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第30部分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30部分

小说: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柑烨寰蝗兆印

    然而,过上两三日,待那些参加了“白虎山大比”的沛国人陆续返乡后,夏侯家的平静生活就被打破了。

    或是乡县游侠、或是高门士子、或是行商坐贾,夏侯惇家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

    不停地有人问他--

    “燕大王何等样人?”

    “可得长生否?”

    “元让可否展示一下仙法仙术?”

    “可能携我入那白虎山门?”

    “倾我一身所有,购一仙宝,可能行?”

    诸如此类的问题,乱得夏侯惇头晕脑胀。他好不容易应付走,亲属朋友又来相问。

    于是他索性召集了夏侯、曹氏两族的青年俊杰,将自己白虎山一行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和盘托出。末了,夏侯惇道:“大王的仙法确非虚妄,诸位若属意仙家修行,万万不可错此良机。”

    他所说的都是心里话。

    此时的白虎山燕大王一脉,立下山头才不过两三月。长老之位空悬、真传之位也只五席,而内外门弟子加起来仅过半百。这数量可说不上多。

    琅琊于吉,只会烧香诵经、符水疗病,其精舍中即有数千吴会人侍奉之。

    钜鹿张角,持九节杖、念符水咒,只言“以善道教化天下”,亦有十万太平徒众追随之。

    而燕大王,挥手即定人生死,唤雷霆、招神龙;一轮“耀阳”照临下土、映一县之夜空,纤毫毕现、一如白昼!

    这等仙家手段,岂是于吉、张角之流可能比!

    然与此两人相比,大王身边的追随者少得可怜,眼下尚不足百名。

    亟需补充!

    仙家门槛,虚席以待,正是凡夫俗子力争仙缘之时!

    大禹凿山开龙门,黄河自中流下。每逢暮春之时,即有黄鲤鱼不远千里、逆流而上。跃过此门者便化为龙,不过,归来伴凡鱼。

    好多人都觉得,两个多月后的“第二届白虎山大比”就是一道龙门!只有擂台得胜、脱颖而出者,才如那幸运的“黄鲤鱼”,就此“蜕去凡胎”,踏上仙途。

    也正是因此,夏侯惇能想象的出“第二届白虎山大比”参与人员的数量必然远远超过“第一届”。其激烈程度、晋级难度,也当远胜“第一届”!

    谯县之中,夏侯与曹多结姻亲连理,虽不同姓,几可视作一家。

    县里传言“曹夏一家多俊杰”,然而在夏侯惇看来,两家勉强能称得上青年“俊杰”的只二十余位。若上得擂台,可稳坐“内门弟子”之位者,仅二三名。

    这还是比照“第一届白虎大比”的水平估算的,若遇上更为激烈的“第二届”,这人数怕就更少了。

    幸好,燕大王在他临行前告知,身为‘真传弟子‘,他夏侯惇拥有两名“内门弟子”的举荐名额、五名“外门弟子”的招收名额。

    七个名额,夏侯惇想“发放”给两族子弟。如此,“一人得道”的他,也算得上惠及亲属了。

    然而他虽有好意,别人却不一定会接收。

    “此‘燕大王‘可能赐长生、能活死人?”

    开口的是曹洪曹子廉,年仅十五,有武勇、善理财,颇受长者看重。

    夏侯惇回想了一番,回答道:“长生与否尚不可知。亡去者,大王亦无可奈何。然濒死之人,大王一指可活。”

    “神龙的模样,族兄可亲见?”

    “未曾。”

    “那‘燕大王‘可能腾云驾雾?”

    “未得见。”

    “你所说‘烈阳‘…”

    夏侯惇对曹洪连续不断的质疑颇为不耐,皱眉打断道:“神龙之吼,雷泽一乡尽闻之;烈阳跃空,我白虎山上下皆观之!即便不能腾云驾雾又何妨,称仙道真足矣!”

    曹洪还要再问,夏侯惇挥手止住:“大王之能,无可置疑!子廉若无他事,毋须再言!”

    曹洪瘪瘪嘴,不再言语。他虽受族里长者看重,但面前的人可是“滕公双子”夏侯惇,容不得他过于放肆。

    “孟德曾说过此小儿是淫祀野神、祸乱之源。这事,大兄你是知道的。”

    第二个开口的,是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夏侯妙才。

    “在见到真正的仙法仙宝之前,我与孟德的想法一般无二。”对这个本家兄弟,夏侯惇还是很看重的,“真仙与否、野神与否,妙才上了白虎山就一清二楚了。”

    “还是先告于孟德,看他怎么说吧。”

    夏侯渊摇摇头,拒绝了族兄的提议。

    夏侯惇很无奈,妙才族弟自幼与孟德交好,行事多以其为主。论起亲疏,自己反倒像个外人。

    罢了,罢了!

    各人福缘,强求不得!

    只要日后莫说我夏侯惇不念亲族就行!

    先后遭拒的夏侯惇,没了先前的热情。言谈之间,没再提起白虎山,只论兄弟叔侄情意。

    只是后来抵不过族中少年们的苦苦强求,施展了[玄冰斩]。

    三道突兀的冰轮闪现,停不逾秒,径直碾向三丈远处。

    “唰!”

    冰轮忽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夏侯惇身前一道长逾三丈、宽约二尺的冰霜小径。

    院中的温度,骤然下降,如同深冬化雪之日,透彻入骨的凉意裹来!

    曹夏俊杰们,纷纷打了个哆嗦,都在一刹那清醒过来。

    这就是仙家手段吗?!

    众人慢慢体会着空气中的凉意,眼看着那冰霜小径渐渐融化,留下了一地的水渍,都默然无语。

    半晌,才有一个十五六岁的曹家少年开口问道:“族兄,这便是仙法吗?”

    “是仙法,不过只是最基本的。只要得大王赐下‘仙宝’,就可立时拥有。”

    在《三国群英传7》中,刚出场的武将自带两种技能——'重击'、'玄冰斩',而文臣则是'赤焰'、'玄冰斩',属于最基础的标配技能。夏侯惇虽然不知道这些信息,却可以从自己与潘凤身上体会到这一点。

    “族兄,你看我能得仙宝吗?”

    “能不能,得大王说了算。”

    眼前这位少年,夏侯惇倒也熟悉。年仅十五,好弓马骑射、游历乡野,虽颇具英武,却因不修行检而令族中长者不喜。

    “那我随族兄去白虎山!”

    “好!”

    ————

    冀州钜鹿,平乡县城。

    “报!”

    “贼人又驾了巨鹰逃出重围,我太平五十力士、百二道众亡于阵中!”

    “咣当”一声,食案被掀翻在地,瓜果、麦饭洒了一地。

    “气煞我也!巫罗!不杀你某就不姓张!”

【011】天使来了() 
【困死我了!】

    张角很愤怒!

    打从卜已那儿听说了“燕大王”这一号人物,张角就觉得此人肯定是个麻烦!

    御使雷霆,一指活人!

    惯以“诚心向道”、“符水活人”等手段骗人的张角,绝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什么真仙神人!所谓“雷霆”、所谓“活人”,要么把戏、要么幻术!

    他当时就将这“燕小儿”定性为同行对手,一个凑巧知道了他太平机密的同行!一个为太平大事而不得不杀之的对手!

    也是因此,他派出了左髭丈八及数百力士,命其联合卜已一方的太平徒众,一举将那“白虎山”杀灭干净!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出乎了张角的意料。

    “燕小儿”座下有两员大将,一枪一槊就挡下了他太平道上千的人马!而且,那原本凡夫俗子一个的巫罗,竟然召唤出了神龙!

    神龙啊!

    张角后来特意寻来“攻山之战”中的力士反复询问,确是神龙无疑!大为震惊的同时,张角的心里更有一股疯狂地冲动——

    此“燕小儿”尚属幼年,若我张角杀之,那一应仙法仙宝不就尽归于我?!

    若此事成,我哪还用“符水活人”?伸一指即可!

    若此事成,我哪还用“分设渠帅”?唤神龙即可!

    若此事成,我哪还叫“大贤良师”?叫“大仙良师”!

    满怀憧憬的张角,不等左髭丈八回返,就又指派了两千余众,再命左髭、卜已二人攻杀白虎山。

    然而,二千五百余太平众再次溃败!左髭、卜已两大将更惨遭曝亡!

    怎么可能?!

    根本不信此战果的张角,先后将四名传令兵斩了首级。然而,事实如此,由不得他不信。

    “鬼刀”、金黄色“太阳”!新的仙法!

    张角听了数名力士的详细叙说后,心中不自主地泛起恐惧——若那“鬼刀”指向了我?若那“金色太阳”近在咫尺?结果会怎样?

    任他身边有数千名死士可舍命相护,任他麾下有十万、数十万的太平教徒追随,那死亡的恐惧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久久不散!

    直到他将载有白虎山“燕大王”所有信息的竹简,前前后后翻看了不下数十遍,张角心中的恐惧才一扫而空。

    他发现了那“燕小儿”及其麾下两“仙仆”的弱点!致命的弱点!

    “法力”!

    若法力不足,那就形同常人,一剑可杀!

    任你仙法通天、杀人盈野,总有法力耗尽的一时!

    若你能杀百人,我就派去千人!

    若你能杀千人,我就派去万人!

    若你能杀万人,我倾太平之力,取你性命!

    想通此理的张角,正要再起大军、挥师白虎,京师马元义传来了中涓封谞的口信。说他太平道“两攻白虎山”已引起谏官的注意,怕有人要行“刘陶旧事”,故而令他近期内务必低调从事、莫惹风波。

    张角正犹豫不定,巫罗来了!

    第一日,兵卒来报。平乡县外,一男子骑褐色马,闯入太平秘营中,杀徒众成百、力士二十,烧粮仓一座,扬长而去。

    第二日,兵卒来报。平乡县外,三百力士、一百刀斧手正欲进城,褐马男子单骑闯阵,斩杀力士、刀斧手近半后,突围离去。

    第三日,兵卒来报。平乡县城闾右一酒肆中,褐马男子突然出现,斩杀“大贤良师”的弟子五人、力士三十,后纵马逃脱,不知所踪。

    第四日,兵卒来报。平乡县城闾右一豪杰家中,褐马男子以一道闪电斩杀了其家主,口宣“助太平道行不逆事,当死”等诬言,太平徒众堪堪将其堵截在一道巷尾中,却有天降巨鹰将其叼走。

    第五日,兵卒来报……

    时至今日,张角麾下弟子伤亡数十、力士伤亡逾千、太平徒众伤亡近三千!

    除此之外,平乡县中,人心惶惶、传言四起。任张角多次出面辟谣,都无济于事。高门大户、世家大族,纷纷与太平道划清界限,以求一时平安。

    张角怒不可遏!

    长此以往,我太平大事岂不化为泡影!

    该死的巫罗!

    张角知道,这褐马男子定然是巫罗!犹善刺杀之事的巫罗!可唤巨鹰的巫罗!天杀的巫罗!

    “报!褐马男子已被五百刀斧手围于城南丁字巷中,余长弓伏于屋顶、强弩设于檐下,只待将军前往!”

    “好!”张角精神大振,立刻拍马赶往。

    还未到那丁字巷,就远远听到一声大喊:“张角那厮还没到吗?”

    “巫罗小儿,张角来也!”

    “哈哈,无胆匪类终于现身了!”

    “竖子法力行尽、死期将至,还敢出此狂言!”看着被围在巷中的巫罗,张角总算是缓了一口恶气,“今日长弓强弩俱在,我看你如何再驾鹰逃去!”

    巫罗倒觉得奇怪:“你怎知我法力将尽?”

    “若不是法力将尽,你怎会被围于此地?再说了你这竖子在这六七日中,召唤出了四次飞鹰、八次闪电!我就不信你还有余力?!”

    “哈哈!那你就拭目以待吧!”

    “闪电!”

    随着巫罗的一声呐喊,一道闪电蓦地跃现,带着刺目的电光与“噼里啪啦”的声响,一举劈死了十余名刀斧手。

    “竖子……”

    “哈哈,张角,再接我一招!腾龙!”

    “嘶昂!”

    惊天动地的兽吼,响彻了整个平乡县城!平乡县人俱抬头望向兽吼声传来的方向——二十丈的巨龙,一下就闯入眼帘!

    庞然大物!

    遮天蔽日!

    一瞬间,所有的平乡人,上至乡绅、下至黎庶,都惊愣失语。整座平乡城池,鸦雀无声!

    直到孩童哭闹声传来,众人才反应过来,随即就骇得大哭大叫、四散逃跑。

    而张角,在巨龙冲破地表、跃上天空的那一刻,即被撞飞拋远、生死不知。巫罗几番找寻都没有结果,最后在一片混乱中驾鹰飞去广宗了。

    ※※※

    京兆杜陵,杜畿父女一番波折,终于回了家。还未做歇息,就听阿母眉开眼笑地对他道:“我儿啊,你可知近日有一桩好事临门?”

    “好事?”杜畿一听到这两个字,不知怎么就想到了那“燕大王”曾经的神秘微笑,于是脱口反问道,“可是我得了‘京兆功曹’一职?”

    “咦,你是如何知道的?”杜母惊诧地问道。

    “呃,听别人说起的。”

    “赶快收拾一下!”

    “做什么?”

    “赶去上任啊!”

    “这么快!!”

    刚刚经历了颇多事情的杜畿,本想休息几日再去赴职。奈何杜母心急,他不得不再次收拾起行装。

    终于打点完毕,正要出门。就听门外哄哄乱乱的人声响起,然后一道尖尖的嗓音传来:“杜伯侯可在家中,圣旨到!”

    杜畿一愣,我不就当个功曹吗?天使怎么来了?

【012】半个骑士() 
【今天有事,我叫薛一更;明天不上班,我改名薛三更!努力!】

    洛阳皇城,南宫崇德殿。

    龙庭软榻,刘宏端坐,本有天子威仪;阶下群臣,分列两席,原是风度堂堂。

    南宫,本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之所。而崇德殿,自明帝之后便取代了却非殿,成为南宫正殿、国之首脑所在。

    任何一位大汉官员,即便是位列三公者,到此殿上也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其内庄严肃穆的气氛,自崇德殿落成之日起,便从未被打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