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第57部分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57部分

小说: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10】岁末之欢() 
【下一更会很晚,大家伙早睡,明早再看。】

    赤牛三兄弟,领着众内门弟子踏入'白狼谷'。

    刘辩随在人群中,老老实实跟在陈龙的身后。甫一入谷,即望见对面有几十头白狼奔跑来,顿时就吓得腿酸脚软,缩身便要后退。

    陈龙一把将其抓住,大声道:“有众位师兄在前应对,怕个甚!”

    刘辩哆嗦着身子,勉强站住。

    远远望向这边的武安国,摇了摇头,猛然大叫一声:“诸位同门,列队、举兵!”

    一声声的号令下,众弟子配合着剿杀起白狼来。

    眼看着一头头狼尸化作飞灰虚无,刘辩这才慢慢安定下来。

    “新人,我们也出手吧!”陈龙头也不回地唤出“如意兵甲”,举弩踏入战区。

    刘辩思虑再三,最终还是在后方站定,唤出全身覆盖的'如意甲胄',扛起龙炮。

    开火!

    '白狼谷'内,所有门人弟子,立时听到耳边“咚”地一声巨响。抬眼望去,一道火光在白狼群中炸裂开。

    一狼横死,五狼重伤,轻伤无数。

    好大的威力!

    众人将剩余的白狼杀尽后,纷纷将刘辩围在中央,观摩起他那管粗长的龙炮来。

    “五千[贡献],物超所值!”

    “新……新人,你是那史侯!”

    “史候,蔡邕待你甚厚!”

    “此宝之能,远胜于冰火仙法!”

    弟子们啧啧称奇,连连赞叹。在陈龙瞪大的双眼中,刘辩乐呵呵地傻笑着,很是享受这“众星拱月”的氛围。

    他虽身为皇子,却自小寄养在史道人家中。少有双亲依偎,更无一二玩伴。

    旁人与他会面时,总是恭恭敬敬地唤上一句“史候”。有礼有节,却又淡漠疏离。

    他是皇家贵胄。应知尊卑之别,眇道人在赶走一群小儿后,如此说。

    他是皇家子弟,当有雍容仪态。父皇将笑脸转向年幼的刘协时,如此说。

    他是皇家长子,以后定会承继帝位,故须谨言慎行,母后将其钟爱的鹂鸟掐死后。如此说。

    随着年岁渐长,母后的严厉一日更甚一日,父皇本就不多的期望彻底变作失望。而他所渴望的“良朋益友、舐犊情深”,在一年一年的孤独寂寥中,统统成为泡影。

    幸好,幸好他求仙白虎,幸好他遇到蔡翁,幸好他得了龙炮,幸好……

    刘辩紧握右拳,心底祈曰“愿此‘幸’不相离。长伴我身”。

    自此日后,刘辩“龙炮”的名号在白虎山传开。他懦弱的性子,也渐渐有了改变。

    ※※※

    日子一天天过去,岁末终至。

    燕大王一大早便自床上爬起,穿上新制的裘袍,拽起秀儿软乎乎的“大手”,跑向山下。

    雪雨无有,红日东升。

    虽才是破晓时分,白虎城外已是人山人海。

    十八座高台夯成,数十名歌者、伎者。登台献艺。引得喝彩、惊叫声不断。

    有那“角抵之台”,一人拱袖而肃立,是为裁判。另二人,皆手臂大张、怒目逼视。不一刻,即跨步上前、对撞在一起。

    有那“绳技之台”,以两大丝绳,系于两台柱间,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

    有那“飞剑之台”,弄七柄短剑,迭起跃之,飞空轮舞,五剑常在空中。

    另有“斗鸡台”、“击筑台”、“六博台”、“投壶台”……

    燕大王甚至还看到一座高台上,有那“双足朝天、倒立而舞蹈”者。听秀儿说起,这种杂耍者唤作“掷倒伎”,乡民倒没觉得什么,但那些文士、儒生似乎评价不好。

    果然,在那掷倒伎的高台下,燕大王未待数息的时间,就听到了一位老者摇头叹息:“此竟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足以蹈天,手以履地,反两仪之顺,伤彝伦之大!”

    燕小乙未予理会,又牵着秀儿的手,在人群里挤来挤去。

    白虎居民、附近乡民,贩夫走卒、摊贩坐贾,带刀的武卒、佩剑的文士。另有一个个身披新制道服的白虎弟子,袍氅当风、衣带飘飘,引来人人艳羡。

    看着乡民们一张张笑容满溢的脸,燕大王对于自己开设“岁末晚宴”的想法,再次点了个赞。

    秀儿曾问过他“开设晚宴”的用意何在。他只回答了一句“岁末将至,众人欢宴,是为快事。”

    其实,他另有两层心思,未诉诸于口。其一,自然是藉此提升名望,增加'信仰值';其二,则是为了纪念一下自己的前世过往。

    “小哥哥!”

    正有所感慨间,忽一道清脆的童声传来,未等他细看,即有一个软乎乎的小身子冲过来。

    燕大王下意识地抱住后,才一眼看清来人——竟是那多日未曾见过的杜洛洛。

    “好久不见呐,洛洛。”燕大王笑着对小萝莉道。

    “小哥哥,洛洛方才在那高台上看到有……”

    杜家的小萝莉,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刚才所看到的热闹场景。燕大王笑着点头,转而又望向她身后的杜畿。

    “伯侯也来了。”

    “大王,杜畿来了。”杜畿苦笑着道。

    几个月前,他不顾小大王的挽留,告辞离去。哪想到,回回转转、走走停停,至今日,竟被当今天子丢回鄄城,任了鄄城县丞一职。

    唉,这鄄城县丞,可不是好做之官呐!

    杜畿下意识地叹了一口气。

    燕大王这会儿却没空多理会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杜畿身旁的两个小家伙。

    其一者,小大人一般,望着燕大王怀中的杜洛洛,摇头叹气道:“大姐头,窈窕淑女,当静而端仪!”

    “呀,忘记了!”杜洛洛闻言,自燕大王怀中轻轻挣出,像模似样地作了一礼,“洛洛见过小哥哥。”

    礼毕,还未等燕小乙作何评价,小萝莉忽然眼前一亮,奔着远处一个摊贩上的铜车、花鼓,小牛犊一般“蹬蹬蹬”跑了去。

    “窈窕淑女,当动而端行!”

    那小儿叫了一声,随即摇头叹气,追上过去。

    另一虎头虎脑的小儿,咧嘴大笑,踏步赶上。

    杜畿苦笑,朝燕大王拱手告辞,追自家宝贝女儿去了。

    燕大王哈哈一笑,接着与秀儿游逛起来。

    喜乐平安,处处欢颜。

    燕大王看到了董卓与刘辩执君臣礼,看到了张让与潘凤言谈甚欢,看到了荀攸与夏侯叙话,甚至还看到那夯货袁术、竟戴上牛角盔与内门弟子罗猛玩起了“角抵戏”。

    一群群的世家子,如那太原王定、崔家子,都在台下欢呼助兴。

    时光飞逝,转眼即是夜幕。

    设案铺席,搭灶升火。

    燕大王着门下弟子,寻来一捆捆的竹子,丢于火塘中。

    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晚宴终于开启。

    在'白狼谷'与'城主府穹顶'的光亮照耀中,燕大王登上高台,于众人瞩目下,小手一挥。

    一瞬间,四野静寂。

    即便是懵懂小儿,也被自家大人哄住,没了声息。(。)

【011】仙门有雪() 
【晚上一更,明后天努力双更。】

    “值今日岁末,本大王特设此宴,与诸位同乐,欢度此佳节。此外,另有几件要事,宣之于众。”

    “第一件事,陈县令为我白虎山出力出策、付出良多。今日,本大王正式宣布,任其为‘白虎城守’一职,赐仙宝仙法。”

    在场众人为之欢呼,其子陈龙,更是满脸骄傲地对身边的刘辩说着“看吧看吧,此是我阿翁”。

    陈县令能得仙宝,本就在众人的意料之中。毕竟他为白虎山忙上忙下,甚至还曾挂印辞官。虽未得天子允许,但这也足以说明陈县令对白虎山、对白虎城的付出了。

    陈县令神情激动地走上高台,躬身立在小大王座前。

    燕大王随手一挥,一枚'自创武将模板'飞了过去。

    “叮!”

    ——————

    【姓名】陈晨

    【模板】武将

    【等级】1级'0/172'

    【忠诚】91

    【属性】'武力21'、'智力54'、'体力104/104,回复+1/天 '、'技力 44/44,回复+1/天'

    【特性】机关兵操控

    【武将技】命疗术

    ——————

    “谢大王恩典!”

    陈县令拜谢下台。

    紧接着,燕大王又道出“第二件事”——

    “我白虎一脉,自此更名为‘仙门’。门下弟子若下山修行、外出游历,皆可自称‘仙门弟子’。”

    “门中弟子,依旧有外、内、真传、长老四阶。”

    “内门弟子,以同年入门为‘一代’。惟年代前后之分,无上下尊贵之别。”

    众人先是一愣,而后慢慢琢磨起来。这便是明确授业传道的体统了。“仙门、仙门”,求仙之门吗?

    “哈哈,我罗猛便是‘第一代仙门弟子’了!”

    “‘第一代仙门弟子吴昊’见过诸位师兄。”

    “……”

    门下弟子欢跃嬉戏。其余人,则尽是羡慕地望着这百余位身着统一道袍的“仙门子弟”。

    “大王!”袁术忽然高声道。“术如何才可入‘仙门’?”

    燕大王看了一眼这袁家嫡子,道:“‘记名弟子’暂不可转入‘门中’。”

    “术得‘仙宝’后,可否如史侯一般,入'白狼谷'修行?”

    “到时再说。”

    “大王。定可否入门?”王允之子王定,随后开口道。

    “不可。”

    “可入‘记名’否?”

    “否。”

    “大王,卓可否……”

    “否。”

    “呃……”

    看了一眼垂头丧气的众人,燕大王摇了摇头,继续道:“第三件事。白虎内城西,有屋宇十数栋、庭院一方,名为‘仙门学园’,为众小儿蒙学之所。特聘了皇子师蔡邕为学园教习。城中小儿,可往学之,免束修。”

    “谢大王恩典!”

    无数民居、乡民,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欢呼声。

    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识文断字,终究是高大上的待遇。能得到这种机遇,乡民无不欢天喜地。那蔡邕却渐渐傻眼了。数来数去,这城中小儿的数量好似有点多……

    “三事如此,诸位可有疑惑?。”

    “大王,我儿已逾十一,能入‘仙门学园’否?”

    “大王,岁首立至、春种已近,然邑内仍无雪雨,我等恐来年田亩减收,望大王开恩……”

    “大王,我等可为‘记名弟子’否?”

    “大王。我白虎居民,可否参与‘白虎大比’?”

    在场的农人首先纷纷出言,多是索求、恳求者。

    不多时,一老者皱眉持杖。越众而出,对着小大王行了一礼,道:“大王怜我等颠簸流离之悲苦,赐暖衣饱食、又赐此仙城安居,已是天大恩德。我等不敢多求。”

    老者所言,一是话中意思。另一则是惟恐乡野民夫不知好歹,说出些过于荒唐的要求来,担心大王怪罪的同时,也怕带给小大王不好的影响。

    燕大王却笑着道:“但求无妨。”

    老者摇了摇头,转而对一众乡民道:“田亩收成虽稍赖于雨雪,但我等亦并非无计可施。多务农事、凿田井、掘沟渠,总会好些。至于仙途,大王如此厚恩,我等几无以为报,怎还敢奢望其他?”

    众乡民闻听此言,渐渐都安静下来。

    燕大王待老者坐回后,又转向众弟子道:“你等可有所求?”

    弟子们本不敢多言,但在小大王重复问过一遍后,终有人开口问道——

    “大王,'龙炮小仙宝'只此两枚吗?”

    “大王,'白狼谷'虽有万狼,却已不足我等修行之用。”

    “……”

    众弟子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大都是“修行不足”、“无【仙术秘境】”云云。

    燕大王认认真真地听着,待众人说完,首先对乡民们道:“自半月之后的大比之日起,每三个月,取城中对‘仙门、白虎城’有突出贡献者五人,入‘外门’。”

    “谢大王恩典!”

    “谢大王!”

    “……”

    “至于说‘多日无雪雨’的问题,”待众人欢呼声渐歇而专心听大王说起雨雪时,燕小乙高声唤了一句,“戏志才何在?!”

    “戏忠拜见大王。”

    “白虎城东,垦荒之所,雪覆之。”

    “遵大王令!”

    身着素袍、衣带飘飘的戏志才,便在众人瞩目之下,面东而立。余者,议论纷纷。

    “真可降霜雪?”

    “应该是了。”

    “谢大王恩典!”

    乡民们激动的跪拜大王,世家子弟们却将目光投向夜幕中——如今月上当头、星光点点,连点儿北风都未吹,能降下霜雪吗?

    众人疑惑乍生时,寒风忽起,凉意随后沁来。宴席诸人,忙将身上的葛袍、暖裘紧了紧。

    戏志才东踏一步,向天斜指。

    “下了!雪下了!”

    十数息后,有人指着城东稍有些明亮的天空,猛然大叫道。

    就着城主府穹顶的光亮,众人能看到那白茫茫一片。洋洋洒洒,挡住了月牙,遮蔽了星光。

    惊疑不定的世家子弟、与有荣焉的仙门弟子、还有欢呼雀跃的一众乡民,纷纷赶往城东。

    雪花片片,大如鹅毛,很快就将地面覆盖了薄薄一层。

    许多人,都如那些小儿般,纷纷伸出手接取这冬日的精灵。袁术那夯货甚至还很没仪态地伸出大舌头,舔了舔。

    杜洛洛乐颠颠唤出“仙剑”,腾空一纵,钻入了漫天大雪中。

    一阵阵忽远忽近的清脆笑声传来,杜畿身边的两个小儿,一者满眼的羡慕,一者摇头叹息“窈窕淑女,岂能乱飞乱纵”。

    一个时辰后,笼罩十里方圆的雪花,方消散不见。

    而此时,雪已覆地三尺。

    乡民们无不开怀大笑。

    待众人陆续返回筵席间,乡民再次拜谢。而众弟子则围拢在戏志才身边——

    “戏志才,你不是只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