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秦·君临天下 >

第435部分

秦·君临天下-第435部分

小说: 秦·君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嬴政:“冯卿觉得该怎么做?”

    冯去疾:“昨天君侯奏报送到臣这里,君侯有言,因为牢狱中的青壮过多,导致江南军扩军受阻,也致使今年江南春耕因为缺乏人力而被拖延。农时不等人,君侯知得调集江南军和郡兵县兵帮助百姓耕种。所以君侯特意上奏陛下,请陛下准许牢狱中罪轻刑徒协助春耕,或者发配边疆军中效力,以战功抵其罪。这是君侯奏疏,请陛下御览。”

    内侍接过冯去疾手中奏疏转呈嬴政,嬴政看过之后沉思不语。

    此时赵高碰碰李斯,李斯出班说到:“陛下,方才冯去疾所请臣以为可行。但是臣有一事不明还请冯相解『惑』。”

    冯去疾:“李相请问。”

    李斯:“君侯组建江南军之时,陛下准其建军五万,加上各郡县兵力总数应该在十四五万左右。李斯查过去年的奏报,如今的而江南军本部兵力高达十三万,整整多出差不多两倍,此时陛下并未批复,君侯在陛下未批复之时擅自扩军,所为者何?”

    冯去疾:“君侯辅佐金陵君镇守江南,陛下准其节制江南军政事,扩军之权分数君侯职责之内。江南并非我大秦关中故地,人心向秦不及关中百姓一半。这需要长期治理教化才行,为避免当地百姓受反秦势力蛊『惑』,震慑反秦势力,君侯加大征召当地士伍从军数量,其实是为了让当地百姓能和大秦同气连枝。陛下试想,一个士伍从军其家族也会跟着心向大秦,一个家族心向大秦势必会影响邻里,假以时日这天下百姓岂不都是心向大秦之人了么?”

    嬴政:“有道理。”

    李斯:“陛下,臣也相信君侯绝无反叛之意,但君侯擅自扩军之罪的确属实啊。”

    嬴政:“擅自扩军该当何罪?”

    阎乐:“回陛下,按大秦律令,擅自扩军者俱五刑、夺爵、诛三族。”

    大殿内响起一片议论声,李斯尴尬的看着嬴政。所谓俱五刑就是指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五种酷刑组合在一起,即“大卸八块”,这是秦律当中最高的刑罚,通常用在叛逆、谋逆者的身上。

    这俱五刑和夺爵好说,诛三族就非常尴尬了,所谓诛三族指的是诛杀当事者的父族、母族和子族。白宣的父母之族都可以诛杀,唯独子族不行,因为白宣的长子是嬴政的女婿,白宣的长女是嬴政的长媳,这怎么诛杀,难道要把一位公主一位太子妃一起砍头吗?那当然是不可以的。

    再说白宣位高权重,和皇室的关系很是亲厚,即便是这些年嬴政和白宣的关系有些疏远了,但也不是凭着李斯一句话就能让嬴政把白宣大卸八块的。没见冯去疾连求情的话都没说,就在一边看着嘛,因为冯去疾知道嬴政肯定不能把白宣大卸八块,若是那样做了,只怕大秦再无忠心之人了。

    嬴政挠着脑门说道:“严重了,根本没有擅自扩军之说。当初朕命大兄镇守江南就是授予他全权,就和当年大兄两次镇守边疆一样。朕早已习惯这样了,所以忘了给大兄送去将兵虎符,这是朕的疏忽与大兄何干?阎乐你起来吧。”

    阎乐:“臣只是照办律法而已,没别的意思。”

    李斯:“臣也是就事论事,其实臣实在提醒陛下。”

    嬴政:“知道知道,朕心里明白。”

    冯去疾:“此事既然说开就不再赘述,陛下,那些刑徒该如何处置,可否准其中青壮发往北疆军前效力?”

    李斯:“陛下,臣觉得北疆当前军力对付匈奴足够了,还是用在别处吧。”

    冯去疾:“那就让他们去耕种、服役,总好过关在狱中白吃饭啊。”

    李斯:“冯相莫急,其实陛下早已经有了决断。来人,将墨骏所画之图展开。”

    内侍推来两个大木架子,两卷绢布制成的图挂在架子上展开。

    “哇!太壮观了。”

    众臣发出一片惊叹,李斯指着其中一幅说到:“这一副不用我说大家都能看出来,这就是正在修建的骊山黄陵。此前后征调三十万民夫,如今皇陵大体成型,周围陵城、园林,衙署已经建成。这次骊山皇陵暂时停工,三十万民夫出一部分返乡之外大多被发往九原、云中、右北平等边郡充斥民力。如今我大秦国富民强,四海归一,天下无可匹敌。臣以为应该修筑一座前无古人的宫殿做为天下朝宫,如此方能彰显我大秦之威,陛下之威!诸君请看,这一副就是新的天下朝宫的图样。此宫殿经请示陛下定于龙首原西侧建造。”

    众臣抬头细看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只见绢布之上绘制一座巨大的宫殿。这图画的精细,图画上的宫殿透着一股富丽堂皇,睥睨天下的气势。只见这座宫殿,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众臣惊叹连连,嬴政心中十分欢喜。他站起身说到:“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

    嬴政这意思是说,我觉得咸阳太小了,而受且泾水渭水限制,导致咸阳人口暴增,所以朕打算效法周文王和周武王建丰京镐京的做法,在渭南上林苑中修建天下朝宫。先把正殿给我盖起来,就照着图上的样子盖,朕没别的要求就是一个字,大大大大大大大!

    嗯,暂时先叫阿房宫,等整座宫殿盖好之后,朕再选个威风的名字,你们说好不好?众臣还能说啥,只需一致赞好就对了。

    冯去疾:“陛下,建这座阿旁宫需要征调多少民夫?”

    嬴政:“去疾不是嫌牢狱中人满为患吗,那就把那些刑徒全都征调让他们去修筑阿旁宫。去疾,如此你可满意?”

第643章 赵高掌军() 
但凡一位皇帝问自己的丞相你满意不满意这句话的时候,就相当于发出了警告。冯去疾满肚子的话想要对嬴政说,可此时却被嬴政的态度震住了。在大秦,刑徒的待遇几乎是和奴隶一样的,在监工眼中这些刑徒那根本就不算个人。在这个啥都需要肩扛手提啥都靠人力的时代,修一条万里长城就动用了将近百万民夫和将士,长城修筑完毕后一统计发现死了将近十几万人。当然,那是因为生病或者工程事故导致的,至于啥孟姜女儿哭长城啥的,你就一听然后一呵呵就好,因为那不是真的。

    修长城的人是民夫不是刑徒,民夫要比刑徒的待遇好多了,至少能吃饱有自由。而刑徒可以说的是吃的比蚂蚁还少,干得比牛马还多。若是让刑徒修长城,一百万人到最后能剩一半就算皇上仁慈了。

    修阿旁宫比修长城相对要好些,因为地处关中,不会像长城那样修在崇山峻岭荒无人烟之地,但因为挨近咸阳那么对这些刑徒的约束却是最严。稍有差错即刻来出去斩首,就算被错杀咸阳也没人可怜,谁叫他犯错了呢,秦律就是这样定的。咸阳百姓绝对不会同情这些刑徒,不仅不会同情反而很是厌恶,刑徒一旦逃脱根本就跑不了多远,即使不被军卒官差抓住,咸阳百姓也会将其捉住交给官府,因为可以换来赏钱。

    所以说,这些刑徒去了别处还好,一旦被征调进咸阳修筑阿旁宫那基本上等于死路一条。冯去疾的想法和白宣是一样的,他是主张将这些刑徒发往北疆的,大秦边疆从东到西很是漫长,而这些地区由于长期发生战事导致了人口稀少。这些年白宣和冯去疾想方设法调来人口充斥边疆,这七十多万刑徒一旦发往边疆,那绝对会对大秦边疆建设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最主要的是,充军比当苦力的好处在于有出头之日。大秦一统天下了,可军功授爵制却没变。这个制度不仅对老秦人管用,如今也对天下百姓管用。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哪的人只要你立了军功,你就能凭此授爵。有了爵位不仅可以洗刷罪责,更可以翻身成为人上人。那些刑徒若是发往边疆充军,那可比被关在牢中,被发往关中修建宫殿强百倍不止。

    可如今,嬴政一句话决定了这七十万青壮刑徒的生死,而且看嬴政的意思还不容反驳。一时间,冯去疾心里哇凉哇凉的。

    冯去疾:“臣无异议。”

    嬴政:“很好。”

    冯去疾:“陛下,昨日陇西军报,匈奴似有和月氏乌孙和解之相。臣以为乌苏是真心归附匈奴,月氏应该是受到胁迫。陇西郡守白震建议陛下派一员有临机决断之权的重臣坐镇陇西,如此可及时应对匈奴之变。臣自请前往陇西,请陛下恩准。”

    嬴政:“准,你去吧。朕授你临机决断之权!”

    “臣遵命!”

    嬴政:“冯去疾官职爵位不变,前往陇西全权处置匈奴事宜。因远离中枢,故此夺其太尉之职,转授赵高!”

    众臣:“喏!”

    从这一刻开始,赵高不仅管着嬴政的家事,管着大秦黑冰台,同时还监管大秦军务。

    冯去疾暗叹一声退回朝臣队列中,嬴政看看俯首帖耳的众臣,他心中爽极了。

    “散朝!”

    “笔下有诏,散朝!”

    章台门外,冯去疾上了自己的马车,他刚要催促车夫快走,不料崔固却将他拦住。

    “冯相,你离开中枢,崔固独木难支啊!”

    冯去疾:“撑不住就不撑了,个人顾个人吧。”

    崔固:“这,这可如何是好哇!”

    冯去疾:“太夫人仙逝多年,如今你没了主心骨对吧?本相告诉你,凡事不决,先问本心,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吧。告辞。”

    冯去疾的马车走远了,崔固呆呆站在原地不知在想什么。

    “崔大夫,太尉问您可有闲暇?”

    崔固清醒过来之后仔细一看,见说话的人是赵高的管家。

    崔固:“敢问管家,你家太尉还请了谁?”

    管家:“李丞相,阎廷尉,还有公子胡亥。”

    崔固:“烦请告知你家太尉,崔固定然赴约。”

    管家笑道:“大夫体恤在下,在下也不跟大夫兜圈子。我家大人和丞相,公子就在前面等着大夫呢,大夫请。”

    崔固:“有劳管家带路。请。”

    原本隶属于白宣一派的重要任务崔固归附了胡亥、赵高一伙,这个消息在咸阳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丞相冯去疾被嬴政撵出咸阳这件事在崔固归附赵高胡亥这个消息面前都显得平淡无奇。

    九嵕山白家别院,袁媛面『色』如常的对大总管白尊说到:“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走就走呗,当年也没人『逼』着他,他不也自己来了。告诉崔夫人,从此白家和崔家井水不犯河水。若是崔固还念着旧交,就别北地里捅刀子,他崔家的分子该多少就多少,我不会收回。若是他不想要,就让他开个价码,我给双倍的价钱收回这些分子。”

    白尊:“夫人大气,家主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崔夫人是个聪明的,他跟崔固办了和离,崔固答应了,崔家的所有家产分子全都给了崔夫人。呵呵呵。”

    袁媛捂着嘴笑道:“都说崔固耳根子软会疼人,我还不信,如今看来还真是这样。这是要脚踩两只船啊,这崔固还真舍得。”

    白尊:“没办法,要保住家族长盛不衰,有时候就得对自己狠一些。”

    袁媛:“该准备的该打点的都办妥了吗?”

    白尊:“办妥了,还没人敢不给咱家面子。”

    袁媛:“面子?呵呵,那是他们欠咱们白家的,得还!”

    白尊笑着答到:“夫人英明。”

    袁媛:“英不英明的不敢说,反正咱关中女子平时守规矩,一旦欺负到头上,我就要让他知道知道啥叫关中女子不好惹!”

    白尊:“白家上下唯夫人马首是瞻!”

第644章 遇上贵人了() 
始皇九年七月,嬴政下令征召全国刑徒八十万修建阿旁宫。八十万刑徒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赶到咸阳,而且咸阳附近也没有足够的兵力监视这些刑徒。

    嬴政的诏命传达到各郡县制,也按照距离远近给各郡县制定了期限和一个批次的人数,各郡县根据这个期限和人数调派官差郡兵,押着刑徒赶赴咸阳。

    嬴政只管下达诏命,其他的是他用不着考虑,李斯做为丞相首先想到的是不『骚』扰关中百姓。于是嬴政的诏命之后紧跟着传来的大秦丞相的政令。李斯命各地郡守自筹刑徒所需物资粮草,不得搅扰关中百姓。

    各郡县高级官吏基本上都是关中秦人,对这条命令自然是无条件奉行,于是乎在全国各地通往咸阳的驰道上,一队队被绳索绑在一起的刑徒,被官差士卒押解着向着咸阳疾行。这些刑徒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显然在牢狱中也没少受罪。那些押解他们的官差士卒也是满身灰尘,这苦差事搁谁头上谁都得觉得憋屈。这些官差士卒不敢跟上司叫屈,就只能把怒火发泄到这些刑徒身上,吃拿卡要那都是轻的,有些地方的官差士卒愣是以虐待刑徒为乐,以至于各地通往咸阳的驰道两侧的荒野中经常可以看到新堆起来的没有墓碑和任何标记的坟墓。

    更有甚者,那些有家眷的刑徒再被押往咸阳的时候,家人为了让其免受折磨不得不上下打点,有些女子为了让夫君能活着不得不钻进了押解刑徒的官差的被窝。

    人家都这样了,但凡有点人『性』的人也会多少照顾刑徒一下,可这些官差士卒却跟吸血鬼一样不知满足。有的竟然当着刑徒的面对刑徒妻女搂搂抱抱,那脾气蔫的也就忍了,那脾气爆的立刻冲过去要拼命,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