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20部分

秦·君临天下-第420部分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信:“师尊难道忘了这位故人的名讳了吗?”

    白宣:“那不能,为师就算完了自己是谁也忘不了他。”

    韩信:“那咱们一起去,只要耐心找总能找得到。”

    萧何:“不知师尊的这位故人姓字名谁?”

    白宣:“他叫,白狼。”

第615章 白宣的安排() 
白狼是白宣回大秦之前的名字,也可以说那是另一个世界里的白宣,很显然白宣说的是假话,不过他的确想起了一些事。

    太史公所著《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太史公等着一段描写中有一个地名引起了白宣的注意,这地方就是吴中,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市附近。只不过太史公不知道的是,项梁杀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白宣布置的追查项氏叔侄的大秦黑冰卫,杀了黑冰卫自然不敢在原地待着,自然要找个地方避祸。如果白宣不是穿越重生人事恐怕他也不知道项羽叔侄俩的落脚地点竟然距离金陵如此之近。

    白宣是个人,他也有忘记的时候,再加上最近他的精力在重新调整布局上,所以就忽略了这件事。当各地一次传回布局完成的好消息之后,白宣才轻松下来,也才想起了这件事。

    这叫白宣不得不赞叹项梁叔侄俩胆气超人,就连选择避祸之地都暗合兵法要义。这让白宣对项梁和项羽这对叔侄的重视程度不得不再次提高,也让白宣下决心到吴中去找。

    白宣:“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你们俩个倒是挺会选啊。”

    白宣这句话让张良、韩信、萧何听了之后顿感懵逼,韩信感觉白宣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不大正常,这不像是思念故友时应该有的情绪,倒像是抓住了敌对之人的踪迹时该有的表情。

    韩信:“师尊,那个白狼不是您的故友。”

    白宣:“错,白狼和为师情同手足。”

    韩信:“不对,他是您的仇人,我看到师尊刚才说话时直咬后槽牙,您这是发现敌踪时的表现。”

    白宣:“信,有时候后话说的太直接不好。”

    张良:“师尊,我陪您去。”

    萧何:“我也去。”

    韩信:“我得去彭城啊,得去征召士伍。师尊,我就不陪您了。”

    白宣:“哼,你当为师不知道你的心思么,你一向自诩清高,凭你的身份官职哪家闺女娶不到,非要去找那个吴家娘子。她可是个寡妇,本就是可怜之人,你若是一时兴起为师劝你还是莫要招惹人家。”

    韩信:“师尊,弟子是真的喜欢她。”

    白宣:“你俩身份差了一大截,吴家娘子没有兄弟姐妹,族人也不多,且都是普通人家。你若娶她不怕将来少了一股助力?”

    韩信:“弟子本就出身寒微,有幸得遇师尊才有今日功名。人贵有自知之明,古人云娶妻娶贤,我看吴家娘子是个心善之人,也和我故去的母亲颇为相似。所以。”

    白宣:“唉,儿大不有爷,女大不由娘。何况是弟子,去吧,人活着本就不易,难得遇见自己喜欢的。遇见了莫要错过,其他的都是扯。”

    韩信本来是低着头的,但一听这话立刻抬头满脸惊喜的问白宣:“师尊您答应了?”

    白宣:“不然呢?难道因为一个女子就坏了你我的师徒情分?”

    韩信:“师尊,弟子今后定要侍您为父。”

    白宣:“要不你干脆叫白信吧。”

    韩信:“啊?这可不行,我家就剩我一个了,我得传宗接代呀,师尊。”

    白宣:“玩笑的,你去忙你的。不要只顾的享受美人恩,正事也要做。彭城士伍能征召多少就征召多少,全部送到金陵来。”

    “是,弟子记住了。”

    白宣摆摆手,韩信告辞离开。

    白宣:“你小子胆子不小,竟敢跟汉高祖争女人,唉。怪不得你最终死在女人手里,红颜祸水哇!”

    正在收拾东西的张良和萧何听了这话大为不解,汉高祖是谁?听师尊的意思,韩信最后死在女人手里,这太可怕了这得悄悄告诉韩信去。

    吴中这地方因为毗邻太湖,浩瀚的太湖有五分之三的水域面积属于吴中管辖。因此吴中可以说是鱼米之乡,吴中出产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太湖大闸蟹、枇杷、杨梅及“太湖三白”等农副产品到现在仍然是人们喜爱的美食。至于吴中的风景,那就不用说了,挨着太湖哪里有不美的地方啊。

    吴中县城东面靠近太湖的一处山上有古代吴国国君修建的宫殿,现在白宣领着子婴、张良、萧何就住在这里。

    吴宫大殿内,张良指着沙盘说道:“弟子奉师尊之命,调集周围黑冰卫一百八十七人,协同吴中郡尉查遍吴中城内各家各户,正如师尊所料,项梁、项羽并不在城中。弟子发现五个可疑之人,为了顺藤摸瓜,弟子没有动这五人,只派人暗中监视。次日,弟子有率领黑冰卫搜查城外,在以吴中城为中心的十里范围内未曾发现可疑的人和可疑之处,弟子拟再次扩大范围。”

    白宣:“重点查看原楚国世家豪门的别院、祖宅等地。萧何,为师命你调来的舟师战船可曾到了?”

    萧何:“到了。”

    白宣:“明天你随为师进入太湖,为师觉得项梁等人应该藏匿在湖中岛屿之上。”

    萧何:“喏。”

    白宣摸着子婴的头说:“这几天为师不在,你要好好完成为师给你的课业,从金陵从来的政务也不能搁置。若是烦闷,你可以在吴中城内走走看看,但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离开吴宫必须带着随身侍卫,侍卫人数不得少于八人,可记住了?”

    子婴:“弟子记住了,师尊请放心。”

    白宣:“有事多和你张良师兄商议。”

    子婴:“是。”

第616章 偶遇佳人() 
吴中城西有座古老的水乡小镇名叫木渎,这座小镇始建于周初,可以说比吴中城的历史还长。当然,木渎镇这个名字是在吴王夫差之后才出现的,之前的名字叫渎川,胥江。

    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

    木渎还有一个雅称叫做香溪。据说当年西施每天都在河边化妆施粉,掉落在水里面的香粉让整个河都香气迷人,所以以后的人就把这条河叫香溪河了。一条香溪河穿过整座古镇,与周围天平山、灵岩山组成山水相依的美景。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

    木渎位于太湖之滨,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自然也就拥有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秀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就连当年的吴王夫差都在这里为大美女西施修建行宫,可想而知这里的风景究竟有多美。这么好的地方,自然也会成为江南豪门世家趋之若鹜的养老之地。

    小船儿游荡在碧波之上,两岸的白墙灰瓦映衬着苍翠欲滴的竹木。沿河两岸屋舍鳞次栉比,每一座都融入了风景之中,每一座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美景如画,香溪水柔,这让看惯了关中雄浑大气的壮丽山河的子婴不禁沉醉其中。

    小船上生着炉火,铜壶冒出屡屡水雾,沿河两岸到处都是卖吃实的,偶尔经过一家秀坊,子婴看见那窈窕美丽的绣娘坐在河边树荫花丛里专心的刺绣,那样子美极了。虽然做买卖的人很多,行人也不少,但舟行许久却听不到任何嘈杂,和关中集市上那种震耳欲聋的叫卖声相比,木渎镇镇算得上是清净之所。

    白宣走后,子婴很是听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驻地批阅文书,处理政务。张良也很忙,忙着完成白宣交待的事情,很受有闲暇时间陪着子婴。

    在这个信息高度不发达的时代,想要找到一个可以隐藏起来的人的难度不比寻仙问药容易多少,所以张良最近的总是眉头紧锁。子婴看在眼中急在心里。这不,为了缓解一下张良焦灼的心情,子婴今天硬拉着张良来到了木渎散心。

    张良对木渎镇并不陌生,因为在几天之前,他已经命人将整个小镇翻了个遍,而且张良还请自登门拜访了几位当地的豪门世家,但却一无所获。所以现在的木渎已经不在张良重点搜索的范围之内,此时的张良难得有了片刻的清闲,他竟然靠着船帮睡着了。

    子婴:“师兄,师兄?”

    侍卫正要叫醒张良,却被子婴拦住。子婴接下披风盖在张良身上,随后示意将船靠岸停泊在一片树荫之下。

    子婴:“让师兄好好休息一下,他太辛苦了,你等护好他。本君随便走走。”

    “喏。”

    四个侍卫紧跟着子婴顺着青石台阶上了岸,既然是来散心的,子婴肯定是穿着便装的,但是他依然成为街边女子们倾慕的对象。

    子婴是成蛟的儿子,成蛟的样貌属于帅气中带着英武的那种,子婴是成蛟和王瑶惟一的儿子,他的样貌继承了成蛟和王瑶的优点。来自父母的基因也让成蛟身材挺拔修长,再加上长期习武不辍让子婴的身形健壮匀称,若用现在的标准来看堪称帅的掉渣。

    关中汉子普遍高大魁梧,子婴虽然和彪形大汉这个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但在江南这身高这样貌堪称鹤立鸡群。高贵的出身良好的教养,让子婴自带一种气质,说是风度翩翩公子如玉那是丝毫都不过分的。

    子婴买了一把竹扇,这是很平常的东西,高昂一也不算多好,用料也不是多讲究,但质朴之中透着可爱,所以子婴便买了一把。

    卖竹扇的是老婆婆笑嘻嘻的看着子婴,那眼神是看自家儿孙的那种。当子婴准备付钱的时候老婆婆说话了。

    “一把竹扇值不了几个钱,就送给公子了。”

    子婴:“这如何使得,我岂能白要您的东西。”

    老婆婆笑道:“公子是个君子,您若真想帮着老身就在这坐坐。”

    子婴:“不打扰您吗?”

    老婆婆:“不会,您没看到那些小妮子们一个两个都在偷瞄公子吗?公子坐在老身这里,她们就会过来搭讪,公子先不要理她们,等到她们买了老身的东西之后再说。”

    “哈哈哈,婆婆好算计,那晚辈恭敬不如从命,叨扰了。”

    子婴坐在老婆婆的摊子边,老婆婆笑眯眯的和子婴聊着。

    “公子不是吴中人吧?”

    子婴:“晚辈家在咸阳,到吴中是来做生意的。”

    “哎呀,那可是帝都哇,那可是全天下最富的地方啊,一看公子这穿着这气质就知道,公子绝对是出身豪门的。公子哇,你看对面绣坊里那个黄衣女子了没,她家是本地大户,姓吴。这女子身价不低,嫁妆丰厚,谁若娶了她后半辈子都不愁吃喝了。还有那个站在街边装作挑丝线的粉衣女子,那丫头家祖上可是吴王身边的大官哇,也算是官宦世家。你若娶了她,今后在吴中绝对可以横着走。还有那个……”

    老婆婆滔滔不绝的把周围那些偷窥子婴的女子的姓名家事都告诉了子婴,这让子婴觉得这把竹扇买的真值。

    老婆婆阅历丰富,经验老到,她的话没过多久是就应验了。那个姓吴的黄衣女子第一个走了过来。

    “崔婆婆,你这里可有针么?”

    崔婆婆:“姑娘,这绣坊是你家开的,你到老婆子这里买针?若被你爹知道不会骂你么?”

    原来这老婆婆姓崔,崔婆婆调侃吴姑娘的话逗得子婴不由得笑了一下,就这一笑却让吴姑娘粉面羞红低下头去,就在低头的瞬间,那如水秋波洒向了子婴。吴侬软语本就悦耳,这将那女子又是柔情似水,这一瞥让子婴心里猛地一跳,不由得脸上有点发热。

    崔婆婆:“姑娘,老婆子这里啥都有,姑娘想要啥就直接拿,钱嘛,看着给。呵呵呵。”

    吴姑娘看了一眼子婴手中的竹扇说到:“那样的竹扇,还有吗?”

    崔婆婆:“哈哈,好眼力,这样的竹扇还有。”

    吴姑娘:“婆婆,人家说的是,那样的。”

    崔婆婆:“哦哦,没有了,已经被那位公子买去了。呐,这包针外带这一包丝线是姑娘定的,三十钱。”

    吴姑娘:“我何时定,哦,是的,二十钱。”

    崔婆婆:“丫头你真是个持家理财的高手,谁若去了你呀,那是天大的造化呀。三十钱。”

    吴姑娘:“好的,替我包上。”

    子婴憋着笑看着这一老一小在那讨价还价,子婴觉得这普通人的日子其实也是挺有滋味的。

    吴姑娘给了钱拿了货却不走,她来到子婴面前羞答答的说到:“公子手中竹扇别具韵味,不知能否让给小妹。”

    子婴故意说道:“一把普通竹扇而已,在下没看出有何韵味。”

    崔婆婆:“哎呀公子啊,你这话就不对了,公子若是没看出这竹扇与众不同,为何要花大价钱买下?”

    吴姑娘:“婆婆,这位公子花了多少钱?”

    崔婆婆:“五十钱。”

    五十钱,差不多可以买一百多把这样的竹扇了,这崔婆婆真是狮子大开口,可是子婴又不好戳破崔婆婆的把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