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13部分

大宋权臣-第13部分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的骑兵在马上慢慢游弋,一个个神态凶煞,一旦有异动,三人绝对会被他们第一时间绞杀。

    “这厮是我们拿下的,你们广锐军想抢功劳?”一人面带一丝忌惮,但仍不甘心放弃。

    “是我们一路追来,这里是我振武军防区。”另一人很不满,说话很托大。

    一名青年将校骑在马上,眉头微蹙,语气不善地道:“振武军防区又怎地?我广锐第二军截下了,你又怎样?”

    眼看两人话语越来越锐利,一句不和就要打起来,王璇很惊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敌人还没有完全撤退,自己人就打起来,传出去都是笑谈。

    “不要以为我怕你们广锐军。”为首振武军的军汉恼了,恶狠狠地瞪着青年将校,大有打一架的气势。

    “不怕你就来试试。”青年将校不屑一顾,两侧几名骑兵也都虎视眈眈,手都按在刀柄上。

    王璇有点懵了,没想到今日竟直面广锐军,整个大宋禁军唯一一支双马骑兵部队。

    这支部队虽不属上四军,但每一名军人都经过严格选拔、残酷训练,人人剽悍勇武,充当河北前线的战略预备队。每次对契丹作战,都充当最后一根稻草,连上四军的捧日、龙卫也无法与之相比拟,就不要说振武军了。

    两名振武军军汉愣住了,为首那人暗暗叫苦,对方有十几人,真把这群疯子激起火来,他二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好汉不吃眼前亏,回去后再禀报,狠狠地参广锐第二军一本。

    当即变了笑脸,低声下气地道“承局,这厮是掉队的契丹鞑子,我们兄弟拿住,正要去报功。既然承局碰上,这份功劳就当我们兄弟奉送。”

    一人眼看对方不善,自己一方就两人,闹起来恐怕不得好,心中虽然愤恨,却不得不把功劳让出来。

    王璇心中有气,眼看自己刚出狼窝又入虎穴,还不是一般的倒霉,暗付你们只要敢动,老子跟你们拼了,这段时间的窝囊气实在受够了。

    “你们可以走了。”青年将校面带不屑。

    两名振武军军汉逃过一劫,不甘心地瞪了王璇一眼,恨恨地转身离去。

    青年将校才凝视王璇,口气不善地道:“你是文忠王府的宫帐军?”

    王璇一怔,立即意识到自己一身服饰出了问题,急忙说道:“太尉,在下是开封人氏,来齐州做些营生,不想被契丹人俘获。昨夜朝廷大军袭击契丹宿营地,好不容易逃出来,又被自己人追杀。”

    说着话,摇了摇头苦笑,好在两名振武军军汉退去,他才松了口气,拱手道:“多谢太尉出手相助,在下没齿难忘。”

    太尉——此言一出,不仅广锐军的将士发愣,那青年将校也尴尬不已。

    王璇感觉怪怪的,暗付怎么他们脸色不对啊!

    忽然,他想起来,就如同相公称呼一样,太尉尊称在这个时代仅限于对高级将领,还没有扩展到下级军官,顿时感到非常惭愧,丢人显眼啊!

    “胡言乱语,要不是契丹溃卒,为何不给他们解释?”一名军卒粗暴地打断王璇的话,用刀比划一下,红的像兔子眼的双目狠狠地瞪着王璇。

    “这位好汉,在下这身打扮,在战场上能解释吗?”王璇摇了摇头。

    “说的有些道理,但你孤身一人,怎么能从乱军中突围。”青年将校依旧怀疑。

    “还有一人,是云翼第二军第六指挥虞候,我们一起杀了守军,昨天夜里才趁乱逃脱,可惜走散了。”王璇把秦臻说出来,并无大碍,要是自己能活命,也算给秦臻一个解释。

    “带回去,请指挥大人定夺。”那青年将校犹豫一下,果断地调转马头。

    “小子,让你多活一会,指挥大人可不会手软。”兔子眼军卒看了看王璇身上的服饰,不怀好意地一笑。

    听口气那指挥也不是善茬,王璇无可奈何地叹息,真不知道该跟着走还是奋起反抗。

第28章 辩解与心态() 
半个时辰后,广锐第二军一个指挥的宿营地

    “从龙,怎么带了个鞑子回来?”

    王璇被两名军卒压着,一路上受了大罪了,人家骑马他步行,还不时被军卒谩骂催促,几次险些忍不住要拼命。

    正怒火难耐之际,又被别人说他是鞑子,泥菩萨还有三分火,脸色顿时大变。

    当要忍不住发火时,冷不防见一位身穿袈裟的和尚,却是明秀无疑,身边竟还有一个眉目清秀的沙弥。

    时隔一日夜,一个阶下囚、一个座上宾,让他惊讶之余,感慨不已。

    “挺有脾气,算了,拉下去砍了。”那人一笑,挥了挥手,放佛杀鸡屠狗般轻松。

    王璇被吓了一跳,不想他连辩解的机会也没有,被直接下令斩杀,这叫哪门子事啊!

    青年将校急忙道:“段大人,此人身份不明,还是先问问再说。”

    “大人,此人断非行伍之人。”一旁的明秀淡然看了眼王璇,声音平淡。

    那人疑惑地看了看王璇,点了点头道:“小子,看在高僧说话份上,让你多活一会,说吧。”

    王璇虽然很恼怒,却明白这是最后的机会,这人明显是青年将校口中的指挥,他定了定心神,把前因后果老老实实地交代一遍。

    “段大人,在下就是这么出来的,还请大人明鉴。”

    那人盯着王璇看了一阵,不言不语。

    青年将校却在一旁说道:“大人,我看不假。”

    “真的假的现在还不能说,让这小子多活几天不成问题。”那人瞥了一眼王璇,又说道:“既然你说自己不是契丹溃卒,如果真是汴梁的商贾,放了你是应该的。但时下局势很乱,一路还不知要遇上哪支队伍,先跟着我军行进,待战后查询清楚自然会放了你。”

    王璇一怔,暗付这叫什么事啊!很明显要拉自己壮丁,跟在军中哪有白吃饭的,他明明看到营地周边有平民打扮的杂役。当下,很坚决地道“在下在开封还有家人生计,这一等又不知多长时间。”

    那人目光不善地瞪着王璇,冷笑道:“兵荒马乱的,别丢了自家性命。”

    一张口就是打打杀杀,还让不让人活了,王璇再也控制不住几天受的窝囊气了,厉声道:“你就是这营的指挥使?”

    那人一怔,没有想到一个阶下囚竟然火气爆发,说话一点余地也不留,连青年将校吃了一惊。

    明秀很玩味地看了眼王璇,一言不发,闭目默诵佛经。

    那人回过神来,冷笑道:“他娘地,你这厮竟敢大言不惭,是不想活了,拿下去砍了。”

    两名军汉应声就要来拿王璇,青年将校立即挥手,道:“大人且慢。”

    那人有些不满地瞪着青年将校,沉声道:“从龙,你这是何意?”

    青年将校拱手道:“大人,看他言谈举止像是读书人,大人还是再细细问问,免得出差错。”

    那人一怔,立即明白青年将校的谨慎,这年月读书人是不好缠的啊!再说眼前这人来自汴京,小心谨慎点,没错。

    在慎重地看一眼后,感觉王璇的愤怒,没有任何做作,似乎有某种上位者的气质,这种气质是装不来的,他有些犹豫了。

    明秀站起身来道:“段大人,还是让他说个明白。”说罢,向王璇投来鼓励的目光。

    王璇诧异地看了看明秀,心一横沉声道:“在下原籍大名,现居住开封,家伯在朝中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在下此行也是受石驸马家公子所托,前来齐州看看铁场。”

    说罢,目光若定,显出上位者的矜持。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不仅是朝廷的内相,而且还是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这可是除了朝廷两府执政之外,最具有实权的人物。如今身兼两职者,显然是大名莘县的王旦。

    石驸马?石保吉,那可是真正的禁军藩镇节度!绝非一般人能惹得起的。

    那人愣住了,青年将校愣住了,那些军汉也愣住了,连那明秀也微微动容。

    乖乖,这可是朝廷大官的子侄,哪里是自己能得罪的,还真有来头啊!一旁两名军卒脸色变了几变,暗暗退到一旁。

    当那人没有回过味,青年将校毫不犹豫,拱手道:“原来是王大官人,这位是广锐第二军第三指挥指挥使段守辙段大人,在下本营承局江云。”

    说着话又对那人道:“大人,既然大官人是王大人子侄,还要派人速速去都指挥使大人禀报。”

    什么叫人才,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啊!

    王璇不能不称赞江云,彬彬有礼的笑容中,藏下一抹锋利的刀光。身份不好探究,对了错了都不好做人,那就把难题踢给上峰,合情合理,让人说不得别话。

    对了、自己礼数有加,错了、那就很简单了。

    他暗想江云这个人放到未来的美国,绝对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胚子。

    不过,心下仍有另一种感慨,在汴京不好用的伯父,甚至是自身发展制约的关系,招牌在外面还真的牛叉。

    段守辙仔细打量王璇,他不敢托大,也没有在意江云抢风头,毕竟关系到朝廷大臣,万一王璇所言句句实情,他要是动粗反而不好。

    最终,王璇被留下,几天里虽享受禁军将校待遇,但路上跟随高机动的马队,却苦不堪言。他却并没有任何抱怨,反而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军旅之事。

    点点滴滴的体会,不断贯穿他所熟知的历史知识,使他受益匪浅。

    对当今契丹、宋有了比较深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军事上的优劣更加深刻,亲身体会到行军打仗的艰难,也认识到战争的破坏力,心理上不断发生微妙的变化。

    宋军到达交河县,王璇被叫到营帐中,迎接他的是段守辙客套的笑脸,被告知他的身份得到确认。

    遗憾的是明秀为何与他若即若离,实在搞不明白,唯独可惜的是没有秦臻的消息,不能不让他引以为憾。

    不过,他在军中也有所获,江云八面玲珑,是很有前途的将校,段守辙虽说杀伐甚重,但不能不承认是员猛将。

    当他的身份第一次得到确认,整个人都放松下来,那场残酷的杀戮逐渐成为心中执念。

    从前,他认为契丹是华夏一个民族,同室操戈是悲剧。在他发誓之际,有些明了,如今,却有明悟,华夏并没有大一统,契丹作为一个北方民族,绝不是自己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彻底同化这个民族,不行就彻底灭亡它。

第29章 有缘再见() 
回程,明秀与王璇一同南下,段守辙却在江云的建议下,请广锐第二军都指挥使派人护送,结个善缘。

    虽然文武分治,中低级武将考校由枢密院负责,但审官院却掌考校京朝官殿,分拟内外任使,武将经枢密院考校后,名册还需发往审官院副署,否则无法磨勘。

    所以,盖因广锐第二军都指挥使亦是位妙人,甚至亲自挑选两名中军卫队的锐卒,一切缘引王璇是王旦的侄子,王旦又兼管审官院,武官亦在考校之列。

    巴结谈不上,结合善缘,是人都不在意举手之劳。

    自从那天王璇虎躯一震,人品爆发,镇住了段守辙之后,再也没有和明秀有过交集。

    虽然疑惑明秀对他视而不见,却有感为他说了一句话,不算雪中送炭,却超过锦上添花。

    “当日大和上为何不与我相认,平白费了几句口舌。”既然同路,王璇忍不住心中疑惑。

    “贫僧前一日才遇到段大人,身份依旧尴尬,若当日冒然相认,只怕你我都摆脱不了干系。”

    王璇豁然明了,与其共赴患难,不如身处事外伸出援手,好个秃驴,端地奸猾。

    此时,他才有心情好好打量明秀,那菱角分明,给人刚毅、决然印象的面庞,浑身上下透出的气质,绝不是单纯的佛门弟子,他两世为人的经验告诉他,这是位释门妙人。

    小沙弥名唤青蝉,颇有道门的味道,年仅十四岁,性格活泼,遗憾的是一顶青幽幽的脑壳,破坏了整体美观。

    以至于王璇每每感叹,青蝉要是道童就好了。

    青蝉是明秀的沙弥,冲散后被段守辙收留,又与明秀相遇在军中,不能不说世间真有气运之人,当真机缘所致。

    一路上,他们摆脱了囚笼中的压抑,逐渐深谈,谈论涉猎很多,幸好他也看过佛家书籍,对佛教了解一些。

    明秀谈吐不温不火,落落大方,对于天下策论,民生疾苦、经济营生很有一套,简直就是一个士人,至少不能完全用僧人来形容。

    倒是青蝉活泼可爱,王璇认为这孩子并不青涩,看是嬉笑顽皮,每次说的做的都恰当好处,让人不生反感。

    青蝉的学识让王璇感到惊讶,按他自己的话说,小家伙比后世某些所谓的佛门长者修为都高,竟然还看道家、儒家的经典和诗词,他真不知道一个孩子,竟然能学那么多东西。

    不知不觉到了卫州地界,进入了治城汲县县城。

    他和明秀走着入城,马由两名公干的军卒牵着,高个的叫张远,矮一些、胖一些的叫成进,他们二人都是广锐第二军长行。

    “过了卫州,贫僧就要和施主分别了,看天色不早了,还是赶路要紧。”

    王璇点了点头,明秀是洛阳法王寺的挂牌僧人,自然要取道西南去洛阳登封。

    他对明秀好感多多,还真不舍分离,不过他也不是迂腐之人,权衡之下,笑道:“送君千里总有别,在下虽钱财散尽,却力所能及上几盘素食,权当为大和上送行。”

    “大和上?倒是贴切。”明秀破天荒地呵呵一笑,道:“那就让子正破费了。”

    既然王璇称呼大和上,明秀显然不是迂腐之人,也改口称王璇的表字,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进一层。

    两人如同士子一般的一笑,选择一处酒楼点了些酒菜,尽情吃喝。明秀却婉拒酒水。

    当然,明秀的桌上都是些素斋,不然被人看到,恐怕明秀会被人骂成酒肉和尚。

    “大和上,佛门讲究四大皆空,不食血腥,但素食上亦有蚊虫,不知佛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