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

第43部分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第43部分

小说: 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玉女落水的第二年,玉姬嫁到了董村。有一年,新郑这地方大旱,庄稼都枯死了,老百姓很着急。玉姬想:姐姐在世时,用面鼓在白龙潭拍拍,白龙潭就能跑出水来,我何不也做面鼓到白龙潭试试。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给村民。村里人都说,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不妨试试看,于是就做了面大鼓。这时有人说,白龙潭是龙住的地方,龙是神仙,神仙都喜欢供食香火,怕是光有鼓还不行。于是村里人抬着鼓,带上猪、羊、鸡、鸭和香火就上山了。他们来到白龙潭,先摆上供品和香火,然后一边打鼓面,一边祈祷。说来也巧,一会儿,天西南角的乌云黑暗暗地上来了。取雨的人,急忙下山,刚到山坡下只听一声炸雷,白点子雨就下开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新郑、禹州、密县、许昌、长葛的老百姓,一到天旱就到白龙潭、黑龙潭擂鼓取雨。

    讲 述:周桂金

    整 理:刘素洁

    流传地区:河南新郑

    skbshge

第二十五节 丈人峰的传说() 
青城有座丈人峰,说起来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丈人峰以“宁封丈人”而得名,而“宁封丈人”是远古时的一位英勇善战叱咤风云的英雄。

    相传在轩辕黄帝时,南方部落有一位残害生民、无恶不作的酋长,名叫蚩尤,他不甘心于酋长的势力,自恃勇猛无敌,常常兴兵作乱,入侵北方。

    黄帝为了镇邪压乱,与蚩尤展开了连年大战。有一年,他们大战于涿鹿的矾山一带,蚩尤用魔法把黄帝的大军诱于云雾阵中。黄帝终日琢磨破阵的办法,愁得坐卧不安。

    一天,黄帝正闭眼苦思,有一位白眉白须的老头闯进账中告诉他:“去找青城宁封丈人吧!”宁封丈人是谁?黄帝正要发问,却幡然醒来,原来是做了个梦。

    黄帝仔细回想梦中情景,急忙唤来各位将领,细细打听“宁封丈人”的踪迹。有一位青城人告诉黄帝:“宁封丈人是神农氏的后裔,神通广大,力能拔山,特别是有一双世人所没有的慧眼,作起法来,金光闪闪,神光如闪电,能上观悠悠九重高天,下视幽幽十八层地狱,目光所射之处,如同白昼。”黄帝听罢高兴地跳了起来,骑一匹高头战马,只身一人飞速出发,去寻访宁封丈人了。

    他一路上饥餐渴饮,风尘仆仆,过了六六三十六条河,爬了六六三十六座山,杀退了六六三十六次猛兽的袭击,终于找到了青城宁封丈人的住处。

    宁封丈人白发鹤颜,正在闭目养神。黄帝自报姓名后,急忙跪地,向宁封丈人行了弟子礼,恭恭敬敬地拜宁封丈人为师,请求他帮助战胜蚩尤。宁封见他一片至诚,就点了点头,但告诉黄帝:“现在为时尚早。”

    原来,宁封是想考验黄帝,看他气魄究竟有多大,能力有多强,意志有多坚,韧性有多长,他见黄帝坐卧不宁的样子,想了一会儿说:“你去青城山下的平地上,给我堆一座紧连青城,高入蓝天的山峰来,但那垒山的岩石和泥土都必须是岷江岸边的。”说完扔给黄帝扁担和箩筐,转身入屋。

    黄帝为了得到破蚩尤的办法,谨遵师命,每天从岷江岸边担石挑土,在平地上堆土,暑往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了3年有余。人累疲了,可山只堆了一座小土丘。他不灰心,站立不起来就爬着拉土,仍继续堆山。

    宁封见黄帝能吃苦,决心大,深受感动。就趁黄帝晚上熟睡之机,唤来青城的山神、土地,天上的二十八宿诸神,一忽儿就堆起了山峰。这时,东方日出,山峰在朝阳中金光闪闪,刺开了黄帝的双目。他看到山堆起来了,顿时神清气爽,疲倦全无了。这时,宁封飘然而到,对黄帝说:“徒儿,回你的中原吧,九九八十一天后的午时三刻,咱师徒再见。”

    黄帝恭恭敬敬地向宁封跪拜告辞,宁封丈人把手中拂尘一甩,黄帝竟不知不觉飘落到矾山古城。

    日出日落,转眼九九八十一天来临。那一日,蚩尤忽然进攻黄帝,短兵相接,直杀得天昏地暗。正在黄帝无法之时,宁封丈人登云而来,落在黄帝的指南车上,将手中宝剑一挥,作起法来,双目的光束立时射入敌阵,云雾中蚩尤的兵阵暴露无遗。黄帝的兵看到有神人来助战,越战越勇,一会儿工夫,就把蚩尤的兵马打败。

    黄帝凯旋回城,论功行赏,封战功显赫的宁封为“五岳丈人”,统管天下五大名山。这样,黄帝与宁封及诸神所堆的青城山峰,也就被人们称做为“丈人峰”了。至今,“丈人峰”还高高耸立于青城附近呢。

    讲 述:刘德敏

    整 理:安毓录

    流传地区:河北涿鹿

    skbshge

第二十六节 丈人山() 
青城山建福宫后面的高山上,有时烟雾腾腾的,人们说:“宁封又在烧窑了!”

    据说,很早以前,川西坝子遭洪水,人们逃上青城山,住在岩洞头。山上没有泉眼,人们又闹起水荒来。他们挑敦敦笃笃的小伙子,到山下去取水。其中有个叫宁封的,长得又高又大,很有力气,天天忙着运水。那时,还没有水桶,也没有水背篓,人们用河边的湿泥巴做成泥盆、泥罐,晒干后装水。这些东西经不起泡,稍泡久点就垮了,人们都为这件事发愁。

    有一天,宁封不小心把泥盆掉进火堆里了。这泥盆经火一烧,立刻变硬了,用劲扳也扳不碎。从这以后,宁封就天天做些泥盆、泥罐,晒干后再用火烧,这就成了早先的陶器。河边的稀泥巴不够用,宁封就在山上挑些泥巴做坯子。又一件奇怪的事出现了:那些用山上泥巴烧成的陶器上,现出了红红绿绿的花纹。这就是最初的彩陶。

    宁封烧彩陶的事,被轩辕黄帝知道了,就封他当陶正,教百姓制陶器。宁封当陶正后,劲头更大。在青城山垒起许多窑包,把如何取土、和泥、做坯、上釉、装窑、出窑的本事,通通传给年轻人。一天,宁封正在窑顶奔忙,没注意窑底下烧空了,随着窑顶盖土塌进火坑。人们一齐跑去救他。烟雾中,人们看到宁封随五彩烟气上升,大家说:“宁封火化登仙了。”过了一会儿,烟消了,宁封又出来了,人们又说:“宁封能腾云驾雾,像一条龙。”

    为了纪念宁封为民造福的功劳,后人把青城山叫“丈人山”,把宁封烧陶的那座山峰叫“丈人峰”,还在丈人峰下修起“丈人观”,也就是现在的“建福宫”。

    讲 述:刘长兴

    整 理:王纯五

    流传地区:四川灌县

    skbshge

第二十七节 八哥鸟() 
如今,南岳庙里,经常有成群的八哥鸟,在圣帝殿上面栖息、飞翔。为什么这种鸟经常集聚在圣帝殿上面呢?

    远古时代,南方本为洪荒之地,林木遮天,瘴气四溢,毒虫如雾,恶兽横行,千百里内,不见人迹。

    黄帝轩辕氏命令大臣祝融开发治理南方。祝融率领八员大将到了治所。这八员大将是八兄弟,个个忠肝义胆,智勇双全。他们斩孽龙,灭巨蟒,驱豺狼,除虎豹,因此兄弟八个死了七个,只留下最小的八哥。恶兽都已制伏,唯有毒虫仍然漫天飞舞,灭绝不了,祝融苦思对策,没有结果。

    一天,八哥对祝融说:“我有一个办法,只需如此这般办理,定会成事。”祝融先是不许。八哥慷慨激昂地说:“我的七个哥哥都已献身,现在,我这条命不献出去,岂不是功亏一篑(kuì,音愧)?请大人恩准吧。”祝融见八哥执意坚决,于是照准办理。

    第二天,兵士们将八哥尸体斫成肉泥,撒到每一个地方。肉泥立刻变成千千万万只飞鸟,与毒虫相斗。双方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后,飞鸟把毒虫吃个精光。祝融大获全胜。

    从此,洪荒之地在祝融的治理下,人口不断增多,日益富饶繁荣。

    后人为了纪念八哥,称斗败毒虫的飞鸟为八哥鸟,还在南岳山下建立起岳庙,供奉南岳司天昭圣帝祝融于殿内。因为八哥思念主人,忠魂常在,所以,圣帝殿上每日都有一群又一群的八哥鸟栖息,飞翔。

    讲 述:康佩仕

    整 理:李雄宇

    流传地区:湖南衡阳

    skbshge

第二十八节 八百蛟龙护南岳() 
远古时候,南方有个民族首领叫祝融。他发明了用石头取火,黄帝封他为火正官,还派他镇守南方。祝融就在南岳衡山,教老百姓用火烤食物吃,用火照亮,用火抵抗野兽,使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大家都很敬重他。谁知祝融也做了一件错事。有一次,他召集南方各氏族首领开会,把火种分给大家,叫他们各自保存火种。可是,他不知道如何保存火种,只是叫大家把火种埋在地下,不让熄灭。哪知过了些日子,火种燃烧起来了,而且越烧越旺,弄得整个地下都是烈火。地底下有烈火,地面上就热得像搁在烤笼上一样,花草被烤死了,树木被烤焦了,到处一片枯黄。河里、潭里、塘里的水越来越少,像开锅水一样,庄稼地干得裂开了缝,种子播不下去,大家又热又饿,一个个都没精打采。

    湘江里的龙子,像坐在蒸笼里,热得实在没有办法,就一日一道告急文书,往他父亲南海龙王那里送。南海龙王得到龙子的告急文书,坐立不安。南海离南岳有几千里水路,远水救不了近火,他只好把海水呵成气,变成云,吹到南岳,再变成大雨哗哗落下,直到南海的水被呵下三尺三寸。

    可是南海龙王降下的水只浇了地面上的热,没有熄灭地下的火。过不久,南海龙王到南岳巡视,只见南岳周围几百里遍地是水,老百姓的房子淹在水里,人们都在山顶上避难。水在地上流,地下却仍然有火,到处烤得还是像个蒸笼一样,南海龙王看到自己浇下的雨没有熄灭火灾,心里非常难过。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还是湘江龙子脑子灵,他说:“俗话说,有事问三老。老百姓们或许会有办法,我们去请教他们吧。”

    南海龙王认为很有道理,就变成个老倌儿,龙子变成个随从,到老百姓中去请教去了。

    龙王父子从前山走到后山,从东山走到西山,碰见老人就问。有一天,他爬到一个山坳上,看到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老石匠正在凿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既不像磨子,又不像踏碓(duì,音对),只见上面左一个洞,右一个洞,像个大蜂窝一样。龙王很奇怪,问道:“老人家,你这是凿什么呀?”老石匠抬起头看了看,叹气说:“唉!你不知道,我们这里遭受火灾呀!地下处处有火烤着,幸亏南海龙王在这里降雨,以水克火。可是只克其表,没克其里。你看,遍地烤得热腾腾的!”龙王又问:“老人家,你是不是想出什么办法了?”老石匠叹了口气,说:“办法是有,要南海龙王亲自来一趟才行。”湘江龙子忍不住插嘴说:“老人家,你快说吧,南海龙王就在眼前!”老石匠一听,连忙转身作揖说:“只要龙王爷来了,南岳生灵就有救了!”于是,他指着那块正在凿的石头说:“这是南岳山的模子。你看,南岳山有六六三十六个洞,后洞通前洞,前洞通湘江,如果每个洞里都有蛟龙驻守,把海里的水引到南岳山来,就能够镇住地下火了。”南海龙王听了非常高兴,决定立即按照老石匠的主意办。老石匠见龙王这么慷慨地答应了,就把自己凿的模子送给了他。

    南海龙王回到龙宫以后,请来*的800蛟龙,一起商量治理南岳山的办法。结果,800蛟龙都愿意到南岳山去。龙王只好点一些法术最精的蛟龙去南岳,并规定今后南岳要水,不管哪里的蛟龙,都要给水。这样,许多蛟龙到南岳来了,莲花峰下的黑沙潭住了黑龙,黄沙潭住了黄龙,集贤峰下的白龙潭住了白龙,南岳镇的青龙桥下住着青龙。其余,华严湖下的络丝潭、华盖峰下的水帘洞、巾紫峰下的九龙泉也都住上了蛟龙。一到夏天,南岳热得难受了,这些蛟龙就把尾巴一甩一甩,甩得天上华光闪闪,甩得乌云一堆一堆地涌到南岳上空,大雨便哗哗啦啦地落下,每个潭里,都装满了清凉的水,南岳山就凉爽起来了。到了冬天,天上下起雪来,地下结起冰,到处冷得不得了,这时,南岳的蛟龙就伏下不动,让地火发出热气,蒸得每个潭里、洞里都热烘烘的。所以多少年来,南岳一直是冬暖夏凉,大家都喜欢到这里来住。

    南岳的老百姓,非常感谢龙王和800蛟龙,修南岳大庙的时候,就在大庙的正殿前面,用汉白玉石雕了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龙。另外,在墙上画龙,在屋顶上塑龙,在柱子雕龙,在神台上刻龙,不多不少,南岳老百姓在南岳大庙里总共造了800条蛟龙的形象,用来纪念800蛟龙护南岳的功绩。

    讲 述:康起成

    整 理:康佩仁

    流传地区:南岳衡山

    skbshge

第二十九节 涿鹿的来历() 
老辈子人说,涿鹿不叫涿鹿,叫逐鹿。为啥呢?这里面有个故事。

    传说,蚩尤被黄帝打败后,身边只剩了几十个人。城丢了,粮丢了,后面又有追兵,他就没日没夜地跑,跑来跑去,他就来到咱们这块地方了。

    咱们这块地方,那时候山清水秀,到处都是竹林子。鹿喜欢吃竹子,都集中到这里来了,所以人们就叫竹鹿山。蚩尤一钻进竹林里,黄帝的追兵就找不见了。俗话说,人急不知饥,蚩尤跑着不觉得饿,在竹林子里一躺下,肚子就咕咕叫了。可竹林子里,地上是青草,头顶是竹梢,飞的是小鸟,跑的是鹿,哪有粮食呀?蚩尤饿得受不了,就琢磨开了:吃青草竹叶吧,没味;吃飞鸟吧,抓不着,琢磨来琢磨去就在四条腿的鹿身上打起主意来了,招呼手下人,每天抓鹿吃。蚩尤和他手下的人,都是大肚汉,一吃就是几十只鹿。

    鹿也不傻,一看你吃我那么多兄弟,你一抓,它就跑。好好的生灵,谁愿意叫人给吃了呀!这一跑,蚩尤就带着人追,追呀,跑呀,平平静静的竹林里就不安宁了。生灵这东西,都随着环境变,鹿为了不让捉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