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445部分

大国崛起1900-第445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一十三节 确实是北方() 
为什么北方那么让人关注,因为李思第说杨子集团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此事,同时又宣布去北方参加苏俄跟中国之间的油气管道通气仪式,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当年杨潮用自己的方式跟整个苏俄对抗的事情。

    反倒是油气管道本身,关心的人少多了。

    这条油气管道,杨潮回国主持经济大局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了,基本上是跟渤海隧道、青藏铁路同时开工的,渤海隧道已经修通,青藏铁路还困难重重,但这种管道就顺利多了,在没有动用特殊手段的情况下,如期完工。

    当然也不是没有过困难,至少苏俄就是一个大困难,杨潮回国之后可以修建中国这段的管道,但是苏俄那边却没有动静,因为在中国驻军秋明的情况下史达林坚决不同意开建,哪怕中国政府对这个攻城描述的多么有前景,每年能进口多少多少石油,给苏俄带去多少多少外汇,史达林也坚决不同意。

    外界舆论的评价是,史达林放不下跟杨潮的私人恩怨,直到杨潮在柏林奥运会之前,出访了一次苏俄,达成了撤军协议后,苏俄才开始决定修建另一端的管道。

    所以说,杨潮可不是白白撤军的,是换取苏俄修建油气管道,向中国输送油气的。

    至于油气管道修建技术方面,反倒不是太大的困难,石油管道洛克菲勒六十年前就修建了输油管道,技术早就成熟了,杨子实验室经过多年研究和技术储备,也解决了动土条件下的施工也保护技术,早就完成了设计,要不是之前的俄罗斯帝国排华,以及之后的苏俄入侵,这条线路早就修通了。

    输气管道也不是什么难题,早在7年前的31年,美国人就把输气管道从德克萨斯州修到了芝加哥,总长度达到1600公里,美国第一条输气长距离跨洲输气管道更是在1891年就从印第安纳州修到了芝加哥,可以说输气管道的技术也很成熟了。

    唯一的困难还是苏俄一方,当中国驻军撤退之后,史达林立刻开启了油气管道工程,本来按照中国工程人员的计划,他们至少要用5年左右,才能够修通这一条管道,可是史达林派来了30万劳改犯,硬生生用两年半时间就修通了这条管道。

    当然其中中国技术人员,甚至美国技术人员,也大量参与其中,美国人至少焊接了西伯利亚段一半一半以上的焊缝,而且供应了不少路段的管道。

    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只要负责总施工以及提供其中的防冻技术和动土施工技术,当然总施工方案也是中国技术人员提供的,因为他们早在经济危机前就已经着手进行设计了,经验最为丰富。

    但能这么快修通,应该还是靠着苏俄犯人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或者说他们官僚牺牲他们的犯人的无畏精神,根据中国的施工方案,土建工作每年只能在夏秋季节进行,每年施工时间最多七八个月,冬休期至少要四个月,可是在苏俄官僚的行政命令下,苏俄工人不但冬夏不停,而且日夜不息两班、三班倒,冬天用火烤化动土施工,夜里用发电机照明施工,结果36年下半年施工,硬生生在39年底前就完成了。

    这条输油管道很重要,管径超过美国人普遍的600毫米,达到了1000毫米,每年输送石油数量可以达到5亿桶,而且由于第一次采用大口径管道,所以设计余量很大,技术成熟之后,增加油泵压力,还有大量提升的可能。

    但天然气管道,杨潮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原因正是西门子都不太看重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技术,杨潮让西门子研发这个技术,打算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所谓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后世很热的一种概念,就是不通过长距离输电,而是直接在当地发电。

    之所以有长距离输电,那是因为早期发电厂无非是火电和水电,水电是根据河流来决定的,因此要送到外地必须用高压输电,而火电虽然较为灵活,可如果分散开来,则运输燃煤的成本太高,远距离输电更节省成本。

    但是随着天然气管道的普及,天然气的运输成本甚至比输电消耗的还少,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最为发达,用天然气发电厂,在各地进行当地发电,大大节省了输电损耗,而且电源更稳定。

    杨潮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给蒙古高原提供能源,显然地广人稀的蒙古高原上,不可能拉一条高压电过去,那样损耗太大,可能损耗在路上的,还比人口稀少的蒙古城市消耗的多,因此只能就地建厂,那么天然气就比燃煤更有优势了。

    同时从西伯利亚输往中国的天然气,毕竟蒙古高原,更是让这里拥有方便的天然气接口,用天然气发电条件得天独厚。

    西门子的燃气轮机虽然功率还不算大,但是两座电厂,也足以满足库伦这样的城市用电和工业用电了。

    但除了杨潮,对天然气发电前景看好的国家并不多,不然也就不会让瑞士走在最前列,美国人肯定早就发展起来了。

    现在杨潮抢先一步,抢占了技术的制高点,就等这条管道修通了。

    李思第11月初就到了库伦,参观了发电厂,对发电厂的技术表示了赞叹和好看。

    现在电厂还只能用气罐运输的天然气,因此进行必要试验之外,一般是不会开机的,就等天然气管道通气了,不过输气管道也已经完成了分段试验,目前正在进行全段通气试验,如果能够成功,李思第表示,要在蒙古高原上的每个城市中,都修建这样一座电厂。

    一直不太重视燃气轮机发电的西门子,这时候才开始重视,可是他们发现研发汽轮机的整个团队全体都跳槽了,这让他们又尴尬,又被动。

    接着李思第又参观了油气管道。

    油气管道从苏尔古特开始,以高架管道的方式,一直修通道新西伯利亚,然后转变为地面栈桥方式,在必要的位置留出通行通道,供火车、以及动物通行。一直往南,修到中国的阿勒泰,然后往东往南横穿蒙古高原,到达华北地区。

    其中有几个总站,苏尔古特算一个,秋明油气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在这里汇集,然后加压输送,经过托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两个大型加压站后,在巴尔瑙尔汇集,这是第二个总站,进入中国境内,阿勒泰是第一个总站,接着沿着阿尔泰山脉南麓一直修到包头,这是第二个总站,从这里南下山西、陕西,往北到库伦、往东到北京是第二个总站,从这里往南到达山东,送到终端东营。

    显然在中国境内长度占了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修建速度慢的原因之一,总长六千多公里的管道,在西伯利亚只有一千多公里长。

    李思第盛赞这是一个工程学奇迹,跟渤海隧道一样伟大。

    之后他除了参观输送试验外,还频频与苏俄官员接触,商讨油气管道修通之后的石油贸易问题。

    但外界的解读显然比较多,他们认为此举跟李思第宣称的,通过杨子财团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有关,显然杨子财团正在跟苏俄密谋。

    苏俄这个神秘的国家,确实给了中西方报纸足够的遐想空间,甚至有人提出了,杨子财团肯定想要效仿当初杨潮的做法,在全世界招募雇佣兵战斗了,可是当你他们可以招募到足够的陆军数量,现在要突破美国的海上封锁,他们难道还能招募到海军不成?

    带着这个疑问,时间到了11月中旬,输油、输气实验都非常成功。可外界关心的人都不动,更不用说库伦的天然气发电厂成功并网发电的事情了。

    大家都期待着杨子财团会如何应付美国的海上封锁,但让他们费解和焦急的而是,杨子财团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方案公布,不由让人怀疑他们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杨子财团始终没有动作,很快世界舆论的注意力就转向其他方向了,因为这一年可是极不平静的一年。

    西班牙内战还在继续,并且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有大量美元假钞支持的西班牙政府,物质条件比历史上好得多,通过走私始终在死撑着战局,马德里、巴斯克地区的战局始终焦灼不清,让人看不到战争结束的期限。

    阿道夫却已经开始玩起了政治钢丝秀,先是在年初,通过暗中支持奥地利政变的方式,在英法的绥靖之下于上半年吞并了奥地利,下半年开始,又制造接客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区紧张局势,对这一地区提出了领土要求,最终又是在英法的绥靖之下,于八月份吞并了苏台德区。

    但阿道夫显然不打算收手,依然在制造舆论,在国内大肆抨击接客斯洛伐克对德国的不友好行为,让欧洲紧张不已,生怕战争再一次降临这片饱经一战战火摧残的土地。

    就在这时候,东亚边缘的朝鲜,宣布要对墨西哥进行友好的访问,并进行军事交流,才再一次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东方。(。)

第七百一十四节 宇宙国的野心() 
西方人完全莫名其妙,他们抠破脑壳也想不明白,朝鲜人到底要搞毛线,杨子财团和美国两头狮子之间较劲,他们这条土拨鼠跳出来干什么?

    很多非专业人员,甚至要仔细在世界地图上找半天,才能在东亚的角落,发现朝鲜王国的名字,处在世界边缘的这个小国此时跳出来,当然就让人感到费解了。

    接着报纸一番深挖,才将朝鲜王国的神秘面纱揭露了出来,他们给的评价就是,典型的东方集权制国家,没有什么min主可言,在砖制层面上,比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这个毒菜者不是他们的国王,而是他们的首相金九。

    翻到这里,顺便翻了翻金九的历史,发现他是朝鲜复国的大功臣,所以朝鲜复国后,就成了首相,直到现在。而当年金九能够复国,得到了杨子财团的主人杨潮,莫大的帮助。分析到这里,基本上结论也就有了,金九就是为了还杨潮的人情,才出动朝鲜海军为杨潮出头的。

    只是所有人都感觉到莫名其妙,觉得朝鲜人也实在是太认不清形式了,你一个亚洲边缘的小国,人口勉强达到两千万,面积还比不上美国一个州,这么撩美国人,这不是找刺激吗。

    但不管外界多么诧异,反正朝鲜的舰队出发了,高丽号航母,外加四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一共九艘战舰,摆在一起也有点浩浩荡荡的意思。

    这时候,那些非军事领域,平时也不是很关心军事的人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朝鲜人拥有一艘世界最大的航母,高丽号标准排水量达到了5万吨,比以大航母著称的中国人的航母更大,中国人的航母有3。5万吨,是用过去的大型战列舰改的,而且因此得到了特权,英美的航母都不超过2。8万吨。

    当初签订华盛顿条约的时候,中国正在建造大量战列舰,坚决不同意拆除,英美没有办法只能做出让步,允许他们将那些半成品战列舰改成航母,而英美的航母却按照标准2。8万吨来建造。

    当时航母只是新兴玩意,英美虽然也看好,但并不是很看重,大炮巨舰的思想当时才是军事领域的统治思想,于是最后就让中国人拥有了比英美更强的航母舰队,最后在珍珠港一战,让全世界都看到了航母的威力。

    但之后十来年,各国依然没有放弃战列舰,只是加强了航母的研究,他们还是没有走出大炮巨舰的思路,认为中国人珍珠港的胜利,主要是靠偷袭,如果不是偷袭,正面对轰,战列舰一次齐射,就能将航母送入大海。

    而且受制于华盛顿条约的限制,英国人暂时没有财力,根本不想跟别人搞军备竞赛,美国人也不想让自己推动的华盛顿海军体系破产,因此珍珠港一战之后,他们也只是重建了他们的海军,制造了全新的航母和战列舰,而且依然严格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标准建造。

    直到朝鲜人的高丽号服役,世界上各大国的航母都没有超过4万吨的,此前最大的依然是中国的3。5万吨级航母。但是中国的航母,经过多次改进,也只能搭载150架飞机,朝鲜人的航母却能轻松装进去300艘,而其他国家的航母,连100艘都装不进去。中国的航母,满载燃油只有25万加仑,朝鲜航母却高达40万加仑,这样不但能让他们达到2万海里的续航力,这世界上就没有他们跨越不过去的大洋,同时能给舰载机提供更多的燃油。中国的航母因为有装甲,在8万马力驱动下,最高航速只有25节,朝鲜航母却拥有15万马力动力,最高航速达到了30节,巡航速度都有25节。

    这是一艘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航母。

    朝鲜人现在用他们这艘超级航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艘航母乘风破浪,横跨太平洋,而美国庞大的海军太平洋舰队,就等在他们面前。

    虽然朝鲜有这么先进的航母,但没人认为他们是美国人的对手,美国海军的战绩虽然十分糟糕,但海战从来是一个讲科学的战争,谁的火力最猛,谁的军舰更多,谁就能赢,在这两方面,朝鲜人拍马都赶不上美国人。

    明知美国人不会允许他们靠近墨西哥,朝鲜人依然执着的向着美洲前进。

    所有人都期待着,想要看看他们跟美国海军发生冲突,然后美国人用战列舰轰沉航母,证明这种新武器到底有多么脆弱。

    甚至美国国内的报纸都开始叫嚣,警告朝鲜人最好准备好救生圈,好在他们的军舰沉没的时候,游回亚洲去。

    朝鲜同样强硬,表示美国人没有权力组织朝鲜,跟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交流,此举不但是忽视墨西哥和朝鲜人民的感情,而且是对国际公法的严重践踏,朝鲜敦促美国能够放弃霸权思想,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国家。

    朝鲜政府的发言,让人莞尔,人家美国人早就宣布封锁墨西哥了,你为什么偏偏这时候靠上去,然后还指责美国人,傻子都知道,你们就是去挑衅的,还这么大言不惭。

    突然有的报纸感觉自己发现了秘密,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观点,朝鲜之所以这个时候挑衅美国,并不仅仅是金九为了帮他的朋友杨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