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大的市场,我们有绝对的信心能够竞争的过美国人。我们会设计更大型的汽车,那种美国人喜欢的大型号汽车。”
克莱门特作为商人显然更会说话。
杨潮点点头:“没错,不要一棵树上吊死。这里是中国,有五万万多人,比欧美人加起来都要多,这个市场是无限的,目前我国保护汽车工业,你们摊上了一个好时代,尽情展现你们的能力,创造一个奇迹吧。即便研发十款汽车,这个市场也能消费的了。”
接着杨潮要求他们带着去了一趟生产车间,流水线生产车间,从美国学习来的生产方法,还得感谢福特,福特研发了流水线之后,并没有向世界隐瞒,福特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大方的允许同行来参观,于是让这种生产技术飞速的推广了。
中国早在战前就引入了流水线生产工艺,战后经济危机,杨潮又让李富安组织技术人员,在中国的生产企业中全面推广流水线生产工艺,因此早就驾轻就熟了,劳林的汽车工厂,自然是要运用这种技术的。
“目前我们设定的是每年生产3万辆汽车。如果市场情况良好,我们决定开拓新的生产线,希望能够每年生产十万辆汽车!”
杨潮看到他们的场房,只有一条生产线,颇为不满意。
“你们太悲观了,知道吗,我们国家进口的豪华车都上万辆,去年进口汽车花费了上千万,你们的汽车定价500美元,一千万确实只能卖两万辆,但是不要忽视中产阶级被压抑的购买需求,一旦他们得到廉价的汽车,别说十万辆了,一百万都不算多。我建议你们,几年就将产量提高到十万辆,否则可就错过机会了。”
杨潮叹道,这两人还是太悲观了,没办法,欧洲小国出来的,哪里见识过中国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市场啊,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比不上美国,但是三分之一还是有的,数万座工厂中的高级技术人员,消费汽车完全没有压力,要知道他们的工资可是跟国际接轨的,高级技术人员始终缺乏,洋人拿多少钱,他们就能拿多少钱,岂能买不起几百两银子一辆的小汽车。
克莱门特咽了口唾沫,三万辆他就已经很大胆了,就是按照中国的汽车进口来设计的,而且还考虑进去了市场潜力,可是十万辆吗,那真的是不敢想象。
欧洲的汽车技术并不差,因为他们的机械技术始终是顶级的,不输给美国人,可是汽车工业不如美国,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的市场不够宽阔,而且还割裂在十几个国家中。
而中国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中产阶级数量是以百万计,接近千万级别,而且每年还再以数十万上百万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每年销售一百万汽车不是什么问题。
杨潮分析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就跟21世纪差不多,唯一还欠缺的是公路建设,目前汽车还只能在道路情况良好的城市中跑,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公路网,最好的山东目前也才刚刚开始建设全省范围的公路网,其他地方出了城市基本上就是泥土路了。否则的话,中国的汽车市场超过美国,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只给你们两条建议,第一是增加型号,多生产几种型号,否则消费者容易审美疲劳,第二增加产量,最快突破到百万级别,趁着我国的保护政策,彻底占领中国的市场,否则不出三五年,我敢说就有人涉足这个市场了。”
杨潮参观完汽车公司后给两个管理者一个建议。
走出汽车公司门口的时候,杨潮指着汽车公司的标志道:“看看,杨子汽车,你们应该知道这个品牌的意义。我可轻易不会使用我的名号,你们如果失败了,也是对我个人名誉的一种损伤。我希望你们能够感受到我对你们的重视。”
杨子汽车,杨潮第一次使用自己的名字,除了杨子银行之外,就只有一个杨子矿业在使用自己的名头,而工业界就只有这一个汽车公司,连兵工厂、钢铁厂都没有这个荣幸。
劳林和克莱门特点点头,他们确实感受到了杨潮的重视,因为他们这个牌子挂起来后,已经很多人来询问过他们,问这是不是杨大总统的产业,他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尤其是山东这个地方对杨潮浓浓的崇敬,他们不知道仅仅是这个名字就能给他们带来十万辆的销量。
离开扬子汽车后,杨潮去了齐柏林飞艇公司,飞艇公司现在一片萧条。
场房大量空置着,因为飞艇的生产几乎停止了,战后杨潮停止了飞艇的采购,单靠民用市场,每年顶多是一百艘的数量,完全无法支撑过去庞大的飞艇生产线。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飞机工业蓬勃发展,洛克希德在排美之后,取得了杨潮的特许,他和他的工程师可以自由来回中美之间,于是他并没有卖掉飞机公司,而是继续帮助杨潮研发新的飞机,他生产的单翼飞机的性能,已经接近二战前的水平了,而其他国家还在双翼机和单翼飞机哪个更加符合未来争论不休呢。
所以现在三分之一的齐柏林飞艇场房转售给了洛克希德飞机公司,而剩下的三分之二除了迈巴赫的汽车团队使用了两座之外,剩下多达六十多座场房都处于空置状态。
看到这情形,杨潮也是唏嘘不已,感慨跟美国的经济战争,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啊,否则齐柏林飞艇不至于这么快就没落。(。)
第四百二十节 败家子(第六更)()
220张推荐票加更,现在231了,还差20票下一更。感谢誓约中的天堂和绝灭星辰投的月票,现在4张了,还差一张加更。
————————————
跟美国相互打经济战,都将关税提高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不但让齐柏林失去了美国的巨大市场,而且断绝了来自美国的氦气供应。
而杨潮的飞船能提供的氦气产量,只能维持一百艘左右,而且杨潮的飞船去挖黄金,显然更有效率,所以也不可能浪费能量来给飞艇生产氦气,所以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了前途。
历史又一次回到了老路上,飞机再次战胜了飞艇,占据了天空。
“转型研发飞机吧,我们拥有全世界最优秀的空气动力工程师,有丰富的研发飞行器的经验,研发飞艇的技术,许多还是可以应用到飞机上的。我要求你们,尽快的研发出一款大型的飞机,可以作为运输机和客机的飞机。”
美国人十年之后就能退出B17那种载重两吨的飞机了,拥有丰富技术储备的齐柏林公司,没有道理制造不出来,杨潮养活了这个公司十多年,可不就是为了让他们站在技术的最顶端吗。
好在虽然生产几乎停滞,普通工人都换了其他工作,但是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并没有减少,尤其是大批核心骨干德国工程师,因为现在的德国实在是不好找工作,因此依然留在公司里,让齐柏林的技术力量并没有失散。
但是不生产产品,白养着这些人,无论是索登伯爵还是考斯曼,其实都很不好意思,因为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毕竟是杨潮,这等于在白白浪费杨潮的钱,因此这段时间,他们是大量将骨干技术力量借给迈巴赫。让迈巴赫出钱养着他们,利用迈巴赫的经营来养活他们。
现在杨潮说要研发飞机,哪怕过去对飞机多么看不上眼,多么执着的热衷飞艇。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相反给这些人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做,他们心里反而舒服了不少。
不过所有人心气都不是很高,第一是他们对飞机确实兴趣不大,第二则是德国的战败。对德意志民族精神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民族,突然战败,登高跌重,就好像中国人自诩了上千年****上国后,突然被英法日俄等国轮番胖揍,一时间全世界好像有点本事的都可以来打中国一顿,中国人的心里能有心气儿才怪呢。
离开青岛后立刻到了烟台,杨潮要参观一下第一艘航母的情况。
烟台造船业现在有两家大公司,最大的一家是福建会馆造船厂。有权力撑腰,福建帮没有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被淘汰,而是一步步做大。
杨潮刚刚到这里的时候,洋人用汽船把中国的帆船已经逼到了绝境,福建帮能在烟台这里,用帆船维持每年500万两的贸易额,等得到了技术和财力支持,他们也开始使用汽船运输的时候,没有道理不发达。
现在从山东到东北的烟台—大连航线,几乎都被福建会馆船队垄断了。他们自己生产轮船,找就淘汰了手里的帆船,从几百吨的小气轮开始,一直到现在的主力千吨以上的轮船。都是他们的主打产品。
而随着杨潮那几年的军舰刺激,他们已经能生产3万吨级别的巨舰了,这次航母改造,也都交给了福建会馆造船厂。
福建人自己的制造力量已经不缺了,但是设计能力还是严重不足,于是他们跟日本人合作了。在烟台的第二造船公司,正是来自日本的川崎财阀,青岛还有一家造船公司,原本是德国人的,在杨潮的牵线搭桥之下,也被福建会馆收购了,青岛造船厂的技术骨干自然也加入了这个改造计划。
但是杨潮并没有只改一艘,而是同时进行了两艘,另外一艘在海上进行改造。
上海的造船工业现在是异军突起,大有赶超山东之势,原因很简单,哪里是航运中心,条件得天独厚。
杨潮主政的时候,将一大批的官办企业和产业变卖,福建会馆这些年能发展这么好,跟他们收购了福州船政局也有关系,因为他们获得了洋务运动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最重要的一笔资产,船政局培养出的大量人才,不断的涌入福建会馆集团中来,无论是造船的技术人员,还是开船的驾驶人员,福州船政局都能培养。
同样上海洋务运动最大的资产江南造船厂也被上海当地的资本家接收,以宁波人为中心的江浙航运集团击败了试图渗透进入上海的福建帮,他们当时花费了300万两收购了这个造船厂,听说盛宣怀在其中还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不过盛宣怀已经死了,他的后人变卖了股份,现在估计糟蹋的差不多了。
金融巨头虞洽卿在杨潮掀起的黄金危机和橡胶危机中惨败,痛定思痛后再次出山以三北航业集团为资本开始再次发展。
宁波帮以四明银行为后盾,江南造船厂为根基,三北航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是中国仅次于福建帮的第二大航运实力了,占据中国航运的四分之一市场。
而宁波帮跟三菱集团合作,将上海经营的水泄不通,排挤川崎和福建帮,希望能将上海这个航运中心始终抓在手里。因此杨潮要改装航母,宁波帮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三菱更是急的抓耳挠腮,他们在中国没有政治话语权,因此鼓动了宁波帮,又通过谢冠辉,最终才拿到另一艘航母改装权。
这个改装很重要,因为********可是要组建十艘左右的航母舰队的,谁能先获取经验,意味着将来能获得巨大的市场。
宁波帮那边是没时间去看了,杨潮就近的看一看烟台的还是可以的。
航母建造上已经没有问题了,英美两国都在研究,一战中就改造出了百眼巨人号那样的全通式甲板航母,之后的竞技神号更是全新设计,岛式结构等等现代航母要素都出现了。
烟台改装的这艘航母,就大量借鉴了英国设计,川崎集团动用了他们跟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关系。派他们的工程师到英国参观学习,因此烟台第一艘航母的改装,几乎就是一艘竞技神号的翻版,不过竞技神号自己还没有完工。因此这还是实验性质的。
拆除了战列舰上的巨炮,移走了舰桥、烟筒,改放到了一侧,铺设了全通式甲板。
可惜杨潮看不到飞艇训练了,因为还没有改装好。飞行员现在都是在陆地上训练,用路基飞机在画出来的甲板宽度的跑道上进行起降训练。
十多艘战列舰都将改装成航母,拥有厚重装甲的航母虽然航速慢,但是抗打击能力强,这些可都是主力重型航母。
勉慰了一下来自中日德三国的技术人员,看了看正在成型的航母后,杨潮只能遗憾的离开山东。他看不看,这些事情都在推动,海军部专业人士能够支撑一个现代化的海军发展,不需要某一个高层过多的干预。干预多了反而出现问题呢。
杨潮已经离开西伯利亚大半年了,该回家看看媳妇了,奥丽嘉已经发过许多次电报了,痴男怨女的口气很足。
这次坐火车。
出了张家口,驶入察哈尔省,随着关外人口的增加,察哈尔也成立了省份,从蒙古单独划分出来。
察哈尔没什么好看的,皮毛、羊毛和牲畜肉类加工为主的产业,不可能养活太多的人。目前有500万几乎就是一个极限,增长有限。
火车驶在辽阔平坦的蒙古草原上,一望开阔视野极广,时而还能看到远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不同的是还能看到简单的木条栅栏,农场化在蒙古已经推广了开来,按照家庭为单位,一个个贫穷的蒙古牧民得到了属于他们的草场,又有政府提供的种羊、种畜,畜牧业自然而然的发展了起来。
蒙古王公则给与一笔丰厚的补偿金。放弃了他们的封建权力,要么去繁华的大城市中虚度余生,要么留在草原上也经营畜牧业,反正作为一个特权阶级,蒙古王公消失了,唯一还有一点特殊权利的是,是喇嘛教,蒙古人清代开始崇信藏佛,清王朝也暗中支持推广这种信仰,一来是维持蒙古的稳定,二来也有限制蒙古人口的味道。
后世各种传言,说满清在蒙古实行减丁政策,规定各个部落的男丁人数,多余的就杀掉,这纯属扯淡和造谣,满清的政治手段相当高明,在北方实行的是联合蒙古制衡汉人、回人、维人和其他民族,在南方则是扶持汉人压制苗人、壮人等南方民族。
总是在挑动一个民族对抗另一个民族,确保满人始终处于最有利的位置,除了前期外,满人就是靠着政治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在统治国家了,因为满人在入关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