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明末一把刀 >

第106部分

明末一把刀-第106部分

小说: 明末一把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自家男人的话,楚李氏鼓起勇气喊了声:“哎,大哥,可是红花车行的?”

    赶车的师傅是一个小老汉,“是啊,大妹子,坐车啊?去哪?”

    “去,去红花煤矿。”

    “大人十文,孩子五文。”

    “给,给~”楚李氏颇有些心疼的掏出块粗布手帕,打开数了二十文,要不是她男人说一定要坐这刚出的车行,她还真不愿意花这钱,不就是走一天路么。

    “上来吧。”

    “嗳。”

    掀开后面的挡风帘子,车里面已经有十几位在那坐着了,上了车才发现,这车板上固定着木凳。

    ‘还,还挺好唻。’

    楚李氏心中想着,带着两个孩子坐在一边。

    “都坐好了,驾~”

    马车平稳的向前走着,几乎没什么大的颠簸,俩孩子一男孩一女孩嘻嘻哈哈笑着,挺新鲜,楚李氏看着孩子高兴,她也高兴的笑了。

    “妹子,带孩子回娘家?”旁边一妇人搭着话。

    “去,去红花煤矿看俺家男人。”

    “真巧,俺也是,俺俩孩子都在煤矿工作。”

    “是吗,大姐,俺大小子在煤矿工作,俺男人在红花建筑队干,正好他也在煤矿那边盖房子,一块去看看他们爷俩。”

    两个妇人越聊越热乎,有了共同话题了。

    “这二郎神老爷真是个大善人,俺孩子在那干活,一天三顿管饱,听说吃的比家里都好。”

    “呵呵,”旁边一老汉插话了:“两位大妹子,不是听说,是那边的饭就是比咱家里的好,大骨头炖的浓白浓白的汤,里面加上白菜豆腐,你们说好吃不?有时候还有肉吃。”

    “哧溜~”楚李氏的小儿子馋的吸溜口哈喇子,惹得车里大人们哈哈大笑,不管哪个年代,孩子始终是大人的开心果。

    有了开心果,大家就都聊开了,你一言我一语,才发现大部分人的家人或者干脆自己就在二郎神老爷手下工作。

    刚才说话的老汉说道:“小老儿在咱黄县的红花养殖场工作,老汉一开始冲着一天三顿管饱去的,当时想啊,不就是伺候些牲口么,可没成想,那儿规矩还真不少,就说那猪吧,三天就得给猪舍打扫一遍,还得用热乎点的水儿秃噜秃噜猪仔,更有趣的是那猪粪了,”

    车里众人听得新鲜,看老汉住口不言,有人搭了句:“老哥,快说,怎么个有趣法?”

    “嘿嘿,怎么个有趣?告诉你们,俺们养殖场的猪粪可有讲究了,首先这猪要是拉的粪跟水儿差不多,这必须就得上报俺们主管,这就是猪有病了,得赶紧治,那些好猪拉的粪呢,就堆成堆,有那发白,干白干白颜色的猪粪,这些必须要收麻袋里,定期有人来运走,剩下的那些就拿去红花农庄肥田了,你们说,猪粪而已,够精细吧?还有这吃饭前,每次都得把手洗的干干净净,这点老汉是真不习惯,这要搁以前,老汉就是撒泡尿,提起裤子拿起饽饽就啃啊,这麻烦劲儿的。”

    “哈哈哈哈哈。”

    众人被老汉那逗趣的表情逗弄得开怀大笑,一个三十许的汉子说话了:“老哥哥啊,这叫讲卫生,二郎神老爷说过,咱们有时候为什么会拉肚子?有些小病经常跟在身上?就是因为平时不讲卫生的原因,水要煮开了喝,饭前一定要洗手,老爷说了,有些赃东西小的咱们用眼看不见,可它们确实存在,所以咱们平时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孩子,还小,更得注意。”

    “是啊,是啊,啧啧,二郎神老爷说的就是在理。”其他人纷纷附和着。

    “你们说,这二郎神老爷是不是真从天上下来的真神?要不然哪能知道这么多,而且对咱百姓那真是好的不得了,活菩萨,反正俺觉得,就是以前那些好年景的时候都比不上现在的日子,这要放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跟你们说~”一个大小伙子脸上一副神神叨叨的表情,“俺在南边农庄干活,可亲眼见过咱们的二郎神,那,真是头顶上有白光啊,你们没听过?二郎神可会他心通,当初那轰动潍县的偷牛案叽里咕噜”

    “哇,这么神?这才是真神呐。”

    “可不是,”大小伙子接着道:“你说你们拜的那些什么老母,菩萨,莲花啥的,给你们什么了?啥都没有,还问咱要银子,你再看看咱们二郎神,实打实的让咱们的日子往好了奔,这才是真神仙呐,不瞒你们,俺家供着二郎神老爷的牌位,天天上香祈福,这日子越过越好。”

    “回去俺也供上,小兄弟你说的对,那些菩萨啥的给俺啥了,竟被那些和尚尼姑要银子了,还是咱的这位二郎神,这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是啊是啊,回去俺也供上。”众人纷纷点头。

    “娘,俺想拉屎。”

    “憋着,就快到了啊。”楚李氏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也不能让孩子拉在车上吧,看来这坐车什么都好,就是这点不好,要走路去,随便找个庄稼地就解决了。

    当当~

    老汉敲敲前面一个铁钟,接着传来前面赶车师傅的声音:“怎么了?”

    “有人要上茅厕。”

    “前面有公厕,这就到了啊。”

    “嗳。”

    楚李氏惊奇的听着,啥是公厕?

    “大妹子,一会外面有个砖瓦房,那是茅厕,你带孩子去吧,这车会等着的。”老汉笑着解释道。

    “砖瓦房,俺滴娘,大哥,花钱不?”楚李氏吓到了,砖瓦房当茅厕,她家现在可还是土坯屋子来。

    “哈哈,花什么钱,这是二郎神老爷为方便咱们百姓,专门盖的,二里地就有一个,不花钱。”

    “哈哈哈。”车上其他人善意的笑着,当初他们也闹过这笑话。

    车停了,楚李氏带着孩子下来一看,路北不远有个不小的砖瓦房,莫名的,这二郎神既没有给她金子,也没有给她银子,也没给她年纪不小的大小子变出个媳妇来,可她就是对二郎神起了崇拜的心思。

    也许只是简单而又不简单的衣食住行?

第166章 做生意要对等() 
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徐家,占地三十万亩的徐家,大明首辅徐阶死后不敢在家乡入葬,神神秘秘不敢让人知道墓葬位置的徐家,松江棉布尽出其手的徐家,当代家主是徐阶的曾孙徐本高的徐家。(本为徐阶曾孙辈,之前徐本堂那处写错了,特此改正。)

    华亭县郊,一座占地上百亩的大宅子,亭堂楼阁,古色古香,小河流水,蜿蜒曲折途径几十处院落,来来往往身披轻纱,含苞待放的婢女,皂帽绸面短打,眉清目秀的家仆,偶有一座楼阁锦缎包围,金箔其外,尽显主人的豪奢底蕴。

    “大哥,兖州府一事,您看该如何处置才好?”

    正北位后宅一处厅堂,几把北宋梨花椅,坐着当代家主徐本高跟两个兄弟徐本颜徐本武,三人混没有平时的轻松惬意,兖州府一事传入徐家,使得一向顺风顺水的徐家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是好。

    徐本高中年年纪,矮小白皙,相貌虽平平,却有他曾爷爷的几丝风采,一双细长的眼睛这时没有睁开,徐本颜徐本武两人知道大哥正在考虑对策。

    “兖州府是南直隶入北地的第一关,咱们的棉布要想销往北地,兖州府必须要拿下,这件事情疑点重重,咱们切不可轻下判断,本武,你带两百铁骑过去,看看那什么红花棉布后面到底有何人,知府,还有徐家的人都敢杀,恐怕对方背景不简单。”

    听完徐本高的分析,兄弟两人都点头同意,大哥这是老成持重之言,徐本武疑问着:“大哥二哥,你们说,会不会是鲁王府?上面不写着那首领太监还有长史两人都在现场么。”

    “不会,”徐本高肯定的说道:“要是鲁王府,咱们徐家不怕,鲁王~呵呵,一群猪而已。”

    徐本颜点头同意大哥的说法,沉声嘱咐着:“三弟,你这次去,千万要小心,对方既然能把如此匪夷所思之事圆过去,能量不小,万万不要大意。”

    徐本武腾得起身,身材颇为高大,自信的说着:“两位哥哥放心,我徐家就是当年那海瑞都没扳倒,何况这些不敢露面的跳梁小丑,大哥二哥,兄弟这就下去准备。”

    “好。”

    。。。。。。。。。。

    “辛苦李大叔了,来,喝口茶。”

    “谢过杨爷。”

    三月一日,李发张大牛一行人回到杨堡,杨天问了问那三个佛朗机匠人会不会造炮,对方信誓旦旦的说会造,杨天当即安排给他们三家崭新的砖瓦房,把这三名匠人还有他们的家人都惊呆了,这么好的房子,当即高兴的住下来,准备明天就上工,也不问这里是不是京城了,反正在他们看来,到了山咚之后,一路上人们的穿着,吃饭,还有马车行都是他们家乡贵族才能有的待遇,而在这里,却是普通百姓就可以有的。

    “欧,麦高,咱们这是到了伊甸园了吗?”

    “胡罗帕,我想我们已经到了人间天堂,感谢胡塞多~”

    至于罗雅各,一路上单独关押,饭来张口,就是一言不发,杨天听到是个传教士,也不以为意,不就是个神棍么,既然带来了,就先关着吧,嗯,就关在狼牙基地,他想死的话,也别拦着,反正炮匠已经到手,这神棍对杨天来说,可有可无~

    待客室,李发喝了口茶,搓搓手,希冀的看着杨天。

    “哦,呵呵,既然李大叔按照约定,我也不食言,以后棉布丝绸药材的海外生意,九成会给你李家,还有一成给朝鲜,那边我与他们国王有过约定。”

    “好,就这样定了。”李发长舒一口气,接着就是商量细节了,“杨爷,您看咱们双方在哪交接?不瞒杨爷,这有登莱水师在,我们这些海商委实有些不方便。”

    “李大叔可知道朝鲜仁川?”

    “啊,那几个渔村。”李发了然,那里在朝鲜领土中部位置,要说在那交接的话,确实于双方都方便。

    “以后咱们五十天一次交易,就在仁川那边。”

    “这,怕是有些不妥。”李发想起来了,仁川离朝鲜京城汉城可不远,朝鲜应该不会让那里有大规模的船只在那交易,倭寇侵朝对朝鲜可还记忆犹新。

    “呵呵,大叔放心,此事自有我去关说他们国王,那仁川方圆一百里,去年在下已经跟朝鲜国王定好,五十年内,那里是我杨天的租界。”

    “老汉佩服。”李发真是越看越看不懂眼前这年轻人,这人似乎无所不能。‘此子要是不死,将来真的是发到什么地步,不敢想啊!’

    “有句话,在下不知当问不当问。”

    “杨爷请讲。”

    “那我就说了,”杨天看似随意的说道:“李家这生意,在下想知道是正当生意多呢,还是那动刀枪的多?”

    “不瞒杨爷,我李家大兄一向希望大家能和平共处做买卖,偶有几家冲突的,大兄会尽力做双方的和事佬,务求大家一起发财。”

    杨天笑眯眯的道着:“好,好啊,如此最好,我这人,就喜好双方公平做生意,最见不得动刀枪了,要是有人做买卖动些歪心思,呵呵”

    “请杨爷放心,我李家也是公平买卖的生意人,断不会有什么歪心思。”

    李发嘴上这样说,心中却不以为然,还是年轻人,阅历少,你杨天在陆上势力是不小,可海上跟陆上不一样,我李家如今在平户那边,日笨孤悬海上,有谁能通过陆军打过来?真是,要是海战,李家千万条船可不是吃素的,这船可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你杨天年轻有为是不假,可要是想达到我李家的规模,怕是得三十年喔。

    想到这,李发有些得意故作好心的提醒着:“杨爷,要不我李家派船过来接货?”

    “哦,那倒不麻烦了,”杨天似是恍然大悟的道着:“在下手里虽没有几条船,可登莱巡抚与总兵两位大人却与我交情匪浅,到时登莱水师的船只,借用个百八十条应该没问题。”

    “如此最好,哈哈,是老汉多此一举了。”

    “那,咱们就这样定了?”

    “定了。”

    “好,既然如此,海上快要解冻,到时李大叔跟着杨家去朝鲜的船,麻烦告诉贵家大兄,这铜矿,请给在下来十条船的。”

    “好。”

    铜,这时代铸炮最好的金属材料,熔点低,适合这时代的冶炼温度。

第167章 上帝在人间() 
“征哥,学风,这次你们一去最少半年,长则一年,记住,到了那照着图纸一定要督促工匠们先抓紧把工事盖好,工事盖好后,就开始建城修缮港口,可以征用当地百姓,管他们一天两顿饱饭就行,还有,这平时训练可千万不能落下,都明白了吗?”

    “是。”“明白了,阿天。”

    天启三年天气一直不错,三月份海上已经开始化冻,杨天派遣马学风带着一个营,孙征一个中队的狼牙,铁匠火器匠人木匠各一百名,两百工匠,载着货物去朝鲜,这次就在仁川那边安下来,建一座城池,一个良港。

    “记住,身在异地,一切小心,朝鲜国王那边不可轻易相信他们,进出一定要带足人手,还有”杨天细心嘱咐着两人,马学风沉稳有余,但过于厚道,而孙征飞扬跳脱,不失狠辣,两者正好互补。

    “老爷,我们走了。”杨柳杨荷等十名愿意跟着去的姑娘福了一福,拜别杨天。

    “你们都是我的义姐义妹,到了那,我希望你们还是跟这里一样,照常训练,记住,杨家娘子军都是好样的。”

    “是。”姑娘们敬礼后很快上了马车,眼泪快止不住了。

    “征哥,”杨天把孙征拉过来,小声道:“到了那里,你俩争取把那事办了,争取整出个孩子来,到时候,孙叔父那边,嘿嘿~”

    说着,杨天看没人注意他俩,从怀里掏出几张纸,飞快的塞进孙征怀里。

    “别在这打开”

    孙征奇怪的掏出来看了看,腾的一下,赶紧手忙脚乱的收起来,心虚的看了看左右,小声说着:“兄弟,哥以为你是个正人君子,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