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211部分

秦·君临天下-第211部分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崆:“请赵国敏代公主,楚国熊诺公主上殿!”

    礼乐响起,众人整理衣冠挺直腰身跪坐案后,当身穿大红宫装环佩叮当、贵气逼人的敏代出现在大殿门口的时候,大秦众臣不仅发出了一声赞叹。

    “美哉!”

    敏代端庄的站在大殿门口,但似乎在憋着笑,嬴政用端着爵杯的手撑住自己的下巴歪着头看着站在燕燕李的敏代,女装的敏代美极了,嬴政看着她忽然想起了丛台上那个把自己护在身后的红绵,同时还想起了白家别院内那个和自己一眼定情的段玲珑。

    段玲珑:“大王,敏代果然很美。”

    嬴政:“就像寡人第一次见你时的模样。”

    段玲珑:“臣妾老了。”

    嬴政转过脸笑答:“在寡人心里,你永远是初见时的模样。”

    段玲珑抿嘴一笑羞红了脸,嬴政伸出手去轻轻摸着段玲珑的肚子小声说:“快了吧,寡人想知道是儿是女。”

    段玲珑点着头说:“快了,到时候就见到了。咦,敏代为何不进来,她,她似乎憋不住了?”

    段玲珑的话音刚落,大殿门口的敏代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赵王偃皱着眉头对公孙乾示意,公孙乾慌忙起身快步走向大殿门口。而与此同时,段烈也起身走向门外。

    不是敏代不懂礼仪而是事出有因,本来敏代应该是和熊诺一起进殿的,而且敏代也看到了熊诺,因为俩人以更从东面来一个从西面来正好走对面。不过,当敏代站在大殿门口的时候,熊诺还没走到门口。是因为熊诺人小腿短走得慢吗?不是,主要是因为熊诺那长长的裙裾不知怎的被卡在大殿前的巨柱根部,而且卡的还很紧。跟在熊诺身后的侍女们怎么拽也拽不出来,其实这也不怪侍女们,主要得怪熊诺没经验。若是敏代的裙裾被卡住,她绝对会停在原地甚至退回几步,这样就可以让侍女们轻松的把裙裾拽出来而且绝对没有一点损坏。而熊诺没经验,被卡住了还使劲往前走,大概她觉得这样可以帮侍女们一把。

    楚国的侍女们有心喊出声来可又怕失了礼仪,结果熊诺和楚国侍女们就好像在拔河一样谁也奈何不了谁。

    熊诺毕竟还小,而且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情急之下一把拉住殿前武士求助。

    “哥哥,快快帮帮我,把你的剑借我用用。”

    这个二十多岁魁梧彪悍的殿前武士愣是让熊诺弄得红了脸,但是殿前武士是不能随意乱动的,武器更是不能随意离身。尽管殿前武士很想帮着这个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得好似海棠花一般的女孩,奈何秦律森严又职责所在,殿前武士只好装看不见。

    “妹妹不要拽了,后退几步就是了。”

    敏代走了过来告诉熊诺摆脱尴尬的办法,熊诺连忙后退几步楚国侍女们终于把裙裾弄出来了。

    熊诺:“哎呀,总算弄出来了,这条裙子好烦人啊,多谢姐姐。”

    敏代:“我是赵国公主敏代。”

    熊诺:“哦,我是楚国公主熊诺,姐姐你管我叫阿诺就好。”

    敏代:“先不说了,快随我来。”

    当敏代领着熊诺再次出现在门口的时候,大殿内响起了一片笑声,这笑声没别的意思,主要是因为敏代和熊诺之间的身高差比较大,熊诺的头顶刚到敏代的腋窝处。

    敏代的身高按现在的算法大约有一米六左右,这个高度对于战国时期的女子而言属于比较标准的高度,而熊诺的身高大概不到一米五,毕竟才十三岁嘛还没长开呢,要不怎说是含苞待放呢。

    章台宫正殿的门槛是很高的,高度达到一个标准身高的秦军甲士的膝盖部位,也就是说差不多四十多公分的高度,平时众臣上朝不觉得如何最多是迈进迈出时比较麻烦。但对女子来说就不只是麻烦的问题了,像敏代这样的身高必须先把裙裾甩到门槛里面这样可以遮盖住迈出去的脚。至于熊诺,众臣隔着门槛只看到熊诺的上半身熊诺要想迈进迈过门槛只能采取翻墙的方式,依旧是两手扒着门槛然后侧过身子一只脚勾着门槛上部然后整个人骑在或者趴在门槛上才能过去。然而,这是不允许的。

    熊诺看着敏代在公孙乾以及侍女们的帮助下顺利迈进门槛就有些着急,她看看眼前这跟一堵墙似的门槛实在不知道怎么过去,情急之下熊诺只好一边蹦跶一边冲大殿内喊:“李园,快来帮我呀。”

    “哈哈哈哈。”

    群臣发出一片笑声。噗,段玲珑和嬴政也一起笑出了声。

    段玲珑:“楚国公主这么小啊,大王,你这娶的是妃子还女儿呀?”

    嬴政笑道:“就当女儿养吧。”

    芈启来到门口伸手将熊诺抱过门槛然后放在地上。

    熊诺:“你,你是谁呀,你怎么可以抱我,我是大秦王妃。”

    芈启:“本君芈启,论辈分你得管我叫一声叔父。”

    熊诺惊喜的说:“原来是昌平君,拜见叔父。”

    芈启:“李园突发急病离死不远,所以现在我来待你致礼。”

    熊诺:“李园要死了?太好了,最烦他了,叔父我听你的。”

    齐王建:“咳咳,秦王啊,这还是个孩子呀。这明显的也就勉强够十三,秦王的爱好真是与众不同啊,佩服,佩服。”

    嬴政:“其实寡人也是头次见她,不过呵呵,挺有意思的。”

第301章 茅焦说秦() 
秦王的这句话又让赵王偃心里的担忧多了几分,待到见礼完毕,两位公主分别向嬴政敬酒之后,王妃段玲珑说到:“两位公主请随本宫到后面叙话,大王、赵王、齐王、列位臣工,你们请尽兴。”

    嬴政笑着点点头,齐王说了声多谢,赵王起身拱了拱手说:“有劳王妃照顾一二。”

    众臣齐声说:“恭送王妃,恭送两位公主。”

    段玲珑笑着起身在前面领路,敏代向嬴政飘飘一拜明媚的双眸眨了几下,嬴政也眨了几下眼睛,敏代笑了笑得如同山花烂漫一般。她从嬴政身边走过时那飘扬的的裙带竟然从嬴政肩上滑过,嬴政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追着敏代。

    “咳咳咳,大王,熊诺告退!”

    脆生生的略带怒意的声音响起,嬴政连忙回头只见熊诺就在他的眼前,虽说是弯腰俯首可那一双皂白分明的大眼睛却倔强的盯着嬴政,那意思是说:“干嘛不理人家,哼!”

    嬴政:“啊,公主免礼,且去。”

    “叫我阿诺就行。”

    “阿诺,寡人在后面备了很多美食,还有你们楚国的菜肴,你不去尝尝?”

    熊诺的脸上瞬间浮现出惊喜的表情。

    “那,阿诺跟姐姐们去了,阿诺告辞。”

    熊诺冲嬴政摆摆小手随后蹦蹦哒哒的跑了,可是没跑出几步她的裙裾又被卡住了,这一次是卡在嬴政的桌案的腿下。看来熊诺没有接受教训,依旧向前跑去结果险些被绊倒而嬴政的桌案都被拽的差点翻倒。

    嬴政双手按住桌案喊到:“阿诺别跑,站住,再跑裙子掉了!”

    好在有白宣和芈启帮忙,阿诺总算是没出丑,阿诺冲着嬴政吐了一下舌头随后转身跑了。

    齐王建:“秦王,其实娶一个十二三的小丫头似乎也挺不错的。”

    赵王偃:“不错什么,不懂规矩。”

    芈启:“赵王不必苛责,阿诺年纪还小,再大些也就好了。”

    赵王偃笑道:“昌平君所言极是,看到阿诺公主寡人就想起了敏代儿时的过往。那时候敏代就喜欢粘着寡人,呵呵呵呵。”

    齐王建:“那是自然,女儿一般和父亲比较亲,儿子一般和母亲最亲。”

    芈启:“那是自然,就像芈启自幼和父亲分离,全是母亲将我一手带大。如今芈启虽已佩剑留须,但每日下朝后还是要先看望母亲,陪着母亲一起吃饭。芈启觉得,只要母亲在这世上就有爱我疼我之人。”

    白宣:“昌平君说得好哇。大王,最近臣招来一位门客,此人云游天下搜寻了不少孝子的故事,大王若是愿听,不如叫他来讲上几段。”

    齐王建:“哎呀,居然有人搜集孝子的故事,那得听听。”

    赵王偃:“寡人也想听听。”

    嬴政笑着说:“那就宣他上殿。”

    白宣:“宣茅焦上殿。”

    黄崆:“王有命,宣茅焦觐见!”

    茅焦迈步进殿来到嬴政面前大礼参拜。

    “草民茅焦拜见秦王。”

    嬴政:“寡人听大兄言道说你云游天下搜集孝子的故事,寡人也想听听,故此宣你上殿。你可愿将你搜集的故事讲来?”

    茅焦:“草民搜集这些故事就是为了警醒世人时刻不忘孝道,只因君侯喜欢,所以命草民在家中书斋讲这些故事讲给少君侯、公子庆以及大女静。每段讲完君侯都有批注,借此教导儿女。大王若喜欢听,茅焦自然愿意讲。大王,茅焦所讲的各地一个故事叫做,孝感动天心。”

    “舜,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他们趁舜修补谷仓仓顶时在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后来在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帝尧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君侯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嬴政:“好,古之贤君果然孝义无双。接着说。”

    茅焦:“这段故事叫做啮指痛心。说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曾子之母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草民讲到这里时,君侯又赞: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嬴政已经放下了爵杯,他低下头好一会都没说话。

    茅焦:“大王,草民还讲吗?”

    嬴政:“为何不讲,继续。”

    茅焦:“这一段叫做芦衣顺母。说的是孔子的弟子闵损,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到了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其父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其父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其父方知闵损受到虐待。其父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他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其父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君侯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大王,闵损能够原谅继母的过错,草民就想若是生母犯了错这做儿女的是不是更应当原谅呢?”

    嬴政:“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茅焦:“茅焦偿闻,寿之人不忌言死,君不忌曰亡。这个意思是说人的寿命不会因为忌讳死亡而长久,国家不会因为忌讳亡国而保存。人之生死,国之存亡,都是有道明君最看重的,不知大王一位然否?”

    嬴政:“然。”

    茅焦:“忠臣不讲阿谀奉承的话,明君不做违背世俗的事。现在,大王有极其荒唐的作为,我如果不对大王讲明白,就是辜负了大王。”

    嬴政想了想说:“但说无妨。”

    茅焦:“天下之所以尊敬秦国,不仅仅因为秦国的强大,还因为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深得人心。现在大王将太后软禁在外是为不孝,杀害进献忠言的大臣,是夏桀、商纣的作为。大王若执意如此,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天下人听说之后,就不会再心向秦国了。茅焦为秦国担忧,为大王担心啊!”

    说完之后,跪拜于地不再言语。

    嬴政听了茅焦这番话之后,左手紧攥定秦剑的剑柄眼睛盯着茅焦。

    齐王建:“秦王,茅焦说的很有道理啊。”

    赵王偃:“子不言父母之过,秦王,这件事就过去吧。多想想当年你们母子在邯郸的时候,再想想茅焦方才说的三段故事,寡人觉得母子之间即便再大的仇怨做儿子的也不应该放在心上。”

    嬴政站起身来扶起茅焦说:“先生请起,寡人愿意听从先生的教诲。”

    茅焦:“以前来劝谏大王的都是些忠臣,希望大王厚葬他们,别寒了天下忠臣的心。大王胸怀天下堪称世人表率,就更不能有迁徙母后的恶名了。”

    嬴政:“以前的人,都是来指责我的。没有一个讲明事关天下统一的道理。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开,哪里有不听的道理?传诏,厚葬寡人之前诛杀的臣子,有爵位者长子席爵,无爵位者子承父职。子嗣未成年者,准入九嵕书院深造!”

    众臣:“吾王英明!谢大王!”

    齐王建哈哈大笑,赵王偃一边点头一边抹眼泪,他把感激的目光送给了白宣。赵王偃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白宣安排的。

    嬴政:“茅焦身为客卿,却敢直言不讳,他是真心为大秦所想,为寡人所虑。传诏,茅焦,拜上卿,为寡人之师。”

    大秦众臣齐声说到:“恭喜大王喜得良臣,恭贺太傅。”

    君王之师自然就是太傅了,太傅地位尊崇但权力没多大,主要是指导提醒君王如何更好地治国理政的,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对于茅焦来说也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嬴政对众臣摆了摆手说:“寡人妄杀直谏之臣实不应该,大兄,今后若再有这样的事,大兄可直戳寡人面门喝问对错。”

    白宣:“大王想好了?”

    嬴政:“想好了。”

    白宣:“那可能会有损大王威严。”

    嬴政:“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