雯和如意将这些散碎银子放在了一个小木箱里,并抬到了门口。

    当然荣国府内也是这样准备的,不过是贾母吩咐赖大为宝玉准备的,那箱子也是两人抬的大箱子,里面满满的收拾铜钱,而且上面还系了花红。

    而铭烟更是一大早就被打发去了贡院,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邢夫人,李纨、贾兰等在贾母的三间小厅里候着。

    即使宁国府的尤氏、秦可卿也来了,毕竟如果高中乃是光耀门庭之事,这时是要在第一时间道喜的。

    即使是贾政一项勤于政事,也在昨天向公里请了假,毕竟今年这秋闺之试,荣国府去了三人,而且非子即孙!

第124章 错觉() 
贾环和焦大驱车赶到贡院门口,当下了车之后,贾环才发现贡院前的路上已经挤满了人,大多数都是衣着素布者,身穿锦衣的大多数都是奴仆打扮,一看就知道是富家子弟派来打探消息的。

    由于人山人海贾环便没有往里面挤,而是倚在了马车旁,人群中铭烟瞧见了贾环,见贾环和焦大在一起,便暗暗瞧了两眼,没有上前行礼。

    没过多久,就听‘吱’的一声,贡院的大门开了,随即四个红衣黑帽衙役走了出来。其中一个拿着锣,一个一手端着浆糊,一手拿着一卷红纸,其余两个左右护着。

    见他们出来,围观的人向流水一般,瞬间都涌了过去,额那个敲锣的却把锣‘当’的一瞧,同时喝道:“大家注意,闲杂人等让开!”。

    与此同时,两个衙役往人群前一站,把人群阻断了开来,而捧着红纸卷的把浆糊贴好后,展开了红纸卷贴在了墙上。

    人人都像鸭子似得伸长了脖子。贾环也不能例外,但他视力好,在远处也能看清楚榜上的内容,只见上面梳着第一行写到:丙榜(附生榜)四十名。下面是一排排名字,名字后附着籍贯。

    面大自考上的秀才也叫生员,生员按等级分为廪膳生、增广生、和附生。廪膳生像现代的保送生,国家给钱粮;增广生像正常考入的;而附生则是额外的,要交银子的。

    “即使考上个附生也不错,最起码是个起点。”

    贾环一边看着,一边心里嘀咕着。四十个名字写在一张大纸上,贾环一眼看过,但另他意外的是丙榜上却没有他的名字。

    “难道落榜了?”贾环的心微微一沉,忐忑起来。

    而在这时,榜上有名者有的已经仰天大笑;有的癫狂如疯,一个白头发的童生全身如抖糠,老泪横流,激动地口不能言。而没上榜者,心性不佳者已是唉声叹气;稍微稳定着也是面色不定。

    “难道我落榜了?”见此,贾环的心微微一沉,也开始忐忑起来。

    而在这时,贡院的门又开,又涌出上衙役,一个拿着黄铜拿锣,一个腰挂红皮鼓,另一个卷着一个红册子,正是写了考生籍贯的册子,随即三人解开榆树上拴着的马,扬长而去,那马脖子上还挂着红花带,显然是报喜去了。

    三个衙役才出去不久,原来那个贴榜的又拿着一卷红纸走了出来,贾环的脚步禁不住往贴榜处挪了挪。而在这一刻,虽然人很多,但除了脚步摩擦地面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居然没有其他的声音。

    榜开,贾环和其余人一样,屏住了呼吸……

    一行行名字一目了然,可是贾环依然没有看到他的名子,这下到真的让他的心猛地往下一沉,四周人群的反应,报喜人的离去都难进入他的眼里了。

    “我是落榜,还是进入甲榜?”

    落榜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危机中处于危险的地位;而要是进入甲榜,成为廪膳生,下一步在学监岁考时,成绩在好些,就能进入国子监,飞黄腾达在即。

    这两者可谓是天差地别!想到这些,贾环感觉自己的心像是惊风骇浪里的小舟,一会儿被抛上浪尖,一会儿被抛下深渊……

    而在这时,贾环看到那名衙役又拿着一卷红纸出来了……红纸自右而左的展开,慢慢出现了名字,贾环仰着脖子往上开着,一颗心提上了喉咙眼。

    “什么?案首?!”

    看着第一名深红朱漆特写的自己的名字,贾环感觉心脏骤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急忙揉了揉,再次看去,只见后面的籍贯上标注的而正是荣国府。

    “哈哈,中了,焦大爷,咱们赶紧回去!”

    贾环一边说着,一边使劲的挥了挥衣袖,心脏里仿佛涌处了一股热流,温煦的让他难以自抑制。

    “啊!中了!”

    焦大不识字,所以不在意榜,但听到这个消息后,本来蹲着的身子却猛地从地上窜了起来,一把抱住了贾环,老脸笑成菊花:“环哥儿,我就知道你能成的,你比老太爷还要强!”

    而人群中的铭烟看着榜上的名单,脸色呆了一呆之后,便继续往下看去,却没看到宝玉和贾兰的名字。

    ……

    荣国府内,贾母的三间小厅里、除了黛玉和宝钗外,众女眷都在里面等着。此时此刻所有人都不想气氛过于压抑,但也不能随意,所以都小声都说着话,议论着过节的杂事,贾母将宝玉搂在怀里,轻拍着他的手,小声的安慰着。

    贾证也在赵姨娘的小屋里,心不在焉的听着赵姨娘的小唠叨,门外伴鹤在门外守候着……

    铭烟看完榜之后,骑着马,一溜烟的往荣国府跑去,到了大门,下了马,把缰绳往往门口的车夫一塞,又一溜烟的往贾母的小厅跑去……

    麝月、琥珀等正站在门开候着,见铭烟急匆匆的跑来,琥珀急忙进去说了声:“老祖宗,铭烟回来了。”

    “快、快、快让他起来!”

    贾母听了一边扶着手杖,一手往里搂着,而宝玉、王夫人、李纨、贾兰却已经站了起来。其余人的目光也都投向了门外。

    “中了没有?”铭烟刚跨过门槛,还没来的及行礼,往夫人便急匆匆的问道。

    铭烟既然被派去查看消息,自然也是心性灵敏之人,但是此刻他却是心情忐忑:要是说没中吧,贾环明明中了,而且高中案首,贾环虽然被赶出去了,但毕竟还是荣国府的人,这等光耀门庭之事,是要还是不要,却不是他能说的;而要是说仅仅贾环中了,宝玉和贾兰没中呢,这无异于当场打贾母和王夫人的脸!

    因此听了王夫人的问话,铭烟‘这个、那个’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

    “中还是没中?你平时的伶俐气上哪去了!”见此,王夫人的吊梢眉立了起来。

    “这个,没中!两个都没中!”铭烟权衡了一下,还是不敢当面说出贾环高中的事。

    “啊!”“啊!”“哦!”

    屋子里想起了一片失落之声,王夫人和宝玉、李纨等颓然落座。

    而再这时,就听外面锣鼓喧天,随即就听一道合唱声:“恭喜贾老爷高中案首!”

第125章 请() 
宝玉毕竟年轻沉不住气,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立刻又再次从贾母怀里谈起,同时笑骂道:“蠢才,连个榜都看不清楚,你怎么做事的!”

    虽是斥责,但言语中却充斥着难以抑制的欢喜。

    而听了宝玉的话,贾母和王夫人都是展颜一笑。贾母更是颤巍巍的从太师椅上站起,笑道:“走,到外面看看去!”

    案首!在这等光耀门庭之事面前,贾母也不再淡定。只是她忽略了贾环,或许不是忽略,而是从没放在心上。

    另一方面就是她们长于深闺之人,对贡院报喜的规矩不清楚;而贡院的衙役报喜时也是按着老规矩,拿着名册按图索骥,而且高中在那个时代也并非一人之事,而是光耀门庭,和族有光,所以这些衙役自然奔着荣国府而来。

    当然这里面也有看出蹊跷之人,比如三春和王熙凤,她们也素知铭烟乃是灵巧之人,看错的可能性不大,那么这高中的定然就是贾环了。

    想到这里三春彼此间看了一眼,明眸里都是盈盈笑意,但是她们虽然心里明白,可这当面泼凉水,处理不讨好的事情,他们却不愿意做,因此也跟着贾母等走了出去,但心里却巴不得一下子感到报社。

    当然她们也更期待将要发生的事情——对于贾环,贾母会怎样对待?

    而王熙凤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她他心性机敏,也隐隐的感觉到了不对,因此她虽然表面上笑颜如花,但在这等大事面前,她却罕见的没在贾母面前说奉承话。

    一时间行走间众人都是喜气洋洋,节日里的盛装、发髻上的珠光宝气更为这喜气增添了一股贵气。

    谁知还没出二门,西跨院,赵姨娘的小屋里突然传来赵姨娘尖利的呼啸:“中了,环儿中了,咯咯咯,环儿中了……”

    赵姨娘的狂喜声响切云霄,如疯似癫,但却如一场突如而至的冷雨,抛在了宝玉、贾母、王夫人以及晴雯、鸳鸯等人的头上,浇了他们一个透心凉,个个成了落汤鸡!

    而见此三春她们当然不会出声,王熙凤也失去了应变之才,带带带而不敢说话,一时间除了天空中赵姨娘‘中了、中了’的嘶喊声,整个场面竟凝重如铁!

    过了好一会儿,贾母等人才反应过来,有了声息,但贾母却呆在那里,进退失据。而在这时,就见贾政匆匆而来,双眼明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