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二节 城市化初现()
看到日本人支撑的这么痛苦,正是杨潮想要看到的,谋划了这么久,将世界三大同盟都利用到了,甚至连日本人的盟友都利用到了,才达到现在这种效果,他怎么可能白白错过。
现在打日本,遂了日本的愿,那是傻子才会干的。
杨潮现在要做的,是苦练内功,是抓紧时间让国内的工业吃掉日本留下的市场。
从去年开始,日本棉纱几乎绝迹,因为很多地方,当地的学生中甚至组成了国货巡查组,到各个商铺去巡查,看到日本货就打,就烧。
商铺不敢卖日货了,百姓也不敢卖日货,日货自然绝迹了。
日货留下的空白,最大的是纺织品市场,这给了张謇他们机会,他们早一步就收到了杨潮的消息,甚至在市场没有出现空白的时候,就开始加班加点,将货物先囤积起来,等市场上涨了,一下子抛出去大赚特赚。
同时这些工厂继续扩张,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可不止一个发昌机器厂在生产纺织设备,美德两国,甚至连英国人、法国人都凑热闹,在山东建设了七八家纺织机器厂,只要张謇他们愿意,多少机器设备都买得到。
而他们的资本金也不太需要担心,热销的纺织品让他们赚到了大笔利润,如果不够,上海的钱庄现在只愁找不到客户,争抢客户让大家把利息都压低到了3厘,作为商业贷款,比债券利息还低。
高利润,低利率,膨胀的市场,这些市场因素结合到一起,就只剩下了膨胀和扩张了。
短短一年时间,张謇他们将山东纺织工业扩张了一倍,到处都是新建的工厂和忙着安装设备的工程队,纱锭数量从去年年初的240万锭。翻了一番到了500万锭,纺织机也打到了3万台,可以满足600万人的穿衣。而杨潮最看重的是,他们雇佣了100万工人。而且不够,缺口达到了20万人。
“太好了,太好了,18%了。”
随着大量的农村妇女走入纱厂,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去年年底统计数据,山东各大城市中,青岛是第一大城市,已经有了200万人,烟台有180万人,东营在纺织业带动下也达到了160万人。
但是这三个地方也像一个黑洞一般,将周围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残酷的吸纳,而没有给周边留下一点机会,山东其他城市发展就差强人意了,这三个城市加起来540万人口。是这时代的超级大城市,可是其他城市,包括济南人口,也没有超过40万,其他城市超过10万人的都极少。
除了三大工业城市外,其他所有2万人以上的城市加起来,城市人口也不倒200万人,山东城市人口因此才只有700万人,山东总人口这几年虽然往东北移民了3百万人以上,但是作为一个不断涌入巨额资本的地区。资源、人口也会随着涌入,因此迁入山东的人口更多,到今年为止,净流入的人口有7、8百万之多。让山东总人口达到了4000万人。
700万城市人口,4000万总人口,山东城市化率打到了17。5%。
这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数字,杨潮记得一个统计数字,说当城市化率超过17%的时候,城市化就会开始较快发展。而城市化率打到30%的时候,城市化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基本上会形成一种滚动的大潮,无法阻挡,直到完成70%左右的城市化。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城市化,本身就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当30%之后,创造出来的市场就会有相当的规模,给工业化创造出一个持续的推动力,城市化又聚集人口,加速城市化,总之到了30%这个点,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到一个比较良好的平衡点。
这个时代,各国城市化中最高的英国有80%以上的城市化率,所以英国社会最为稳定,第二是德国人达到了60%以上,法国还不到50%,美国刚过50%,而主要大国中最低的是俄国,不到20%,比日本还低一些,俄国也是社会最不稳定的国家,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产业革命就是这样,你挺过去了,你就向好的地方积累,你没有挺过去,你就只能深陷各种社会危机的泥潭之中,历史上有成功的国家,也有失败的国家,四小龙成功了,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南美失败了,阿根廷、巴西常年停滞,最终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杨潮觉得,山东这个17%以上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之后杨潮密集的考察了各个城市,他觉得他发现了问题的实质,他发现很多人拖家带口的转移到了城市,而以前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只是把城里当做打工的地方,到底还是要回到农村去的,可是现在他们开始学着在城市中生活了。
杨潮觉得,这也许就是工业化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逆转的原因,是因为乡村生活转变成了城市生活,农业文明变成了工业文明,而在10%以下的工业化国家,农村和城市的关系互相转化,城里人很容易就回到农村去了,城市不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无法把消费留在城市,无法集中的创造大量市场。
杨潮还发现,虽然他一直支持东营、烟台和青岛集中发展,将大量资源集中在三个城市,打造聚集性产业集群效应,这样最能提高效率,但是也有一些当地商人开始在其他地方开办工厂,比如有人在潍坊开办了面粉厂、榨油厂,在周村建造了榨棉厂等等,都是通过收集加工城市附近的农产品,然后供应给三大都市的。
这说明三大都市已经过了黑洞效应的极点,开始向外辐射,将周边城市俘虏、驯化成自己的配套城市,这就是超级城市的辐射效应,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开始向外扩散资本、技术和产业。
最终以一个个都市为中心,形成一个个庞大的城市群,这才是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最后表现。
努努力,将17提高到30,那时候就是快速工业化,到时候带动的绝不止附近城市了,而是能辐射到更远,更大的范围,比如现在山东的工业就已经开始影响其他地区了,山西、东北的煤炭开采出来用铁路、轮船拉倒山东消耗、加工,两地开始形成矿业城市。
等山东工业化完成,又开始往高端走,钢铁厂往东北转移,炼焦等工厂往山西转移,山东开始变成设计中心,其他地方开始走向工业化,山东则走向管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好像其他地方都在向山东攻陷自己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好像列强掠夺他们的殖民地一样,但是不同的是,德国人把山东的资源都掠夺走,他们发达后,柏林不会辐射河南,只会辐射到汉堡去。
中国某个地方发达了,可以带动其他地方发展,而国外发达了,只会带动他们的其他地方发展,这就是区别。
所以杨潮觉得,山东不是聚集的太多,而是还不够,加快聚集速度,尽快将山东的工业和城市化提高到30以上,让山东形成朝上发展到大趋势,从而无法停止,保证山东工业化,在中国先打造一个发达地区,接着才有资本、技术和经验,去提高其他地方。
但是经过考察,杨潮还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随着烟台的发展,基础设施开始有些跟不上了,这里主要是美国人在投资,他们可不在乎城市建设问题,就是野蛮的建厂、赚钱、扩张,他们推动了烟台超前发展,将这个原本北方最干净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一下雨街道上就污水横流的肮脏工业城市。
青岛倒是做的不错,德国人环绕胶州湾,建造了一圈工业区,但是始终坚持良性发展,基础设施做的比较好。
相比之下,东营跟烟台是大哥别笑二哥,甚至情况更差,因为东营这地方地势低,还有海潮倒灌的威胁,不但是下雨的时候,海潮倒灌的时候,也是满街污水横流,什么东西都冲到了街上,臭不可闻。
这样的城市显然不是什么好的居住地方,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阻碍城市化发展,杨潮立刻让李富安筹备,让他从出厂税关余中筹集出一笔专用资金,彻彻底底改善一下这几个城市的基础设施。
并且将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进行专业区分,提前规划,以免将来造成后遗症。
当然规划得有根据,不能扯出一大片荒地自己就开建了,到时候没人去住只能是鬼城,你得根据现在的基础,在已经自然形成的工业、居住和商业元素比较集中的区域下手,以这些已经形成优势的地反为中心,进行清理充足,把居住区的工厂迁出去,把工业区的房屋迁出去等等。
跟李富安组建的团队连续开了三天的会,强调了一下自己的理念,比如城市绝对不止是工厂的集合地,房子的结合体,或者商铺的结合体,这里不仅是生产的的地方,睡觉的地反个,做买卖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地方。(。)
第二百三十三节 大铁路网()
所以生活设施也得考虑进去,广场、花园、学校、医院都得考虑进去了。
之后杨潮又匆忙去了铁路总公司,詹天佑的办公室中,挂着一副大大的中国地图,上面一条条明细的线代表的是一条条铁路,将全国所有城市都连接起来,虚线意味着还没有开建。
而建成的线路,目前不过是一条京汉铁路、津浦铁路、粤汉铁路,以及从烟台一直往西眼神到了西安,接着又通到兰州,正一步一步往新疆走的铁路。
而这些铁路中,詹天佑掌握铁路总公司后修建的,也就是一千多公里的粤汉铁路、烟台到兰州这一千多公里,以及一些零散的直线,比如从英国人手里收购的泽道铁路路权,然后修到了山西泽州(晋城),接着通到了太原。
还有这几年全力修筑的川汉铁路,这条线总里程3500多公里,到目前已经修建了2000公里,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最困难的宜宾到万县段,虽然经过改进设计,采用少钻山洞,多架桥梁,多爬坡的省时方式,可是要修通这一段不到500公里的铁路,最低保守也得五年。
这已经不算慢了,后世修这条路还用了7年呢,因为许多隧道的难度超乎想象,长达10公里的隧道,这时代简直闻所未闻。
所以加上没有通车的川汉铁路詹天佑这几年也才修建了5千公里左右的铁路,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底子太差了,时间太短了,他执掌铁路公司还不到十年,培养出来了上千个工程师,而且建立了完善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和中国铁路修筑标准制定工作,这些事情的意义比修多少铁路也许更有价值。
“太慢!今年,不。最好明年年底必须把铁路修到新疆,跟俄国人的铁路连接上。”
如果历史不改变,今年就该开战了,杨潮可不想到时候没有条件将物资卖给俄国人。所以通往俄国的铁路线多多益善。
“还有京库线,告诉法国人,让他们加快速度,多派工程师,多点开花。分段施工吗,我不怕多花钱,今年年底必须通车。在草原上修铁路,还这么慢!”
京库线,是从北京通往库伦,这是跟俄国伊尔库茨克连通的,法国人通过俄国人,得到了这条线路的修筑权,杨潮考虑到要跟俄国人联合逼日本,所以就给了国人这个面子。当然也跟中国自己的技术力量还是很缺乏,必须借助洋人技术力量才能加快进度有关,但是要求法国人得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标准施工。
库伦将来也是一个铁路中心,不但跟伊尔库茨克连通,还要修到乌里雅苏台,然后在修到阿勒泰再到巴尔瑙尔,一条跟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相连,一条连通他们的中亚铁路,跟兰新线接通的到巴库油田的铁路线构成三个通往俄国的三条运输通道。
所以京库线还是很重要的,杨潮得催促法国人速度快点。
“成昆铁路也一样。告诉法国人把技术力量给我增加一倍,如果他们修不了,我们就自己修。同样是今年必须通车,否则我就换人。”
成昆铁路早在杨潮跟俄国打仗的时候。法国人就开始施工了,到几年已经修了三年多,但是才修建了700公里,最困难的300公里一直滞后,杨潮要求法国人必须加快施工。
当然杨潮心里很清楚京库线全长一千多公里,就是打死法国人。他们也不可能在两年内完工,同样成昆铁路也一样,但是如果今年就会爆发战争的话,很有必要催促法国人增加派到中国的技术力量,然后战争一爆发,这些人也就回不去了,只能一直把铁路修好,如果晚了,战争爆发了,这些技术人员没有派出来,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成铁路。
“还有我们自己的宝成铁路,今年年底前应该能顺利完工吧?”
杨潮说着从西安附近的一个城市划到四川成都。
詹天佑点点头:“这条铁路比川汉铁路好要容易多了,现在还有两个隧道没有修通,年底肯定能通车。”
“这就好!”
杨潮很满意。
“四川百姓盼铁路如盼甘霖啊。有这条铁路,蜀道难的历史就结束了!”
杨潮叹道,修建川汉铁路的时候,四川几乎人人都出了钱,少的一个铜子、两个铜子,多的有几百两、上千两,这还是很让人感慨的,但是原本的历史上,盛宣怀为了借洋款,却要把这条路收归国有,然后抵押出去,引起了四川人的保路运动。
这个时空杨潮干涉了这个进程,詹天佑早早接手,资金充足,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还是开始施工了,只不过因为川汉铁路工期太长,难度太大,为了早点将四川跟中国的版图用铁路连通起来,杨潮就建议修建一条西安跟成都之间的铁路,经过宝鸡。
宝成线比川汉铁路动工还早,在川汉线艰难的测量过程中,宝成线最先完成测量,在川汉线前一年就施工,如今已经修建了快四年,也该修通了。
而且好像还更快,杨潮记得新中国修宝成线可是用了五年,到交付运营用了十年时间,不得不说在杨潮的苦心经营下,现在的詹天佑手下,已经拥有了比新中国五年计划时期更强的技术力量,重点施工的地段,可以比那时候更快,更有保证。
“只要四川也通了铁路,中国经济大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