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临天下-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苏:“父皇,儿臣会像您对待成蛟叔父那样对胡亥以诚相待的。”
嬴政:“呵呵,亲兄弟之间有些许不和这很平常,谁家都是这样,只要说开了就好。胡亥其实很懂事,他跟朕说他就没有当太子的打算,他只想去江南,还劝朕把长安君这个封号还给子婴。你觉得,朕该不该答应胡亥。”
扶苏:“父皇最是疼爱胡亥,他年纪尚小,再等几年吧。”
嬴政看看扶苏没说话只是哈哈一笑。
咵啦啦啦,一匹战马飞奔而至,身披铠甲的胡亥离得老远就喊:“父皇,太子哥哥,我来了。”
嬴政一看胡亥不禁笑着对扶苏说到:“你还说他小,看看,都能纵马飞奔了。”
扶苏笑笑笑说道:“儿臣只是不想让父皇难过,毕竟父皇最疼的就是胡亥。”
嬴政:“男子早晚都得离开父母,你当年上战场的时候也没比现在的胡亥大多少哇。”
正说话间胡亥勒住战马大声说到:“父皇,大哥,那面林子里有不少野物我都快打不过来了,侍卫们正在收收,一会呈给父皇和大哥尝尝。大哥,有几只小兔崽就留给铍儿玩吧。”
扶苏上前扶着胡亥的手示意他下马,胡亥大大咧咧的说到:“大哥,我不用你扶,你看这。”
胡亥一片腿跳下马背,他笑嘻嘻的挥胳膊蹬腿表示自己好着呢。
扶苏一边说着责怪的话一边将胡亥检查了一遍,再确认他确实没事的时候才停住了嘴。在这期间,嬴政一直笑眯眯的看着哥俩的互动。
扶苏刚一住嘴,没想到胡亥却喊了起来。
“哇,那是镇北军吗,太威风了。那是蒙恬将军、那是王离大哥、章邯、白泽将军也在,还有段宏段大人。大哥,你这里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呀!”
胡亥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却让嬴政顿时变了脸。
第641章 嬴政的忌惮()
到了榆林塞之后,嬴政只顾得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中,只顾得和认识的将士官员们叙旧,只顾得纵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那时候他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年起的时候。
可是胡亥的一句话却把嬴政沉醉中惊醒,嬴政下意识的看看周围的将士和官吏们,这一看就让嬴政的心里一惊。他发现站在扶苏身边的这些人文官都是才能出众之辈,武将都是都能独当一面,士卒皆是百战精锐。嬴政所带的禁卫也算是优中选优了,可是和镇北军的精兵悍将一比可谓是天壤之别。嬴政仔细一想就明白了,他的禁卫看起来很是威风打骨子里缺少一股血『性』,说白了嬴政的禁卫军在镇北军面前就像是一帮新兵蛋子一样。
再看文臣只一个段宏就足可以顶的上李斯,魏缭在朝中担任国尉的时候显得中规中矩,但现在嬴政却从魏缭的眉宇之间看到一股杀伐决断的意味。这说明,魏缭已经成为镇北军指挥中枢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也说明他至少已经组织指挥过几场大的战斗,否则绝不会有如此明显的杀伐之气。
这还是嬴政认识的官员,那些品级仅比段宏、魏缭低一级的官一个个看起来也不是平凡之辈,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是如此的年轻,年轻啊,这也是一种资本。看到这里,嬴政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扶苏,此时扶苏正和胡亥说着什么,哥俩貌似很是和谐。但嬴政在看到年轻英武的扶苏后,他心里浮起了一股不一样的感觉,嬴政自己明白这种感觉叫做嫉妒。不是嫉妒别的,只是嫉妒扶苏的年青。
这股嫉妒的感觉一闪即逝,随之而来的却是莫名的紧张。看看扶苏周围的文武官员,这就是一整套的军政领导班底啊。有这样的强悍的班底,有几十万百战精锐,有边疆百姓的爱戴,这样的扶苏谁能撼动?如果扶苏此时有什么想法并付诸实施的话,嬴政怕是不得不退位让贤了。
一滴冷汗顺着嬴政的鬓角滑下,但他依旧保持着脸上的微笑。
扶苏:“父皇您出汗了,是不是觉得热?”
嬴政:“哈哈哈,不是热而是父皇老了,今天一时高兴走了这么久有些困乏。”
扶苏:“那就请父皇回宫休息吧。”
嬴政:“好,起驾回宫。”
第二天一早,嬴政用过早膳之后下令起驾还朝。这个诏令来的很突然,当扶苏知道消息后带领所有文武前来相送的时候,嬴政早已经把一起寨整装待发了。
扶苏:“父皇为何如此着急回去,是不是朝中出事了?”
嬴政:“朝中安好,只是父皇见你如此辛苦又怎好懈怠政务呢。朕说过一定要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一定要把一个强大富庶的大秦交给你,父皇不能偷懒啊。”
扶苏的眼圈红了,他抱住嬴政说到:“父皇太辛苦了,请父皇多多保重,儿臣只愿父皇万寿无疆。”
嬴政捧起扶苏的脸仔细看看了一遍。
“我儿,你和你娘亲真的好像。北疆交给你了,有你在朕的后背无忧矣。”
扶苏:“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让匈奴再次嚣张。恭送父皇。”
“恭送陛下!”
嬴政的车驾离开了榆林塞,出上郡过关山返回归咸阳。
嬴政走后,扶苏回到府中,他似乎有些魂不守舍,即便紫烟把赢铍塞进他怀里也没让扶苏恢复。
紫烟:“是不是在想父皇为何突然离开的原因?”
扶苏:“是啊,朝中无事,父皇为何突然离开。”
紫烟:“早就跟你说过,不要把众将和文武都摆到明面上,即使照顾父皇的面子,也弄些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放那。你倒好,所有的精英悉数亮相,你要干啥,示威么?”
扶苏猛然醒悟,他紧皱双眉对紫烟说:“你说得对,定是父皇有了想法,也有了忌惮。这可如何是好?”
紫烟:“我爹不是早就告诉咱们了吗,不管有什么事情发生,你都不要离开这里回咸阳,更不能脱离镇北军的庇护。你看我大哥一个追击匈奴流寇的借口就离开了榆林塞留下我嫂子和父皇周旋,人家才是真聪明呢。”
扶苏:“我是太子,别人可以躲我如何能躲。今后就听岳父的,就钉在这榆林塞。”
紫烟:“你看着吧,父皇回去之后马上会有诏命传来,如果我所料不错,定是调兵调将,一次不会太多但绝对会接连不断。”
扶苏:“这如何应对?”
紫烟:“事不过三,等到父皇第三次调人的时候,我们就让叙叔告诉那边,那个莫顿也该出来蹦跶一下了。”
扶苏:“可这等于把小辫子塞进赵高手里了吗?这样做怕是对岳父不利啊。”
紫烟:“我得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不然他怎能重回北疆?放心,我爹早有准备,多少受些罪,定无『性』命之忧。”
扶苏:“紫烟,能娶了你是我几世修来的福分。”
紫烟:“我爹总跟我说不能让你早早陨落,有你在大秦才会走得更长远才会万世永昌。我们夫妻本是一体,你若有意外我如何能活。我爹这么多年精心安排布局,本是为了防患未燃,没想到今天真的用上了。”
扶苏:“岳父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真是世所罕见啊。”
紫烟伸出一指按在扶苏的鼻子上。
“你才知道哇,我爹在意你都超过在意我哥和我弟弟了,真不知道你到底哪里好,哼。”
扶苏哈哈大笑说:“哈哈哈哈,因为我是岳父的成龙快婿嘛。”
紫烟:“哼,自恋。我准备了酒宴,你该和你的班底们把话说清楚了,要不要妾身陪着你?”
扶苏疑虑全消,精神抖擞的站起身说到:“你照顾好铍儿,我知道该怎么做。”
始皇八年九月,赵高所辖黑冰卫接管江南、中原各司事务,重点追查六国遗族反秦势力。本着有错杀没放过的原则,黑冰卫在关外广阔的国土上掀起了一场血腥风暴。最先倒霉的是六国遗族,应该说他们大部分还是没有反义的,怨言肯定是有,但是因为没实力没胆子所以只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但是黑冰台这以雷霆手段顿时将这些人『逼』上绝境,为了保住『性』命不少人不得不把多年珍藏拿出来贿赂黑冰卫。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六国遗族即使家道中落也还是让普通百姓仰望的存在。
黑冰台搜刮来的珍宝一车车送进了胡亥宫中、赵高、李斯府内。如此上行下效,属于赵高这一派的黑冰卫的肃反行动逐渐变了味,从打击反秦势力为主顺带着捞点外快演变成了为了捞外快而打击反秦势力。
一时间中原大地大江南北人人自危,被黑冰卫搜刮得干干净净的六国遗族不得不举家搬迁到遥远的南方躲避祸『乱』,六国遗族毕竟是少数,等把这些人收拾一遍之后,黑冰卫的目光转向了富庶的人家。于是,一场高举肃清叛逆大旗实际上中饱私囊的运动席卷全国。
这些黑冰卫也不吃独食,都是和郡守、县令以及各级官员沆瀣一气,鱼肉百姓。那些被压榨干净的却还没有洗清嫌疑的人家,不少都远走他乡或者逃进深山老林。而那些实在拿不出买命钱的人直接被黑冰卫编个罪名投入监牢,一时间大秦各县牢狱内人满为患。
第642章 天下朝宫()
始皇九年初,咸阳章台宫正殿大朝会。
李斯:“陛下,自从陛下出巡归来之后,天下各地风调雨顺,百姓顺服官吏勤勉,我大秦已经呈现太平盛世之兆。这全是陛下仁慈之心感召日月,才让上天才降下安宁。陛下功超三皇,德盖五帝,实乃大秦之幸,黔首之幸,臣等之幸也。吾皇万岁,大秦万岁!”
众臣:“吾皇万岁,大秦万岁!”
这话嬴政爱听,想想也是,刚刚结束的巡游风平浪静,再也没有出行任何差错,至于嬴政对扶苏的怀疑那也只是他自己心里知道。总的来说,刚结束的这次巡游让嬴政觉得那些反秦势力已经被镇压下去,大秦黑冰台迅雷般的打击,酷烈的手段已经把反秦势力吓破了胆,现在他们应该是躲在阴暗角落里不敢再嚣张了。想到这些,嬴政的心里就得意万分。
等到众臣山呼完毕,嬴政站起身打算说几句然后宣布散朝,可就在这时,上前几步大声说到:“陛下且慢,臣有事起奏。”
嬴政皱了皱眉头坐回位子上说到:“去疾请讲。”
冯去疾:“陛下,如今各郡县监牢之中人满为患,臣将各地牢狱在押人数汇总之后发现,竟高达百万之巨。最令臣不解的是,其中七成人为青壮士伍。臣想请问廷尉这些人都犯了何罪?”
冯去疾的话引起了嬴政的注意,大秦全国犯罪下狱之人竟高达百万,而且绝大多数是青壮。要知道青壮年可是一个王朝最主要的本钱,是一个王朝是否强盛的标志。七十多万青壮被关进了监狱,这的确是太过惊人,由不得嬴政不重视。
嬴政:“阎乐,冯去疾所言可是真的?”
廷尉阎乐:“启奏陛下,是真的。”
嬴政:“你好大胆子,竟把那么多青壮关进牢狱,你想作甚!”
阎乐跪倒在地不卑不亢的回答:“陛下莫急,听臣细说。大秦律法虽严但若不是罪犯刑律最多只是重罚还不至于入狱。冯去疾方才所说之事臣是知道的。这些刑徒绝大部分都是原六国之地的百姓,所犯之罪为叛逆。皆是黑冰台反复确认之后关入牢狱之中的。”
嬴政:“反叛者高达百万之巨,你是在说朕德行有愧吗!”
阎乐脸上闪过一丝惧『色』,他回头看了一眼赵高之后才说:“并非如此,这些刑徒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有嫌疑或者是和已经确定反叛罪行的人有关联的人。为确保大秦长治久安,为彻底铲除反叛势力,暂时将这些人关入牢狱,以免其在民间兴风作浪,也借此机会震慑宵小。待到彻查清楚之后,再依据罪责轻重确定刑罚,明正典刑之后,牢狱中的刑徒自然就会减少。”
冯去疾:“那需要多久?”
阎乐:“这可不好说,因为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反叛,定会巧言令『色』百般狡辩,如此一来所需时日就要长一些。况且黑冰台人手有限,现在侧重于抓捕,询问相对滞后。”
冯去疾:“若是搞不清楚的该如何?”
阎乐:“宁可信其有也不可轻纵,这是为大秦万世永昌考虑。”
冯去疾:“七十多万青壮啊,陛下灭六国采用了多少人!这七十万人用在战场上足可平定天下开疆拓土了,就这样被你们关进牢狱。我问你,你若是十年查不清该如何?”
阎乐:“那就关十年。”
冯去疾气大吼起来:“大秦边疆将士枕戈待旦防范匈奴东进,百越之地刚刚收复我大秦五十万儿郎镇守百越无暇兼顾江南,如今关中帝都只有不足十万精锐保护。修筑驰道、直道、陛下皇陵,哪里不需要人?把七十多万青壮关入牢狱,难道你想让『妇』孺老弱来耕种戍边,为国家服徭役吗!”
阎乐:“阎乐主管律法,只知道依法行事,冯相,难道阎乐错了么?”
冯去疾被问的一时语塞,阎乐身为廷尉管的就是法令,反叛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各级官员谁敢轻易下定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阎乐做的还真没『毛』病。
嬴政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他知道这是赵高统辖的黑冰卫的肃反行动的结果。嬴政心里也清楚这近百万有反叛嫌疑的刑徒中肯定是绝大部分人没啥大『毛』病,可是人心难测,谁能保证这些人全是冤枉的。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人现在可能没有反叛之心,那么将来呢?也不会有吗?这谁都不敢保证。想到这里,嬴政的心便偏向于阎乐一方。
冯去疾:“陛下,这么多人关入牢狱之中,看似稳妥实则弊多利少。别的不说,这百万人每天的吃喝就是一项消耗,所说分布在各郡县,但长此以往也是地方上的一大拖累啊。更有甚者,这些人的亲人会因此心生怨恨,难免会生出是非,因此臣以为这不是长久之计,应速速解决。”
嬴政:“冯卿觉得该怎么做?”
冯去疾:“昨天君侯奏报送到臣这里,君侯有言,因为牢狱中的青壮过多,导致江南军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