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富甲风流 >

第138部分

穿越之富甲风流-第138部分

小说: 穿越之富甲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在一些热心的道爷们的斡旋下,找到解决的途径。

    所以,整个青城山范围中,像王家村这样的村子,都是极坚定的道门拥趸。

    在道家清静无为的教义影响下,原本就比靠耕种求生的百姓更闲适的山民们,愈发的显出几分与世无争的性子。当然,这种无争,是指的除信奉之外的事儿。

    只不过正所谓百样米活百样人,这哪里都是一个道理,有好人就有坏人,从来就不会好的全好,坏的全坏。

    这王家村的山民中,大都是淳朴厚道的,但也有些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

    王似贵就是这王家村里的头一号无赖。

    这王似贵的老爹,原来是村中有名的厚道人,乐善好施,极得村民尊敬。老头儿晚年得子,便是这王似贵了。

    只是后来,一场突发的瘟疫,王老头好人却没得到好报,诺大一家人接二连三死去,临到最后活下来的,便只有王似贵一个了。

    众村民感念王老头的情谊,帮着处理了王家所有丧事,对于这个仅存的王家后人,便也多出几分宽容。但没成想,这种宽容没让王似贵感念学好,反倒惯出了一身毛病。

    待到长大后,文不学武不修的,便只游手好闲,四下闲逛。众村民虽颇为厌他,但终是瞧在他死去的老子面皮上,并不多为难他。只是一来二去的,也便没了从前对他那般热情,这让王似贵大为不忿。

    曾经叫嚣着,总有一天自己飞黄腾达了,要叫这些势力眼看看王大爷的本事。

    只是这等飞黄腾达的机会,似乎总是与他无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始终不见有半分希望。到得后来,连王似贵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提了。

    但就在前阵子,在他早将那份希望自己都忘了扔到哪个旮旯里了的时候,幸运之神终于垂青到他头上了。

    郫县那边来了个什么吐蕃的观光团,观光团里有一批吐蕃的喇嘛,这阵子跑到青城山上游访了。也不知这帮秃驴怎么得罪了人,有人便偷偷找到他,出五百两银子,让他散播这些喇嘛的坏话。待到事成后,将再付五百两酬谢。

    具体要做的就是,说这帮贼秃本是异族,心存叵测,妄图施展妖法毁坏青城仙山的道基,以达到他们霸占这个仙家福地的目的。一俟他们占了这里,下一步便是要颠覆整个道教,让天下所有人,都去信了他们的邪教,彻底沦为他们邪教的奴隶。

第547章 :佛道之争(1)() 
第262章:佛道之争

    对于这些人的说辞,王似贵初时可是着实吓了一跳。他再蠢笨也明白,这其实不单单是算计那些什么异族贼秃,更是将青城山的道门也一并牵扯进去了。

    作为一个生在青城长在青城的人来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道门对于青城周边的山民们意味着什么。一旦事情败露,那些个异族贼秃会怎样他不知道,但作为始作俑者的他,却一定是小命不保的。

    所以,即便是在前后有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的诱惑下,他仍是没敢答应下来。

    但是,接下来的事儿,却渐渐让他看到了拥有这千两雪花银的希望。

    那就是山上果然来了一帮外族的和尚,个个袈裟缁衣,头上却不似往常惯见的光头,而是戴着一顶古怪的高帽。在一个年老的和尚率领下,几天来到处游荡,见了道观就进。

    这且不说,而且每次见他们进去,不管时间长短,待到再出来后,却都是一副臭臭的面孔,许多年纪小的,还颇有些忿忿之色。

    他心有所系之下,便施展手段百般打听,一问之下不由的心头大跳,欢喜的便要心儿炸了一般。

    原来这些和尚竟真的是想在这儿传道,至于他们是不是真如那人所说,想要先害了道门不知道,但各道门甚为不待见他们这事儿,却是千真万确的。

    既然仙长们不喜欢他们,那么自己在背后推动一下,既能得一大笔银钱,实现当年自己的发达梦,还能讨好了各家仙长,这般顺风顺水的活儿要是不做,那可真是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不做的才叫二傻子呢。

    于是,自认为不是二傻子的聪明人王似贵同志,便主动再次与当初那帮人联系,拍着胸脯,以他死鬼老子的名义发誓,绝对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原本就和道门相谈不欢的聂弃喇嘛一行,丝毫没觉察到,一张无影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向他们罩来。

    先是附近一些村中传播着那种谣言,几代人都受着山上道门恩惠的村人们开始愤怒了。从开始的路上相遇便横眉冷对,发展到后来的一见聂弃一行,便紧紧关闭门户,连碗水都不肯施与。

    这种迹象,让本就憋屈的聂弃喇嘛,心火是一天高过一天。他火大的对象,倒不是对着这些无知的山民,而是冲着山下不务正业的岳大官人去的。

    那个无耻的家伙,几乎骗光了哲古寺的所有,当初说的天花乱坠,但这才刚到周境,就将自己一行扔到山上不管了,还美其名曰让自己多多走访,增加经验。

    麻痹的,就算增加经验,相互交流,那也该去往南那边的峨嵋才是啊。聂弃大喇嘛在这种郁闷的“交流”一天后就得知,峨嵋那边才是佛教的天下,而青城这里,庙压根就没有,有的全是道观。佛道不同路,这种各占一方、互不来往的局面,甚至比吐蕃那边,两种佛教流派间的争斗更彻底。

第548章 :佛道之争(2)() 
与那边的争斗不同,中原的汉人似是将传承已久的隐忍和含蓄,彻底的融入到骨子里了,便是这种门派间的斗争,也只显露出表面上的这种冷战,让人乍看上去,根本无从觉察。

    这种情形下,以至于对聂弃一行居然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光明正大的前来拜访,许多道观的主持,差点没把他们当成踢场子的,直接击鼓聚将,准备开战了呢。

    可想而知,在这种心理前提下,聂弃等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好脸色?便偶尔遇上些修养好的,也只是淡淡的虚应了事,哪肯与他坐下来,真心谈什么佛道经义,讨论什么人生至理的?

    于是乎,几天下来,聂弃大喇嘛全是一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局面,饶是他修持深厚,也是虚火渐旺,不克自持了。

    他几次派人去跟岳陵交涉,要求岳陵兑现当日承诺,立即引导他们更深一步进入大周其他地方。最不济,也当带大伙儿去峨嵋那边,跟真正的佛门弟子交流才好。

    但那时候,正是岳大官人闭门不纳,全身心钻研养殖业的关头,哪有功夫管他们。所以,每次得到的回报,都是一个理由:观光团的游客们还没安排完,总不能为了他们一小撮人而置大多数人不管吧。

    岳大官人说的明白,出家人嘛,便当有为人之心、慈悲之义,更该有比常人更大的耐心。在这里便算不能立刻开始传教,但借此游览下这灵秀山水,细心体悟,本也是一种修行不是?

    这话却是冠冕堂皇至极,让聂弃大喇嘛说不出道不出的,最终只得默默咬牙忍了。要不然,还不知要被那个毒舌喷成什么呢。

    这些日子,在经过了开头非常不愉快的拜访后,聂弃已经极少再去道观里,奢望搞什么交流了。只是带着众弟子,真个如岳陵所说那样,徜徉于山林自然之间,有没有顿悟什么自然天地至理不说,全当是也来放松观光就是了。

    要说为什么他老人家不返回城里,干脆老老实实在家等着,这事儿现在说来,聂弃怕是要委屈的放声大哭了。

    当日在他以为,同为出家之人,别的事儿不好说,但若说走到哪家庙中,给予安排些斋饭住宿之地,哪还不是题中之义?既然如此,又何必呆在城中,受那呱噪世俗之扰?

    所以,在这种心理下,又加上他也实在太急于投入自己的事业了,在来了郫县后,根本就不曾进城,而是直接就让岳陵安排人领着上了山。

    而等到他终于认清了现实,发觉这青城虽大,但却压根就跟他老人家不对路时,再想下山住客栈是不可能了。因为那些客栈早就客满了,甚至连一些柴房马厩都被人占了。

    这种情况下,与其回去每天找临时地儿安置,反倒不如索性留在这山中,好歹也能独得那份难得的幽静不是?好在眼下正是盛夏,夜晚宿于野外,更胜过居于房中。

    况且,这山中的道士们虽然对他不友好,但山民们却都是很淳朴的,他一路走走悠游,遇上农家,请求个借宿什么的,倒也不是难事。

    可这种情形,终于在王似贵展开了行动后,一切都开始变了。可怜的聂弃忽然发现,原本待他们颇是友善的山民们,再也没了笑模样。每当见到他们时,个个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神情,好像他杀了人家老爹,睡了人家媳妇儿似的。

    以前甚至不必自己开口相求,只要到了时辰,山民们便会主动开口,热情的留宿。现在却变成一见自己,就呯的一声关上门,让他连开口的机会都不给了。

    几次之后,聂弃简直郁闷的要抓狂了。他倒不是非得住在屋子里过夜不可,前面说了,这个季节,便是野外露宿也不会太遭罪的。他抓狂的是,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直到现在他还不明白。

    有道是,不在沉默中毁灭,就在沉默中爆发。大喇嘛还有大业未竟,当然不会选择毁灭,于是,他老人家爆发了。

    当他这天终于在一个“好心的施主”王似贵的引导下,满怀欣慰的进入王家村,梦想着接下来一番主客谐和,热情洋溢时,却在某户人家,一见他们一行过来,便又是呯然一声闭上大门,而随即那个好心的施主一番幽怨后,大喇嘛彻底爆发了。

    咣咣咣的拍门声,霎时间将山村的宁静击了个粉碎。当户主怒而打开大门,正想喝斥一番时,更加愤怒的聂弃大喇嘛,已是强横的闯了进去。

    “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我?”他愤怒的如同被捏住了脖子的鸡,干枯的身子甚至都佝偻了起来,眼红白斥的厉声喝问。

    只是,他老人家在激动之下,所言全是用的自己最熟悉的吐蕃语言。这样一来,结果就是户主完全不懂,但看到的,却是一大帮异族贼秃,纷纷闯入自己家中,然后张牙舞爪的向自己扑来。

    很显然,这些异族的家伙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们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彻底露出了獠牙。

    好吧,中国人民传统的规矩发挥作用了。若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等待它的,就是猎枪!

    同样从侧面反映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第549章 :报信与救援(1)() 
第263章:报信与救援

    老聂弃愤怒了,换来的是这户人家主人更大的愤怒。嗯,猎枪虽然没有,但是竹枪和弓箭,却是猎户人家不缺的。

    “卑鄙的贼秃!咱们还怕了你们不成?”

    主人怒声的大喝中,一个虎跳蹦了开来,身子往门后一闪,再闪身出来时,手中一杆丈二的竹枪刷的挽了个枪花,已是直直的指向老聂弃的咽喉。

    与此同时,上房中一片短暂的乱声后,喀嚓喀嚓几声响过,几扇窗户已是同时被戳破,随即,两支闪着幽光的利箭,从破开的窗中伸出,纷纷指向刚刚轰叫起来的众喇嘛。

    聂弃傻了眼,激灵灵打个寒颤,顿时从狂暴状态中脱离,呆呆的望着近在咫尺的枪尖,一动也不敢动。

    一众大小喇嘛也呆若木鸡,挤在狭小的院子中,保持着各种各样的姿态,就此僵在当场。

    突变来的太突然,原本有准备上前保护师傅师祖的,有准备躲到师傅师祖身后的,便在两支利箭乍现的一瞬间,都如同被定格般定在原地。

    如果从镜头外看去,你会发现,这一刻,整个院子中,似乎被时间停止器按停一样,又似所有人在一瞬间,被绝世高手同时点中了穴道,从而使得整个院子的人,都从极动瞬间转为了极静。

    在这种极静中,唯有两个人保持着动态。一个就是那位好心的施主王似贵同志,他成功的引发了冲突,任务算是彻底达成了,接下来当然是脱身事外,然后等着领取那后面的五百两雪花银了。

    所以,他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转到了墙角后面,眉花眼笑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而还有一个动的,却是聂弃大师的那位首席大弟子,仁增喇嘛。话说仁增喇嘛身为首席弟子,那可是哲古觉康中,真真的一人之下,十几人之上的人物啊。

    这一般来说,身处高位的人,身子便也比之常人娇贵些。所以,在经过了几日的苦行僧的生活后,仁增喇嘛生病了。

    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有些受了凉,闹肚子。

    所以,当聂弃大活佛冲冠一怒闯农家时,仁增喇嘛却正好兴起了满腹的“诗意”,摆手让众师弟师侄跟着师傅先进后,他却急火火的冲了出去,便就对面林中寻了个隐蔽处,扎下马步,气运丹田,痛快淋漓的宣泄起来。

    及到终于在用自身爆出的内气,将林中草中潜藏的一只老鼠、两条草蛇,还有一只山鸡一只獾彻底薰昏后,仁增喇嘛才长长吐出口气,收了大功起身出来。

    哪知道,便在将将要出的林来时,却忽然见那个引大伙儿前来的施主,正踏着一种奇怪的步伐,几步窜出了那户人家,随即闪身到一处墙角后,鬼头鬼脑的探视一番,然后便露出了奸笑。

    是的,仁增发誓,那绝对是奸笑!对于这种笑,他记得太深刻了,那个让他辛辛苦苦半辈子,好歹有了十几贯身家,但却一夜回到赤贫户的恩义王,在拣看框子里银钱的时候,便是露出的这种笑容。

第550章 :报信与救援(2)() 
这笑,太贱了!跟只土狗一样!

    仁增喇嘛恨恨的想着,当时就烙印在脑海中,怎么也忘不掉。所以,今天一看到这种笑容,他虽不明白院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但却下意识的察觉到,已经进了院子里的师傅,还有诸位师弟师侄等人,怕是绝不会遇到什么好事儿了。

    我是师傅的大弟子,越是危难的时刻,我越是应该站在师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