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孤女皇后 >

第3部分

孤女皇后-第3部分

小说: 孤女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秀疲乏地歪在榻上,这一天来的事乱糟糟地充斥着她的脑海,寂静的深夜里,更容易勾起人的往事来,她正陷入沉思之中,这一声呼喊,将她唤清醒了,无意识地双手接过来,捧住这细致的青花金边小碗,看着碗中一粒粒的雪白莲子,还没下咽,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的往事。

    那时候,她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女孩,终日唯知侍奉老父,照顾弟弟,闲暇时以读书习字为事。她还记得,那天早上,本来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因为父亲的咳疾又犯了,她想到山脚下去寻些草药,回来煎煮,可是父亲却说,这是大雾来临之前的前兆,叫她别去,她看着耀眼的阳光,根本没放在心上,又记挂着老父亲的病,还是坚持去了。

    果然,到了山脚下,不久之后,就下起了大雾,一人之远的地方,几乎都看不清什么,幸亏她从小在山里长大,无论怎么都能找到回去的路,她凭着记忆沿路上去,走着走着,忽然见前方一个人影!

    好奇心催使她走上前去,她自幼在山中长大,这里人烟稀少,是父亲避世之处,鲜少有外人来到,这个人怎么会出现?

    迎面见到的,是一个年轻男子,身穿一袭黑袍,面容深沉,嘴唇紧紧抿着,毫无表情,叫人看不透他在想什么,浑身散发出一股神秘的气息。锦秀不禁被他吸引了过去:“你是谁?怎么会到这里来的?”

    男子闻言转过头来,看见她,眼中发出一丝惊喜的光芒,语气却极为沉稳:“我是路过此处,不想天降大雾,和随从失散了,又不熟悉此处路径,找不到出山去的方向,不知姑娘可否愿为我指引一下?”

    锦秀犹豫了一下,还是不由自主地答应了下来:“无妨,公子只管随我来吧。”

    男子毫不犹豫地牵马随在她身后,锦秀将他向山外引去,男子是个颇为深沉的人,一路上也没有太多的话,倒是锦秀忍不住了,问道:“公子贵姓?是从nǎ里来的?”

    “我姓李,京城来的。”男子只是干干的说了这几个字,就再也不愿意吐露似得,锦秀看了他一眼,也不再继续往下问。

    两人之间又安静起来,只是到了一个转弯的地方,他淡淡扫了锦秀一眼,问道:“姑娘是这山中的人?”

    “我家原本是京城中的,不过五岁那年,家父就带着我们们来到此处定居下来,十几年了,也没大走出去。”锦秀回答道。对于这样一个陌生人,她不愿意提起父亲曾经在朝为官的那些往事,只是这样说。

    李公子点点头,又恢复了沉默的样子,半晌无言。渐渐地,雾气已经散去,山脚下重又现出清晰的轮廓,前方,隐隐现出了几个身影。

    李公子指了一下:“那是我的随从找来了,今日多谢姑娘了。”

    锦秀也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几骑马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只见李公子迅速地从身边取出一张小弓,“嗖”的一声,射出一枚弹子,正落在那几匹马前面的草地上。

    马上的几个人看见这枚弹子,立刻都现出震惊的表情,纵马赶了过来。领头的也是个年轻男子,一身武装,和身后的人下马来到李公子身边,急切地说:“公子,您到nǎ里去了?属下们找了公子这么半日,都快急死了。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属下们可就没命了!”

    李公子毫不在意地挥挥手:“有什么事?你们这样大惊小怪的?不过是遇到了一阵大雾而已。”说着,向锦秀指了一指:“紫成,倒是多亏了这位姑娘,是她将我引出来的。”

    武装男子用犀利的眼神迅速扫视了一眼锦秀,眼中满含着戒备,语气却倒是客气:“多谢这位姑娘了。”说完,就又面向李公子:“我们们还是快走吧,晚了就赶不回县城了,属下们再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了。”

    李公子却仍旧是那副沉稳的模样,一点也不着急似得,没有理会属下的话,而是从腰上拿出一个荷包来:“这点银两,不成敬意,请姑娘收下吧。”

    锦秀看了一眼掐丝金边荷包,抬起头,淡淡地说:“不过是路上相逢,遇见人有急难,岂有不伸一把手的道理?公子不必客气,这银子,还请公子收回,我是万万不能受的。”

    “姑娘既然帮了我,拿这些银子也是应该的,这又有何妨?”

    “公子不必多言,时候也不早了,贵属下所言极是,赶到京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快快赶路要紧。我也该快点赶回去了,不然,父亲该着急了。”锦秀说着,就要转身离去。

    “姑娘还是收下——”话犹未了,孟紫成早已经在旁边急不可耐地催促道:“公子还是快回去吧,公子还不知道吧?方才我们们听路人说,今天县城有人闹事,要是一会进城晚了,有什么波折,可就不好了。”

    听见这话,李公子却丝毫没有流露出着急的样子,而是蹙紧眉头,问道:“为什么有人闹事?”

    锦秀闻言,也停下了脚步,听孟紫成说下去:“属下听说,是百姓们因为今年收成不好,衣食无着,所以聚集在县衙前,要县令大人给个交代呢。”

    “县令怎么说的?”

    “听说本地盛产蜜梨,往年都卖不出高价,此时县令大人正在召集衙门官员,要请来外地客商,尽量高价出手,让百姓能多些收益。”

    锦秀听了,不觉冷笑了一下,李公子都看在眼里,先没问下去,而是道:“这倒也罢了,那些百姓还在闹事?”

    “还聚集在县衙门口不肯走,说是要等具体的方法出来才走呢。”

    李公子沉思了一下,道:“走,我们们赶到县城去,将我们们认识的几个大客商介绍给县令,也算是帮了当地百姓一个忙吧。”

    孟紫成闻言有些犹豫,李公子却已经急不可耐:“还愣住干什么?还不快走?”

    “这县城的事,不是一个两个客商能解决的。照这样下去,迟早是越来越乱。”

    听见锦秀的清丽声音,回头见锦秀仍旧是一脸不以为然,不觉问道:“姑娘为何是这幅表情?难道你还有什么主意?”

    “我笑这县令大人如今想起这些主意来,早时候怎么不为百姓着想?只怕这暂时之计,也长远不了。”

    李公子有些奇怪:“为百姓请客商,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凡事兴一利不如除一弊,根本原因不解决,光是做这些事,又有什么用处?”

    “卖梨还不是要事?这是关系百姓穿衣吃饭的大事啊。”

    “公子是外地人,难怪有所不知了,本地一向风调雨顺,连年都应该是丰收的年成,只因我们们这位父母官大人,接连大兴土木,建造亭台楼阁,人手不够,将本地百姓都征了去,误了耕种,所以一至于此,此时想出这个缓兵之计来,粮食都已经不收,这区区几个蜜梨,又有多大的作用?为今之计,若不将这股风刹住,让百姓安心种地,什么招数都是暂时的,百姓终究得不到休息。”

    李公子越听,脸色越变得难看:“姑娘不是,我还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样的缘故。姑娘所言极是,我务必要将这事办成。”

    此时轮到锦秀惊讶了:“公子有如此的本事?”

    “啊,没什么好奇怪的,我家原是京城的商人之家,一向和许多京中官员也有来往,等回去找几位大人说一说,尽力而已。”

    锦秀闻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居然今日还能遇见公子这样的贵人,那就拜托公子能想着此地百姓。”说完,像是不相信他似得,转身就要离去。

    李公子从背后忽然叫住了她:“姑娘每日就是侍奉父亲?做家务事?”

    “百善孝为先,自然要将父亲照顾周到。”锦秀没有回头,只是站住脚步,道。

    “姑娘没有想过走出这山中吗?我看姑娘是个聪明人,埋没在此,岂不可惜?”

    锦秀回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十分平静:“山中平静,又何必出去?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都是一理,在这些小事中,若是用心,也能领悟出世间万物来,又难道非要走出山中,才能有所作为?只要有才华,何处不能伸展?”说着,又要抬脚离去。

    “不瞒姑娘说,我有一个好友,他家是世代官宦,现在也在朝为官,久已经想娶一个有些才华的女子,不仅局限于家务琐事,在朝政上也能助他一臂之力,不知姑娘可愿意出山?”

    锦秀泛起一丝冷笑:“不知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不会出去的。”她再也不听后面的话,刚要离开,只见迎面过来一个樵夫,递给她一卷纸:“卢姑娘,这是前几天我借你的书,特意来还给你的。” 

第五章 皇后寻衅() 
锦秀毫不在意地接过书,向他笑了笑说:“吴大叔,今天的进益怎么样?”

    樵夫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嘿嘿笑着说:“还好,还好。卢姑娘,你在这里干什么呢?我正要到你家去找你还书呢,不想半路上就碰上了。”

    “不着急,吴大叔,你先用着,等我爹病好些了,我就多写几张字帖再给您送去。”

    此时站在一旁的李公子却有些好奇,也有些着急了,他走前一步,向樵夫问道:“什么书?”

    樵夫回头看了这个陌生人一眼,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反而反问一句道:“你是nǎ里来的?这山中除了我和另几个年老的樵夫,再没有别人了,你是nǎ里来的?”

    “我是京城来的,路过此地,因为碰上大雾,迷了路,卢姑娘好心,送我出来的。”

    樵夫闻言,带着一丝疑虑点点头,李公子却已经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是什么书?”

    樵夫见问,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的表情,滔滔不绝起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卢姑娘写的,具体什么内容我这大老粗也看不懂,写的都是治国的主张,听山外的先生说,可是了不得呢。只是什么——什么怀才不遇!可惜了儿的。这不是,我家小孙子这几天正学写字,请卢姑娘给写几张字帖,卢姑娘因为要照顾老父亲,暂时先将这本书拿来了,我生怕弄坏了,赶着送回来。”

    李公子闻言,呈现出惊讶的神态,他一把从樵夫手中将书拿过来,在手中翻了翻,不觉抬头向锦秀道:“这都是你写的?可比朝廷中那些大员写的还好!”

    锦秀没有回答,反而似笑非笑地看了李公子一眼,微微有些嘲讽一般地说道:“好像公子经常看见那些大员的手笔似得!”

    李公子没有尴尬,神态自若地笑着道:“我方才已经说了,我家和京城的官吏都多有来往,我又时常留意这些,所以常常能看见。”

    锦秀还要再说话,只见那樵夫又在旁边笑插口道:“这卢姑娘可真是个了不得的人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医药、刺绣无一不精,要是谁能娶了她,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呢。只是不知道谁家的公子能有这个缘分?”

    锦秀听了,立刻上前拉住樵夫笑道:“吴大叔,你老又有些唠唠叨叨的起来了,我出来给我爹寻草药的,时候不早,我也要回去了,吴大叔,改日再见吧。”

    “好,好。”樵夫点着头,又嘱咐道:“慢点啊。”

    “哎。”锦秀答应着,也不再看李公子,抬脚就离去了,身后还传来樵夫有些惋惜的声音:“唉,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姑娘,就埋没在这深山里,也不出去,辜负了那一肚子的才华。”

    锦秀心里有些乱,更加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去,过了片刻,听见隐隐的马蹄声向外面奔去…

    从此之后,这位偶然相遇的李公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锦秀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本来也是路过,走了也就走了,怎么可能还到深山中来,不过不知为什么,她还是经常能想起他来……

    没想到,竟然在宫里遇到了他!她万万料想不到,这个李公子,就是当今的皇帝李皓广!再次相逢,他对她的态度忽冷忽热,叫人捉摸不透,不知道在这宫里,未来的路会是什么样?

    “姑娘,想什么呢?莲子汤都快凉了。”秋枫小心的声音传过来,锦秀霍地一惊,抬起头,只见两个丫头正在满腹关心地看着她,锦秀自觉失态,忙摇摇头道:“没事,还有些头晕而已。”

    “姑娘,早点歇息吧,明天,就得去跟上一个司茶宫女交接了。”春芽提醒她道。

    “哦,是吗?”锦秀将莲子汤放在小桌上,向春芽和秋枫道:“你们给我介绍介绍,原来的茶是怎么管的?”

    话犹未了,只听外面一声传报:“皇后驾到——”

    锦秀听见这话,心中不禁一惊,这大半夜的,皇后到这里来,一定没什么好事,回头见春芽和秋枫更是一脸惊慌的神气,脸色都有些发白,锦秀镇定住心神,起来整整衣服,伏地请安:“奴婢卢锦秀,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过了半晌,才听见一声轻哼,随即一个骄傲的声音传过来:“这就是那天晕倒的那个丫头吧?抬起头来!叫本宫看看你!如今怎么样了?”

    锦秀只好慢慢地抬起头来,两相照面,她看清了这位当今皇后的模样,看去是一个身材丰满的贵妇,年纪也就二十上下,身穿一袭大红凤彩盘云袍子,头上满是金饰,打扮的雍容华贵,鹅蛋脸,眉梢高挑,虽然姿色尚可,不过面目生硬,看去十分泼辣。

    锦秀正在心里揣摩着,陈皇后却伸出手指,一把捏起她的下颏:“啧啧,看这小脸,这才几天的工夫,又瘦了一圈,白成什么样儿了?皇上看见了,一定很心疼吧?”

    她的手指像是铁钳一般紧紧卡住她,喉咙也被她弄得喘不上来气,陈皇后打量够了,猛地一撒手,锦秀支持不住,一个趔趄,几乎要倒在地上!

    她勉强使尽自己最大的力气,支撑住身子,又重新跪在地上,陈皇后见她不说话,越发气往上涌,一甩袖子:“这丫头架子还挺大,连句话也不稀罕说,敢情是看不起本宫么?”

    “皇后娘娘冤枉奴婢了,奴婢不过是乍一见到娘娘,不知该说什么,生怕失言了惹娘娘生气,所以没敢说话。”锦秀朗声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