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1部分

大宋权臣-第1部分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大宋真宗朝,中华盛世的前夜,契丹、南北盟好成兄弟之国,党项、不过是西北疥癣小患。睿智的李沆、稳健的吕蒙正、老成的王旦、刚烈的寇准、机敏的丁谓、持重的王曾等名臣交替登场,引领帝国走向辉煌,多姿多彩的时代即将开始。王璇可不这么认为,三十万岁币买平安,很合算,但那是耻辱;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风骨挺硬朗,代价却是血性的丧失。既然历史给他一次机会,那就以天下为枰、苍生为子,十年布局,十年奋发,十年征战,赳赳汉风,与子携行,一代权臣,青史一笔:犯我强汉者,虽远必杀。
 ://174305

第1章 清廉之家() 
大宋咸平二年秋,汴京开封西角楼大街南,汴河之畔,一座飞檐门楼、红漆正门的大宅院。

    整个府邸以正门为轴线,由六个大四合院、七八个小院子组成,各院阁堂建造朴实,毫不奢华,却也是飞檐重重、层层叠叠,构造精致,高潮迭起,当真小而精美,颇有王侯宫阙气派。

    这座府邸是五季有名不倒翁冯道的别院,冯道何许人也!虽唯唯诺诺却享尽荣华,别院自是奢华。而今,成为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王旦的府邸。

    大宋立国短短几十年,战事不断,财政尚不宽裕,俸禄也不高,朝野上下崇尚节俭,高官生活比前唐相对简朴许多。

    按说,王旦身为中书省实际长官,又是翰林学士,正儿八经的内相,管辖审官院,负责考校本官在少卿之下的京朝官;知银台驳司,掌控外朝和中朝咽喉,权力之大,说没人巴结那是胡扯,住这所大宅院与身份相得。

    万事没有绝对,王旦屡任要职,却清廉自守,去年还在质库举贷,这座价值五百贯的豪华官邸,绝非他所能承受。

    是因淳化三年时,其岳父赵昌言担任右谏议大夫,他为避嫌,辞去知制诰的差事,被太宗皇帝嘉许,赐下这所府邸。

    王旦亦非奢靡之人,但天恩所在,在三次请辞之后,无可奈何地接受下来。

    他靠着微薄俸禄过活,今年才刚把质库债务还清,诺大的府邸只有三五个粗使家丁、内宅婆子丫眷,真是大院小家冷清的很。

    后院,完全是由湖石堆砌的假山,环绕一个小小池塘组成,点缀花亭草阁,却有一番静雅。

    在临水一处小阁子里,身高七尺、面色白暂的王璇很无奈地看着暖榻上王雍、王冲读书。心中却道:够勤奋的,读书都读傻了,比老子高考前还拼。

    他十岁那年,父亲驾鹤西去,十三岁慈母随父升天,留下百贯的家业,算是小康。

    虽说莘县王家是大族,他却因父母过世的早,难保没有不良族人窥视家业。好在族中一位忠厚可靠地长者,把他送到了开封,寄托到伯父王旦家中。

    自己也比较“争气”,没有白白在伯父家吃饭,十六岁时就拿着父母留的钱做些营生,仅两年就开了一家门面颇大的杂货铺子,又两年的发展,积攒了数千贯家私,算是个开封城中小富商了。

    虽说王旦和夫人赵氏对他很不错,但在他心底深处,还不习惯寄人篱下的生活,毕竟拥有两世的记忆。

    冠礼之后,花了一百五十贯钱在离王旦府邸半里的果子行西,买了一处由六个小院组成的宅子,颇为体面,开始独立生活。

    一切都归功于他未曾失去的记忆,好歹是二十世纪末的大学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学士,有着十几年的工作阅历,并有在职mpa学位,再不混个人模狗样,那真笨到姥姥家了。

    赵夫人对他是多年养育之恩,对待他又如同亲子,离的又不远,闲暇时时常过来看看。

    两个堂弟勤奋攻读,他不能不陪着,好在今天读的是论语,他最认可夫子这篇著作,但对道学家的批注却不以为然,好端端的朴素思想被解释的一塌糊涂。

    “你们两人慢慢读着,为兄去池子边看鱼。”王璇说着就站起身来,心下暗自腹诽早知道就晚点来了。

    “五哥,快立冬了。”年仅十四岁的王雍手拿书本,一双细细的眼睛打量着王璇,嘴角微翘,挂着讽刺意味的笑。

    王璇老脸一红,眼角一阵抽缩,是啊!深秋季节,霜降节气都要过了,看哪门子鱼啊!这借口可溴大了。

    好在他脸皮算练出来了,揉了揉鼻子,尴尬地一笑道:“七哥,你还是好好看自己的书吧!天下要有几百人这样看书,你的进士可就悬了。”

    “五哥说话好不厚道,耐不住性子就算了,你若能拿进士出身,我终身不入都堂。”王雍翻了个白眼,很是轻蔑。

    王璇眼角一抽,自己好歹也是公共管理硕士,就算含金量不高,但那工科学士可是正儿八经的,如今算是较成功的商界人士了,竟还被王雍的蔑视,当真无语。

    “母亲来了。”王雍正想说话,王冲合上书本就大声咋呼。

    赵氏和妹子王霞一起进来,王璇笑呵呵地迎上去,开口说道:“见过大娘,十三姐也来了。”

    赵氏笑眯眯地走了过来,王雍、王冲也迎了上去,双双向赵氏请安。

    “难得五哥早来陪读,我过来看看。”赵氏笑眯眯的打量着兄弟俩人,道:“书读累了就歇歇,人又不是铁打的。”

    “大娘坐。”王璇老脸微红,不顾王雍的白眼,侧身请赵氏坐下,又向妹子王霞挤了挤眼。王霞在赵氏面前可是个乖乖女,但背过脸去可就完全变了个人,她在赵氏背后回了个鬼脸。赵氏爱怜地看了看王璇,她是真心对待丈夫的族侄。

    好在王璇老实做营生,不在外惹是生非,让人放心。当下温声道:“五哥,最近可好?”

    “五哥整天不是言利,就捣鼓那奇巧杂学。”王雍抢先回答,拔了个头筹,讽刺王璇不务正业,不看儒家书籍。王璇白了王雍一眼,心里暗道小子就只读死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赵氏淡淡一笑,温和地说道:“志向不同,七哥不要小看陶朱,天下之大、千业百行,总要有人去做。好了,不耽误你兄弟读书,为娘带来了五果汤,凉了就不好了。”

    王璇有些敬佩地看了赵氏一眼,暗付这位在历史上连名字也未留下的女人,思想竟如此豁达,他不得不暗叹:‘古人欺我,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赵氏从竹篮中端出一罐汤水,王霞连忙过来帮忙,倒进精致的瓷碗中。

    “母亲好偏心,又做五果汤,合着五哥的口味。”王雍一边不满、接过碗一口气喝了下去,差点被噎着,咳嗽的脸通红。

    “慢点、看你急的。”赵氏和善地笑道:“天气寒冷干燥,为娘怕你们在外面久了,难免受寒气侵扰,就做了些来,哪有偏心的道理。”

    王璇喝了一口汤水,切着牙,不怀好意地讥笑道:“七哥,大娘可不像你那么多心眼,你也就这点出息。”

    王雍被王璇抢白,狠狠地瞪了一眼,碍着赵氏在场没有说话,又让丫鬟盛了一碗来喝,惹的王霞轻轻讥笑。

    王璇心中一暖,虽说王府清贫,比不上开国勋臣的奢华,却有家庭的温馨。

    兄弟三人喝完汤水后,赵氏淡淡地笑了笑站起身来,道:“好了,不耽误你们读书了,十三姐咱们去吧。”

    “娘亲,孩儿想跟兄长们看看书,等会再做女红。”王霞很想留下来。

    “也罢,记得不要贪玩,你爹爹快回来了。”赵氏自是明白女儿那点鬼心眼,当下也不说破,莞尔一笑后离去。

    “五哥,有件事不知你敢不敢做?”当赵夫人走后,王霞忽然神秘兮兮地眨眼,有些不怀好意。

    王璇心里奇怪,为维持在小妹子前的光辉形象,很光棍地道:“说。”

    王霞靠在王璇身旁,附耳低声几句,漂亮的脸蛋上闪出坏坏地笑。

    “不会吧?”王璇嘴角微颤,摸了摸鼻子,狠狠咽了口唾液,脸色精彩至极。

    “你得想个法子。”

    “让我想,十三姐,你耍我玩啊!”

    正说话的时候,一身青布棉袍的老门房带着个小厮匆匆而来。那小厮一看到王璇,眼都绿了,急忙喊道:“大官人,不好了,出事了。”

第2章 恶妇() 
州桥西,鹿家包子隔壁,‘王纪’杂货铺。

    铺子是两层沿街青砖青瓦的小楼,一层铺面六七丈长,两丈余宽,六扇红漆雕花门,左右各半丈大窗户,白灰墙面,柜台靠墙摆放,各色杂货物品井然有序。二楼是都是些精雅的外地高档货,平时很少有人上去。

    后院一个不大的天井,环绕五六座库房、两三间阁子,供储存货物,伙计住宿,光是房产就在六百贯之上。

    王璇到后,却见铺子门前围了一大群人,堵了一半街道,眉头微蹙,脸色顿时很不好看。

    “王大官人来了。”

    “秋婆子,闪开了,给大官人让条道。”

    “有好戏看了。”

    很多围观的人都是街坊邻里,自然认识王璇,纷纷让开路。待他进了店铺后,却见一个大汉,拿着一个坛子,脸黑的像锅底。

    一个干瘦的妇人掐着腰,一张锋薄的嘴正嚷嚷道:“。。怎么,王大官人怎么还没来,是怕了吧,今日不给个说法,老娘就上开封府。”

    开封府?娘地,过来捣乱还挺狂!你咋不去宣德门啊!王璇面无表情,看也不看那汉子,更不理会婆子,对一身团花丝袍的管事问道:“刘掌柜哪去了?”

    那管事苦着脸,小心翼翼地道:“官人,刘掌柜早间出去办事,晚些才能回来。”

    “你就是店主王大官人,今日不给个说法,老娘就不走了。”那干瘦妇人眉头倒竖,指着王璇吆喝,吐沫子乱飞

    王璇蹙了蹙眉头,退了一步,怕唾液喷到身上,暗道刘掌柜不在,这些家伙连小事也搞不定,真白养了一群废物。

    “你确定是从鄙店买的?”

    那汉子原本气势汹汹,却见王璇凌厉的目光,一个哆嗦嘀咕道:“大官人,咱是本分良民,挣些小钱不容易,你可不能坑人。”

    干瘦妇人瞪了汉子一眼,尖声嚷道:“我说大官人,这酱清可是你家的,还想赖账不成?”

    分明是踩着高跷往上爬,纯粹没事找事,王璇立即锁定最有可能阴谋者,淡然道:“假货,别的不敢说,在下的在几条街坊里,还是有点声誉的。”

    说罢,对着铺子外围观人群拱了拱手,朗声道:“各位街坊邻里说说,在下铺子里的食用杂货,何时发现有假的。”

    “王大官人说的倒是,我那浑家时常在铺子里买食货,确实没有假过。”

    “也对,倒没听说过。”

    “王大官人是王相公子侄,哪会干那龌龊事。”

    下面一些街坊七嘴八舌的小声议论,还真没有人见过王家杂货铺里出过假货。

    风向稍稍转变,那汉子眼中闪过一些慌张。

    干瘦妇人两眼圆瞪,掐着腰,尖声喊道:“坛子上分明有你家铺子的印记,今个要不给个说法,老娘就去开封府。”

    王璇不屑地一笑,鄙夷地道:“我这铺子卖出的货物,何其之多。”

    不言而喻,你买一坛随便换成假的,真假还不任由你一张嘴。在那妇人没有反驳之际,他继续讥笑道:“何管事,这坛子酱清是何时卖出去的?”

    掌柜小心翼翼地道:“昨天响午。”

    “那就是了,这位客官好心计,把酱清倒下来换上假货,再倒打一耙。”王璇非常不屑地瞥着那妇人。

    “大官人,你可不能血口喷人。”那汉子脸色慌张,举止有些乱。

    “各位街坊评评理,卖假货还上理了,走,上开封府。”那妇人顿时撒起泼来,冲着王璇就过来。

    幸亏一小厮眼疾手快,一把拉住那妇人,却防不住乱舞的长指甲。

    王璇蹙了蹙眉头,暗自心惊,要不是小厮,被那泼妇长指甲挖到,人可就丢大了。

    他咧了咧身子,不看疯癫的妇人,朗声道:“到底是血口喷人还是栽赃陷害,那就说道说道。”

    对外面的人拱了拱手,一脸悲愤地朗声道:“各位,在下刚刚回来,就出了这档子破事,为了洗清铺子的冤屈,还请左邻右舍做个见证。”

    “大官人你倒是要个什么见证?”

    “大官人要怎样做,小老儿鉴证。”一名老人走到前面,对王璇点了点头。

    “多谢孙老宿仗义执言。”王璇对老人作个揖,然后朗声道:“既然有乡老作证,那就让各位看一看。”

    那汉子被王璇犀利的目光扫过,面露恐惧,干瘦妇人虽还在撒泼,动作明显迟钝了些。

    再撒泼的话,惹恼了乡老,可是要真倒霉的。

    最无辜的是铺子小厮,脸上被挖了几道血痕,哭丧个脸。

    王璇的目光在扫过那妇人之后,冷冷一笑后,道:“把铺面上的酱清全部打开,如果有一坛假的,我赔偿百贯、自投官府。”

    王璇口吻平淡,但潜台词却杀气腾腾,赔偿百贯、自投官府,反过来将是毫不留情的杀手。

    那汉子脸色大变,妇人也愣住了。

    小厮好不容易摆脱那妇人,赶紧退到王璇身前,虽然脸上不好看,今个可在东主面前表现一番。

    乡老蹙眉道:“大官人不必如此。”说话间不经意瞥了眼妇人,眼色很不好看。

    在王璇掷地有声的豪言中,围观的人已经相信,此人就是来捣乱的,鄙夷的目光落在汉子身上。

    那汉子面色煞白,不知所措,妇人却没人声地嚷道:“你早把假货藏起来了。”

    “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宿,去后面库里验看,只要是酱清,全部打开。”

    “娘子,还是算了。”那汉子脸颊颤抖,开始退缩。

    妇人不想王璇玩阴的,顿时傻了眼。瞬间,眼珠子一转,一屁股坐在地上,要死要活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喊道:“唉哟,丧良心的黑心商人,尽欺负我们穷苦人家。”

    你娘地,明明你这泼妇上门讹诈,现在眼看撑不住,就要一哭二闹三上吊,王璇心下鄙夷。

    “你这妇人,成何体统,还不快起来。”乡老面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