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 理:何炳武 刘 杰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四节 黄花沟的传说()
黄花沟距黄陵县城南1里,每年秋季,野菊花金灿灿盛开满沟,自古有“南谷黄花”之称。群众中也流传着许多与轩辕黄帝有关的传说……
远古时的黄陵,山势平缓,气候温和,沮河水就像一条宽阔的绢带,黄帝率领的华夏部落的就分布在沮水两岸。人们在沮河里捕鱼、西山里打猎、南北原上种地,进行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养。黄帝身为部落联盟首领,却与庶民同甘共苦。他每天不是背起弓箭,带着石球、棍棒去打猎,就是握紧石斧、木耜(sì,音四)去种地。据说黄花沟就是他们最早开发的地方。
用石斧砍倒了树木,用火把野草烧掉,四个人拉着石犁,或者直接用尖状棒和木耜点种。这天,黄帝正在这里点种,耜踩下去,闪了他一下,他以为用力过猛,再试一次,知道下面确实是空的,他继续向下挖,露出来一个大石洞。石洞张着阴森的口,黑咕隆咚不见底,一股凉气冲面而出。有人说这是妖气,里面一定有吃人的妖精。黄帝决心下去为民除妖,周围几个庶民壮着胆子要替黄帝下去。黄帝只是说:“没有什么可怕的,你们不要替我担心。”就手提了石斧、举着火把下洞。几个人只好用绳子把黄帝吊下洞去,再三叮咛,要黄帝小心。黄帝到了洞底,只听得“叮叮咚咚”的滴水声,清脆悦耳,用火把一照,洞顶悬着千万颗水珠,就像夜晚天空的繁星。黄帝举起火把,脚踩碎石,“哗啦哗啦”地向洞里走去。真像是入了迷宫,大洞套小洞,套了18个。黄帝边走边察看,终于走完这18个洞。啊?最后一个石洞里面是亮的,一条石案上放着一本经书,名叫《阴符经》。黄帝拿起它,看不懂,就带出洞来。百姓庶民以为黄帝得了宝,就一传十,十传百,都说黄帝“空洞得道”。黄帝回到中宫(俗称九龙宫,传说在桥山之巅),反复翻看,还是看不懂,就巡行天下,广拜贤士,拜了72个师傅,最后才在广成子的帮助下,在泰山上找到了人面鸟身的九天玄女,玄女给黄帝讲解《阴符经》,黄帝认真地跟着她学习了5个月,通得天机,终于在冀州之野讨伐了蚩尤,为天下人除了害。
打败蚩尤回到中部,黄帝经常夜深人静时来到黄花沟,站在洞外,侧耳细听水珠滴落的声音。据说,伶伦制乐还参考过这美妙的音响呢!
黄帝一辈子为民造福,乘龙升天后,仍然挂念着天下庶民,思量着要回来看一看。当时正逢数九寒天,到处一片银白。这可急坏了土地神,拿什么来迎接黄帝呀!谁知南谷的野草有灵,一夜间全变成了金灿灿的秋菊,一丛丛一朵朵簇簇拥拥,就像挤挤攘攘的欢迎人群,隆重热烈地迎接着黄帝的驾临。黄帝乘龙回来,看到这一沟的金菊,欣喜得赞叹不已。从此以后,每年冬天“九”里,不管雪落得有多厚,只要扒开雪层,在这里都会看到鲜活活的金菊。人们看到这黄花,就思念起黄帝的功德。
群众这样传唱着:
真金花,“九”里开,
金人把它手里逮。
山上明,川里黑,
金人金马站一堆……
整 理:李延军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五节 黄花泉的传说()
距黄陵县城南约1里路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山沟,它就是黄陵八景之一“南谷黄花开晚节”所指的南谷——黄花沟。南谷的黄花之所以有如此的名气,那是因为沟内有一个黄花泉。提到黄花泉,还有一段古老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
相传,黄帝大战蚩尤获胜后,班师回营,“风伯”“雨师”打扫着道路上的灰尘,虎狼、腾蛇前面开道,鸨鸪(bǎo ɡū,音保孤)鸟驾着车子,就连大象也顺从地挽在车子之前。大队人马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每到一处臣民都是兴高采烈,夹道欢迎,纷纷赞颂黄帝为民除害的功德。
当黄帝和他的人马路经桥国时,看到这里的百姓怨声载道,纷纷逃离此地。大恩大德的黄帝就停下车子,询问百姓疾苦和逃难的原因。原来这里的百姓生活很富庶,沮河沿岸种着五谷作物,人们居住在离沮河不远的山洞里。前不久,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妖怪,那家伙生得青面獠牙,眼似铜铃,发如烈火,力大无穷,怒吼一声天摇地动。许多志士在和他交战的时候,都被它吃掉,百姓出于无奈只得搬离洞穴,风餐露宿。每天都要给那妖怪供奉最好的食品,如果不这样,等他出洞后,就到处伤害百姓,以人为食。百姓不愿做那妖怪的口中之物,于是纷纷逃离,到别处谋生。黄帝听罢非常愤怒:“大胆的妖怪,竟敢这样残害百姓!”便派人去把那妖怪的底细摸清。
再说那妖怪,是从遥远的西方来的,看到这里山环水绕,土地肥沃,百姓兢兢业业勤劳耕作,生活得比较富足,便生起了独占桥国的邪恶念头。不久,他提出和桥国的首领交战,经常率领百姓在田间耕作的首领,怎么能敌得过妖怪,妖怪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就杀败了桥国的首领,并且吃了他。现在,那个妖怪在洞里正为桥国的百姓没有送来食物而大发雷霆,一个小妖来报告:“大王,事情不好,公孙轩辕来桥国了。”妖怪很不高兴地说:“来他来吧,何必大惊小怪。”小妖连连叩头说:“大王还不知道那公孙轩辕的威力,听外面的臣民说,轩辕大战蚩尤获胜,还准备和大王在桥国交战。”妖怪暗暗一惊,心想:这个公孙轩辕竟这样厉害,我根本敌不过蚩尤,难道威力那么大的蚩尤真的败于他手?不可能的,莫非是想吓我归附于他。于是冲着小妖说:“去去,大王自有办法。”
桥国的百姓听说黄帝要和妖怪决战,纷纷探听妖怪的虚实,及时给黄帝报告。大臣容作看到桥国的庶民百姓如此爱戴黄帝,心里当然非常高兴,便给黄帝出主意说:“桥国的地形险要,土地肥沃,百姓勤劳,最主要的是民心可取,不妨就在这里立国吧。”人马驻扎在桥山的西北山根下,并且让容作把战胜蚩尤所获得的战利品,分给无法生活的百姓,然后和手下的人一起商量对付妖怪的办法。黄帝主张他一人去与妖怪决战,容作说:“这个妖怪虽说比蚩尤弱,但仍不可小觑(qù,音去),还是再想想其他办法,这样才有战胜它的把握。”黄帝问:“能有什么办法呢?”容作贴着黄帝的耳朵,小声说了些什么,黄帝连连点头,笑着说:“就这么办吧!”容作派人通知那妖怪,约定第二天黄帝要与他决战。
这天天色晴朗,黄帝的大队人马在沮河边列成方阵,龙旗飞舞,士气高昂,单等那妖怪出来迎战。瞧那妖怪,虽说也有不少人马,但士气低落,原因是桥国的百胜自从黄帝来后,不再给妖怪供奉食品。妖怪远远望着那身材魁梧,精神抖擞,蚕眉下闪着一双威严目光的黄帝,不由得暗暗吃惊。
黄帝按剑大声喝问:“大胆的妖怪从何方来?敢如此残害百姓!”妖怪答道:“葱岭而来。这是我的地盘,与你何干?若愿退兵,本大王跟你平分地盘!”黄帝明白,这家伙用的是缓兵之计,不知又想搞什么鬼名堂。黄帝并不回答它提的问题,只是数落它的罪状:“残害百姓,吞食人身……”最后才说:“公孙轩辕不是和你争地盘,只是救百姓出水火。”妖怪恼羞成怒,投过一块飞石。于是双方在沮河边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黄帝挥舞石剑,妖怪持着石刀,剑来刀去,气势逼人,大战数回合不分胜负。忽然妖怪那边要求停战,原来是桥国的百姓,借妖怪出兵时后方空虚,冲进了山洞。虽说山洞幽曲深邃,但曾经在这里生活居住过的百姓,对里面的一切当然是了如指掌,不用多大工夫,杀了妖怪的弱兵老少。妖怪听了这一切,无心恋战要求讲和。黄帝想起了被妖怪所吃的首领、勇士,看着百姓眼巴巴地望着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责任,若不以武力征服这家伙,桥国的人们是会失望的。就不理妖怪的话,愈战愈勇。那妖怪见讲和骗不了对方,也再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豁出命来决一死战。黄帝信心百倍,妖怪孤注一掷,这确实是场恶战。从上午直杀到下午,桥国的百姓拿出仅有的一点食物,来慰问黄帝和他的将士们。妖怪呢?本来近几天食物就不足,看着对方吃东西,又想到自己的老窝被抄,干瞪着眼没办法,再次提出讲和。天时、地利、人和。怎能失去这良好而又难得的战机呢?黄帝同将士一起出战,与那妖怪的乌合之众展开一场厮杀,最后以黄帝和桥国人民的获胜而告终。
再看那妖怪,跪在威严的黄帝面前,垂头叹气,宛若丧家之犬,只求黄帝饶它一条性命。杀了吧,这家伙百依百从;不杀吧,解不了桥国百姓的血恨。黄帝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大臣容作走到黄帝面前,他看出了黄帝矛盾的心理,小声地对黄帝说:“咱们讲的是仁义,要建立的是礼仪之邦,杀了这妖怪会不会有人说您残忍?”黄帝问道:“你看怎么处理合适?”容作侃侃答道:“这家伙罪恶累累,实在应该杀掉。但念他是一条性命,压在洞前的那山下,慢慢地醒悟吧。”随后黄帝掀起大山,那妖怪也就老老实实地钻到底下,服服帖帖地接受黄帝对他的惩罚。
黄帝要班师回朝,桥国的百姓听说后无不叹息掉泪,纷纷要求黄帝留下做他们的首领。黄帝再三推辞,请求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勉强答应,桥国的百姓才转悲为喜,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开明勇敢而又善战的首领而高兴。
桥国,在黄帝的治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安居乐业。黄帝虽说年过百岁,还亲自到田间与臣民一起耕作,各种事情处理得非常妥当,黄帝还任命仓颉为史官,并和他一起创造了文字……是黄帝把沮河沿岸首创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再说那妖怪,看到这一切,感动地流下泪来,既恨过去自己作恶太多,又恨现在无法赎罪。黄帝见那妖怪流眼泪,打算放他出来,只是手下的臣民说,那家伙恐怕是假流泪,再压他一段时间,黄帝也就依了百姓。
一晃5000年过去了,黄帝升天的时候竟忘了放那妖怪出来。久而久之,妖怪的眼泪涌成了一个清泉,平日总是苦楚地闭着眼,每60年才睁一次,那时人们会看到,水泉里尽开着鲜艳夺目的金花。人们就叫这泉为黄花泉。汩汩的泉水过去淌,现在还淌,今天的黄花沟的几十户居民,就饮的是黄花泉的清水!
整 理:何炳武 刘 杰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六节 暖泉的传说()
上山砍柴,下川担水。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可是,在陕西黄陵县桥山不是这样,吃水必须上山担,因为泉水都在山上。传说这还是黄帝和龙王当初给桥山人民带来的恩惠。
轩辕庙对面,有条小山沟,名叫暖泉沟。当年这条小山沟没有人烟,没有名字,自从黄帝定居桥国后,沟里才住上了人。这条沟的半山腰有一池泉水。那时部落联盟的首领和附近群民,常年都吃用这里的泉水。有一年,黄帝正妃嫘祖因常年养蚕、抽丝、制作衣服,劳累过度,终于卧床不起。人在病中不免产生思乡之情。她很想再能喝到家乡的泉水,因为那里的泉水清澈,甘美,喝了提神。这可把伺候嫘祖的人难住了。从四川盐亭到桥国,往返一次最快也得几十天。为了不使嫘祖失望,黄帝派应龙带上尖底瓶到四川取泉水。这消息不知怎么被桥国的群民知道了,他们决心要尽一切努力把四川的泉水引到桥国,让嫘祖在病中能喝到家乡水。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在桥国开一条水渠,把泉水引到桥国。群民瞒着黄帝,不分男女老幼,都自愿投入开渠劳动。此事感动了龙王,他知道嫘祖养蚕为民造福,积劳成疾,桥国群民都很感激和爱戴她,专为她开渠引水。可是,这么长的一条水渠,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通呢?为了帮助桥国群民早日实现开渠引水的愿望,龙王用爪一划,就把泉水到桥国的地下水渠开通了。可是这个秘密谁也不知道。从这以后,桥国泉水的味道也变得和地下泉水一模一样了。更使人惊奇的是,桥国泉水不但日夜涌流,而且还变得冬暖夏凉。所以人们把它称做“暖泉”。这就是暖泉的来历。
传说过了很多个朝代后,这里出了一个大恶霸,名叫艾半川。他凭着自己有钱有势,把沮河川的川地全部霸占了,又把沮河川里的群民统统赶上了山。就这样,他还不满足,把暖泉水也霸占了,他全家老小,平时吃暖泉水,冬天还用暖泉水洗澡,其他群民如果谁偷汲了暖泉水,一旦被艾半川发现,就会被活活打死。居住在山上的群民常年吃不到泉水,对艾半川恨之入骨,却没办法治他。时间一长,此事不知怎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便派陈抟老祖下凡查询。陈抟老祖经过一番查访后,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禀告说:“艾半川果然作恶多端,逼迫群民上山种地,又霸占了当年龙王给桥山群民开通的暖泉。”玉帝听罢大怒,连夜降旨让龙王把暖泉水调向山山峁峁、沟沟岔岔,供群民饮用。龙王早就对艾半川的恶霸行为不满。见玉帝又降下旨意,便立即截断暖泉的水源,把水调给周围30里以内的山峁沟岔,因而就出现了史册上均有记载的:阳武泉、普照泉、上善泉、一线泉、车移泉、寒泉、滴珠泉、柳窟泉和寒酒泉等十大名泉。从此,黄陵县的山峁沟岔都有了泉水,既可灌溉山地,又能供人畜饮用。暖泉水干涸后,艾半川全家只好靠川道河流里的污泥浊水生活。不到半年,全家老小都因吃了脏水得了不治之症而死绝了。当年被艾半川赶上山的群民,又都纷纷搬回山下居住,耕种河川地,修建新住宅,又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但山上的那些泉水却无法搬迁。因此,桥山人想吃泉水还得上山去担。
整 理:兰 草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七节 东移泉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