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德国人派去了炮兵所以才带去了他们的通信兵,让杨潮可以用电报联系。
杨潮收到消息的时候,是在飞艇上,无线电信号是通过他的手表接收到的,立刻让吴佩孚着手构筑阵地,挖深壕沟,多架机枪。
杨潮则飞去了锦州。
锦州这里出问题了,那群兵不肯走了,他们时候时间到了,要回去修铁路。
杨潮当初说好的是半年一百两银子,这半年时间已经到了,给钱让他们走人。
杨潮就是悲催的去送钱的,飞艇上拉了成吨的银元。
“本官说的话,自然是算数的。但是现在打仗了,再干半年,再给一百两,怎么样?”
杨潮先让军官们带对来领饷银,然后让他通告士兵。
招兵的时候,杨潮哪里能想到要拖半年才会用兵啊,他当时以为日俄会很快达成协议,接着自己就可以动手了,谁知道日本人和俄国人磨磨蹭蹭了那么久。
而且杨潮此前的计划,也不是自己撸袖子上,这些兵本来只想拿来唬唬人,连军官都是找德国人借的,这样的兵谁敢用啊,所以只打算在半年内让他们装装样子,跟在袁世凯的北洋军后面唬唬人。
谁能想到到头来,自己被袁世凯逼的硬着头皮打头阵,这些士兵虽然不能用,但是留在东北吓吓人还是好的,如果俄国人不来真的,那么把他们带去前线,也是一个震慑,起码这些人走起来也整整齐齐,人手一支步枪,谁会知道有没有战斗力。
竟然没人愿意,已经挣了一百两了,现在去打仗,傻子才愿意。
“会**的都挑出来。给两百两,不要他们真打,远远的**就成。”
杨潮练兵的时候,可是让德国炮兵教了一批人**的,虽然看不懂洋码子,不会瞄准,但是在德国炮兵帮忙对准尺码后,光开炮总没有问题,军中开过炮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但是愿意挣杨潮银子的,只有三百人,三百就三百,带他们去奉天交给吴佩孚也有点用处。
剩下的人,给发银子,一个月十两,就地修铁路,从锦州往奉天修,反正这段铁路早就规划好了,甚至很多地方的基础都打好了,就差铺轨了。现在让这些士兵背着枪修铁路,给外界制造一种假象,就是这些兵将随着铁路一直前进。
奉天会战的时候,俄军最后退到浑河,日军也就追到这里,但是日军当时是进攻态势,因此并没有修建完备的阵地。
只有一些简易的阵地和炮兵阵地。
吴佩孚接收了这些阵地,然后组织人进行加固,并且组建了三道阵地,都是日俄战争时期剩下的,后两道可比第一道要完备的多,因为那两道阵地刚好就是日俄双方在沙河一带拉锯时候修建的。
吴佩孚的计划是,在浑河跟俄军交战,如果作战不利,立刻撤退到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顶不住就退到第三道,层层阻击。
吴佩孚到浑河第二天,杨潮就送来了三百个炮兵,很不合格的炮兵。
这样吴佩孚就有了六百炮兵了,三百个德国炮兵,三百个光会放炮的炮兵,跟德国人混编起来,一带一,在日本人留下的炮兵阵地上架起大炮。
但是吴佩孚并没有立刻开炮,而是要等防御阵地修好后,然后才会攻击,否则战争一打响俄国人反击过来,自己这边没有顶住,那就闹笑话了。
第三天,吴佩孚又去向俄国人发出了一次通牒,俄国人还是不答应。
然后吴佩孚立刻下令后方炮兵开炮,早就对准了奉天城的各种口径大炮轰鸣起来。
不出杨潮和吴佩孚所料,俄国人就等着清军先开火呢,他们不愿意落一个主动开战的名声,就让清军先打,尽量挽回他们那野蛮的名声。
俄国人恐怕早就做好了了准备和计划,大炮刚刚打响,他们的炮兵也开始还击。
这次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人先后都疯狂的增加他们的大炮,双方都有四五千门大炮,奉天这里就留下了两千门。
结果炮战一开始,吴佩孚这边就被俄国人压制住了,幸好他们的炮兵阵地修建的坚固,前面用挖壕沟的土对其了三米高的长垄,俄军的炮兵在掀开这道土垄之前,是不可能摧毁吴佩孚的炮兵的。
但是那些以前只打过炮,没被人打过炮的士兵,一个个吓傻了,趴在地上就是不站起来,丢人丢到姥姥家,旁边就是德国人啊。
德国人的作战素质倒是不错,有条不紊的还击,但是他们同样无法摧毁俄国人完备的炮兵阵地,双方就这样互相炮击,发现没有结果后,很快就变成了主要针对对方步兵阵地的轰击了。
步兵也抢不到哪里去,窝在战壕里,听见炮声就在旁边炸响,也是没有一个敢抬头的。
这时候要是敌人冲上来,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吴佩孚气不打一处来,亲自跑到前沿阵地上,狠狠抽了几个胆小的士兵,把他们逼到战壕边上,让他们看好敌人。
“毛子的大炮很猛啊!”
临时指挥所里,看到灰头土脸回来的吴佩孚,杨潮笑道。
吴佩孚抱拳道:“让大人见笑了。手下御下不利!”
杨潮笑道:“第一次上战场,难免的。又没有严格训练过,撑过第一天就好了。”
吴佩孚惨笑道:“就这个球样,能撑一天吗?”
他想到了无数种结果,唯独没想到过这一种,他甚至已经通知到每一个连队的撤退次序和路线,计划到了这一步,却没计划到士兵见到炮声竟然会恐慌成这样。
“等天黑了,我就去炸了俄国人的炮阵!”
杨潮说道。
第一百二十二节 飞艇舰队()
第一百二十二节飞艇舰队
不需要一天,只需要半个小时,士兵们就慢慢适应了起来,虽然脸上还带着恐慌,当炮弹在旁边炸响的时候,还是会打哆嗦,
但是当第一波俄国人骑兵从侧翼冲上来的时候,机枪手虽然有的闭着眼睛,也大声叫着将骑兵连人带马撕了个粉碎,只是哥萨克都丢下一地死尸跑的没影了,你还大叫着打个不停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啪啪耳光子就上去了,他们的军官可比他们强多了,这些人可是跟着八国联军在北京杀过义和团和清军的,跟着杨潮还把慈禧和光绪干掉了,对于杀人已经没有心理障碍了。
被军官打醒后,一群东北农家子弟,看到一地尸体,有的哭了,有的吐了。
有的边哭边笑,说爹娘妹子,俺给你们报仇了。
这些都是东北苦大仇深的苦主,家家都有被俄国**害的,所以这些人才愿意跟着吴佩孚他们,目的就是要杀俄国人。
摆脱了恐惧,仇恨会让他们越来越勇敢,从平民转化成军人,会让他们越来越坚强。
俄国人试探性的发动了三波进攻,发现吴佩孚的侧翼防御也很严密,就放弃了进攻。
他们可不知道,吴佩孚就没打算进攻,就打算当乌龟呢,因此四面八方的火力点都仔仔细细的计算好了,绝对没有漏洞。
到了夜里,杨潮终于出发了,他可是早就盯紧了俄国人的炮兵阵地。
就修建在奉天城外,依托城墙,俄国也是挖了长达十里的战壕呢。
飞艇悄悄的飞过去,尽量悬停在了俄国人的炮兵阵地上,距离地面不到两百米的地方。
杨潮小心的一个一个打开炮弹的保险,在将他们装入一个木框子,这是一种格子框,就好像后世装啤酒的塑料壳子一样,不过两边都是通透的,装进去炮弹刚好卡在一个个格子里,一共九发。
全都装好后,杨潮才一拉拉杆,座舱地板上一个比上次还打的方形洞口就打开了,随着舱板垂到外面,一筐炮弹也跟着落了下去。
只见一筐炮弹掉下去,木框子后面一个白布袋就长了开来,一个简易的降落伞,两尺大小,根本拉不住九发105榴弹,但是却可以保证拉的榴弹始终尾部向上,弹头向下!
这个炮弹框,是莱芜兵工厂的最新设计,目的就是让榴弹炮可以进行空中轰炸,不过他们已经开始研究正经的高空炸弹了,这只是权宜设计。
轰一声,巨大的爆响声响起,奉天城都在颤抖。
这一瞬间宣布,杨潮的集束炸弹问世了。
爆炸方圆十米,不会留下一个活物。
可惜没有引爆俄军的炮弹。
杨潮接着在一旁装弹,这次就简单了,斜着装入木框中,投弹孔可一直打开着呢,都不用再拉拉杆,直接用脚将木框蹬出去,剩余的事情,只有小降落伞来解决。
继续扔,连续扔了一晚上,通过手表的红外扫描功能,确定每一个俄军大炮都被炸毁,杨潮这才返回出发阵地。
杨潮不知道俄国那些农民士兵过了今晚会怎么样,反正如果是中国士兵,肯定会很震惊的,夜里炮兵阵地被人定点轰炸,甚至都没有怎么看到对方,他们运气很不好,今夜光线很暗淡。
估计这种未知的作战方式,对士气的打击,比实质伤害要高的多,毕竟杨潮虽然看着撂倒了两千门大炮,可是有多少大炮只是被震倒了,多少是真的废了,还真不好说。
俄国人虽然也见识了飞艇,不说他们后来跟德国人买了一批飞艇,杨潮还给他们送过货呢,没准奉天城里还有喝过杨潮送的二锅头的士兵呢,谁能想到,转眼间大家就打起来了,给他们送过炮弹,送过肉食蔬菜,甚至运送过他们的飞艇,竟然会向他们头上扔炸弹呢。
被轰炸,还是夜间轰炸,看到都看不到,打又打不着,这种无力感会不会对俄国这些文化跟中国农民有的一比,迷信也跟中国人有的一比的士兵造成某种心理负担呢。
杨潮还是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俄军,所以也不太好平叛,反正觉得肯定会起到作用。
但他没时间看了,因为他得走了。
他得回山东一趟,接收他的舰队,飞艇舰队。
没办法战争开始了,而且是一场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战争,杨潮也顾不得会暴露什么了,开动飞船,又制造了9艘飞艇,5天一艘,一个半月也就知道制造这些了。
烟台海外,一艘飞艇正转来转去,这是杨潮仿制的第二艘,跟自己开的这一艘一模一样,蒙皮看似是铝制的,但实际上是飞船外壳材料,外面不过刷了一层不到一毫米的铝薄膜而已,是为了迷惑别人。
载重也都是二十吨,气囊中充氦气,座舱里设计了投弹孔。
见到杨潮飞艇飞过,这艘飞艇也跟着飞,一直飞到了大石房外的飞艇起落场。
杨潮降落下来,他们也跟着降落下来。
舱门打开,三十多个小伙子难掩兴奋的走了下来。
“怎么样了,都练的如何了?”
杨潮走下飞艇,迎着走过去,边走边问。
“回大人话,练的差不多了。”
这些人都有操作机器的经验,他们是福建会馆的年轻船员,虽然福建会馆过去大多都是木船,但那也是木壳轮船,因此这些人大都是接触过蒸汽机的。
杨潮复制好第一艘飞艇之后,立刻就让他们开着出去训练,简单的教了他们操作技巧,如何起降,带着飞了两天后,就让他们自己去练了,一个多月过去了,想必他们也练的差不多了。
“好,都知道跟我是去打俄国人的吧?”
杨潮问道。众人点头。
“怕不怕?”
“不怕!”
“好!你们自己分成十组,一组跟着我。其他组各自去挑一艘飞艇,然后我们出发。”
大石房现在已经不是这一代最大的建筑了,在大石房隔着三十米距离的一条新建石路旁,一座更为巨大的建筑挺立着,这座建筑高50米,宽300米,长800米,放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堪称巨型建筑了,这是杨潮的飞艇仓库。
日俄战争还没爆发就开始建造,杨潮环球回来才建造好,花费了杨潮三百万美元,雇佣美国工程师,采用烟台钢铁厂的钢梁,这是一座美式摩天大楼建筑。
但是跟美国人的摩天大楼不一样,这座建筑中可没有任何房间,而是一个完整的空间,因为这就是一间仓库。
这座仓库的位置,就在大石房东边的飞艇基地正中央,两面墙壁正面都有一个个巨大的门洞,但是没有装门,平时只是用幕布盖着。
每一座门后,都停着一艘飞艇,两百米长,四十米高的巨大飞艇。
仓库的地面,都是平整的石板,但是铺着一道道钢轨,每一艘飞艇其实都是坐在钢轨上的,准确的说,是坐在钢轨上一辆载重车辆上的,坚固的铸铁地盘下面安装了火车轮毂,这是飞艇的发射平台。
这样飞艇就能一直从这里推到外面的飞艇起落场上。
为了掩饰这些飞艇的来历,杨潮还不得不,一艘艘装模作样的飞回来,费力从外面让人推进来。
可就是这样也已经不保险了,杨潮已经开始在大石房和飞艇基地四周砌墙,将方圆4平方公里都圈起来,以后这里就是自己的秘密基地了,这样的飞艇仓库,肯定不止建一座,而是要沿着起落基地从这头延展到那头,绵长两公里,修建9排,每排能存放40艘飞艇,总共就是360艘。
现在就只有这十艘,很快就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推了出去。
接着打开气阀冲氦气,升空,一艘艘此地有序的升空之后,慢慢的编排开来,尽量相隔三五百米距离并排,很快就占据了一大片天空。
杨潮也升空了,直接向着海上,向着辽东半岛开去。
杨潮在前,然后按着飞艇上的编号,从1到9次第跟上了杨潮,尽量跟杨潮保持直线。
此时已经到了中午,一个都小时候就能飞到旅顺区,三个小时后,就能飞到辽阳去。
四到五个小时后到奉天。
铺天盖地十艘飞艇,在奉天上空徘徊,那场面还是很吓人的。
到了奉天,已经到了傍晚,太阳斜斜的挂在山边。
此时战场上,只有吴佩孚这边的大炮在轰鸣,俄军那边已经彻底哑火了,杨潮昨夜的轰炸还是起了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