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315部分

大国崛起1900-第315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则是为了针对美国,将美国作为主要对手。

    当然双方其实对航母也没有高度重视,双方海军军官都还是一群老思维的家伙,虽然出现过飞艇轰炸军舰取得辉煌战果的东京湾大海战,但是飞机轰炸军舰却还没有任何实例,普遍认为轰炸机的载重根本就不具有海战价值,根本就不能跟飞艇相比。

    全世界,唯一高度重视航母的人,恐怕就是杨潮了。

    为此他给海军配属了最先进的轰炸机,不惜多次帮助洛克希德和齐柏林飞艇公司修改设计,硬生生将轰炸机的性能推进到了二战前的水平。

    齐柏林最新的的单翼轰炸机载弹量达到了500公斤,飞行时速达到了300公里,作战半径达到800公里,这种性能在速度上已经不输给日本的96式攻击机了,96式可是放在35年的时候都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飞机呢。

    反观美国则被杨潮带到了飞艇的歪枝上了,这几年美国人大力发展飞艇工业,已经超过了中国的飞艇制造规模,庞大的飞艇工业将美国飞机工业挤压的差不过活不下来,去年失去了战争订单后连莱特飞机公司都倒闭了。

    对这几年中国飞艇工业的没落,中国一直声称的原因是跟美国的贸易断绝让中国飞艇失去了稳定的氦气供应,中国飞艇的填充氦气始终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可以工业化生产,只有洛克菲勒旗下的大气田才能生产氦气,可是中美交恶,排美法案之后,美国已经禁止了向中国出口氦气这种战略资源。

    所以这两年中国飞艇装备数量急剧减少,从最高时候的1万艘降低到了3千艘,而飞机则装备了4千架,超过了飞艇的数量。美国人却装备了1万艘各型飞艇,光是在夏威夷就部署了3000架各型飞艇,作战飞机却连500架都没有,几乎是用来练习用的,即便是这500架飞机,跟中国同型号飞机也不在一个档次上。

    中国海军拥有这种程度的技术优势,才让航母编队拥有了偷袭珍珠港的硬件实力。

    另外还让青岛兵工厂研发了空头鱼雷,穿甲炸弹等新式装备,专门用来对付皮糙肉厚的战列舰。

    做足了这么充足的准备,杨潮实在是没有理由让海军仅仅摧毁美国人的航空母舰编队,程璧光给海军下达的命令是,摧毁航母之后,优先打击岸防火力和交通线,而杨潮给的命令则是摧毁航母后优先轰炸战列舰,之后在相继摧毁港口设施,尤其是要摧毁飞机场等设施,优先级还在军火库和油库之上。(。)

第四百八十七节 偷袭珍珠港(2)() 
夏威夷以西300公里的海面上,庞大的航母编队覆盖了几十平方公里的海面,他们运气很不错,今天的风浪很小,这给飞机的起降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然他们不知道他们之所以这时候到达这里,一切都在计划中,计划中当然也包括天气,同时代最精准的天气预报。

    良好的天气让一架翼展达到10米的大型侦查飞机顺利的降落到了甲板上,在阻拦索的帮助下稳稳当当停在了甲板上,中国可不缺飞行员,原因很简单当然拥有庞大的飞艇舰队,最多时候多达上万艘,飞艇的机组可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意味着当年中国至少有十万以上懂得飞艇航行的人才储备。

    虽然飞艇和飞机的飞行方法不一样,但是这些适应了飞艇的机组人员,还是更容易适应和学会驾驶飞机,尤其是他们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航空学习,绝大多数都在青岛海校和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过驾驶,文化程度较高,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飞行员下来后,立刻抱着匆忙被带到指挥室中,他是航空大队的队长亲自侦查因为任务重大。

    “陈司令,美国人根本就没有防备,也没有发现我们。他们的大多数军舰都停泊在港口之内,包括4艘航母。而且我发现,他们的海滩上的人很多,市区和军事基地中则很少见到人影。”

    “朱队长,美国人都在度假呢。我还以为他们会取消度假呢,看来美国人瞧不起人啊,没把你们航空队当回事。”

    航母舰队司令陈会呵呵笑道,他是烟台海校第一期学员,本来已经领到了去美国深造的入学通知书,去学习造船专业,可是中日战争让他没能成行,恰逢战争爆发,就跟日本海军持续作战。最后在东京湾大海战之后幸存下来,因为专业的海校背景和残酷的战场经验,他被留在军队中,并且授命从事航母这项新舰种的筹备工作。

    一开始陈会还很不满意。因为跟他一样的一批海校生,只要幸存下来的,战后最少也是主力舰的舰长,而他却在搞一个当时还没有经过战场检验的航母,很长时间他都被人认为是搞玩具的。

    华盛顿条约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了研究航母应用,陈会的航母筹备工作开始步入正轨,积累了数年的经验爆发出来,中国一连打造了十艘航母,成为世界第一的航母的大国,而陈会也成了一致舰队的司令。

    “不过你没有必要亲自去侦查一趟吧,万一美国人防范森严,我们岂不是要损失一个出色的攻击手了?”

    陈会心情很好,对于朱斌候的举动,他也不是很在意。

    因为他跟朱斌候可以说是一张牌的两面。航母舰队这张牌现在能像模像样,单靠他陈会一个人是不行的。朱斌候的出现,补足了他的缺陷,因为朱斌候实在是一个完美的开创者,基础知识扎实,爱冒险有实战经验。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斌候也算是中国最早拥有实战经验的空军战士了。他出身在一个新兴的民族资本家家族,父亲朱志尧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买办,后来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早起的机械工业求新机械厂。

    由于这种背景,朱斌候从小几乎就是受欧式教育。从上海徐汇中学毕业后,被父亲送到了法国列里机械学校学习,这时候航空工业方兴未艾,在法国接受了飞机知识。从此迷上了开飞机。

    一战之前,朱斌候刚好在法国学会了驾驶飞机,于是很快就自愿加入了法国外籍军团,担任飞行员,在法国打了一年多的仗,击落了两架德国飞机。迫降两架,获得了多枚勋章,回国后自愿报名中国空军,最终被陈会挑中进入了海军,一起筹备航空母舰。

    这两人一开始都是异类,陈会是海军中的异类,朱斌候是空军中的异类,海军的思想是大炮巨舰,空军的思想是飞艇洗地,两个异类生生拉起了中国的航母舰队,但心中肯定有一些耿耿于怀,这种耿耿于怀让他们急于证明自己。

    “哈哈,老陈,俺老朱的技术你还不放心?别说美国那些洋鬼子了,就是身经百战的德国空军,也别想留下老子。”

    朱斌候对自己的技术十分自信,作为一个富家子弟,他天生有一种优越的自信。

    “不要小看美国人,美国人的飞艇技术不比我们的差,而且数量庞大,在夏威夷有4000架飞艇,我们的航母编队总数只有飞机600多架,一架飞机要对付6艘飞艇,再说他们也拥有500艘飞机,这场仗不好打啊。”

    如果不是军令如山,陈会是想都不会想偷袭夏威夷的,这跟自杀有什么区别?

    可是程璧光的命令在前,他不得不接受,最关键的是杨先生的要求在后,在才是真正让他有压力的原因,程璧光虽然命令他们必须偷袭夏威夷,而杨潮则要他拿出当年跟日本海军决战的勇气,不畏牺牲,一定要将美国人的飞艇、飞机和航母、战列舰都击沉在港口。

    原本接到程璧光的任务的时候,陈会是打着事有不成就立刻退缩的打算,可是杨潮的要求他真的无法拒绝,不提拒绝的后果他很难想象,就是对杨潮的提拔之恩也不容许他退缩,他们这批烟台海校生如果不是杨潮当年的坚持,很难想象他们会在重建海军中担任要职,要知道当时的总统黎元洪可是倾向于福建帮的,打压的就是他们******,是杨潮力排众议,跟总统多次沟通才让他们烟台海校生拥有了可以跟福建帮的老官僚们分庭抗礼的实力,在海军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现在杨潮说让他们打沉美国的战列舰和航母,自然是有杨潮的道理的,否则以陈会对杨潮的理解他知道杨潮根本就不可能出面。

    “嘿嘿,怕什么,更险的仗老子也不是没打过。”

    朱斌候满不在乎道,当年在法国的那一年,有不止一次他都在五六艘德国飞机的围追堵截下死里逃生,当时吓的不轻,现在则非常怀念。

    “嗯。下去准备吧,我要你们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陈会突然认真起来,以上级的口吻说道,朱斌候撇撇嘴知道这时候,陈会这个官迷开始摆谱了,他得配合一下,立刻立正敬礼:“是!”

    朱斌候走了,陈会心中还是没底,他很想证明航母的作用,通过多次演戏,他们也认为航母是可以击沉任何战舰的,可是毕竟没有经过实战,第一次实战就是这么大的戏,他真的很担心他的兄弟们唱不起来。

    本来还打算唱不出满堂彩,能全身而退就行了,可杨潮都说了要求了,他就不得不认真考虑了。

    陈会知道杨潮的性格,那是一个爱惜名声,爱惜羽毛的人,谁都看的出来,那是一个一心沽名钓誉,放着总统不当,偏偏要展示自己高风亮节的人物,这样的人是要脸的,这种偷袭的事情,潘训做出来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可是杨潮做出来,还是很有压力的。

    能让杨潮脸都不要的作战,陈会岂能没有压力,他很清楚,一旦中国做出了这种偷袭的事情,将再也得不到欧美国家认可,因为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愿意接受这种不宣而战,没人愿意跟一个随时可能捅自己一刀的国家做朋友。

    中国现在的服从体系,作为一个军人很清楚,陆军是从总统潘训到陆军司令吴佩孚,海军是从总统潘训到海军司令程璧光,可是杨潮却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存在,海陆军主要军官都是他当年提拔起来的,陆军现在十个集团军司令无一例外都是曾经跟杨潮起家的老弟兄,海军南北二洋舰队司令,也都出自烟台和福州,基本上没有人会违拗杨潮的意愿。

    可以说,只要杨潮愿意随时都可以发动军队夺权,炮哥始终将杨潮比作未夺权的王莽,西方也将杨潮比作中国的影子皇帝,这些都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杨潮却始终没有做出过有辱名誉的事情,被很多人认为是太爱惜名节。

    可让一个如此爱惜名节的人,也介入这个太不名誉的事,陈会很能体会这次偷袭的意义之重大,所以他压力很很大。

    事到如今,也只能孤注一掷,就像杨潮说的那样,得拿出跟日本海军决战时候的勇气,不惜牺牲了。

    “来人,给程司令发报,告诉程司令,我们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随时等候命令。”

    陈会沉默了片刻,立刻开始行动,让电报员给国内发报。

    “等等!”

    秘书刚要去电报室,陈会突然叫住了他。

    秘书回头,立正听候司令的新命令。

    陈会道:“将杨先生发来的电报给我拿过来。从现在开始,凡是有杨先生的电报,通通交给我亲自译电。还有告诉电报室,杨先生发电报的事情,必须保密。杨先生从来没有发过电报过来。明白没有?”

    秘书:“明白了。”

    很快秘书就将杨潮的电报拿了过来,陈会仔细的又看了一边之后,然后将其烧掉了。

    因为:杨潮没有发过电报。(。)

第四百八十八节 偷袭珍珠港(3)() 
爱惜名节吗?

    杨潮还真的不是很在乎这个,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极端的讲究实用,他过去是一直在维持着良好的形象,那是因为良好的形象会带来利益,可是一担破坏这种形象会带来更大的利益的时候,杨潮会毫不犹豫将其打碎。

    更何况杨潮认为,这次偷袭,也未必有那么大的影响,当然对国家名誉受损是一定的,可名誉这种东西,只有在和平年代才有价值,当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刻,名誉实在是太奢侈了一些,二战的时候相信欧美那些所谓的绅士,是没人会在乎这个的,只要中国能救他们,他们会毫不犹豫跪下来抱大腿。

    二战的时候,罗斯福可以隐瞒消息,让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丘吉尔可以直接剥夺英国投资者的私有产权,将大量英国私人在美国的投资变卖,换取紧缺的美元外汇,法国战斗英雄贝当更是可以投降德国,英美都可以积极的跟苏俄合作,而丘吉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贵族家庭出身,罗斯福可是拥有良好的绅士名誉的。

    杨潮不可能比这些人还差,所以杨潮跟潘训一样,也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的,甚至潘逊心中压力还要大一些。

    当然潘逊的压力,不是来自道德层面,而是来自成败。

    尽管有海军司令的保证,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不可能打到中国来,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可是潘训还是很紧张,人在做重大事件之前都有这种自然反应,每一个丈夫站在产房前等待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不可能心如平湖,潘训此时就像一个等待孩子出生的丈夫一样,等待着前线发来的消息。

    当程璧光求见的时候,潘训迫不及待的接见了他,得到的是前线反馈的准备妥当的消息。程璧光请潘训下达最后的命令。

    “我明白了。”

    潘训长吸一口气,做出了最后一个决定。

    “明日清晨,发动总攻。”

    潘训将作战时间推后了一天,从星期六推到了星期日。因为今天确实已经很晚了,发起作战时间不够充裕,还因为他需要一天时间来进行一些外交准备,他是没有心理压力,不代表真的不要脸了。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多天努力,美国大西洋舰队终于全部通过了巴拿马运河。

    很快潘训向欧洲各国表达了态度:“美国大西洋舰队越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地区,我国对此十分遗憾,美国此举无异于对我国国家安全的严重挑衅。也是美国对夏威夷地区的最后态度,很显然美国人打算非法镇压夏威夷人民的合法诉求了。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