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会支持沙皇打回欧洲,跟弗拉基米尔打内战,但是绝对不希望沙皇收回西伯利亚领土,哪里早就是杨潮嘴边的肉了。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了三百万大军。
不过在说服斯托雷平之前,杨潮得先说服黎元洪,中国必须站出来,支持沙皇政府了,被斯托雷平控制的沙皇政府,没有沙皇本人同意的沙皇政府,一个以沙皇家族为旗帜的沙皇政府。(。)
第二百九十一节 日本皇太子()
“大总统,我们必须立刻承认斯托雷平政府,必须继续跟他们合作。否则他们就会跟日本人合作,我们就要输掉这场战争了。然后中国政府倒台,我们都会跟沙皇一样,要么流亡国外,要么成为战犯!”
杨潮危言耸听吓唬着黎菩萨。
黎元洪皱眉道:“这么严重?”
他也不是一个傻子,战争打到了这个程度,他可不相信日本人还能打赢中国。
杨潮叹道:“关键不是日本。英法两国积极撮合日本跟俄国谈判。一旦俄国跟日本和解,那样协约国集团跟日本之间就没有任何冲突了。日本甚至可以从容的加入英法协约,一旦英国、法国、日本和现在的俄国联合起来,他们就完全有理由以协约义务为由向我国宣战。”
“虽然英法在欧洲打的也很吃力,但是他们掌握海军优势,完全可以派兵来中国,而那时候即便我们跟德国人同盟,德国也没有办法抽调一兵一卒来中国助战。如果英法对德军采取守势,集中力量先跟我国交战,我国断无战胜的可能。”
黎元洪这时候才有些惊慌,道理还真是这个道理,英法两国对中国作战的最大障碍就是他们的盟友俄国在跟日本交战,俄国跟中国是一个阵营。
可是俄国人如果退出了这个阵营,他们就有理由对中国宣战了,这几年外界可没有少传中国将会站在德国一边对英法作战,也没有少传英国随时会因为英日同盟义务对中国宣战,毕竟外界一直认为中国是亲德的。
虽然亲德是杨潮给人留下的印象,可这确实一种国际印象,黎元洪不能冒这个险。
杨潮看到黎元洪被自己说动,立刻就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第一,承认斯托雷平政府,第二,支持他们回国夺取政权,第三。中国将帮助他们防御日本。”
黎元洪完全同意,并且很勉强的同意了杨潮亲自参与主导这场谈判。
杨潮接着紧急会见斯托雷平。
“阁下应该看得出来,日本已经失败了,在胜利之前放弃战争。这是最蠢的选择!”
杨潮直言不讳的表示。
斯托雷平叹道:“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英法美国的支持。”
杨潮威胁道:“同样将得到我国的敌对。”
杨潮可不相信俄国人不跟日本谈判,英法就放弃支持斯托雷平政府,斯托雷平这些天去了哪里,杨潮已经弄清楚了。
当时他在彼得堡镇压革命,以沙皇的退位为标志。他的镇压失败了。他紧急坐上了一艘军舰,悄悄的到了巴黎,接着跟法国政府密谈了很长时间,最终取得了英法的支持。
而他之所以能得到英法支持,是因为弗拉基米尔政府不承认沙皇欠下的巨额债务,而沙俄的债务总计180金卢布,折合19亿英镑,90多亿美元,全都是欠英法的,所以英法一下子就急了。让佛拉基米尔这么玩,英法金融还不得崩溃。
这场战争法国损失肯定是最大的,但是英国人损失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他们虽然也借了美国人大笔债务,但是作为金融中心,他们借的更多是内债,在外债上,英国甚至是出超的,比如战后他们欠美国47亿美元,可是法俄比利时等协约国可欠了英国110亿美元呢。
其中俄国人欠的最多。占到了英国对外借款的75%,如果俄国不承认,这场仗英国就真的是血本无归了。他们本来还打算收取盟友的债务,用来平衡美国的债务呢。现在好了,俄国人赖账了,而美国那笔钱大英帝国可拉不下脸来赖。
所以英法两国一听弗拉基米尔同志不还钱,这还得了,立刻就答应支持斯托雷平,但是要他承诺将来恢复沙皇权力之后必须承担债务。
这还造成了一个诡异的现象。即便弗拉基米尔已经宣布不偿还债务,俄国的债券竟然还没有变成废纸,在巴黎市场上还有一半的面额价值,因为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最后俄国政府还是会还的,因为大家实在无法理解一个政府会拒绝偿款借款,那么他们还怎么继续借钱呢?
好吧,现代的西欧资本玩家太不了解弗拉基米尔这些人了,这些人也不了解现代金融,他们以为不用还款就赚了,可不知道的是那样就被隔绝在了世界金融市场之外,后来苏联解体后,沙皇一百年前欠下的债务,还是被俄国人认下了,直到普克格勃当总统的时候,才还清沙皇的债务。
英国人的一战借款,也是到了2015年,整整一百年后才还清。英国人甚至还有四百年前借荷兰马车夫的债务呢,不过利息低,他们不急着还,一直付了几百年利息。
对于美国来说,虽然俄国欠他们的债务微乎其微,但如果英法崩溃,美国也会被拖累的崩溃的,所以就是美国都得支持俄国,支持一个肯还钱的俄国,斯托雷平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在斯托雷平的军队打了一个大胜仗,让他们看到俄军依然很有战斗力之后,他们立刻再借了5亿美元,大力支持俄国人打回欧洲去,这不是他们关爱沙皇,要是关爱的话,英国人也不会拒绝沙皇流亡英国了。
一切都是为了钱啊。
没有跟斯托雷平多说,相信斯托雷平比自己更清楚。
接着杨潮会见英国人。
对英国公使朱尔典表示:“我们允许日本代表团来北京谈判,愿意给日俄双方提供合适的地方,同时我方也愿意加入谈判,愿意跟日本人和平。”
杨潮这个表态倒是让朱尔典意外,英国人此时考虑的是在俄国退出战争的情况下,拉拢日本加入战争,为此向日本人承诺,将在俄国跟日本和解之后,他们会派出海军来中国,帮助日本封锁中国海岸,逼迫中国结束对日本的战争。
可是如果中国人愿意跟日本人和解,那对英国人来说自然是最有利的,那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分出宝贵的海军。可以继续完美的封锁德国。
日本皇太子一行很快就在各方的默许下来到了北京。
日俄谈判变成了中日俄三方会谈。
“日本必须放弃错误的做法,归还俄国和中国领土。并让朝鲜、琉球独立,并且立刻归还中国的台湾,这完全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并且赔偿俄国和中国各10两白银的赔款。”
10亿两银子在如今已经不算一笔特别巨大的钱了。这场战争彻底的刺激了国际债务,英国人欠美国的债务已经超过了30亿,法国也有30亿,意大利10亿以上,比利时都有5亿美元。总计都快100亿了,如果算上内债,各国债务都超过千亿了,在这些巨大的款项面前,10亿两白银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日本人还是不能答应。
赔款只是小事,关键是朝鲜和台湾,他们是绝对不愿意放弃的。
斯托雷平决定跟中国站在一起,因为杨潮答应支持他们回国消灭叛乱,在结束叛乱之前,中国愿意负担俄国的所有武器弹药。
斯托雷平现在有300万大军。在西伯利亚征集一下,也许还能多组建100万,足够他回国平叛了,但是武器弹药就没办法了,除了中国没人能提供这么大批的武器,哪怕英法想支持他们,也无法交到他们手里。
在中国的威胁和承诺下,斯托雷平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所以他们也支持中国提出的意见,他们也想要日本人的赔款来度过危机。
谈判使者激烈的谈判,日本皇太子裕仁。这个后世逃脱了审判的战犯,此时却打着一副悲天悯人的态度在探望俄国沙皇。
杨潮一路陪同,并且借机跟这个现在还是小鬼子的老鬼子交谈了一番,话语中听出裕仁是比较反战的。也反对山县有朋的毒菜。
看望完沙皇之后,杨潮邀请斯托雷平参观了山东的工业基地,指着青岛高速裕仁这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美国的匹兹堡、英国的伯明翰不过如此,就是德国的鲁尔区任何一座城市单独拉出来,也比不过集中了中国一半重工业的青岛。
在莱芜告诉裕仁。跟莱芜钢厂同样规模的钢厂,在东北还有三十座,但是东北年产钢材就达到了1000万吨,山东这里的钢厂也有500万以上的产能,并且技术先进,能生产造船到兵工等一系列钢材,甚至还为发动机研发了十多种特种钢材,许多在世界上都是独一的。
让裕仁观看中国的工业,其实就是在向他示威,在吓唬他,在告诉他,中国的潜力是日本无法对抗的,让他们放弃抵抗尽早投降。
“中国封土真是太博大,物产真是太富饶了。”
裕仁感叹道。
让杨潮不仅警觉,莫非这小鬼子,还忘不了贪婪。
“我们并不打算灭亡日本,日本没有中国需要的,我们只是需要日本放弃挑战亚洲秩序的政策,让亚洲恢复秩序,甚至我们也欢迎日本加入这个秩序。”
恢复旧秩序,就是恢复中国独霸亚洲的秩序,日本人必须收敛野心,做亚洲秩序中一个乖宝宝。
裕仁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没有说话。
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在杨潮的挑动下,中日俄谈判只能破裂,除非日本人接受投降一般的条件。
而这种条件,是日本人永远无法答应的,毕竟现在随着他们制海权的恢复,情况在慢慢变好,国内的米骚动在镇压和大量掠夺自朝鲜的粮食补给下,已经开始平息,国内经济秩序也在慢慢恢复,他们不可能此时投降。
谈判的结果让英法美三国看到中国对俄国的控制是相当强力的,这一点他们也想得到,毕竟俄国人此时的处境是离不开中国的。(。)
第二百九十二节 芜菁之冬()
于是法国人第一个找上中国政府,他们主动提出愿意给西比利亚俄军提供财政支持,让中国向俄国人提供军事物资,他们十分慷慨的把大笔订单抛给中国,但是要求中国政府作出保证,一定会支持俄国人恢复国内政权。
在法国人看来,俄国人那三百万人无疑能再次将沙皇送上王位,加上其他地区的反抗军,镇压德国支持的布什维克只是小菜一碟,接下来只要他们继续支持,沙皇的军队应该还有战斗力,也许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但是牵制德军两百万兵力是没有问题的。
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确实快把法国人的血榨干了。
杨潮欣然接受了法国人的订单,甚至答应了法国人提出的招募华工的要求。
“但是所有华工必须在我们的管理之下,我们绝对不能接受他们被派上战场。”
杨潮强调道。
他可是知道法国和英国人都没有遵守协议,将大量的工人直接送上了战场给他们挖掘战壕,甚至让他们参与战斗,可是到了战后却不肯承认中国人也对战争做出了贡献。
“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保证。”
法国人表示道。
其实现在已经有华工在法国工作了,那是在袁世凯当政的时候,法国人从袁世凯手里得到的权力,或者说他们早就有在中国招募工人的权力,半个世纪前美国人从清政府手里得到的权力,这个权力让美国人可以招募化工到美国修铁路,让美国可以贩卖华工当猪仔到南洋去开矿,到南非去挖金子。
法国人不过是引用了这个权力,承认了过去的条约的袁世凯政府不敢反对,也无所谓,几个华工罢了,贱命不值钱。
于是许多被高工资吸引的贫苦华工就走上了危险的赴欧航道。
老实说法国人对待华工比英国鬼子可好多了,英国鬼子在中国的殖民地采取了各种欺骗,把当地老百姓忽悠的老老实实。对女王无比忠诚,可是华工到了欧洲才发现,英国人的种族歧视竟然是最严重的。
在中国华人碰到的是经受过殖民部门培训的英国官员,这些人都知道得尊重、迁就殖民地人民腐朽的文化。比如中国人的纳妾制度,但是到了欧洲,管理华工的确实一群英国底层军官,这些出身工人、农民的底层吊丝反而种族歧视思想严重,认为白人至上。其他种族不过比猴子稍微高一个等级,是进化不完全的。
不过黎元洪政府组建之后,可是拒绝了英法招募华工的要求,断绝了法国人的劳动力供应。
现在杨潮终于答应了,而且慷慨的表示,同意法国人在四川、云南等中国贫困地区招募不超过300万人的工人,但是杨潮会派出官员对这些华工进行管理,他们只会在法国后方的工厂、农场工作,绝对不能靠近战场。
法国人没有资格拒绝,他们现在需要的是兵力。后方的劳动力就是兵力,他们需要中国的劳动力代替法国的劳动力,让法国的劳动力变成军人保卫祖国。
杨潮巴不得欧洲人不断的把自己的青壮突入战场变成骨灰呢,也很乐意看到华工帮忙将这些骨灰埋葬。
但是德国人不同意啊,瓦德尔立刻就找上了杨潮,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认为中国这是破坏中立法。
“我们破坏了你能怎么办?”
杨潮鄙视的瞪了他一眼,当然杨潮不是刺激他,因为两人不是正式见面,如果正式的交往。德国人应该去找陆征祥,而不是杨潮,出面的也应该是德国大使,而不是瓦尔德。
瓦德尔现在是以私人的身份跟杨潮交流的。杨潮请他喝最好的绿茶消消火。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法国人的要求。而且这些年虽然我们禁止了,但是法国人其实一直都在偷偷的招募。你知道中国的工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劳动力,勤奋、沉默、老实、听话。法国人为什么不在非洲找劳动力呢,就是因为黑人不好管理。我们没法阻止所以只能规范,否则我不由担心法国人在兵力不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