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铁矿、机械制品和造船业就足以支撑瑞典这样的小国完成工业化一样,食品加工和皮革产业就足以支撑起丹麦的工业化。
同样这样的小国在展的过程中,不可能依靠自己积累工业化资金,不可能依靠自己解决市场问题,所以往往都坚持自由贸易,所以对中国这样有巨大市场的国家十分依赖,丹麦跟杨潮友好的交流一番后,非常欢迎中国跟丹麦贸易,欢迎中国到丹麦投资,尤其是提出了希望杨潮在丹麦开办医药工业,他们认为丹麦丰富的粮食产出,正合适用来做以玉米等淀粉为原料的青霉素生产。
杨潮满口答应要在丹麦建设一座全欧洲最大的青霉素加工厂,用来生产满足整个欧洲需求的青霉素,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至少在1万美元以上,因此丹麦政府十分欣喜。
可是有人很不理解,杨潮似乎对北欧国家太过青睐,跟这些国家的合作,十分慷慨,似乎有某种喜好一样,连张念这样的亲信都很难理解杨潮的所作所为,如果杨潮将合作的对象放在德国身上,他一点都不怀疑,可是跟瑞典、丹麦这种毫无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合作,对中国有什么好处?
不怪张念不理解,因为杨潮的理由,即便拿到后世,恐怕大半中国人都无法理解。(。)
第五百七十四节 给中国的池塘里丢条鲶鱼()
推荐票今天不少啊,得加更四张。前两张有些错误,大清洗应该还没有开始,改了一下,大家有空回头看看。
————————————
“你深层思考过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于西方吗?”
面对张念的疑问,杨潮反问了他一句。
张念沉思了片刻:“主要是技术问题,西方发展出了一整套工业技术。”
杨潮摇摇头:“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什么西方人能发展出工业文明,而我国在宋代和明代两次就在工业文明大门之外徘徊,却始终踹不开这扇破门板。”
东西方各种各样的研究早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很多了,英国人李约瑟著作的《中国科技史》收集了数千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让西方人发现,中国古代拥有的技术,竟然早就达到了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技术水平,中国在宋代和明代拥有的庞大手工工场,丝毫不输给英国的手工工场,可最终英国人将手工工场发展到了现代工厂阶段,推动了工业革命,而中国人却沦落了。
有些人将其归因于运气,说中国一次被蒙古人打断,一次被满洲人打断,是这些野蛮人摧毁了中国的资本萌芽,不然中国早就促成了工业革命。
但这显然很片面,蒙古人和满洲人入侵之前,数百年宋明时代都没能过渡到工业文明阶段,绝不仅仅是遭遇入侵的原因,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的。
杨潮也是这几年才慢慢悟到其中的深刻原因,因为他突然发现,凡是坚持自由经济的国家,不然面临着强烈的竞争,这些国家不但没有被竞争击垮。相反却发展的很不错,好比荷兰,好比瑞典和丹麦。
在对比中国的情况,一切好像就明了了,那就是:
中国缺少竞争!
“欧洲古代往往有成百上千个各自为政的小国家,他们之间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于是有大量的试错和革新的机会。一个国家发明出某种优秀的东西,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其他国家就会纷纷效仿。在相互竞争中,他们发现吸引人才和资本会让他们变强,于是各国纷纷优待人才和资本,发展自由经济;他们发现开展教育,有助于国力的提升,于是纷纷发展本国教育;其他各种技术,一旦出现。在激烈的竞争—淘汰机制下,各国都非常乐意采纳。”
杨潮先讲了一下欧洲成功的因素。
在对比中国:“反观我国,过早的将权力集中了起来。权力集中是一种历史大势,就好比资本会集中一样,任何事物,最后都往往走向趋同。天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是天道,是自然之道。西方人称为马太效应。所以任何地区最后都会走向归一,因为总有一个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会站出来统一其他国家。从经济层面解释。消灭竞争有助于减少浪费和消耗。欧洲人也多次临近统一,罗马时代是最成功的一次,接下来的法兰克帝国时代,再到拿破仑时代,却总是无法建设出中国式的大一统政治。因为欧洲人的组织能力,直到近代前都无法支撑他们组建起大一统的政权。”
“我国古代经过激烈的春秋战国百国争霸竞争。为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文化和知识积累,比如法家发扬了郡县制,彻底将统一的制度固定下来,接下来一直传承了两千多年长盛不衰。这就是我们的问题,过早的完成了统一。过早的固化了社会。于是我们的社会就缺少竞争—淘汰机制,孟子说‘无内忧外患者,国恒亡’,不是没有道理的。西方人如果一群竞相争逐的麋鹿,跑的最慢的就要被狮子吃掉。而中国却是一头大象,即便跑的再慢,只要自己不倒下,别人就很难撼动他。所以基本上没有跟外部竞争,学习模仿外部的动机。于是故步自封,慢慢落后于时代。”
张念听完杨潮的分析点了点头,杨潮的分析并不新颖,已经有很多社会学家提出过相似的观点了。
但他还是疑惑,这跟中国积极跟西方小国合作有什么关系?
杨潮笑道:“跟这些效率很高的小国合作,其实就是给中国这座沉闷的池塘中放入一尾活泼的鲶鱼,好让整个池塘沸腾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之所以跟这些小国,而不是跟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大国全面合作,更是直接断绝了跟美国的关系,原因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一尾鲶鱼提高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力,不是直接要一条鲨鱼有可能咬我们一口。这些小国每每都有一些世界领先的产业,比如瑞典的金属加工,丹麦的皮革制品,但他们绝对没有能力跟中国全面竞争。所以引入他们,可以激活中国一些产业,却不会对我们整体经济刺激过大。如果跟德国玩全面竞争,怕是我们7,8成的工业就要面临德国产品的冲击。”
张念点了点头:“这么说来英法德国目前希望获得同样的自由贸易地位,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杨潮笑了笑:“目前不可能,除非他们的国力能够降低到不对中国构成威胁的程度,我从来不排斥跟欧洲合作。毕竟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最尖端的科技所需要的工业基础支持越来越大,到最后有可能一项高端技术,需要进行全球合作,将各国的最优秀技术拿出来才能够发展出来,到时候我们是绕不过跟西方合作的。”
冷战时期,苏俄将7成的人口投入到了重工业生产中,导致轻工业和农业始终劳动力不足,在忍受人民生活水平大大低于西方的情况下,也只能勉强跟美国打成平手,就是因为美国人动用的是整个欧美的工业基础,而苏俄基本上只能靠自己。
因此杨潮不排斥跟西方合作,只是这个合作的方式吗?
“必须以我为主!”
杨潮对张念说道。
“我国必须站在最高端,欧洲国家大多人口稀少,市场狭小,随着工业化深入发展,英国、法国和德国这样的欧洲大国,都越来越难以支撑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他们就越来越需要依靠一个超级经济体,这个超级经济体必然是世界经济中心,站在世界经济体的最高峰,整合其他经济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个中心位置,整合其他国家的工业基础,跟他们合作,让他们分享利益,但他们分享多少,我们必须有话语权。”
张念点点头:“只是这会给政府造成很大的困难啊。”
张念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许多国家开始保护主义,而中国却坚持自由贸易,自然会让国内一大批想要独霸国内市场的工业巨头敌视,他们公开指责政府的政策不是一天两天了。
以前经济繁荣,还能说得过去,现在经济危机,就让贸易保护主义的论调很有市场了。
杨潮叹道:“没错,越是危机的时候,就越是有压力,可越是能够顶住压力,收获就会越大,世界从来就是这么公平,从来不会有白来的午餐,也从来不会有没有报酬的承担。”
在整个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中国坚持自由经济,也许这个时候,会损失一笔外汇储备,会损失一笔黄金储备,可却能够吸引到一群跟随你的中小国家,这却是一笔长期的财富。
通过利益吸引这些国家加入,然后组建一个以我为主的经济组织,慢慢扩大,最后扩展到全世界,那么中国就能建立一套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了,就好像大英帝国建立的自由经济体系,最后由美国继承,统称为英美体系。
杨潮愿意跟英国人合作,接过英国霸主手里的权杖,可如果最后英国因为种族等狭隘的原因拒绝的话,杨潮需要有一个备份,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就十分有必要了。
“至于政府吗?”
杨潮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工业资本对政府政策的批判,只能寄希望于经济会尽快恢复起来。
“我国政府的情况,要比西方要好很多,我国长期的大一统,虽说牺牲了国家活力,造就了国民缺少竞争意识的性格,但却培养出了极高的服从性。哪怕是那些工业巨头,也只是在批评,还不敢采取行动。即便他们有些怨言,也不会扰乱社会。政府现在通过无限制就业,给绝大多数弱势群体提供了生计,那么就没有社会动乱的土壤。”
张念却道:“卑职的意思是,此时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给政府造成的压力太大,是不是要缓一缓?”
社会确实不会乱,但是此时此刻继续坚持自由贸易,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
确实会让政府面对更大的压力,可是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坚持,因为此时的坚持,最能显现中国政府的负责任态度,最能获得西方国家的信任,让他们产生依赖,如果放过这次机会,后世想达到这个效果,那就不是一个坚持自由贸易的问题了,想想后世的中国为了打入世界体系,所付出的代价就知道了。
不过杨潮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政府确实很困难,但是关张念什么事?
这件事有问题!
立刻瞪着张念:“你是在给谁做说客?”(。)
第五百七十五节 尴尬的米青政府()
张念不可能给政府做说客。
因为米青对杨潮相当服从,有杨潮压着,山东等地的工业巨头翻不了天去,而没有杨潮支持,米青在这次危机之中,根本就坐不稳。
那么张念只可能是给工业巨头做说客了,是给王求,给西门子,给东北钢铁公司这样的工业巨头做说客。
这些工业巨头们,表面上是以李富安为中心,在富强党中组成了强大的政治派别,但实际上的核心其实是王求,杨潮对此清清楚楚,比李富安都要清楚。
王求这几年算是彻底成长起来了,没有了以前的激进,多了几份沉稳,做事情谋定而后动,一步一步走的极为踏实,在加上他天生一种超强社会抱负,让他的政治积极性非常高,能压制住这股热情,更说明了他的成熟。
这种人才是厉害人物,跟潘训一样,比米青,比李富安都要强,是富强党这些年培养出来的真正精英。
王求始终把李富安推在前台,他在背后默默耕耘,已经羽翼丰满,这次竟然说服张念给他们游说,与其是游说,不如说是试探,在试探杨潮的态度。
因为他们的游说他简单,一眼就能被人看穿。
张念尴尬的笑道:“我哪里有一份资料,从去年开始,欧洲化工产品进口激增,而我国的化纤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机械制品、电力设备等等方面。”
杨潮点点头,这些数据他当然清楚,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字,但是大致情况是了解的。
经济危机之后,德国、英国等西方工业强国,就像以往一样。开始了向中国市场倾销,英国的盐化工产品,德国的机械设备,法国的电力设备都向中国展开了倾销行为。中国企业针锋相对,天津的久利精盐公司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生产出来的纯碱跟英国卜西门公司的纯碱大打价格战,西门子公司跟法国阿尔斯通大打价格战。杨潮名下的兵工企业生产的精密机械设备都遇到德国人的贸易大战。
中国之所以被经济危机波及,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欧洲人的经济战。
“美国人的那种倾销调查就很好啊。凡是价格大大低于我国产品价格的,都可以进行反倾销调查吗,调查期间暂时停止进口该项产品。如果倾销行为属实,不但要加征惩罚性关税,还要开出巨额罚单。我们需要引入的是一条鲶鱼激发中国经济活力,而不是放入一头贪婪的鲸鱼,想要吃光我们鱼塘里的鱼。”
杨潮想了想说道。
张念笑了笑没有说话。
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恐怕王求他们希望的。就是这样一个支持,他们并不愿意跟杨潮的自由经济政策正面冲突,提出一个天价的要求,不过是为了给杨潮缓冲的余地,显然杨潮被他们算计了。
但这没什么,政治吗,就是相互算计,相互博弈。这种斗志,好过斗力。这种规则之内的相互算计,好过拿起刀子互捅。
就连刚刚张念询问的英法德等大国是不是不可能加入中国自由贸易体系的问题,怕都是在为这件事做铺垫,因为有能力大力向中国倾销的,必然是这样的经济大国,经济小国的政府可没有余力给他们的企业进行高额补贴。让他们打价格战。
杨潮现在是经济危机应急大臣,在经济领域有完全的授权,现在这些事情他说了算,只要说服了杨潮,事情也就定下了。
只是这样一来。跟英法德等大国的经济战恐怕就要升级,将大大影响世界贸易总量,但中国现在还没有强大到让这样的大国加入中国体系,那么先将他们排斥在外,也是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
只是这样一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