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第19部分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19部分

小说: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83年的汉末,尤其如此。

    再过上十几年,虞初所著的《周说》,更是在仲长统“《百家》杂说,请用从火”的主张下,被那些正统文人一把火烧了干净。

    而“黄车虞家”,也是“成也虞初,败也虞初”,逐渐没落,不显于世,也无从找寻了。

    反倒是原本声誉稍逊的丁夫人,留下“诅军丁”一脉,一直居住在越地。而且依旧是“巫祝传家”,在吴越之地颇有名望。

    夏侯惇在“诅军丁家”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虽然没学到,但大致了解了所谓的“巫”。

    “诅军丁”的巫祝,其职能大约可分为五种:交通神鬼、卜凶问吉、辟邪禳灾、祭祀丧葬、治病救人。

    所谓“交通神鬼”,在夏侯惇看来就是个笑话,因为亲眼看到一位“迎河神”的丁家巫祝,失足落水而死。

    至于辟邪禳灾、治病救人,他幼年就体会过,不足为信。

    祭祀丧葬,也只是礼仪主持,无半点神异之处。

    只剩下那“卜凶问吉”。夏侯惇经历无数次后,也没了兴趣。

    越地最常用的占卜法,是“鸡骨卜”。“诅军丁家”犹善此法。

    具体的流程,是卜者将鸡宰杀后煮熟,取鸡两眼骨,上有孔裂,若似人形则吉,不似则凶。

    来占卜的越人,尽信无疑。而夏侯惇则多次追踪对比、反复勘察考究,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占卜,就是一门话术”。

    大失所望的夏侯惇返乡归家,此后数年,都一心扑在武艺上。

    再待后来“尸解仙”的修行法门流传在东汉十三州的大地上时,他才稍稍转移了一下注意力。

    但是他依旧一无所获。

    直到“燕大王分发仙宝”的消息传来,直到他赶来白虎山,直到他被冰封之后,终于有了转机。

    仙法,真正的仙法,出现了。

    来之前,好友曾将燕大王的仙法斥为“障眼的戏耍杂技”。

    什么是戏耍杂技?

    郡县中的闹市里,豪门大户的庭台上,那些倡伎所做出的匪夷所思的动作--飞丸跳剑、披胸受刃。

    当然了,还有传自极西之地大秦国的“口中吐火,自缚自解”;或者西南夷掸王国的“幻人”,所拥有的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的幻术。

    然而,夏侯惇亲身感受到的“冰霜仙法”,不是与政事纠缠不清的天文阴阳之术,不是乡里之间闹剧一般的傩戏,更非这些障眼的杂耍。

    那是真真正正的仙法,夏侯惇追寻了很多年的“真正法术”。

    为了它,夏侯惇愿献出自己的所有--资财、武艺、名望,所有一切。

    抱着这样的心态,夏侯惇来到燕小乙的台前。

    他首先看到的是潘凤,一个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伤势的潘凤。

    夏侯惇一愣,然后就想明白了。这应该就是传闻中燕大王“一指疗伤”仙法的功劳了!

    他的心里因此更加的火热。

    仙法啊!

    接下来,不管潘凤、巫罗他们俩作何表情,夏侯惇恭恭敬敬地对着太师椅上的燕小乙行了一个大礼,然后道:“大王,夏侯惇请求大王再给予一次初赛的机会?”

    若能再登擂台,决赛名额必然在握!获取仙宝的九个名额,也必然有我一个!

    然而,夏侯惇没有等来是或否的答案。他等来的,是三个问题。

    “若得仙宝,需等上一年半载,你可等得?”

    “能!”

    夏侯惇毫不犹豫地答道。

    “得了仙宝,须随在我左右。几年或者几十年,你可随的?”

    “能!若我通过决赛,必以师礼奉大王一生一世!”

    夏侯惇依旧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若有一日,我与你的良友亲朋,结怨、成仇,你当如何做?”

    这一句话问下来,别说是夏侯惇,就算是一旁的巫罗、潘凤,甚至是李进、任秀儿,还有那陈县令、赵县尉以及台下数以百千计的人群,都愣在当场。

    忠义不能两全!

    这是自古以来都难以作答的难题!多少名载一世的先贤、豪杰,面对这个问题时,都束手束脚、无可奈何。更不用说他们这些普通的凡俗人物。

    “将我的良友亲朋送返归乡,然后回山向大王谢罪。”

    良久之后,夏侯惇如此回答。

    燕小乙听了之后,未做评价,而是允了他以及其他的被打败的人“再登台”的机会。

    夏侯惇跪谢之后,若有所思地去了,而身边的人则陷入沉思中。

    潘凤没想那么多,他只是在心里一直摆弄着“阿翁与大王”这座天平。而巫罗则想到了更多、更远。

    比如说,大王今日问此话的用意何在?大王招揽信徒的用意何在?大王今后会做什么?我在将来当如何做?

    直到日落西山,“初赛”结束,他们这些人也没有想出心中最合适的、能完美解决“大王与亲朋”问题的方法。

    而通过“初赛”的五十三个人,除去之前表态的夏侯惇,在来到燕小乙身前行礼见过之后,都道了一句“若得大王看中,必以此身此生,犬马为劳!”

    而燕小乙仍未做评价,他与任秀儿一人一边抬着太师椅,就要上山回屋了。

    扑通一声,旁边有人跪了下来。

【031】五十三人() 
【我有时间,但是,这些时间稀碎稀碎的!啊啊啊!还有3天,长白班、科里蹲的七月就要过去了!努力!努力!努力!】

    “求大王赐予一枚仙宝!”

    跪倒在地的,是燕小乙一直不怎么待见的赵县尉。

    “不可能。”

    燕小乙摇了摇头,他很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得了失心疯,否则也不会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直接伸手讨要“仙宝”。

    五十三名通过“初赛”的人员,听了这话直瞪眼。个别脾气暴躁的,甚至都骂出了口。

    我们打生打死,为的也仅仅是一个决赛名额。你倒好,开口就是仙宝。

    想得太美了!

    “那大王赐予一个决赛名额也可!”

    这赵县尉的风向转得倒很快,见方才燕小乙拒绝得坚决,场上的气氛又不对,便马上改了口,退而求其次,要个决赛名额。

    “什么叫也可?!”

    “君有疾乎!”

    “赵县尉是吧,有本事就上台与我们一战,别在那儿烦扰‘小大王’!”

    “这鄄城县的县尉可真有意思,你以为这是在市井肆舍买菜呢,还带讨价还价、挑挑拣拣的!”

    赵县尉不理会这些人的挑衅叫骂,只拦在燕小乙跟前,抓住那太师椅,反复恳求,一幅死缠烂打的架势。

    陈县令以及其他相熟的人,都来劝这赵县尉,莫要无理取闹。

    也确实是无理取闹。

    其一,你不合“三十六岁限制”的规定,若让你进了决赛,其他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甚至年龄更大的人该如何安排;

    其二,“初赛”已经结束,五十三名决赛者已经确定,让你空降插入,凭什么?就凭你是鄄城县的县尉?

    笑话!

    你不看旁边还有一堆落选的县尉、贼曹、游徼、亭长……,正眼巴巴地看着的吗?

    然而,就算是别人将其中原因一条条、一例例地分析给赵县尉听,可他就是一根筋地拦把在那儿,谁说也不走。

    燕小乙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潘凤巫罗他们赶紧上前,要将这姓赵的“劝退”。

    这时,夏侯惇越众而出,来到赵县尉跟前。

    “燕大王分发九宝于诸生,提携我等去寻那原本虚无缥缈的仙途。我夏侯惇感恩,我五十三人同感恩!”

    “白虎山下、九擂之上,我五十三人今日苦苦争胜、流血流汗;明日又将有绝大多数的人,无缘此九宝,而失意离开。”

    “然而,我等流血之时,甘之如饴;离开之时,也必然无怨无悔!”

    夏侯惇的这几句话,一下说到了其他五十二人的心坎里。

    旁观者们也暗暗点头称赞。就连潘凤,也因此对夏侯惇有些改观。

    说到底,君子坦荡荡、正正堂堂,才是大好男儿的仪态、风度!

    功名只向马上取!

    仙宝,也仅凭掌中刀!

    似赵县尉这般死缠烂打、胡搅蛮缠者,徒惹人厌!

    夏侯惇说罢这一席话,“呛啷”一声,长刀出鞘,直指其眉心。

    “你为一县之尉官,休作女儿态!”

    “拔出你腰间长剑,与我同登九擂台!”

    “胜我,名额自取!”

    “不胜,请速离此山!此地!”

    “呛啷!”

    “呛啷!”

    “呛啷!”“呛啷!”

    刀剑出鞘声,不绝于耳。

    余五十二人,同执刀剑上前,共声大喝:“胜我自取,不胜速离!”

    刀剑相逼之下,赵县尉无奈缩回双手。

    此时的他,心中憋屈至极,暗道——若我早生二十年,若我不被酒水美人掏空身子,何惧你们这帮兔崽子!

    赵县尉其实也挺后悔,本以为就算自己不能参加“初赛”、“决赛”,以“鄄城县县尉”的身份,怎么也能混到一件仙宝。

    没想到这“白虎山大比”的吸引力如此之大,单是与他平级的“县尉”就来了四五个。

    再到后来,就连两郡有名的世家子弟夏侯惇,都跪倒在燕大王身前,只为一次“再上台”的机会。

    赵县尉这才知道,仙宝与他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

    所以,他一咬牙,跪下来求一决赛名额。没办法,直取不得,那就只能迂回了。

    另外,他与那人约好的时间已然不多了,再不抓紧,仙宝可能就一辈子都摸不着、得不到了!

    “大王,赵某愿舍去县尉一职,只求一个‘决赛’名额!”赵县尉曾在心里琢磨过这燕大王,他招揽信徒、聚众邀名,必有所谋。就算不如张角那般有反心,也肯定所图甚大。

    自己好歹一县之尉,主动放下身段投靠,他肯定不会再拒绝了。

    然而,他想错了!

    “不行!”

    赵县尉傻眼了,我“付出”了这么多,求的只是一个“决赛”名额啊!这都不给?!当真不给?!

    “大王,赵某舍去官身、舍去富贵,求得只是一个结果难料的决赛名额啊!这也不许吗?”

    “不许!”

    这一次回他话的是潘凤,燕大王早就不耐烦地回山了。

    “大王,我只求一次机会!”

    赵县尉对着燕大王小小的背影,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大声喊。

    “给与不给,由燕大王定!你这么做与胁迫大王何异?”巫罗上前,对赵县尉道。

    陈县令也劝他:“小大王之前都说了,这次只是第一届,只是刚刚开始,以后多的是机会。你这般强求,惹了大王不高兴,反倒不好。”

    赵县尉毫无形象地坐在地上,耷着脑袋、苦着脸,心思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

    夏侯惇等人早就撤了刀剑,看着丢了魂似的赵县尉,突然觉得他很可怜。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察觉到一件事--“决赛”的名额,比他们想象中的更为重要!

    咯吱!咯吱!

    无数的人攥紧了拳头。

    五十三人,两两对视,战意横生!

    人群之中的杜仲,心里暗暗叫苦,看样子明日必定又是一场场的龙虎斗,我是得拼了老命喽!

    “诸位,明日之事先放一放。”夏侯惇首先开口道,“刚才你我齐举刀剑、共指一方,那我们便是一日的同袍。”

    “天色已晚,归程路远,我五十三同袍便在这白虎山下、月夜当中,把酒论武,共谋一醉,如何?!”

    “好!”

    “我的轺车上还有九袋‘三瓮酒’,这就取出来,与诸君共饮!”

    “三瓮酒?哈哈,今天是来着了。诸位,谁与我同去这白虎后山,捕些野味好下酒?”

    “我!”

    “我去!”

    “杜某忝为附近临泽里的里正,这就让里人前来,帮着埋火造饭、整饬菜蔬果脯,为诸位同袍尽地主之谊。”

    “哈哈,多谢杜里正了。”

    五十三人聚成的小团体,一片欢声笑语。

    而在这之外,便是那些因“错失仙缘”而失落、羡慕、嫉妒的一群群人。

    巫罗看着这两样人,想起了过往。

    “巫仙仆,留下来与我们一起吧。”夏侯惇凑过来问道。

    “不了,我得去侍候小大王。”巫罗摇头拒绝,看了看夏侯惇,又转头对其他五十二人道,“明日大比结束,无论胜败,我与诸位共饮!”

    “哈哈,巫仙仆风度不减往日。”

    “明日共饮十八盏!”

    “十八盏怎够!”

    “十八瓮!”

    “巫仙仆慢走。”

    烛火升起,炊烟缭绕。

    妖娆夜色,英雄醉酒。

    …………

    翌日。

    官道上,一架辒辌车缓缓驶来。

    这种衣车,车厢掩闭、旁开窗牖,是世家子弟的最爱。

    “阿翁,那边好热闹吖!”

    一根肉乎乎的小手伸出窗棂,指向白虎山的方向。

    “洛洛,别乱动。”

    “阿翁,我要去山那边。”

    “我们还要赶路呢。”

    “阿翁,我要去那边!”

    “杜洛洛,阿母会打你屁屁的!”

    “阿翁!阿翁!阿翁!”

    “好好好,这就去!”

【032】我会算命() 
【我在努力。】

    辒辌车越是靠近白虎山,那边传来的喧闹声响就越大。

    “公子,我们出门在外,凡事都要小心。听前面的动静,至少也有上千人聚在一起,不宜前往啊。”驾车的御者有些担忧,毕竟他们主仆三人出行至此,势单力薄且无所依仗,万一有什么变故,怕是后悔都来不及,“公子,我们还是绕道而行吧!”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我是知道的。”这位公子的声音听起来很无奈:“但是,但是洛洛喜欢凑热闹,我也没办法!”

    “阿翁最好啦,么么。”

    “就你嘴甜!”公子的声音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