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76部分

大宋权臣-第76部分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仗不是血战,而是恰巧捡了便宜,此时不上倒真是傻瓜。

    数千名骑兵通过浮桥小心翼翼地过了河,在北城南面的防御阵地上汇集,大家都很兴奋,这群兵油子都明白,在天子面前博取功名,名利双收,一时士气高昂。

    石保吉的大军从东北面列阵,对契丹的后卫部队发动猛烈进攻,王璇和师宣臣商量后,决定集中兵力,进入李继隆的防御阵地,从正面接替疲惫的广锐军,向契丹大军进攻。

    当然,王璇先行率领几十名护卫进入阵地,来到了李继隆身边。

    李继隆非常高兴,东北面有石保吉的主力部队到达,南面有王璇、师宣臣的部队加入,他已稳操胜券,契丹败退是时间问题,当即在马上笑道:“王直阁来的正是时候。”

    “让太尉久候,师军使的八千兵马正在接替广锐军,只等太尉一声令下了。”王璇笑眯眯地打量着李继隆。

    “岂敢、岂敢。”由于王璇是天子身边的清要,李继隆虽是战功赫赫高等禁军都校,又是皇亲国戚。

    但这年月皇亲国戚不值钱,他也受到皇亲国戚的影响,被剥夺了兵权。所以,对待王璇几位有礼。

    王璇亦是有自知之明,非常尊重这位禁军大将,二人相见仅仅几句就非常相得。

    没多久,契丹军的新一轮进攻开始了,当李继隆得到消息后,不悦地道:“刚刚和王直阁说了几句,契丹人就来犯我军锋,真是大煞风景。”

    王璇风淡云轻地一笑,道:“契丹人不解风情,该打打屁股了,下官追随太尉左右,杀几个人解解闷。”

    “速速传令各部,按照原定计策反击。”李继隆被王璇恭维着,心下好生得意,无论怎样,被文官抬举,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当下道:“就请王直阁观战。”

    王璇非常兴奋,饶有兴致地看着李继隆对各部发号施令,观看宋军不断开赴前沿列成军阵。

    “张环。”

    随着李继隆粗声大吼一声,王璇被吓了一跳,一面暗说李继隆干嘛这么大声,一面顺着声音看去,却见一名满脸鳌须的褐袍将校快步跑来。

    “床子弩部置的怎样了!”李继隆用他那浑厚严厉的口吻,毫无置疑的质问,一旦张环说了个没有,那活该认倒霉吧!

    “太尉放心,末将早就把床子弩两翼部置妥当,只要契丹人敢逞强,就让他有来无回。”张环一脸的得意之色,显然对自己部署床子弩方位,有着绝对的自信。

    “看来契丹人真的要先打本帅!”李继隆笑眯眯地捻须观望前阵,他对于前阵守御是十分放心的,有悍将秦翰主持前军,足以应付辽军马队大举进攻。

    “张环,速速守卫床子弩,就看你建功了!”李继隆已无任何担忧了,军阵已经列成,以宋军的密集军阵,只要不贪图战功妄自追击,辽军马队在密集的弩箭打击下,根本不可能有机会靠近的。

    当张环下去后,王璇激动澎湃的心情,再也压抑不住,他即将看到众所纷纭的萧挞览之死。

第166章 初战2之出击() 
他在中军位置上,仅能看到辽军的部分旗帜,根本无法目睹全景,更无法体会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他丝毫没有考虑,决然道:“太尉,下官愿去前锋观阵,不知太尉能否应准?”

    李继隆一怔,王璇在他军中已不方便,把他放在身边,是看在皇帝侍臣的面子上。要去秦翰的前军,万一有失,怎么向皇帝交代?当下急促地道:“直阁就在本帅身边妥当,前方不久就要激战。”

    王璇知李继隆担忧他的安全,但他并不认为李继隆担心的是他个人,而是他的皇帝侍从文官身份。

    在稍稍迟疑后,道:“下官奉旨观兵,呆在中军怎能如愿,还望太尉行个方便,下官必然不会让太尉为难。再说下官虽然是文官,但亦是精通射御,比不得禁军将校,却也是能够自保。”

    李继隆自知王璇在威虏军的事,但还是摇头,道:“王直阁乃官家侍臣,断不上军前造次。不然,本帅不好在官家面前说话。”

    既然人家把话挑明白,王璇再强求就是难为人了,但他却认为能够参加这场大战委实不易,要不是王旦仓促回京,恐怕自己还是御营中,打发无聊时光。

    心下主意定后,决然道:“太尉,下官就到张环的床子弩队中,想来也不会影响秦太尉典兵,还望太尉行个方便,下官感激不尽。”

    李继隆见王璇一再坚持,他有些为难地动摇了,该劝说的已说完了,看来王璇主意已定,毕竟人家是皇帝的侍从文臣,又十分的知趣,他可不愿意得罪。

    想想,既然张环的床子弩在军阵之中,外层有几道重装步军构成的屏障,想来也不会有意外发生,逐道:“也好,那就由本帅的卫队调一什护卫,王直阁一切小心,切不可擅自前移军锋。”

    “太尉放心,下官一切听从秦太尉安排。”既然李继隆应允了,王璇自是大为高兴,反正到了前面,李继隆也约束不了他,怎样观察军情,还不是由他了嘛!

    当王璇去后,李继隆正在进行最后的调拨部队,却见内侍周文质骑马赶来,不觉道:“阁长前来何事?”

    周文质勒住战马之后,急切地问道:“太尉,王直阁何在?”

    “已去了前阵。”

    “太尉怎可如此鲁莽?”周文质大吃一惊,他不待李继隆说完话,就急的变了脸色,道:“两军交战、刀剑无眼,太尉怎可让官家侍臣上前,咱家是奉了官家旨意,宣王直阁回到御营,这可如何是好?”

    原来,冯拯前来奏事时,听说王璇去了前方,大为吃惊,劝谏道:“陛下,王公回京身负监国大任,岂可以王璇在前方涉险,再说王璇是陛下的内臣,万一有事怎生得了!”

    赵恒这才醒悟过来,立即传召负责澶州西北防务的内侍周文质,前去宣王璇回来。

    李继隆大为懊悔,早知道宁愿得罪王璇,也要坚持到底,彷徨无措间道:“两军交战在即,恐怕。”

    “太尉先派人寻王直阁,把他带到中军。”周文质也算是一位知名的宦官,与秦翰一样在军中任职,在两军即将开战的时刻,拉个屁人啊!先把王璇请回中军再说。

    只要王璇回来,一切都好办了,但他的话也没有说完,对面契丹军的战鼓敲响了。

    此时,王璇也在十名卫士的保护下,到了东面的床子弩阵地,在这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对面契丹军庞大的队列。

    那一道道由骑兵构成的马军横队,比起宋军的严密军阵,显的有些零散。

    但那一列列高大的战马,一道道如同铁林般地马队,给宋军步军极大的压迫感,使等待契丹军进攻的宋军将士,神经都蹦到了极限。

    这种庞大的场景,让他想到了当年在威虏军的铁林军。

    李继隆在军情大好之下,也忘记了王璇存在,契丹马队已经和他打了两天,绝对是强弩之末。

    再加上石保吉主力不断渗透,契丹后卫部队已经无法支援前方主力,战机稍纵即逝。

    正是击溃契丹前锋主力大好时机,即命发兵进行反击,周文质也是明白人,更是节制澶州西北方面的内官,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的,果断的敛口不言。

    当主帅进攻的军令传来后,前方节制部队的秦翰立即组织兵力进攻,整个宋军军阵有三支部队向对面的契丹军发动袭击,中间的是由数千人持有长枪大牌重装步军部队构成,这些隶属宣武军的重步兵,整齐步伐前进的气势非常壮观。

    左右出动的都是来广锐军骑兵,在广锐军之后各有千余名轻装步军跟进,形成两道壮观的钢铁洪流。

    如果说重重步兵推进,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城墙,那几千名广锐骑兵组成的两翼马队,就是两道钢铁旋风,足以摧毁一切敢于抵挡他们的力量。

    广锐军自不必说,后面出战的各有六个指挥振武军,他们在河北历次战斗中,都是和来自河东的广锐军相互配合,可以说是老搭档了。

    师宣臣的八千殿前司骑兵,在重装步军之后,做好了冲击的准备,这一仗广锐军负责两翼,他们负责突击。

    对面的契丹军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契丹军军阵也很庞大,有数以万计的马军和步军将士,但宋军的战壕和辎重车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各部队难以展开,更无法大方向迂回。在宋军的反击中,显露出混乱的趋势。

    随着宋军马步军不断接近,他们使自己的马军优势被化解的荡然无存。

    王璇当此大战,面对契丹新一代的统帅,心情非常激动,振臂高呼道:“有哪个愿意随本官出战?”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百余名宋军将士的响应,但张环却不愿意了,厉声道:“大人是官家身边的人,岂能再向前去。”

    王璇稍稍愕然,却不以为然地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快意沙场,本官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穷大措,有何不能上战场的?”

第167章 初战3之厮杀() 
张环粗人一个,得到的军令是保护王璇。在他看来,王璇到这里已经是极限了,再往前去就是血腥厮杀的杀戮场,无人能确保安全,断不能让天子身边的人去冒险了。

    他主意已定,非常生硬地道:“大人,就在此处等候李太尉帅令,请大人不要为难末将。”

    “你——”王璇心急如焚、热血沸腾,眼看张环不放他,立即手按剑柄,勃然变色,厉声道:“张环,一个小小拣中弩手军头,小使臣罢了,竟敢顶撞本官?”

    “大人、大人是天子门生,天上星宿临凡,小人区区卑贱武夫,自然不敢顶撞大人。”

    张环脸上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更没有软下来的可能,反倒倔强地抬起脸,生硬地道:“末将和弟兄们还有家小,望大人怜悯。”

    王璇听了张环这句硬中带软的话,顿时触动自己的心思,兴奋的火焰,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来的结果——灭了。

    是啊!光顾着自己率意行事,却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触,要是真的杀出去了,即便是自己没有什么事,恐怕李继隆也不会饶过张环等随行将士,或许真会被斩首。

    左右想想,反正自己也过了一把瘾,前面也非常危险,不去就不去了吧!望着一脸决然悲戚的张环,他有些歉意地道:“张军头,是本官孟浪了,还望军头恕罪!”

    张环却不想王璇竟向他赔了不是,这可令他有些手足无措,他一个低等将校,哪敢承受从五品文官的赔礼,惶恐不安地道:“末将不过是劝谏大人,怎敢劳大人说话,万万承受不起,承受不起。”

    “呵呵。”王璇对于张环的态度,显然是非常满意,多年来有意无意中,他已适应了上位者的心态。

    会心一笑,道:“军头不用过谦了,有今日之功,军头必能跻身大使臣,到那时,还望军头照顾一二。”

    “岂敢、岂敢。”张环听了王璇的断言,心下自是大喜过望,能够成为大使臣,自是他们这些低等将校的心愿,当下更加恭敬地道:“还望大人在太尉面前美言两句,末将就受益匪浅了。”

    “咱们先看看前方战事吧!”王璇不置可否地一笑,他把话转到了自己最关心的事上,目光也随即变的有些失落。

    两军前方已经交上火了,宣武军重装步军部队步步前进,逐渐接近契丹军前锋。

    这些重步兵手持沉重宽长的大牌,足足有一人之高,用以抵挡契丹骑兵射来的箭矢。

    大牌之后是三排手持重弩的弓弩手,利用手中射程远、贯穿力强大的重弓,连续对契丹军发射出致命的弩箭。

    后面是手持大枪的长枪兵,他们跟随在弓弩手之后,准备对契丹马队做最后的一记重拳。这是攻势作战,弩兵在前,枪兵在后,接近敌阵,弩兵迅速构建阵地,掩护枪兵前进。

    宋军两翼也是有大牌和弓弩手组成的警戒部队,因为契丹军不断派出游骑,骚扰宋军前进的步伐,这些弓弩手和契丹军骑兵展开对射,给予契丹军游骑极大的杀伤。

    要说弓箭手对机动中的骑兵,威胁力较小,弩兵就另当别论了,准确,犀利的弩箭,很少有骑兵在百步内逃脱。

    广锐军在两翼马队约有四五千人,几乎占整个广锐军的三层兵力,他们胯下的河曲马是军中最优良的战马,其耐力和奔跑力都非常优秀,比起契丹军大量装备的战马有着很大优势。

    仰着漫天的尘土对契丹军展开包抄,虽然兵力略显单薄,但轻装马队优势就在于机动性,而不是面对面的厮杀,何况宋军主力军阵中还有殿前司马队,这两支马队所要做的是,创造主力部队出击的大好战机。

    面对宋军迅猛的攻势,契丹军空有强大的马军部队,却无法做大范围的机动迂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军一步步逼近,静态的作战对契丹军极为不利。

    契丹军法严令没有主帅帅令,各部不能撤退,违令者领军将校全部处死,而且各部不能无令展开反击。

    这种战法对大规模机动作战,有合理的一面,各部严格按照帅令进退,保持不间断的进攻势头,没有一支军队在战场上会一拥而上,或者是自由进退。

    如今,后卫部队遭到石保吉大军的打击,进入宋军阵地的主力与后方失去联系,一时间军心震动。王璇并不知道,石保吉的前锋中,石贻孙率领一都骑兵,与契丹马军展开激烈搏杀。

    宣武军的重步兵开始和契丹军前锋马步军接战,宋军弓弩手在最后一轮的弩箭发射后,退进了军阵中。

    手持大枪的重装步军将士冲到了前方,他们排列成几道密集的队形,向契丹军军阵缓缓地压了上去。

    双方在短促的时间内,发出了激烈的碰撞,两军交汇之处的契丹军将士倒下了整整一大片,宋军的重步兵却势头不减地向契丹军军阵深入。

    在这场面对面的惨烈格斗中,契丹军明显处于绝对劣势,只能和宋军进行正面作战,其结果就是被宋军重步兵,按着头皮一阵暴打,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