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迴梦西蜀 >

第42部分

迴梦西蜀-第42部分

小说: 迴梦西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完灯,刘禅就要回宫,我也总算松了口气。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吃了顿团圆饭之后,两个孩子睡得早,我嫂子早早带他们回了屋,留下赏月的也就只剩我爹娘、我和姜维。
  没过多久,我托词说累了,便佯装离开,姜维也借机和我同走,给我爹娘制造些独处的机会。
  我和姜维在侧苑散步,夜色寒凉,我裹着锦裘,一边走一边抬头看着天空中的圆月出神。
  “怎么,想起了谁吗?”姜维在一边问我。
  听到他的声音,我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有些冷落待客了,好在和他够熟悉,他也不会生气什么的。
  我不太好意思,有些违心地说:“啊?不是啊,没有想起谁。”
  姜维笑了笑,也不揭穿我,及时岔开了话题,“对了,你和陛下似乎……”他不知道我和刘禅自己的过节,自然觉得奇怪。
  我轻轻叹了一口气,“得罪错了人呗。伯约啊,你千万千万要记住,千万千万不要得罪错人,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后来想想好像不太对,补充了一句,“当然,我不是说陛下是小人。”
  我爹六次北伐未夺长安,姜维以后九伐中原未建功业,其中就有好几次是小人作祟,想起来就让人觉得唏嘘不已。
  当然,姜维现在不会有像我这样的感慨,我的话反而让他有些哭笑不得,晗首说了句:“我记下了。”
  “对了,还有件事。”我敛色道,“若是陛下赐婚,万万不可推辞。”
  他一震,看我的神色又不像是在开玩笑,“可是,为何陛下会无故赐婚?”
  我心想,哪里会是无故,只不过是不能明说的缘故罢了,但嘴上却说:“我爹器重于你,陛下自然上心,只有让你在蜀汉成家室,才能保你忠心侍主。并非不信任你,只是陛下希望万无一失而已。”
  这个理由很有说服力,姜维也相信了,但他只是点点头说:“我会考虑一下。”
  “姜维!”我有些急了,一个赵统已经被我害得空有爵位而官职不显,但他观念不同,可以不在乎这些。姜维以后可是要位居大将军的人,他要是拒绝赐婚,不管是基于何种原因,刘禅都能雪藏他一辈子。
  我这么一叫让姜维有些惊讶,也有些受伤,他深深地看着我问:“你就那么希望我应承下么?”
  看到他的眼神,我心里一阵莫名的难过,看来赵统的感觉还是比我准确,我一直把姜维当作蓝颜知己,他却不一定是同样的情感。但是现在为了他好,我也不得不狠下心来。
  “是,”虽说狠心,我的语气却不自觉地放缓了,“伯约,我希望你能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妻子,能爱你、助你,能在你成就大业途中能站在你的背后,默默支持。能给你一个家,让你朝中辛劳后,回到家能弄儿作乐,得享天伦。”
  一个无奈的笑爬上他的嘴角,他喃喃道:“情投意合吗?”
  我感到有些心疼他,却又不得不说下去,“伯约,一直以来,我都把你当作知己,把你当作兄长,把你当作至亲之人,你说要‘丈夫志得展’,我亦希望如此。还有,我爹从不曾见外于你,你忍心负他一片苦心吗?”
  姜维低着头站在那里,一语不发,浑身散发出一种寂寞孤寒的气息,我心里越发疼起来,几乎要哀求他,“伯约,就算为了我,答应下来,好么?”
  他却似乎还在想着我前面那句话,呢喃着,“兄长……兄长……”
  我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站在他身侧看着他。夜色渐浓,寒意渐深,但我想他心更冷吧。但是,如果有其他的路可走,我也不会这样逼迫于他。
  “好,”他呆立了半晌,终于开口,“既然……这是你之愿”他说得格外艰难,“那……若是陛下赐婚……维定不辞。”说完他便从我身边走过,向门口的方向走去。
  我告诉自己就这样让他离开,可是看到他凄冷萧索的背影,还是没忍住,叫了声,“伯约!”
  他停了下来,却没有回头。
  “对不起。”我说。
  他稍稍侧了下头,微微笑了下,眼中满刻着伤痛,然后再也不说一句话,阔步离开。
  

  ☆、诸葛读书台

  
  果然不出我所料,上元节过后不出七日,刘禅赐婚,许以姜维尹氏,择吉日成婚。
  尹氏本是西汉名臣之后,后来家道中落,和其兄辗转来到成都。其兄在朝为官,年纪尚轻,功名未显。赐婚旨下之前,刘禅特意把尹氏过继给了他后宫一个宠妃的哥哥,因此也算攀上了皇亲国戚,煞费苦心,算是给足了姜维面子。
  我听说姜维毫不辞让,只是接旨时面带笑意,但神色黯然。刘禅似乎很满意他的表现,还同时给了他封赏。
  也因为姜维的婚礼,我爹推迟了回汉中的时间。一个半月后,姜维成婚。
  本来我未出阁,不应该参加这样的场合,但和姜维朋友一场,怎么都是要去的,所以我又故伎重演,换上男装,前去参加。
  当晚刘禅自然到场,他看到我的时候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我会来。我坦然地迎上他的目光,然后向他行礼,他表情稍有僵硬。我心里好笑,你已经赐婚给姜维,还要怀疑什么吗?
  姜维当晚酩酊大醉,听说后来几乎是被人抬进洞房的。只不过那时我早已离席,因为席间他一杯接一杯的样子,在男人面上看来豪气干云,但我清楚他从不是那种喜欢好勇斗狠的人,更不要说是斗酒,他的样子让我觉得心酸,所以只能早早离开。
  再见他的时候,就已经是出发复往汉中之时了。
  我爹启程之日,刘禅专程来送,但我没有遇上他,我早一天就已出城,就是怕会出现意外状况。后来我听说刘禅来送行之时,不时地往队伍里看,似乎在寻找谁,只不过直到最后启程,他都没有点名谁出列。
  汉中,久违了。
  如今我反而更喜欢呆在汉中,而不是成都,虽然成都相府的条件要好很多。
  成都总是让我有太多不必要的不快记忆,比如看到攀儿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我哥,看到瞻儿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这孩子以后会战死绵竹的命运,看到刘禅我就会想要哀叹,为什么我爹要为他这样一个人效死尽忠。
  相对来说,汉中则要简单很多。
  我爹的病如今可算是大好了,众将士见到我爹神清气爽地回营,自然也欢欣鼓舞。
  还有,众人早已得知姜维成婚的消息,向他道喜,之后他等于又在军中多吃了几天酒席。只是他变得有些少言寡语,因此大家说,伯约将军在成婚后变得沉稳了,仅有不多的人知道他究竟是沉稳,还是沉闷。
  我自然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赵统。他是唯一一个找姜维单独出去的人,两人一路打马扬鞭跑到定军山颠,酩酊大醉了一番,回来以后,两人的关系似乎也近了许多。
  对此我是很高兴的,不过我佯装不满地对赵统说:“你这家伙要不要把我身边的人都拉到了自己阵营里面,知不知道我会嫉妒。”
  他一把揽过我的腰说:“我和姜维是有点同病相怜的情愫在里面,至于你爹嘛……”他嘿嘿一笑,“准岳父怎么能不讨好。”
  我拍拍他勾在我腰上的手,“把你的猪蹄拿开,谁是你岳父啊。才几个月没见,你竟然造了个读书台给我爹,怎么也不见你造个给我啊。”
  他干脆把我拉过来双手圈到怀里,“我不敢造给你啊,诸葛读书台历史上可有,我造个给你怕扰乱历史。你该不会吃你爹的醋吧。”
  “为什么不会啊。”我低头对着手指低声说,“我怎么觉得我爹现在对你比对我还满意呢。”
  他哈哈大笑,“原来是吃我的醋。”他吻了吻我的额头,“小傻瓜,你爹对我满意不还是因为疼你嘛,难道你希望我们是冤家?”
  我扁着嘴不说话,赵统拉起我,“一起去读书台看看吧,上次没来得及细看。”
  我目的达到,立刻变得高高兴兴。赵统见我变化之快,无奈地摇摇头,说:“你啊你……”
  他带我一路飞驰到阳平关,登上一座山岭,山岭最高处便修建着那个读书台。
  虽说只是读书台,但建得巍然又不失清雅。台高足有三人身长,青石作阶,边道刻祥云饰纹,取义拾阶而上有如漫步云端。两侧栽种高大松柏,高耸指天。台上设白玉桌案,案面大于普通案桌,案旁有白玉书挡,可置书册竹简而不倒。
  桌案前不设一物,正对山川捱口,视野开阔。可立于其上,临风而望,观天地之景。
  读书台靠阳平关出设立副台,低于主台约一人多身长,上建六角凉亭,六角高挑而不饰神兽,正面两柱上题词曰:“心容天地万丈壑,身归日月弹指间。”字体刚劲规整,一看就知道是我爹的。
  赵统和我站在亭中,他搂着我的腰,一副指点河山的模样,指给我看前后左右的高山河川:“和阳平关相对的是张鲁城,犹可见昔日烽火台。还有那边是秦岭山脉,遥对的是汉江和巴山。还有,那一边,便是定军山。”
  “定军山……定军山……”我呢喃着,只觉得那个名字格外沉重。
  “只剩四年多的时间了呢。”我自言自语道。
  赵统没有多言,只是在风中抱紧了我,他身上暖暖的,我也渐渐不觉寒凉。
  之后再来读书台,便是和我爹一起来了。看得出他挺喜欢来这个地方,有时候一呆就呆到天黑,还会顺带看一会星空,我也是在那段时间里面又多学了点星相学,不过那东西虽然不太难懂,但极其灵活,甚至有点模棱两可,这对我这个理科出生的人有些不怎么好掌握。
  六月底的一晚,我爹看着看着星空,冒出来一句,“看来战事将起啊。”
  我听了吓了一跳,我是知道下个月曹魏就会发兵伐蜀,但是这事难不成还能从星相学上看出来?我问我爹,我爹说什么客星明而翕动,有西行之相。可我看了半天,还是没明白到底什么叫“有西行之相”,介于我再这样仰着头就要落枕了,我还是不要强求自己学什么星相算了。
  果然,七月近秋日时节,曹魏欲反客为主,大司马曹真上表魏明帝曹睿,意图伐蜀。
  魏军兵分三路,来势汹汹。主力由曹真领兵从子午道进发,另两路一路由司马懿领军从汉水而上,还有一路由张郃率领从斜道进兵。
  军情十万火急地报入汉中,我爹看完军报后微微一笑,把东西递给身边的姜维,然后问他,“伯约,你怎么看?”
  姜维眉头渐蹙,思考了一会儿,说:“当务之急,首先需加强赤坂等军事重地的防守,再派一队人出兵阻击魏军,同时需在江州设防,谨守后方。”
  我爹连连点头,“那你觉得胜负如何呢?”
  “维不才,自认此次我军将胜。”姜维显得十分肯定。
  “哦?那是为何?”我爹追问道。
  “魏军长途跋涉,一路穿山越岭,目标明显,加之对巴蜀一代地形不熟,因此我军易攻易守,加上丞相已稳固后方,我军前行无忧。虽然魏军人多势众,战势可能一时难决,但最终我军必将得胜而归。”姜维步步分析道。
  我爹羽扇轻摇,点头微笑,似乎很满意他的答案。可是我知道姜维说的和事实还是有点出入,我爹一定是知道的,只不过觉得姜维能看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心里为姜维觉得有些可惜,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我发誓,我真的只是很小声地叹了口气而已。可我爹和姜维的耳朵偏偏都那么好,竟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看我。
  “兮儿,为何哀叹啊?”我爹问我。
  “啊?”我装傻,“没有啊,我哪里有叹气?”
  我爹羽扇轻摇,双目微眯,眼中精光闪现,“明明听你叹气,你却不肯承认,其中必有原因,还不老实道来?”
  “没……真的没有事。”我低着头嗫嚅道。心里埋怨自己,怎么能装傻否认呢,我爹何等人,我如果说“我累了”,或者“觉得无聊”,也比这样否认要可信一点。
  “兮儿?”我爹拖长声音,带着质问。
  “嗯……”我嗯了半天,觉得要蒙混过这一对绝世无双的师徒,貌似比较困难,只能缴械投降,“我只是觉得……这次魏军来,不出三个月必定退军。”
  “哦?”我爹饶有兴趣,“这是为何?”
  我看看姜维,摆出个“抱歉”的表情,对我爹说道,“因为……天意。”
  我爹哈哈大笑,姜维则面露疑惑,“如何说是天意?”他问道。
  “七月行军,未到巴蜀之地便逢雨季,届时道路泥泞,行路艰难,战甲泡于水中极易损坏,只需连几日大雨,栈道便有险,难以通过,如此境况,曹睿必下令撤军。”
  姜维听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爹则依旧羽扇轻摇,微笑着说:“看来兮儿今日学习天文,小有所成。”
  我有点不好意思,心想这哪里是看天文看出来的,明明就是听赵统说得多了,要倒着背都行了。
  姜维倒是不介意我抢了他的话头,拱手道:“多谢赐教。”
  我回礼回地有些不自然,姜维自从成亲之后就和我疏远了很多,也客气了许多,这种疏远和客气让我非常难过。
  

  ☆、捷报频传

  
  要说这次曹魏来伐的失败是天意,还真没夸张。
  魏军前锋夏侯霸先行一步,到了兴势的山谷中下营扎寨时被当地的百姓看到,报告给汉军,被我爹派出负责截杀的军队迎头痛击,毫无招架之力,只可惜后来魏军援兵赶到,让夏侯霸得以仓皇逃出。
  而曹真领的主力军遭受了难得一遇的三十天连续降雨,栈道断绝,一个月才走了原计划的一半路程。魏明帝曹睿抵不住当时朝廷中的大声反对,自己可能也觉得拉不下这个脸再拖着,于是下旨召回全三路大军。
  我爹得到魏军撤退的消息,命姜维和王平分兵追击,但也告诫他们,司马懿和曹真皆非泛泛之辈,千万要缓缓行进,小心伏兵。
  王平先行一步,追击曹真而去,姜维则稍后启程。
  我知道姜维会听我爹的话一路小心谨慎,但是看他即将启程,还是有点不放心,所以他一出大帐,我就把他叫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