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第67部分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67部分

小说: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小时便多灾多难的李进,倾向于关羽的做法。而巫罗则向浮于众人头顶的'桃源仙乡'望过一眼,沉声道:“仙家奥妙无穷,巫罗一心求之尚不尽。哪有功夫去理会其他人、其他事。”

    “大王所立‘仙门四规’中,可是有‘仙佑众生’一条。”

    “待我巫罗仙业有成,再佑众生亦不迟。”

    “巫真传此言差矣!”

    “……”

    '桃源仙乡'中的燕大王,听着众弟子的争辩、议论,未置一辞。

    如今的'仙门'看似强盛,连当今天子都要以礼相待。然这等声势,泰半来源于'天降城池、败敌二十万',小半来自于'仙术'与仙家诸宝。

    真要以实力计,他燕大王还没达到无视汉室世家、一举平推十三州的地步。

    未来的路,还有一段要走,多想无益。眼下反不如思考一下接下来的行程——譬如,如何游览千年之都洛阳。

    没有牡丹的洛阳城,会是怎样一副模样?

    庄严肃穆?

    古韵十足?

    ※※※

    燕大王不知道的是,他所期望见到的“古都”洛阳城,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天子设比、诏告天下后,进入洛阳城的'异能者'络绎不绝。而随着时日渐长、人数渐多,一些异兽亦得入城。

    刚开始,这些“凶恶其表、柔弱其里”的幼兽,还被洛阳人视作奇货可居的稀罕物事,甚至倒手买卖、风靡全城。

    然而随着'异能大比'的时日临近,洛阳人傻眼了!

    异能者数万!

    异兽数千!

    满大街的幼兽疯跑,东喷一口水、西点一堆火,惹得骚乱无数。更可气的,还是那一处处、一片片的粪污!

    几无灵性的异兽,驯养得久了,才通得只言片语。若是得见生人,则会激起凶性、胡乱作为。一把没抓住,便会乱撕乱咬,甚至直接跑个没影。

    由此引发的骚乱,更是不可计数。

    “兀那汉子,放下手中霜狼!”

    “你的霜狼?'仙盟'颜良颜公骥,敢问阁下何人?”

    “青州平原,'卫乡僤'副僤主,张飞张益德是也!霜狼还我!”(。)

【002】城门一拜() 
如今的洛阳城,'异能者'万千。其中最受瞩目、最为炙手可热的,当是'仙盟'之主袁绍袁本初。

    四世三公的门第,参研'异能'的先行者。士林赞誉,天子召见。每一项,都令闻者肃然起敬。

    云台,乃是汉帝贮藏珍宝、图书的宝库。'云台二十八将'的光武开国元勋像,便画于此。

    除此之外,云台另有特异之处——永平十五年(72)秋,京师久旱,明帝刘庄亲自登云台、占卜求雨。次日,甘霖普降、旱情遂消。

    月前,天子便在这云台之上,召见了'仙盟'之主袁绍,垂询异能事宜。袁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天子大悦,赐布匹一千、金五百。

    '仙盟'的声望,由此大涨。成员数量,虽有袁大盟主等人精细挑选,仍在数日内暴增至一千之多,而后更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加着。至四月十三,已近五千。

    有'仙盟'在先,世家豪族、贤者名士,也多以“参研仙术、异能”的名义,组织起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团体来。

    其中,大者如'京师仙术研习会'、'京洛异能聚'、'异盟'、'冀盟'…… ,小者如'异能同修契'、'京畿高士集'、'洛水僤'等等。

    “'卫乡僤',不曾耳闻!”

    “此僤乃是我兄长刘玄德组织建成,为的是参研异术,以利乡民!”

    张飞言及大兄刘备时,身后六十余人,皆面露敬仰、尊崇之色。

    颜良则嘿嘿笑道:“刘玄德?莫不是那‘逢人即道我宗亲’的刘备刘玄德?啧啧!”

    张飞大怒:“竖子所言何意?”

    “你这黑厮!”

    “竖子看拳!”

    张飞抬手一拳捣来,颜良不避不退,扬臂上挡,还之于捶。

    几十合拳脚往来,二人火气升腾,颜良大叫道:“黑厮,接我一记‘烈火拳’!”

    重拳焚以赤红焰火。熊熊燃近五指,砸向张飞。

    “嘁!怕你不成!”张飞双拳紧握,登时有冰霜蔓延其上。掌指尽裹、冰凌丛生,“死来!”

    冰火交撞。泯灭了焰火、砸碎了冰凌,最后双双消散于无形。

    “嘭!”

    两人各受一击,踉跄后退三两步。

    “再来!”

    颜良挥拳就待攻上。

    “公骥且停手!”

    远处一道声音传来,战意蓬勃的颜良,立刻收了拳脚。向来人一拱手道:“见过盟主。”

    大袖飘飘、风度翩翩的袁绍,牵着一头尺许高的白色小马驹,踏步行来。

    袁大盟主先朝颜良颌首示意,而后笑着对张飞道:“壮士可是那刘平原的义弟,‘熊虎之姿’张益德?”

    随着“白虎山燕大王”的仙名远扬,其相关事迹亦渐渐流传开,而与之关联的人物也因此广为人知。比如“千里赠宝、纳为'仙门'真传”的关云长,比如“逢人即道我宗亲”的刘玄德,比如“熊虎之姿”张益德。

    那刘玄德先前的风评稍差,但后来在其恩师卢植麾下出力。讨贼有功,得了'平原令'一职。因其宽厚仁慈、牧民有方,名声渐起。不过,仍免不了有人以“逢人即道我宗亲”一句私相调侃。

    这张益德却又不同。“熊虎之姿、万人之敌”,白虎大王的评点,没人敢轻视。此人入京以来,虽因暴躁的脾气,惹了数起争斗,却次次战而胜之。

    张飞张益德之名,由此显于洛阳城。而其所领'卫乡僤'。亦渐渐为人所知。颜良不曾听说,袁绍却颇为熟悉。

    “张飞见过袁盟主。”

    “益德也要参加'异能大比'吗?”

    “兄长曾言,旨在观摩。”

    “益德所用'冰法'不俗,若得闲。可与我'仙盟'中的曹孟德切磋一番,以利'控冰者'的修行。”

    “哈哈,那就多谢袁盟主好意了。”

    两人言谈甚欢。一因袁绍有意结交,二因张飞向来敬重士人,而且袁绍的身份较往日已大有不同,这一番言辞。也可称得上“礼贤下士”了。

    近日内,小道消息流传,道是天子有意增设'异郎将'一职,属光禄勋,与车、户、骑郎将同列,秩俸比千石。

    此设,旨在管理天下'异能者',更深入、更完善地参研异能乃至仙术的奥秘,进而惠及天下万民。

    '异郎将'首任,据说便是此人。

    消息真假暂不可辨,然而这'仙盟'之主袁绍,确实一反此前的“隐而不仕”,日日与京兆尹、洛阳尉、执金吾、城门校尉等一起,协力平定'异兽'、'异能者'引发的骚乱。

    “张益德,还你'霜狼'。”

    “益德,你我三人寻一酒肆畅饮,权当替公骥向你赔罪,如何?”

    三人叙话之后,发现两人所争幼狼,确实是张飞的宠兽。袁绍于是有此赔罪提议。

    一提到酒,张飞顿时有点把持不住:“这……”

    “你这厮莫不是酒力不行?”

    “去便去!”

    “哈哈,好!对了,益德你这头'霜狼'的体型,怎如此大?”

    异兽虽可喷火吐水,但却个个幼小柔弱,罕有长大者。以'霜狼'为例,最大者也不过二尺。而张飞这头却有不同,竟有三尺来高。

    “哈哈,我曾将一支老山参熬成粥糜,灌予这头小狼。”

    “老山参?”

    “是啊!当时兄长还大骂了我一顿呢。”

    “你这厮该骂!拿老山参喂狼,亏你想得出来!”

    “……”

    三人遣散随从,说说闹闹间,往酒肆赶去。

    行至半道,周遭行人忽然涌动起来,尽往城南奔去。在袁绍的示意下,颜良一把抓住一名快跑的男子,问其缘由。

    “'仙门'诸位仙长,已乘'仙兽'至南门!”

    一听这话,三人顿时一愣。

    白虎山来人了!

    “同去?”

    “好!”

    ……

    宣阳门外,人声鼎沸。

    “看那巨兽!竟比我还要高!”

    “城中三千异兽,与眼前三头巨兽一比,真犹如鸡卵高山!”

    “我也要入'仙门'!”

    噪噪杂杂、议论纷纷,城门校尉数次呵斥,都无济于事。于是索性置之不顾,转而登上城楼安坐,观人观景。

    “见过张校尉。”

    “袁盟主也来了。”

    袁绍几人叙话后,抬眼城外,一下便看到了几只异兽。

    七尺之高、两丈身长的巨大蜥蜴,承载着三名骑士,三只排作一列,安静地立于城门左侧。

    七尺!一丈!

    怎有如此之巨?!

    袁绍三人瞠目结舌。

    洛阳城中,异兽三千,然尽是柔弱幼小者。兽高不二尺、蟒长不过半丈。哪能及得上眼前这三只,雄壮威武、庞然大物。

    “看天上!”

    张校尉看着三人一如先前自己那般的呆愣模样,呵呵一笑,开口提醒道。

    天上?

    三人愣神之中,下意识抬头望眼。

    高空中有一双翅巨蜥,飞空盘旋。其翼展,少说也要两丈!

    袁绍望望那飞天巨蜥,再看看三头陆行巨兽,最后转头瞥了一眼二尺高的'霜狼'与尺许高的'一角兽',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原本让自己欣喜若狂的'独角瑞兽',虽经他每日的精心照料,却依旧是那尺把高的体形!对此,他总在心中自我安抚——'异兽'之所以称“异”,多半是因其成长极缓之故。

    然而,眼前这'仙门'异兽算是怎么一回事?

    同为异兽,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难道要学张益德,每日喂上一根老山参?

    哪来那么多的老山参!

    '仙门'众人,怎么解决这等问题的?仙宝?仙术?

    正当袁绍胡思乱想的时候,好友曹孟德赶至。不待他细说,曹议郎即“怎会如此之大”了。

    不多时,大将军遣人至此。

    再几时,天子遣中常侍张让至此。

    半个时辰后,一片桃林自远处飘来,其下万人景从。

    “恭迎大王!拜见大王!”

    不知是谁扯了一嗓子,无数人跪伏在地,高呼声此起彼伏。

    桃花香浓,飘扬处处。

    被此天空浮土震撼在当场的袁绍、曹操等人,下意识地肃容正衣,深深一躬——

    “拜见大王!”(。)

    ps:保底的一更。。。

【003】公路无敌() 
两汉,尤其是前汉时,黄老学说盛行,神仙之说亦随之甚嚣尘上。

    久远者如黄帝、老子,这些古远的人物成了神仙;近者如二百多年前的安期生,原本的隐士学者,也变成了“食巨枣、大如瓜”、“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的海外仙人。

    高帝时,张良为了成仙“学辟谷,道引轻身”,若不是吕后强劝他进食,怕早就成了饿死鬼。

    文帝时,刘恒也一度热衷仙道,后因方士辛垣平的骗局败露而“怠于改正、服、鬼神之事”。

    至汉武时,求仙大潮涌起。刘彻设立'飞廉'、'桎馆'、'延寿馆'等各种杂祠,封禅大典、巡行海上,痴迷于神仙事。“燕、齐之间方士瞋目扼腕,言有神仙祭祀致福之术者以万数。”

    宣帝时,“复兴神仙方术之事”,“修武帝故事,盛车服,敬齐祠之礼,颇作诗歌。”

    ……

    致东汉时,即便武昭宣时期掀起的全民修仙的热潮、美梦,已经破灭。但诸如“辟谷食气、导引行气、房中术”等一些长生成仙的法门,依旧在王公贵族间流传、授受。那一份长生久视的希冀,还存在于民众的念想中。

    而今时,食鱼可得水火仙术;不得,亦可前往'白虎山'求仙。

    形体成仙,从未如今日这般,近在咫尺。

    全民修仙的大潮,已然成行。

    宣阳门外,万人跪伏,其心中思绪,亦澎湃不止。

    “都起来吧。”

    天空中童音飘落时,众人方缓缓起身。

    五尺左右的童子,携一貌美侍女,自悬空而立的桃林中,踏云而下。

    “拜……拜见大王!”

    洛阳城内外的居民、桃林下一路追随来的商贾乡民,见到大王真容及“驾驭祥云”的仙家手段。忍不住又要顶礼膜拜。

    燕大王忙抬手拦下:“停!”

    众人参差不齐地再拜一次后,才一一望向眼前这位'白虎大王'。

    五尺小儿,居仙乡、驾行云。

    仙人,当如是!

    “奉天子旨意。迎'白虎大王'入京观礼!”张让首先开口,尖声叫道。

    “奉大将军之命,迎燕大王入京!”荀攸的声音,轻轻朗朗。

    燕小乙颌首示意,看了一眼侍立左右的'仙门'弟子。挥挥手,笑着道:“尔等上前来,与诸位见礼。”

    众弟子相视一眼后,'英雄榜'榜首关羽,自'仙兽'暴龙上翻身跃下,踏步上前。

    “'仙门'弟子关羽,见过诸位。”

    “'仙门'弟子夏侯惇,见过诸位。”

    “'仙门'弟子巫罗……”

    “……”

    随着一声声“见过诸位”的起落沉浮,人群中议论渐起。

    “那第一人,便是'千里赠宝'的关云长了。”

    “夏侯惇?曹仁?莫不是'仙盟'曹孟德的族弟?”

    “是的。不过。或许用不多日,我们就会换了说辞——‘此人莫非是'仙门'夏侯惇的族兄’。”

    “看那赤甲人!”

    ……

    “'仙门'弟子袁术,见过诸位。”

    袁家嫡子的一声大吼,顿时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路中捍鬼袁长水?”

    “这厮当真是好运道,竟入了'仙门'!”

    “袁家二子,以往只是‘论庶不论嫡’。今日之后,怕是不同了!”

    袁术听着众人一声声议论,面上强作平静,暗里却心花怒放。

    我袁公路,终有雄风大展之日!

    ※※※

    众弟子见礼完毕后。又有'仙门'袁绍、'卫乡僤'张飞等相熟者,上前叙话。

    燕大王看城门久塞、不利往来,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