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第102部分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102部分

小说: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贾诩,是同一日入的'白虎山城'。然随后的境遇,却是天差地别。

    说起来,吕布的开场很是不俗。“大王提名”、“山巅较武”、“[真传]接风”,五原吕奉先的名号,在他入白虎第一日,即广为流传。许多人都以为,他会是下一个关真传。

    与之相比,默默无闻的贾诩,就显得逊色许多。

    但是,入城三日、'仙人弈棋'。贾诩一朝登台,即横扫群伦、跃居'人机榜'榜首。他对棋局中一百一十三种“兵卒”、二十一类“陷阵”的运用,奇诡多变、玄之又玄,引得无数人叹为观止。

    再之后,贾诩与[学园]园长相逢道左。两人坐论《孝经》、《尚书》。

    半晌之后,贾诩获蔡伯喈盛赞“文锋富赡”,被邀参观[仙门学园]。当日下午,他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学园]讲师,月薪'金'五十、'贡献'五十。

    吕布得知后,羡慕不已。他的遭遇又不一样。

    入白虎第一日,比武、醉酒。第二日,酒醒之后,他就意气风发地赶往'仙人棋局'。

    然而,登台第一日,他与某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世家子势均力敌,最后惜半子落败。

    第二日,他被一位鲁姓小儿横扫出局。

    第三日,他连胜两场,又败于一寒门书生之手。同一日,贾诩“纵横捭阖、全无敌手”。差等生吕布,只有“高山仰止、仰之弥高”的份。

    第四日,胜三败一。

    第五日,不足一刻,即遭一徐姓小儿攻入中军大帐,溃败。

    ……

    每日于'人机榜'二十名的位置,上下挣扎。吕布的表现,甚至都比不上一同拜山的高顺。

    高顺十战连胜,一脚踏入'人机榜'前三之列。虽说十一、十二战,皆败于贾诩、徐小儿手。但在此之后,高顺力拒数十位挑战者,牢牢坐定'人机榜'探花之位。看形势,应是稳入'外门'了。

    至于吕布,'人机榜'二十、'仙门'无望。再折腾下去,也是白费功夫。若要踏入仙途,还需参加'白虎大比',争胜夺魁,才好入门。

    但是,原定于十月十五的第五届'白虎大比',因“稽查”之故延误,至今未有音讯。吕布曾就此事询问潘[真传],他道“或于腊月开”。

    一个“或”字,惹得吕布心焦魔乱。

    “奉先,你可还为那[白虎大比]事烦恼?”贾诩笑着问道。

    吕布点头,看向微笑着的贾诩,疑惑问道:“文和兄,为何有此一问?难道说……”

    “今日本当休沐,园长却急招众讲师,命我等抄录此文,并张贴于城中各处。”贾诩自身后取出一卷文书,递至吕布手中,笑眯眯地道,“我观文中有[大比]之事,便先拿与奉先瞧一瞧。”

    吕布忙先致谢,随后才翻阅文书。此是一篇名为《[仙门]告白虎十万民书》的公示文。

    公文开篇即道:“因‘袁家谍人’一事,白虎山展开秘密稽查,发现'仙门'确有疏漏之处。于是,得'小大王'应允,惩处‘胡作妄为’的'内外门'弟子、驱逐‘心怀不轨’的'白虎山城'居民。”

    随后,即是长长的名单。

    二十余位'仙门'弟子在前,所作恶事、错事,一览无余。

    三百多名'山城'居民在后,恣意妄行、淫侈不轨者,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文中还列有“冬月新政”。“新政”的内容,涉及到'白虎山'的方方面面。

    有'孤独园'、公共[溷厕]等公用设施的建造事宜,及落成之后的维护方案。

    有[稽查司]的成立,及巫罗、夏侯惇等主要负责人的任免。

    有[白虎山城]所用货币的调整。[飞凤寨]、[白狼谷]所产[麟趾金],价值过高,不利交易流通。遂有[真传]关云长提议、[燕大王]定下规矩,全面推行[青蚨钱]。

    [青蚨钱],乃白虎城所产[青铜]制成,分有一文、二文、五文、十文、百文等面值。上刻相应隶书,及蝴蝶、熊猫、双飞鹤、耳翅小马、九尾狐狸等图案。

    也有[仙门学园]的教学改革,比如说将算术、窍穴经络等[疏议],正式纳入[学园]教材。对在园学子,每月进行一次测评。得优者,可获[贡献]、[金]等奖励。

    文书最后,是天下人、尤其眼前的吕布最关注的[白虎大比]等活动的整改。

    自明年开始,[白虎大比]、[拍卖大会],每年只举行两次,分别在仲夏、冬月的月中。而“父老五选会”、[仙人棋局],也将于同月定下“入门人选”。

    此外,每一位参选、参赛人员,都须通过[虔诚检测]。而后,如实登记自己的姓名、籍贯、个人简历等资料。但有造假,严惩不贷。

    吕布久等不至的第五届'白虎大比',将与'拍卖大会'、“父老五选会”一起,于腊月初一举行。

    吕布看完,颇有些无奈:“还要等上一月呐。”

    贾诩同感无奈。

    二人都是一时俊杰,虽说眼下贾诩虎踞[人机榜]首,风光无俩。但以吕布的武艺,腊月[大比]夺魁,也如探囊取物般轻巧。

    两人同一日拜山,也会在同一日入[仙门]。彼此之间的差距,也只是贾诩那一个月的俸薪。

    而五十[金]与[贡献]的俸薪,一朝入得[外门],做几个[任务]也就有了。

    所以贾诩的处境,虽比吕布好些,但也相差不远。他也一样苦恼[白虎大比]的延迟。

    “文和兄,这[虔诚检测]设在何处?”吕布问道。

    “城门楼外,[仙根查询处]的居舍中。”

    “你我同去,瞧上一瞧?”

    “好。待我贴好公文。”

    [白虎城]城门楼外,蔡园长书写的《[仙门]告白虎十万民书》,已然贴于城墙之上。

    围观者甚众,掎裳连袂、项背相望。有人朗朗诵读,有人洗耳倾听,有人讲是说非。

    吕贾二人略过此间,径直走入邻近的居室。果见一长案,增设于[仙根查询]旁。

    当值的是[真传]弟子李进。他指着案上一枚大如头颅的透明光球,对案前排队的十几号人道:“将手置于球上,默念大王名号,则光芒自生。”

    十几人依次上前,闭目触球,果有光芒显现。有白中带黄、黄里透红、红中有紫,各样颜色,不一而足。

    吕布、贾诩细细观望,杂色居多、纯色极少。

    很快,次序轮到吕布、贾诩二人。

【015】董卓出征() 
吕布上前,李进微笑示意。两人曾于“山巅较武”,对彼此的武艺,互为赞许。

    吕布恭敬见礼。

    [仙门]真传弟子共有七位,若论起眼下的声名,则首推第七[真传]燕云。[讨袁]之役,一式[雷霆巨掌],毁营灭寨、震慑群敌。而后制“水火”三轮车,奇思巧为,风靡兖州之地。

    据说[白虎商会]的甄会长特意登门拜访,订制了三台分别由“冰水火”[异能]驱动的[三轮车],要在腊月[拍卖大会]上高价出手。多少豪商巨贾闻之,竞相筹备重金、赶赴白虎,欲争此“日行数千里”的奇物。

    而若要比起人缘好坏,则当属[真传]潘凤。其人出身医家,却弃医从武,最好与人为善、交结朋友。他和[真传]关羽相交莫逆,又与袁术、张燕、公孙瓒等[内门]为友。虽有“交往太平渠帅管亥”的不良行迹、且常与[真传]巫罗斗气,但瑕不掩瑜,仍算得上[仙门]人脉第一。

    最后,如果让三百多名[内外门]弟子评判“哪位[真传]最受推崇”,则必然是李进李行之。

    昔日的“三食老妪”、今日的'白虎祭司'刘氏,可是'白虎山'顶顶有名的人物。当年“杀虎奉母”事,至今犹在流传,于孝德一项,李进堪称一时典范。而且其人低调谦逊、不朋不党,人前人后,亦不说是非,称得上私德无亏。

    至于'仙途',他非“生具灵根者”,得'小仙宝'后,即奋身独步、朝夕修行。历时一年,以“无缘仙道”的资质,将'长枪'、'重戟'、'神枪'三种'小仙宝'修至巅峰。而后得'小大王'“塑'仙根'、赐'飞剑'”,再次踞'仙门'之巅。如此赞他一句“众弟子的修行楷模”,毫不为过。

    吕布素来自矜武力,入'白虎'后却在李进、关羽、黄忠、夏侯惇处,屡屡碰壁。尤其是李进,其枪法戟术之妙,实乃吕布平生仅见。

    是以,吕布虽与潘凤交好,却也如'仙门'弟子一般,对李进最是推崇。

    李进还之以礼,同时示意吕布检测继续。

    吕布遂伸手触球,闭目默念“燕大王”。待过了三五息,他睁眼双目,面前白茫茫一片。

    纯白之色?

    是好是坏?可算是通过这'虔诚检测'了吗?

    吕、贾二人进门时,李行之已将各色光芒所具涵义讲完。两人只听得一尾巴的操作法门。

    吕布望向李进,想知结果如何。身后的贾诩,却是心里一凉。他分明瞧见,那纯白光芒亮起时,对面的李'真传'面色一肃。而居室中检测完毕的那些人,不少发出“嘻”、“呵”等戏谑之声。

    贾诩收敛心思,越过吕布,伸手向前。

    不五息,那光球之上,显出一片雪浪堆银的白茫茫。

    贾诩再去瞧李进,这位向来谦逊温和的'真传'弟子,已然面现冷色。、

    未待吕、贾张口问询,李进淡淡开口道:“光有四色,白、黄、赤、紫。人分四类,无信、泛信、虔诚、至诚。”

    吕布、贾诩心里一比较,顿时凉了半截,却又听李行之继续道:“传大王旨意,无信者,不得居'白虎城'、不得参与'大比'。泛信者,不得取'仙宝'、不得入六大'秘境'。”

    吕、贾闻言,如坠冰窟。

    片刻之后,二人低下头,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稍显踉跄地走出'仙根查询处'。

    杲杲冬日、暄妍和风,上了年纪的人,最喜欢这种可以蹲坐道旁、负暄晒暖的好天气。而吕布、贾诩行走此间,却好似堕入那三九寒冬、说不尽的冰冷。

    良久,吕布道:“我欲往'大王祠'请一尊‘小大王像’,文和兄,你去不去?”

    贾诩颌首。

    两人遂一同前往'白虎大王祠'。先是诚心祈祷半日,而后,方在白袍'祭司'刘氏处,购得两座'小大王木像'。各自抱着,躲躲闪闪,返回'悦来客栈'。

    此后一月,两人未再现身。就连那“人机榜首”贾诩,也暂辞'学园'讲师一职,不曾踏出客栈半步。

    ——————————

    北地,代郡,高柳县城。

    西郊,两千余将士出城,万民相送。

    郡太守董卓,行在军阵最前方。他骑跨着威武雄壮的'长牙金彘',身旁还有一匹炫如焰火的九尺红马跟随。

    董太守身后,是郡尉华雄、司马李儒、骑都尉李傕等将,仪表气度,各有不俗。

    众将之后,则是两千余甲胄裹身、面口都不露的骑卒。

    太守与众将经过时,郡中豪杰,无不山呼祝辞、赞语。而又待骑卒经过,却都哑然无声。个别妇孺老幼,甚至掩起口鼻、回首他顾。

    这般差异,在场所有的人,都不觉得奇怪,都好似习以为常了一般。

    很快,太守及众将士策马西去。高柳县民,也三三两两地回城。

    一名少年立在道旁,远望着军马疾驰,若有所思。

    “国让,回家了。”有伙伴大声招呼少年,“莫要乃母久候。”

    “这就回。”少年依依不舍地转过身,对伙伴道,“'长牙金彘'、九尺[红马],真雄壮也!男儿当骑此巨物!”

    伙伴忍不住翻起白眼:“翻来复去就这么一句,渔阳说、上谷说、到代郡了还说,你烦不烦啊!”

    名唤“国让”的少年嘿嘿一笑,丝毫不以为杵,又道:“你说咱们跑去参军,怎样?”

    伙伴横了他一眼,问道:“乃母答应了?”

    少年顿时泄了气:“没有。”

    二人都不是'高柳'本地人。两个月前,渔阳、上谷、代郡等三地的乌桓作乱。少年一家,被迫与乡邻一起,背井离乡。

    流落途中,忽遭乱贼。一群人正要悲呼“我命休矣”,却逢董太守率军路过。

    于是金彘突击、红马扬蹄,不待董卓及麾下武将出手,一猪、一马,就已慑服群贼。

    少年一家及众乡邻赶来拜谢。一番沟通,才知这“猪、马”的主人,正是眼下北地名声最旺的董仲颖。

    

【016】蒙面步卒() 
自《[仙门]诸子》的画本刊发、并风靡天下,董卓之名就流传于幽并二州。及其受代郡太守一职,便逐渐为北地人熟知。

    不过,真正使董卓名气大震、威加幽并的,还是他赴任之后的作为。

    九月十二,董卓入主[代郡]治所高柳城。恰逢辽西鲜卑犯边,劫掠人丁、抄暴财物。

    此时的鲜卑,檀石槐虽死,余威犹存。其孙骞曼年幼,遂有魁头代政。魁头武勇有余、谋略平平,虽难以服众,却好歹维持住东、中、西三部鲜卑联盟的局面。

    正因此,即便此次犯边的鲜卑,只是西部鲜卑的某一支部,骑卒亦不足两千。汉军却依旧如往常一般,续深沟、筑高壁,关门闭户,不与战。

    董卓见状,勃然大怒。无视郡中长史的劝阻,径直率华雄、胡轸、李傕等将,率百余亲兵,决然出城。

    长史惊骇,忙召集城中守将戍卒,准备出城救援这初来乍到、即莽撞行事的新太守。然还未等城中将士武备整齐,一声惊天动地的嘶吼,就自城外传来。

    城头的长史、校尉,忙探头望去。就见那董太守双目圆睁、须发皆张,如一头狂怒的雄狮,猛然大吼!

    [高柳县城]共有军民两万四千余人,眼下正分散在城中各处,或襄助守城、或龟缩家中。

    吼声一起,万民皆惊。

    其音声宏亮,相隔数里,犹清晰可辨。且凄厉暴虐、不类人声。常人闻之,无不胆战心惊。

    数里之遥犹如此,更不用提与其正面相对的鲜卑掠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