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202部分

大国崛起1900-第202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坚决的反对者也有,比如广东,福建两省。

    其他各省则主要就是中立了。比如江西、比如新疆、蒙古等绝大多数省份。

    对这些省份的议员,拉拢起来不算难,私下许以各种承诺,比如杨潮一旦上台,立刻支持修建沪广铁路。这条铁路将经过江西,成为江西第一条铁路。

    这些议员们大多都是当地名望,虽然背景各种各样,有旧官僚,有辛亥革命出身的新派人士,但肯定都不是随便扒拉出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所以杨潮不打算玩私利贿赂,向他们许下造福于民的承诺最合理。

    如果他们不支持,这些承诺一旦见报。这些人在家乡父老面前可不好交代,关键是他们最珍爱的名声可就臭了。

    针对两江,除了给江西修铁路,一座南京长江大桥足够给力了。告诉湖广,杨潮将支持将武汉打造成交通枢纽。

    票数基本上就够了,国会中的议员总数是500,这是按照5亿人口来划分的,平均100万中一个议员,最大的省份是四川,5000万人让他们拥有50个议员名额。山东40个,东三省加起来30个,湖广(湖南、湖北两个省)53个,两江(安徽、江苏、江西三个省)72个。加上山西的13个,云南、贵州这两个支持蔡锷的票仓的19票,支持段祺瑞的直隶26票这已经超过300票了,总统选举是简单多数,一票制胜。

    因此直进行了一轮投票,十天后杨潮就当选了。手按宪法宣誓。

    “本人杨潮,根据宪法赋予我的权力,将在中日战争中临时担任中华共和国总统一职。我宣誓尊重宪法,尊重国会的权力,尊重各省权力,尊重全国人民的权力,并将为捍卫国家权力而奋斗。本人不会利用权力,谋求任何不合理的利益;不会利用权力,做出对国家有害的任何行为;本人不会做出超出职权范围之内的任何行为;不会图谋增加不合理的权力。”

    宣誓完,熊希龄将象征总统权力的印章转交杨潮,然后握手,并且进行陈述发言。

    熊希龄口气中带着一种悲愤,因为怎么看他的辞职都让人唏嘘。

    杨潮最后陈述:“本总统要求熊总理继续留任。熊总理将会继续担任内阁总理,并且与本总统捆绑。如果熊总理拒绝就任,或者国会不予批准,本总统自从辞职。”

    熊希龄和国会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杨潮竟然还要留任熊希龄。

    熊希龄是湖南人,留任熊希龄让湖广议员感到振奋,他们湖广人将继续担任共和国二号人物。

    而熊希龄的同盟会背景,也让南方许多带有同盟会背景的身份感到安心,总之这是一个在两派中都有人脉的人物,当然两派之间的界限本就不大,因为辛亥革命之后,可是有一大批旧官僚混迹进了革命的队伍中的,争取这部分人很重要。

    最关键的是,熊希龄一直是洋务派,在地方上有事干经验,又做了一任总理了,杨潮觉得是最合适的人选。

    “哎,大总统你。”

    熊希龄只能苦笑摇头,出于大局也好,出于抱负也罢,他都不能拒绝。

    “好吧,我相信各位议员也都不会反对,我宣布旧内阁将全部留任,尽快稳定国家。并将共和国政府打造成一个团结的,高效的政府。”

    杨潮的表态,又得到了一批中立省份的支持,因为过去的内阁就是一个妥协的内阁,里面各派势力都有,同盟会元老蔡元培等人,立宪党张謇这样的地方开明绅士代表,北洋系统的梁士诒等。

    不过杨潮当了总统,总理熊希龄也留任了,那么杨潮身上的国防部长怎么办?

    “我提议段祺瑞担任国防部长一职!”

    内阁成员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票数,但是段祺瑞在直隶、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都有影响力,加上两江也是北洋势力,也会支持,又有杨潮的支持,三分之二的票数也不难。

    更何况,大家都知道段祺瑞不是杨潮的嫡系人马,杨潮没有将这个重要位置交给自己人,出于一片公心,大家都还是很满意的,因此段祺瑞的提名很快就通过了。

    一切处理完后,杨潮当总统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推动国家仲裁法庭的建立,将用于裁决各省之间的冲突,以及解决一系列特殊事件。仲裁法庭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广东议会问题。

    通过仲裁法庭,广东问题终于解决,准备了大半年的米青立刻行动。

    一个个地方乡绅,大资本家,大家族长,纷纷站了出来,在米青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合法的手续,比如提名,一百个合格选民联合,就能提名一个省议员,这不难做到,这些人在当地有足够的能量。

    然后是地方选举,这些名望很容易就当选了,过程中当然不可能干干净净。

    但是此举也引起了国会广东议员的抗议,他们来了一个总辞职,可是新建立的广东议会立刻就选出了新的议员,广东旧势力从中央到地方一扫而空。

    政府机构没有大动,各项政策沿用旧习,军队十分稳定,这让中国政府十分稳固。

    而这一切都是杨潮坐着轮椅完成的,而这段时间的施政被认为具有历史性的影响,因此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轮椅施政。

    “我提请新招300万士兵,并且展开对日军的反攻,立刻进攻朝鲜;同时我承诺,一年之内解决中日战争,让国家恢复和平!”

    4月,杨潮终于不用坐轮椅了,而他站着施政的第一步,就是战争问题。

    ————————————

    上个月月票30张,10票一张,就加更三张吧!(。)

第三百零七节 无限飞艇战() 
断绝了半年的飞艇轰炸又开始了,而且这次来的格外猛烈,格外不讲理。

    “日本海域为战区,任何驶往日本的船只,我国会不经宣告直接攻击!”

    外交部强硬的照会各国,态度极为蛮横、

    德国人玩得无限潜艇战,中国就玩不得无限飞艇战?

    不过之所以敢这么玩,还是国家实力和国际外交都发生了变化所致。

    去年之所以停止飞艇轰炸,其中一个原因是日本该炸的兵工厂、造船厂都炸的差不多了,另一个原因则是飞艇损失太多,光是轰炸就损失了两千艘飞艇,加上陆战损失的飞艇数量,去年飞艇部队可谓元气大伤。

    但是经过大半年的恢复,现在杨潮的飞艇数量又恢复了过来,而且还比最高峰多两千艘,达到了一万两千艘,依然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艇部队,第二名的德国人也不过三千艘的水平。

    除了飞艇部队恢复了元气,汽油燃烧弹的量产也是重启轰炸的重要原因,王求的化纤厂开始大规模开始生产凝固******,化纤厂不缺设备,也有大量的石油储备,产能扩大起来,还是很恐怖的,年产量一万吨,够日本人喝一壶的了。

    不过自然有人抗议,英国和美国都抗议了,但没什么卵用。

    杨潮敢这么玩,就是因为此时的国际形势已经可以让他为所欲为了,德国人3月时候,跟布什维克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苏维埃以割让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白俄罗斯为代价,换取了一份和平条约。

    跟原版的布列斯特条约相比,其实也差不多,不过这次德国人赔款就少要了许多,原本的历史上,德国经济几乎破产,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赔款获得喘息。当时弗拉基米尔同志不断的从国内搜刮,甚至在农民大量饿死的情况下,依然把粮食大量送给德国人当赔款。

    而这次德国人因为有中国的粮食供应,加上俄国被削弱的更厉害。革命都提前了一年,因此德国的元气要充足许多,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俄国人赶紧退出战争,好让他们腾出手来跟英法交战。

    德国人需要专心致志对付英法。必须在美**队大量登陆欧洲之前,迫使英法中至少一国投降,当然只能是法国了,英国人是不可能投降的。

    现在已经到了4月,德国集中所有军队向西线推进,英法两军节节败退,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提前打响。

    南线,塞尔维亚早就****死了,不过意大利代替塞尔维亚加入协约国作战,现在已经发动了第十次伊松佐河战役。

    意呆不亏是帝国主义之耻。围绕着跟奥匈边境的伊松佐河,意呆大军连续发动了十次进攻,竟然都没有突破这条边境的小河,唯一的作用是牵制了奥匈几十万军队而已,反观俄国人虽然打不过德国,但是压着奥匈暴打还是很轻松的。

    如果现在给欧洲陆军排名,第一名是德军,第二名是英军和法军,第三名是俄军,第十名是奥匈。意呆绝对的挂车尾,也就是比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这些国家强一些,但没打过也不好说,也许单纯的军事还打不过呢。

    最大的变化自然是美国参战了。美国第一批部队,是以全国各地的国民警卫队编余部分编成一个师。

    美国陆军部长贝克认为:“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师,兵员来自各个州,这样每个州都会因为在第一批送往海外的人员中有他们的男儿而感到骄傲。”

    因此彩虹师是处于政治意义而组建的,而且是第一个赶赴欧洲的军队,人数两万八。后世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就在这只部队中,而且会从这里成名。

    由于美国的参战,英法认为时间对他们是有利的,他们不着急跟德国决战,因此采取了守势,耐心的训练美国来的没有任何现代战争经验的美国大兵。

    英国人建议美国人直接把士兵分散加入英国老兵中,法国人建议美国人跟他们一起作战,这两国其实也是好意,毕竟欧战完全个过去的战争不一样了,他们也不希望美国的有生力量白白牺牲,但是美国陆军那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刺激,他们十分坚决的要独立作战。

    而且在潘兴的带领下,美国大兵的精神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就像欧战刚开始一样,双方士兵都士气高昂,都认为自己能轻松打败对方,美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登陆第二个月,美国彩虹师就投入了战斗,可是结果给美国大兵当头棒喝,他们野蛮的冲锋上去,然后像狗一样被德国的机枪屠杀。

    美国人这才老实了,乖乖的呆在后方接受训练,他们还是很受法国姑娘们欢迎的,一个个来自农场的美国小伙,身高比他们的母国英国人还高上一头,得天独厚的美国大平原,让美国人的营养比大英帝国的百姓还好,上百年过去了,一代比一代高,因此美国士兵才获得了大兵的称号。

    热情的法国姑娘,魁梧的美国大兵,如果不发生点什么事情,就太不靠谱了。

    英法忙着操练美国大兵,大兵忙着操练法国姑娘,前方则以防守的态势消耗德国士兵,英法对胜利毫不怀疑,直到熊希龄辞职,杨潮突然当选新总统,接着摆出了一副强硬姿态,这时候英法才感觉到不安起来。

    因为他们必须随时防备中国人参战,中国士兵的战斗力他们此时已经不怀疑的,最关键是那让人窒息的数量,他们之所以珍视美国大兵的性命,不是心肠好,而是为了胜利,他们认识到人力是他们能否获取胜利的关键,至于物资装备,倒是次要的,英法都是军事大国,他们完全可以装备几百万美国大兵,可是人力却已经消耗殆尽,法国一代年轻人都走上了战场,英国人也动员了半数适龄青年。

    但是中国似乎不用为人力的问题担忧,他们的人口比英美法三国加起来还多,如果他们参战,美国人参战的优势将荡然无存,英法极为惊恐中国无限的人力与德国的军事工业结合起来,所以他们立刻改变了拖延的态度。

    英法反攻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有力量来干涉东方的战况,所以哪怕英美两国都抗议了,杨潮根本就不当回事,下达命令,凡是失望日本的船只,无论运输的是什么东西,一律打沉,他要把日本人跟国际社会割裂开来。

    遮天蔽日的飞艇在日本上空飞掠,一枚枚带着地狱般味道的汽油燃烧弹投到日本的城市中,跟以往不一样的是,杨潮开始扩大轰炸目标,不在盯着工厂,而是开始高空随意投弹,高空投弹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定点轰炸工厂很困难,但是随便投到城市这么大的目标,那就容易太多了。

    一枚枚燃烧弹投入东京、大阪、长崎和神户这些大城市,带来的是一片片火海,满地的死尸。

    就像后世美国人那燃烧弹洗地一样,杨潮用出来效果同样好,甚至更好,因为此时日本的木结构建筑更多,更容易燃烧,一起火就刹不住。

    同时徘徊在日本海域的一艘艘飞艇,打沉了数艘英美商船之后,让两国知道中国人真的敢对他们的商船动手,他们终于停止了向日本运输,停止了给日本工业输血,日本工厂的养料彻底被掐断了,而他们国内的钢产量随着八幡制铁所被摧毁,已经接近于零。

    没有了钢铁供应,日本的重工业直接瘫痪,空有熟练的工人也生产不出哪怕一颗子弹。

    尤其严重的是,封锁和轰炸,让日本都快平息的米骚动突然又爆发了,被轰炸的东京、长崎等城市自不用说,那些失去了一切财产的市民,已经完全疯狂了,见什么抢什么,就连京都、广岛这些没有被轰炸的城市都出现了因为粮食供应问题,而引起的骚动。

    欧洲战场上,英法联军,加上不断被送上阵地的美国大兵,协约国向德军开始疯狂的进攻,而德国人反而采取了守势,谁都不是傻子,都知道防守占便宜,德国人现在希望的是尽量拖延时间,他们要等待好朋友中国人解决了自己的麻烦,然后投身到重建国际新秩序的伟大事业中。

    在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中,德国将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霸主,而德国承认中国在亚洲地区拥有无可争议的权力,德国甚至同意将他们在亚太地区的那些贫瘠的殖民地,一股脑卖给中国。

    5月。

    无限飞艇战进行了一个月,日本国内危机持续加重,中国完成征兵300万的工作,让世界不由艳羡中国人力资源的丰富,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