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叶什克有一个疑问,十分费解的疑问:“可是为什么英国人的华勇营却建制完全,虽然也有人逃跑,但是却极少有华勇连这样严重的现象。”
不得不佩服英国佬治理殖民地的经验,这种经验不是德国鬼子这种暴发户能够学到的。英国人训练的华勇营成效斐然,不但作战勇敢,得到女王的表彰,而且极为忠诚,甚至为了保护英国工程师丈量土地,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同乡。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现在还没有发生,只是杨潮却机缘巧合的了解一些详情,因为曾经去英国的时候,偶然间在一间纪念馆中看到过相关史料,了解到了一些,当时还极为费解,但是现在却有些理解了。
杨潮这些天时间可没有白费,除了做日常的翻译工作,他还对山东各地情况很留心。
英国人组建的华勇营他自然也打听过,以当地人统治当地人的技巧早就被英国人发扬到艺术的层次了,他们统治了香港半个多世纪,对华人的了解远胜德国人,而且对殖民地的管理更为灵活。
英国人的华勇营中,除了连以上的高级军官任用英国人,基层军官全都是华人,士兵拿着高饷,军官从不克扣,每月军饷八两银子,军官可以达到十二两。
相对比的则是德国人,他们将德**官配属到了班级,对华人根本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不但认为华人没有任何领导能力,在物质待遇上也区别极大,虽然华人士兵的待遇可以跟英国华勇营看齐,但是德**官的待遇更优厚。连饮食、住宿全都不同,因此德国规模更小的华勇连比英国华勇营的根本对比在与士兵心理层面。
英**官可以根据华人的习俗大作文章,哪怕是装出来的,也足够让士兵产生信赖心理,而德国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完全照搬德**队模式,杨潮就听到一件事,有一个士兵亲人亡故,德国人竟然不批准他回家奔丧。
其实这些差别,德国人心里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啊,种族主义不是那么容易排解的,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的时候,他们做的比英国佬差了太多。
可是杨潮却不能跟叶什克明说,因为那样会刺伤叶什克的殖民心理的,于事无补。
于是杨潮避重就轻道:“所以最应该增加互信,德**官需要做到尊重中国人的习俗,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不要过于死板了。”
叶什克点了点头。
突然特沉思了片刻道:“杨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到华勇连中作一个顾问呢,你放心你的薪水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给您与身份相应的待遇。”
杨潮装作考虑一番,然后道:“很乐意为您服务,为德国服务。”
说出了这句恶心的话之后,杨潮的身份就转变成了德国华勇营中的特别顾问,直接向连长负责,同时有权力对华勇问题,直接向总督反馈。
杨潮当天就去华勇连报道了。
德国华勇连隶属青岛海军陆战队第三营,由冯·法尔肯海上尉组建并担任指挥,法尔肯海在清军中做过顾问,算是一个精通中国国情的中国通,还参与过威海卫英军华勇营的组建工作,能力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他依然阻止不了一拨接一拨的士兵逃跑浪潮。
法尔肯海上尉留着邋遢的胡子,穿着皱巴巴的衬衫,眼袋耷拉着,他实在是心神俱疲,为了这个华勇连费尽了心神。
确认了杨潮的任命文件的合法性,并且在汉斯带来的文件上签了字,跟杨潮简单的握了握手。
“欢迎你加入我们,杨先生!”
法尔肯海无精打采的说道,他其实一点都不抱希望,他认为华勇连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出在他的领导能力上,那是无碍解决的死结,除非德国青岛当局愿意完全学习和模仿英国人,否则根本就组建不了类似的军队,法尔肯海自己无所谓,但是要让其他的军官放弃德国人的优越感,甚至只放弃体罚士兵都做不到。
在德军训练中还充满了体罚呢,在中**队中废弃这种方法,想都不要想,而且那些军官绝对做不到跟士兵亲切交往,融入其中,甚至让他们收起厌恶的眼神来训练都做不到。
解决这一切,就靠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
一起走进了一座欧式的小楼,在一间宽大的办公室中就坐,这就是法尔肯海的办公室,不过现在添置了一张桌子,杨潮的办公桌,从现在起这里是两人共有的办公室了。
“上尉先生,请问有没有每一个士兵的名册?”
杨潮直接进入工作状态,直接就询问道。
法尔肯海点点头看到杨潮耸耸肩挤挤眼,他有些不耐烦的喊起来:“沃纳中士!”
一个穿着德**服整整齐齐的军官走了进来,他不认识杨潮,随意看了一眼,然后向法尔肯海敬了一个军礼:“上尉!”
法尔肯海瞥了一眼杨潮:“去把所有士兵的花名册拿给我们这位尊敬的顾问先生看一看。”
沃纳中士没有任何言语,又敬了一个礼就走了出去,很快就报来了一大摞资料。
全都是华人士兵的资料,总共有一百二十个步兵和二十个骑兵,只是现在真正还在军营中的只有七十多个人,可以说逃跑了近一半人了。
杨潮坐在办公桌前开始慢慢查阅起来,一个一个的查看,这些士兵全都是附近村镇的农家子弟,最远的也不过是高密的士兵。
德国人的记录很详细,从身高体重到籍贯住址年龄一应齐全,甚至何时何日逃离军营的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只是碍于这是中国,他们无法以逃兵将这些士兵抓回来,否则肯定加剧跟华人的对立关系。
看着杨潮认真的查看资料,而且不但的用笔记录一些情况,尽管对杨潮并不抱希望,可是法尔肯海还是觉得这个中国人似乎跟自己见到的那些懒散的中国人不一样,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到了下班时间,他也忍不住好心的提醒了一下杨潮。
“嗨,杨先生,我劝你还是不要浪费力气了,完全没有用处的。也许英国人说的对,这世界上除了英国人,是没有任何人能将中国人训练成合格的士兵的。”
听到这话,虽然法尔肯海是出于好意,但是杨潮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什么除了英国人没人能将中国人训练成士兵,中国人自己就可以。
压住不快,杨潮反而以微笑的态度询问法尔肯海:“那么说上尉先生是承认德国人不如英国人了?”
法尔肯海见自己的好意被人拿来讽刺自己,冷哼一声:“你爱看就看。不过我告诉你,这完全是没用的。”
说完就离开了办公室。
杨潮则继续闷头看资料,统统浏览了一遍之后,杨潮收起了资料,心里已经有了具体的计划。
去军营食堂吃了一顿饭之后,杨潮又找到法尔肯海,要求法尔肯海带自己去华勇军营。
法尔肯海对这些中国兵已经绝望了,他直接让沃纳中士带杨潮过去,他则跑去了一个酒吧。
华勇的军营就是过去清军的军营,破败的砖木房子,营中充满了一种霉烂的味道,不过床铺倒是十分整齐,这都是德国人要求的。
一个班一个营房,人数五六人到七八人不等,显然都不满员。
“这是新来的顾问先生!”
每到一个营房,沃纳中士就这样直白的介绍,没有多余的废话,语气也冷冰冰的。
而对面的中国士兵神情也不比沃纳强多少,也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没有任何表情。
“问题很严重啊!”
杨潮心中暗道,这完全不像是一个集体!
第十节 小恩小惠()
第十节小恩小惠
木讷,麻木,几乎没有灵魂,这就是杨潮对这些士兵的第一印象。
强壮,高大,都是山东大汉,这则是杨潮对这些士兵的第二印象。
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招募华勇的要求都很高,年龄在19到24岁之间,平均身高五英尺七英寸、胸围三十五英寸,一米七的个头放在这个时代的西方都不算矮个子了。
一一见过这些士兵之后,杨潮也没说什么,只是露出亲切的笑容,表达了一下善意。
第二天才是主题,杨潮开始观看这些士兵的训练。
老实说这些士兵的训练还是很严格的,武器装备也堪称精良,除了没有炮兵之外,机枪步枪手榴弹齐备,而且都是跟德军一模一样的装备,战马也是高大的欧洲战马。
只是军官一水的德国化,德式口令让这些士兵根本听不懂,但是久而久之在棍棒之下,加上起初也有翻译跟随过一段时间,士兵们也能分辨出简单口令所代表的意思,只是日常交流就不可能了,当然这些德**官也完全没有交流的意思在里面,他们完全是应付差事一样训练,训练完后各自钻入各自的圈子,跟这些中国兵仿佛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杨潮甚至怀疑,到现在为止,恐怕大多数士兵都不知道他们军官的名字,而他们的军官,也绝对不可能记住士兵姓什么,这发生在一只已经组建了一年多时间的军队身上,简直是不可思议。
操场上有练习打靶的,有进行队列训练的,还有骑马列队冲锋的,德**官团分工严密,严格按照作训计划训练,训练上杨潮完全没有指责的余地,因为人家是专业的,就算有问题也不是他这个门外汉能看出来的。
训练结束后,每一个士兵都精疲力尽,拖着疲惫的身体吃饭、洗澡、然后去休息。
他们每日的日程都是如此,日复一日,军事动作其实早就形成了肌肉记忆,单论战术素养,这些兵估计在中国已经算是一流了,但是真拉倒战场上去,杨潮相信大多都会当逃兵。
不过今天这些士兵的日程变得不一样了,他们刚刚进入营房,刚躺倒在床铺上,突然他们昨日见到的那个顾问来了,给他们带来了一些热汤。
没错,这些都是特批的热汤,不过是简单的甜汤,几个鸡蛋花放点糖而已,是杨潮特意请示总督之后命令食堂做的。
“来来来,各位兄弟,训练辛苦了一天,喝完汤在休息。”
虽然已经吃饱了,但是对于吃,这时代的中国人可不太能够拒绝,饥饿的记忆深入骨髓,哪一个没有挨过饿的经验,尤其是热汤中发出的一股蛋花味道,混合糖水的那种甜腻香味,顿时就让几个人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
杨潮见没人动,随手从身旁的大桶中舀了一碗,随意走到旁边一个床铺上,笑着递给傻愣愣的士兵。
这士兵木讷的接过了热汤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潮笑了笑,这时候看到旁边床铺位置的士兵都在看他,随手拍了拍旁边一个士兵的肩膀。
“傻愣着干什么,去自己盛一碗。”
那士兵这才憨厚一笑,跑去盛了一碗,边走边喝回到自己的床铺上。
看着一桶汤被众人分食一空,杨潮只是简单的跟士兵聊了聊,就问了下家常,说了些家里人的情况,然后就去下一个营房。
如此几天,每天杨潮都会给营房中的士兵送去一桶汤,每个营房全都走了一趟,慢慢的跟这些士兵也都熟络起来。
这些都是小恩小惠,可是短短几天,士兵对杨潮的态度就热络的像是亲人一般,路上碰到了,训练场上见到了,都会笑嘻嘻的打招呼,口称杨先生。
这件事让法尔肯海看在眼里,也不由得开始认真看待起来,也许这个中国人真有办法,说实话他真的很难咽下这口气,被英国人讽刺只有他们能把中国人训练成真正的士兵,而德国人的邯郸学步只是一个笑话。
华勇连是他一手组建的,他岂能眼看着这只军队烂下去,只是实在是没有信心了,才会选择自暴自弃。
“杨先生,你到底想做什么?就靠每天这样的小恩小惠,收买中国士兵?”
送了一个星期的热汤了,法尔肯海实在是忍不住了,这天径直询问杨潮。
“小恩小惠?”
杨潮冷笑道。
法尔肯海道:“难道不是?”
杨潮摇头叹道:“你真以为这些中国士兵是想占那点小便宜?你错了!他们看中的是我对他们的尊重。”
杨潮说完,法尔肯海神色凝重起来,不由得点了点头。
他也想尊重中国士兵,哪怕装他也愿意,他很骄傲,他姓冯,因为骄傲,所以不想被英国人比下去,可是那些出身底层的德国基层军官却不这么认为,越是底层的,就越是有种族情绪,随着德国日益强大,陆军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德国人的民族情绪高涨到极点,这种问题他解决不了,甚至他心里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德国人是优秀种族!
可是连一个殖民地军队问题都解决不了,这算哪门子优秀种族,因此内心深处法尔肯海对自己是很不满的。
“哎,我何尝不知道尊重很重要。可是你看看这些军官,你如何让他们尊重士兵?”
法尔肯海指了指正在训练士兵的,一个个紧绷着脸,手里拿着一根教鞭的军官们。
杨潮叹道:“也许军队中并不需要他们。”
法尔肯海道:“你的意思是说取消基层军官?”
杨潮点了点头。
法尔肯海苦笑道:“这不是你我能够决定的,德国政府对这只华勇连十分重视,所以军官直接配备到基层,按照他们的设想,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肯定比英国人只设置在连一级军官的华勇营要更强。取消基层军官,那得是陆军参谋部才能决定的事情,总督大人都没有权力决定。”
德国政府确实对这只军队很重视,重视的结果反而收到了反向的效果。
杨潮叹道:“好吧,先不说这些了,当务之急是先把逃回家的那些士兵找回来。”
法尔肯海一愣,不由狐疑的看向杨潮。
那些人真的能找回来吗?
第十一节 一户农家()
第十一节一户农家
“张国柱!”
杨潮跟上尉刚到操场上,突然朝着不远处正练习跪射的一个人喊了一嗓子,那个士兵脖子动了动,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