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60部分

大宋权臣-第60部分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恒不觉有点诧异,王钦若却脸色一变,丁谓亦是一脸幸灾乐祸。这话问的刁钻,设好了个阳谋,明明知道是个圈套,王钦若又不得不钻,还得按照王璇的设定来说。

    “这个。”王钦若很受伤地犹豫片刻,道:“自然是朝廷禁军,远胜前唐。”

    丁谓暗骂王钦若一头蠢猪之,王璇却淡淡一笑,轻松地道:“前唐安西都护,兵不过两万余,面对数十属国,尚能控制天山南北。国朝兵甲锋锐,弓弩独步天下,前唐边军远远不如,缺的仅仅是战马。得到凉州后,可维持朝廷六七万之上马军的围场,难道三万精锐护住区区河西东部,竟然不如前唐?”

    王钦若早就明白王璇会这样说,但他却无言以对,只好暗自后悔,不该在赵恒面前多说话。

    王璇短短几年,能成为赵恒身边的红人,绝对人精似的。何况上次因科考案,被赵恒拿下的赵昌言,又是王璇二伯王旦的老泰山。

    惹了这份因果在里面,又不明不白的横插一缸子,想让王璇不记恨都不行。

    赵恒看出王钦若的尴尬,但他此时心思已放在凉州上,王璇的话让他胆气一壮,要是连前唐也不如,他还真不服气。

    动用三万大军西进,他能够接受,当即说道:“传旨,令秦翰、曹玮率三万马步军西进凉州,陈兴率军沿灵州边地严密监控党项。”

    一战灭亡党项目的虽没达到,但有了不错的开始,王璇算是比较满意,能把凉州拿下,下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至少,自己的豪言壮志多出几分胜算。

    几天后,京城再度地震,虽然百姓很慌乱,但朝廷弹压的很厉害,再加上都堂宣布派兵进入凉州,一下子吸引了很多有识之士的眼球。

    只要不傻都看出来,这是对党项用兵的第一步,也有人理解为朝廷收复河西的先兆,地震的惊慌程度小了很多,百姓茶余饭后说说罢了,只要士人不把灾害往朝政上扯就成。

    或许是上天的眷顾,潘罗支的使臣邦逋支终于来到了汴京,李继迁的死得到了确认,王璇的判断再一次应验,更让人惊讶的是,凉州的乱局完全如王璇所描述。

    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再反驳王璇了,邦逋支所说的足以推翻任何质疑,王璇却很淡然地回应道:“全赖机速司大小使臣公忠体国、上下一心,才有西北乱局的准确判断。”

    他说的有一半的正确的,也需要大臣们去支持,机速司作为情报机构,并不是如斥候一样,探听战术性军情,而是要站的更高,瞄准战略上的情报,对敌国发展进行分析、评估,供朝廷制定政策。

    邦逋支请求朝廷再次赐予潘罗支朔方节度使官位,并请朝廷发兵征讨党项,当然要以吐蕃为主,换句话说是灭了党项,把定难五州给吐蕃。

    邦逋支是潘罗支的兄长,由此可见潘罗支对朝廷的期望,一时间朝野上下群议纷纷,多是要主张对党项用兵,不就是五州之地嘛,吐蕃对大宋恭敬地很。

    用兵是当然了,既然确定了李继迁的死,这头福大命大的老狐狸终于倒下了,赵恒完全放下心来,再说也不能让潘罗支失望,只是正在开赴凉州的三万大军,不太好解释。

    王璇对邦逋支的质疑嗤之以鼻,国与国的邦交都是建立在利益至上,有肥肉不咬一口,那才是傻瓜。

    不过,明面上的话却不能这样说,赵恒重新启用张齐贤为兵部尚书,让他与邦逋支周旋。

    “陛下,契丹不过要闹小动静而已,到嘴的肉哪有吐出来的道理。”军情紧急,王璇在凝晖殿奏事,当赵恒担心派兵进入凉州,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时,他压根就没当回事。

    赵恒第一次看到王璇无赖的模样,很无奈地笑道:“是有道理,但与公理说不过去,日后天下四夷怎样看朕。”

    王璇并不在意赵恒的话,在实际利益面前,面子能值几个钱。作为帝王,场面上的话自然要说,他相信赵恒要脸面,但关天下大事,却不能意气用事,一切都要以邦国安危为主,要认不清凉州重要性,根本不是合格的君主。

    既然大军已经出发,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程度,他也没有心思墨迹,仅淡然道:“襄公不半渡击之,最终饮恨终生,西北不宁、北方不静,陛下斟酌。”

    赵恒自然明白王璇的意思,各项信息显示的巨大的利益,足够下决心使用。

    单独召见几次王璇之后,赵恒的胃口忽然变的很大,给邦逋支的理由,宋军开赴灵州是防止契丹反扑,又能够协助六谷部向夏州进攻。

    重点强调陈兴的主力大军,在潘罗支对党项开战后,不需要得到朝廷的旨意,立即对天都山展开攻势。当然,陈兴这路大军是不可能贸然开战的。

    邦逋支自然大喜过望,自己要求的东西,大宋朝廷都已经给了,三万宋军也没有太大恶意,反正六谷部有五六万大军,他索性好好享受一下,品尝开封的美景、美食、美女。

    对于进军凉州的争论,仅限于朝廷内部,而且反对之声极其微弱,如今的士大夫也不是傻瓜,个个都跟人精一样,有便宜能不占嘛!

    之后近半个月的历史,在王璇的眼中,似乎真的不一样了,起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当邦逋支刚刚得到大宋天子亲口许诺,一旦吐蕃灭了党项,灵州及汉家奴隶归朝廷,定难五州归潘罗支所有,当然,朝廷还是要设文官管理政务的。

    凉州局势忽然风云聚变,河西机速局与环庆都部署司的官塘,几乎是一起送到。

    潘罗支死了,竟然被吐蕃者龙部勾结党项给杀死了,对于大宋君臣来说,起伏冲击太大,太戏剧性了,让人接受不了。

第131章 目标() 
“陛下无需担忧,潘罗支不死,事还真不好办。”王璇是听到消息后,最镇定的人。

    在赵恒的紧急召见中,李沆、寇准都认为该停止军事行动,再观望一阵,他忽然语出惊人。

    不仅是赵恒,连李沆、寇准也有些意动。

    潘罗支的死,对赵恒打击很大,但他仍认为没有太大损失,反正都是以夷制夷,问题是李德明的称臣奏章,已经来了两封。正在想着心思,冷不防被王璇的话打击一下,失声说道:“卿家这话是何意?难道卿家。。”

    王璇回避李沆、寇准锐利的眼神,淡淡地道:“臣以机速司的名义,秘密传令河西机速局,每日快马向秦、曹二位提供军情,一直未敢禀明陛下,望请恕罪。”

    赵恒一阵发呆,李沆、寇准都是人精,顿时明白王璇的后话,用赞赏的目光几乎同时扫向王璇,寇准还在心中暗道:‘这小子手段端地毒辣,与我那同年格格不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寇准当先向赵恒参拜,一脸的喜色,说道:“虽灵州暂未收复,得了凉州,也算把党项给圈住了。”

    话说到这份上,赵恒再迟钝也明白了,当即喜道:“对啊!凉州再次内乱,朕的节度被杀,朝廷大军征伐名正言顺,呵呵。卿家何罪之有。”

    王璇松了口气,亦是轻轻笑了。

    半个月前,他真的耍个小手段,用手中权力让河西机速局不惜代价,每日给秦翰、曹玮传递情报,既然两人奉命伺机进入凉州,有很大便宜行事权力,相信他们会抓住难得的时机。

    他有理由相信,历史上,曹玮等边将在李继迁死后,几乎按耐不住要冲向灵州,拿下定难五州。

    既然,凉州如一颗熟透的桃子,红扑扑的,诱人垂涎欲滴,他们没有理由不摘。

    “陛下,党项已两次上表称臣,陛下当决断战和。”李沆没有再计较凉州的事,在他眼中凉州已是囊中之物。

    再说下去很可能引发赵恒的猜忌,毕竟王璇未经中朝和都堂,私自向河西机速局发出檄文。

    王璇心中又是一动,他可不想赵恒放弃了大好机会,但此时赵恒不问他,就不能多说。反正凉州多半要被收复,大宋占到河西地形制高点,收复灵州甚至定难五州,迟早的事。

    “明日召集两府宰执、三司、翰林商议。”赵恒的心情不错,既然李继迁死了,剩下孤儿寡母,如何压制那些骄兵悍将。

    在他眼中,两封奏章所透露的意味深远,党项已是一支向他乞讨的狗了。

    王璇随李沆、寇准出了东华门,李沆边走便说道:“平仲,朝廷财力,能否支撑河北、陕西两地战事?”

    寇准一怔,旋即目透精光,迟疑一下摇了摇头道:“若陕西能速战速决,倒是可以,但如今要维持凉州,恐怕不加赋税,难以支撑下去。”

    李沆点了点头,不再想问,便与寇准说些闲话出了东华门。

    王璇心情顿时沉重下来,看来历史上大宋君臣最终选择放弃武力,也是不无道理的,毕竟这些人都是当时俊杰,绝不是愚顽不冥之徒,或许党项真有不灭的理由。

    但党项不灭,势必成为汉家心腹大患,如何才能改变?一时间,他心中没有了主意。

    寇准发觉王璇不言不语,神色严肃,似乎有无限心事,在到了马前,问道:“贤侄怎么了?”

    王璇不想说出自己真实想法,急忙欠身道:“机速司里有些烦心事,却劳动世叔询问,小侄恭送二位长者。”

    李沆和寇准相顾一笑,也不再说话,双双上了马并肩而行,王璇在后施礼相送。

    “恐怕你我对党项的宽容,让小家伙郁闷了。”在马上,寇准捻须而笑。

    李沆瞥了寇准一眼,淡淡地道:“他也有自己的道理,党项狼子野心,终究不能留下。可惜,契丹虎视眈眈,朝廷无法全力征剿。若有凉州,党项覆灭是迟早的事,就怕这小子不稳重,又做出出格的事。”

    寇准明白李沆的意思,呵呵笑道:“他有机速司在手,我看还是会搞些动静出来。”

    “此子横空出世,诗词造诣变幻无端,短短几年,所展示的才能,冷我辈中人汗颜,如能选择一二大郡历练三五年,回到朝廷担任左右司三年,日后必有大作为。”李沆口气很平淡,仿佛在述说一件极为平常的琐事。

    “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寇准很玩味,他对王璇的感觉有些复杂。

    李沆不言不语,眉头紧锁,似乎有无限心事。

    王璇回到府邸后,来动了东院,看了一些孩子们的功课后,心中安慰许多。

    对于他而言,朝廷中的争执,缘边谋略全是浮云罢了!

    让他真正牵挂的还是这些孩子们的学业,这是某种传承,他的期望所在。

    当深深领悟到自己做作的一切,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淡化,仅仅出现在丹书史册上,留着后人去评价、去惋惜,他绝对无法平静。

    十几个孩子,包括眼前的青蝉,可以说是他为日后留下的一粒粒种子。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太渺小,他要做的不是一年灭党项、两年灭契丹,三年经略海洋。

    他yy过,却知道非常不现实,留下足可燎原的星火种子,才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所以,他在权衡之后,不再试图说服赵恒收复灵州,拿下定难五州,仅冒着一个被笑骂的危险,做出大宋收复凉州的小动作。

    他已彻底明确,无止境的去进行征服,只能维系一时,潜移默化的文化,适可而止的国策,才是根本所在。

    当然,敌人必需用铁血手段去征服,顽固份子必须全部屠杀殆尽,然后再去同化,至少让敌对民族,无法对华夏构成威胁。

    “大叔,你在想些什么,明天我就回去了,不知大叔还有什么话要给师父。”青蝉看王璇陷入沉思,良久,才笑嘻嘻的打断王璇的思虑。

    王璇从沉思中回归现实,凝视着静禅,心下闪过一抹牵挂,似乎体察明秀的心思,暗道:原来他也有一份小爱啊!

    “大叔。”

    “青蝉,你不用回去了,从今天开始,蓄发。”王璇没有任何犹豫,果断地站起身来,转身出去。

第132章 河西战略的第一步() 
秦翰、曹玮果不负众望,得到河西机速局使臣用命换来的官塘,得知潘罗支战死的消息。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紧急集结所有能调动的部队,日夜兼程奔赴凉州。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吐蕃人没有任何抵抗,大军顺利进入姑臧,顺利的连他们都不敢相信。

    虽然,吐蕃人没有任何反抗,不代表他们会迁就,既然得了便宜,那就把利益最大化。二人刚进城,便分兵迅速控制关防。

    秦翰在城内调度,曹玮率兵出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几处重要的据点,控制了几所要紧的马场。

    在政治上,曹玮展现出父辈平定江南的风范。

    第三天,他率十余名卫士,仅配随身刀剑,进入吐蕃人的领地,面见在危难中被选出的六谷部大首领厮铎督。

    要说没有惊险那是扯淡,潘罗支及其六谷部高层向慕汉化不假,但他们不是傻瓜。在河西弱肉强食的环境中,要相信归附就能保证安全,那潘罗支早就被人啃的连骨头渣子也不剩了。

    厮铎督是潘罗支的幼弟,虽不太满意兄长对朝廷的依附,却也明白吐蕃人的处境。

    宋朝数万大军在潘罗支刚死,就大张旗鼓的进入凉州,他有心反抗,但却无力回天,不到万不得已,吐蕃各部贵酋绝不愿和朝廷开战。

    不要说他刚被推为大首领,无法完全掌控六谷部,关键是六谷部新败,人心惶惶。

    宋军坚甲利兵,一上来就抢占了关键据点,把六谷部各部给分割开来,又控制了几处大的马场,二三十万匹战马被夺取,就算想抵抗也晚了。

    曹玮一番语重心长的劝解,并许诺朝廷定会封他厮铎督为节度使,吐蕃人一切风俗、权力、牧场、良田、子民不变,这才让他惊疑的心思稍稍安定,压下了不臣之心。

    秦翰不愧为一名经验老道的悍将,就在当天夜里,亲率三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出姑臧县城,对者龙部来了个釜底抽薪。

    者龙部不是小部落,党项退去,宋军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