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413部分

大国崛起1900-第413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摩根公司除了持有股份之外,还将是这家公司的独家经济顾问,分到了最大的一杯羹,洛克菲勒也得到了为这家公司提供石油原料的独家供应权,杜邦将获得分销权,杜邦遍布美国的销售网络,将来会将这些化纤产品最快的卖到美国各地区。

    可以看出,杨潮是跟美国经济界普遍合作的,石油跟洛克菲勒合作,金融则跟摩根合作,这看起来太正常不过了,符合全世界对美国巨头的看法,因为谁都知道,洛克菲勒就是搞石油的,而摩根就是搞银行的。

    所以接下来杨子银行跟摩根银行宣布,将联合在旧金山成立一家清算银行,专门为中美贸易提欧结算服务,将用银行强大的信用保证,为中美企业提供金元到黄金到美元的兑换服务。

    这看似只是一家私人企业,而且根据中国农商部跟美国商务部的谈判结果,中美之间的贸易,依然以黄金作为结算单位,双方都不可能接受对方的纸币,所以这家摩根和杨子银行这家清算银行,将成为摩根银行团和杨子银行团之间的纽带,杨子银行团将负责提供黄金和金元纸币,摩根银行团提供美元和黄金,中国公司将出口美国的商品换成黄金或者金元,美国公司则将其换成黄金或者美元。

    过程中看似中美是对等的,可实际上,杨子银行只接受黄金和金元,因为中国现在依然实行金本位,黄金跟货币之间可以自由兑换,而摩根银行不但接受黄金和美元,他们同样接受金元,信用的不对等,造成了这场交易的不对等,但现在谁都还看不出来呢。

    杨潮通过此举,等于将摩根银行推到了中美贸易的美方总代理的位置上,扶持摩根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因为不扶持摩根实在不行了,他们在跟洛克菲勒财团的这场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下风,摩根银行团虽然还有投资,可是总体而言是在收缩的,而且迫于资金压力,正越来越多的将手里的工业资本转让给洛克菲勒财团。

    可让人费解的是,洛克菲勒财团的家族银行大通银行,好像始终没有受到资金压力,他们不断的拿出美元购进一个个工业企业的股票,经济危机之前,他们的经营确实是最保守的,主营业务是存贷款业务,风险最低,可没道理经济危机对他们没有打击。

    真正的原因是,跟美国政府的合作,让大通银行可以从美联储源源不断地借出美元纸币。

    都不用隐瞒,罗斯福退出银行法案,大通银行是唯一一个支持的美国大银行,而之后罗斯福关闭了美国所有的银行,重新进行审计,确认经营良好的银行才可以重新经营,并且美联储会给与支持,而大通银行经过美国政府的审计,是经营最良好的,所以他们合理合法的得到美联储的最大支持。

    这才政治,这才是大玩家,不是靠阴谋诡计,而是靠让政府制定对他们最好的制度。

    大通银行成了经营最好的银行,而摩根银行呢,却被美国政府给直接拆分了,拆分成了摩根士丹利和摩根银行,信用受到重大打击,银行杠杆就不敢大肆运用,资金越来越紧张,只能像洛克菲勒财团出手资产。

    通过收购摩根手里的资产,洛克菲勒控制了一个涵盖化学、钢铁等军事相关工业体系,而且通过控制这些美国公司,间接的控制了他们在德国的股份,从而控制了德国许多大型垄断资本,比如联合钢铁,比如法本公司,这些垄断卡特尔,本来可是摩根等英美银行家通过金融手段联合在一起的,现在全都转让给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又通过这样的相关企业,将洛克菲勒在美国的许多技术,转让给了德国公司,比如合成橡胶技术,比如合成汽油技术等等,甚至在战争期间,洛克菲勒都通过加拿大的一些分支机构在想纳粹提供铝和石油。

    与摩根这样的银行资本相比,洛克菲勒这样的工业资本,才是推动美国走向霸权的最大推动力,因为银行需要的是自由,而工业则强调的是控制,工业集团天然就是政治的盟友。(。)

第六百五十六节 美国世纪() 
本章摘录了很多网络上的文章,不是为了骗钱骗字数,而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

    对比洛克菲勒和摩根两个人的性格,也能非常容易分辨出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的区别,虽然两人都希望控制各自的产业,可是摩根是通过一次次金融合作,比如出了远高于卡内基心理价位的资金,收购卡内基钢铁公司,一时让卡内基成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而洛克菲勒呢,能用金钱收购的时候用金钱收购,不能用金钱收购的时候用股票交换,对方如果不同意的时候,还会雇佣暴徒去摧毁对方的油井和炼油厂。

    经营手法上,摩根收购卡内基钢铁公司之后,通过垄断,采用经济手段,将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拉抬到了10亿美元。洛克菲勒呢,他收购大量的油井和炼油厂,却未必会改善这些油井和炼油厂的经营,而是直接关闭,他收购的目的是垄断,而不是扩大生产。

    相比俩说,洛克菲勒的控制yuwang更强,更加不择手段。

    洛克菲勒为什么要支持纳粹呢?因为他们要打造一个美国世纪。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39年开始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开始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经费,与美国国wu院一起,开始进行一系列绝密研究,被称为战争与和平研究,主持人是艾赛亚·鲍曼教授,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德罗·威尔逊的秘密战略顾问机构探索小组最早的成员之一。他还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地理学家,自称是美国的豪斯浩弗,后者是非常出名的地缘zheng治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入侵波兰两个星期之后,洛克菲勒家族秘密成立了有很大影响力的政策小组。这个秘密小组的任务是制定美国战后的经济和政治目标,美国将要从这场战争的废墟中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力量崛起。

    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的战争与和平研究小组,为人手不够的美国国wu院完成了所有的重大战后规划。这个小组的大多数成员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变成政府官员,从国wu院拿工资,这样他们利用政府的高级职位可以把研究继续做下去。

    战争期间。洛克菲勒基金会拨出至少35万美元的经费,由战争与和平研究课题组起草了战后的美国经济霸权方案。

    对于这些事情,主持人艾赛亚·鲍曼后来记述:“这件事高度保密,如果被很多人知道国wu院正在与外部团体合作,整个计划就将‘搁浅’。洛克菲勒基金会同意提供资助,开始还不太情愿,但是一旦明白了它的适用性,就掏了差不多35万美元出来。在其后5年中,参加战争与和平研究的人员有将近100人。分为4个专题小组:财经、安全与军备、领土和政治问题。这些小组开会达250多次,通常是在纽约,从晚餐时间直至深夜。他们撰写了682份备忘录提交给国wu院,国wu院将这些报告定级为保密级,在相关的政府部门里传阅。”

    对外关系理事会的秘密课题有明确的目标:为美国最终继承1914年之前英帝国的角色奠定坚实而持久的基础:一个新的日不落帝国、一个新的“美国治下的和平”、一个无人能挑战的美国对正走下坡路的“英国治下的和平”的继承。

    对外关系理事会的那些决策者,都是从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的精英成员中挑选出来的,而且逐渐被钦定的洛克菲勒派系所控制。与英帝国不同,这个美国版本的全球统治理念不是帝国的军事征服和殖民地占领。而是一个以经济目标为基础的控制理念。这也算是一种巨大的改进,它让美国企业巨头把“为了受压迫的殖民地人民”的民zhu和人quan当作幌子。以“自由企业”和“开放市场”作为旗帜,把他们的一己私利隐藏在这一切的背后。

    41年对外关系理事会战争与和平研究课题组提交美国国wu院的一份秘密备忘录明确指出:“如果把战争目标说成仅仅是英美帝国主义的事情,那么这些目标同世界各国人民就无关了。应当着重强调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宣传效果。”

    对外关系理事会战争与和平研究课题组安全小组的记录,为美国的战后外交政策预见到了这样一些因素:“……过去的那个英帝国会再次出现,……美国可能不得不取而代之……”。美国“必须培育出一个有关世界安排的思想观念。这将使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条件强加给别人,也许相当于……美国治下的和平。”他们提出,美国人要想永远保持自己的活力,只有接受无止境扩张的逻辑。42年,对外关系理事会负责人艾赛亚·鲍曼写道:“只有胜利之后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才能衡量我们取胜的意义……(美国必须得到)在战略上控制世界所必需的(地盘)。”

    美国智库的这些预测和理论,如果杨潮看到的话,一定会感到十分惊奇,因为这就是美帝二战之后奉行的一系列政策。

    这样是洛克菲勒支持纳粹的原因,因为他支持的智库认为,美国世纪已经到了。

    他们认为这是美国的天命,要建立美国的全球霸权,争取无限的空间等等。这些观点,在洛克菲勒支持的智库,耶鲁大学额斯皮克曼认为,如果欧洲不能联盟在一起,那么50年后,世界将可能出现四大强国,中国、印度、苏俄和美国。

    这还是原本的历史中就出现的结论,美国人的政治前瞻性让人恐惧,所以洛克菲勒支持纳粹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亲德,不是他们仇视苏俄,而是因为他们要推动美国世纪的到来。

    纳粹强烈的反苏倾向,让他们不怀疑,一旦纳粹变得强大,一定会进攻苏俄,这样就消灭了一个政治对手,至于中国和印度,老实说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只是一个理论存在,在这个时代,也因为距离的关系,让美国人无法重视中国,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纳粹跟苏俄两败俱伤后,西方世界彻底沦入美国的掌控中。

    美国世纪这个专属名词,则是41年初的时候,美国时代杂志发行人卢斯发飙的题目,题目就叫做《美国世纪》。

    卢斯在文章中介绍了以对外关系理事会和战争与和平研究课题组为首的洛克菲勒集团正在形成的一致意见。

    “暴zheng可能需要很大的生存空间(指代阿道夫希特勒的德意志生存空间理论)。但是自由需要的生存空间现在和将来都要比bao政大得多。”

    他是在公开呼吁美国人接受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这个新角色:“对策就在这里:全身心地接受这个责任和机遇——为我们认为恰当的目的,用我们认为恰当的手段,对这个世界发挥我们的全部影响,充当世界上最强大最重要的国家。”

    “纵观整个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这个大陆上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行动和无数宏大的目标。现在,在所有行动和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把所有行动和目标都编织起来成为一面整个世界和全部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旗帜:这就是自由的凯旋。”

    卢斯最后煽动性总结:“我们所有的人都被这种精神召唤,每一个人都竭尽所能,每一个人都展望最宽广的地平线,我们要创建的是第一个伟大的美国世纪。”

    这都是后话,洛克菲勒还没有跟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这样的智库合流呢,但是洛克菲勒的意志显然是跟那些智库精英一致的。

    洛克菲勒用自己金钱推动国家霸权,继而又用国家霸权来赚取金钱,这从后世美帝每一场战争都离不开石油问题就很清楚了,以国家权力为保障,洛克菲勒在战后取得了阿拉伯的石油垄断专营权,仅此一项就收回了全部的投资。

    从这一点上行来说,洛克菲勒其实比摩根稍微高明一些。

    当然控制美国,或者说是影响美国,西方人有合作精神,往往不提控制力,只求一个影响力,控制力是一个政治味道很浓厚的词汇,苏俄和东方民族比较喜欢提,而事实上,洛克菲勒很清楚,他们是控制不了政府的,但是却一定要保持对政府最大的影响力,影响政府的目的,当然是让政府按照他们的意志行事,而对美国政府拥有影响力的,也不仅仅是洛克菲勒一家,什么古根海姆家族,哈里曼家族,杜邦家族等等。

    但洛克菲勒却是其中的旗帜,是他们的旗手和领袖,过去这个领袖曾经属于摩根。

    杨潮绝对不愿意看到,洛克菲勒领导这群工业垄断资本,影响美国政府走向世界争霸的道路上,尽管没有他们影响,罗斯福这样的政治精英也会走上这条路,是理念相合让他们走到一起。

    而他们纷纷排挤了摩根,因为摩根跟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是谋求自由贸易的。他们却是谋求垄断的,而且不惜通过政治力量来垄断和控制世界。

    让这样一群恐怖的家伙指挥美国政府太危险了,杨潮更愿意跟摩根这样的银行家合作。(。)

第六百五十七节 出访巴西() 
在美国足足待了一个月,洒下了30亿美元的资本,达成了数以百计的协议。

    其中最大的当然是中国大西南水电开发项目,最终在罗斯福和杨潮的直接出面干预下,双方才结束了争执。

    美国人不在谋求总承包的权力,中国也让出了相当大的利益,施工依然是中国人负责,但是可以聘请美国技术人员做顾问,组成联合团队。

    美国则可以分享其中的设备订单,中国水电机组一半设备,将进口美国通用电气、西屋电气设计制造的设备,另外一半将引进技术授权,由山东的西门子生产。甚至还让美国工程公司参与全部的混凝土筑坝工程。

    最终总投资预计100亿美元的项目,美国人将分享到其中的50亿美元利润,即便不是大危机期间,这也是足以让美国政府心动的超级大项目了。

    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小的合作,大都不值一提,却未必不重要。

    比如杨潮亲自拜访了洛克希德,出资帮助洛克希德再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