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屌丝重生咸丰帝 >

第6部分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6部分

小说: 屌丝重生咸丰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旧还有着一些不可思议的神情。今天的咸丰皇帝给他太多的感触了,他不由得将摸着下巴的右手加重的几分力道。

    “老爷,是回府?是还到哪逛逛?”管家在轿外低声地询问着肃顺。肃顺的管家张成,原是肃顺府上的满族包衣,因为为人诚恳,做事情仔细认真,肃顺将他提了做府里的管家了。张成知道平时,肃顺下了朝以后有时是不会直接回府里去的。或是去鸟市逛逛,逗逗鸟;或是去茶楼喝喝茶,听听评书。这些地方往往是这些满清大臣们常去的地方。故而张成有此一问。

    “不了,回府吧。”肃顺听到张成在外面问他,他于是便随意地回答了句话。肃顺心里还是在想着咸丰的事情。虽然今天早朝上肃顺觉得咸丰与平时有所不同了,但是随后在御书房里的一席对话还是让肃顺觉得咸丰是没有变的。皇上还是原来的那个皇上,阴狠,多疑,骨子里还透着股残暴的性子。这让肃顺心里又放下了几分。

    “万岁爷是越来越有皇帝的威仪了,心里开始变得让人捉摸不定了。唉,圣恩难测啊。”轿子里的肃顺不禁长叹了口气。

    一想到今天在御书房里的那一席长谈,肃顺就不禁觉得有股子寒意从心底里升起来。但是咸丰皇帝对他一如继住的器重又让他心里说不出的激动。肃顺在轿子里面想着,心思不禁又回到了早朝后的御书房里。

    早朝下了后,咸丰领着图先先一步往御书房去了。留下了一殿议论纷纷的文武百官。咸丰下的那道旨意对满朝百官来说无疑震动是巨大的。肃顺见咸丰叫他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让他心里觉得一定有大事要发生,也不敢怠慢,见咸丰去了自己也甩甩衣袖跟着往御书房来。

    肃顺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咸丰正在批改奏折。肃顺待小太监传报了一声,便听到里面传话叫他进去。肃顺不敢怠慢,小跑着进了御书房,拜倒在地,三叩九拜,山呼道:“奴才肃顺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坐!”咸丰从奏折上抬起头来,冲肃顺抬抬手道。

    “谢皇上!”肃顺又磕了一下头方语带激动的道。平时大臣们来向咸丰皇帝奏事的时候都是站着回话的,就是他肃顺今天怕也是第一次有如此隆恩了。因此肃顺心里受宠若惊,越发觉得咸丰今天叫自己一个人留下肯定是有大事情找自己商谈。

    “朕今日叫爱卿前来实是有要事要委爱卿去办。”咸丰见肃顺坐下来后,肃容道。

    肃顺心里一动,心里想如果是有大事。又不知道咸丰要自己去办什么事,竞然如此庄重其事,因此忙也收起心思来,庄重地对咸丰揖了一揖,以示对咸丰的尊敬,才恭声道:“不知道委派奴才什么差使,奴才定当尽心竭力为皇上办事。”

    “嗯!”咸丰点了点头,“如今天南方发贼未灭,而黄河,两淮之地又突发洪灾。朕实怕有心人见有机可趁,挑拨灾民,效发贼洪透全一般为祸我大清。此事不可不防啊!”

    肃顺心里想了想,觉得咸丰所虑实是有道理,暗自也点了点头,于是附和道:“皇上所虑极是。”

    “因此朕今日才会拨内帑银两以救灾民于水火。只是朕竟然不知道我大清国库竟然如此拮据,心里实是有愧列祖列宗啊。”咸丰看了看肃顺,忧心道。他实在是心忧不已,如今大清国库竟然真的只有不到一百万两的库存,那他想要练的新军从哪里来啊。

    肃顺不知道咸丰心里还有这层意思,见咸丰这样说,哪里还敢怠慢,忙离座而起,扑倒在地口称死罪,嘴里还大声道:“是奴才们没有为皇上办好差使,累皇上心忧实是奴才们罪该万死。”所谓主忧臣溽,主溽臣死。满族虽然来自草原游牧民族,但是在二百多年的汉文化洗礼中,这草原上的民族也早已被潜移默化了。如今咸丰如此忧心,让肃顺心里实在是感到一种耻辱感。

    咸丰见肃顺如此紧张,不禁长叹了口气,摆摆手,慢慢道轻轻道:“起来吧,怎么好好的,说着说着就跪下了呢。爱卿不必如此。朕自己的所作所为,朕自己知道与你等无关。爱卿不必如此。”顿了一顿,见肃顺回到座位上才继续道,“如今南方发贼为祸,而北地又起大灾。因此朕拨内帑一百万两救济灾民,只是这大清的官员啊,我不说你也知道。”

    咸丰见肃顺又下跪,忙摆了摆手才又道,“你是朕倚重之人,不必顾虑这么多。朕有要事要交由你去办朕才放心。”

    肃顺见咸丰如此说,顿生一股士为知己而死的感觉来。也觉得自己和咸丰之间的关系拉近了不少,仿佛此时在御书房内商谈的不是君臣,而是彼此相交多年,知根知底的好友了。忙对咸丰拱手,哽咽道:“奴才何德何能,竟得万岁爷如此器重。万岁爷但有所吩咐,奴才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以当皇恩!”

第9章 赈灾1() 
咸丰对肃顺的表现很满意,于是点了点头道:“朕这一百万两银子,明日就交由你送去河南等地赈灾。另你到了河南之后,朕令你全权负责赈灾事宜,再赐你金牌令箭,可先斩后奏。但你要记住这一百万两银子,到你手上是一百万两,到了河南等地也要一百万两。一个子儿也不能少。若有谁从中克扣,杀!”

    咸丰双眼直视着肃顺,顿是屋里的温度都在直线下降,肃顺不得不略低了低头。咸丰又道:“灾民数以万计,朕虽下旨开仓救济难民,恐难以为计,地方上粮食必然紧张。如有奸商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者,杀!切记!切记!另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你到了之后当招集郎中,仔细防备。好了,没有其它事了,你先退下吧。”

    肃顺忙站起身,抹了抹头上的细汗,告退而去。直到现在,肃顺只要一想起咸丰那双精光闪闪的眼睛,心里就会升起一股寒意来。在肃顺想来,皇上如今是发了狠心了,自己哪里还敢怠慢,再去逗鸟,听书。

    “万岁爷越发的有明君风范了。”肃顺在轿内长叹了一口气。咸丰的脾气他是最了解的了。如今肃顺却从心里升起一股无力感来。封建时代,在朝庭里当任官职的,有几个不是摸着皇上的心思办事,只有这样办事才让皇上高兴,肃顺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只是如今,咸丰的心思,肃顺是越来越猜不透了,这能不让肃顺心里感到焦虑吗?他虽然是咸丰倚重的臣子之一,可是保不住哪天,自己一个不好,让皇上不高兴了,这丢官事小,小命保不保得住还有是个事儿呢。

    “这差使得小心着办了,不但要办好,还要办得漂亮皇上才会高兴!”肃顺喃喃自语道。在他想来,如今咸丰下了狠心,那肯定是不容有失的了。只是如今咸丰开始有了一代帝王的架势,虽然对于大清来说是好,但对他肃顺来说却是个两难的选择。

    是继续过他的逗鸟听书的自在生活呢,还是做一个能臣。想到这里,肃顺心底里不由一阵激动。他肃顺曾经也是有过一番报复的,只是时至今日,眼见得满朝文武都是不堪入眼,心中也是越来越暗了。现在咸丰皇帝突然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这对于他来说不见得不是一个契机。

    “老爷,到了。”张成打起轿帘。

    肃顺缓步迈出轿来。只是眼中已不复平常那种浑浑噩噩,混吃度日的懒散了,取而代之的一双精明的眼睛。肃顺下得轿来,神情不禁一怔。打眼望去,肃顺府上,早已停满了车轿。府中早已有下人迎了出来。肃顺打听了一下,不禁释然。双后背在背后,脸上恢复了平日那种怡然自得的表情,迈开大步走进府里去了。

    肃顺府上早已官员云集了,不为别的只为今日早朝时咸丰下的那道圣旨。这皇上拨了一百万两内帑银赈灾,这对于他们做臣子来说,脸面往哪里搁啊。肃顺向来被咸丰皇帝器重,今天又被咸丰单独留下商谈要事。这些个大臣们早就不耐烦跑去肃顺府里来打探消息了。肃顺去了许久还没有回来,这些大臣在大厅里一个个急得打转呢。突然然听到肃顺回府的消息,早耐不住迎到外面去了。

    一群人,吵吵闹闹,七嘴八舌,你一语,我一句。这个说,肃中堂,皇上最为器重你,你得劝劝皇上啊,这拨内帑的事万万使不得啊;那一个又说,肃中堂,皇上招你到底何事啊。一时人声鼎沸。肃顺也不管他们说些什么,一直往大厅走。

    来到大厅,肃顺才高声叫道:“安静安静,你们这样乱七八糟地成何体统,这哪有我大清官员的样子。”如此一叫,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肃顺虽然在咸丰面有是唯唯诺诺的,但在这大清的百官之中还是很有威望的,尤其是今天到场的都是他肃顺一党的,都以肃顺马首是瞻。

    群官都看着肃顺了,见他说了一句又不说了,景泰首先耐不住了,从群官之中跳了出来冲着肃顺道:“我说老肃啊,我的肃中堂啊。你到底说说皇上找你去为了何事啊。”景泰虽然也是咸丰倚重的人,而且还是慈安的哥哥,大清的国舅。

    但是一来他脾气暴躁,性子急,不像肃顺沉得气,二来,他是靠着慈安的那层裙带关系才有今天的地位的,办事能力也确实不如肃顺很多。景泰自己也知道,因此凡事都看肃顺的眼色行事。

    “就是啊,肃中堂。皇上如此行事,我等做臣子(奴才)的岂不羞愧难当。中堂大人您一定要劝劝皇上收回成命啊。”群官也附和道。

    “胡闹!”肃顺见群官这样说,顿时脸色一沉,立身而起,双手朝北拱了拱了,“大清如今内忧外患从生。皇上心忧社稷,你等身为臣子,不思为皇上分忧,却只顾自己脸面,该当何罪。皇上爱民如子,这有何不对?”

    群一时无语。只有景泰,平时与肃顺关系密切,才又问道:“皇上招你去到底何事?”肃顺见群官一时语噎,沉下的脸才算好起来。见景泰问自己,才坐回坐位上,捧起茶碗细细地品了一口茶,才慢悠悠地说道:“皇上招我去,无非是为赈灾之事。皇上怕委别人去,有人从中克扣,奸商坐地起价,赐我金牌令箭使我可先斩后凑。皇上如今已有一代明君之范,你等当回去,各司其职,尽心办差,为皇上分忧,才不失臣子本分。今日就散了吧。”说起站起身来便要送客。群官还要说什么,被肃顺挥挥手打断了,只好纷纷告辞离去。

    待送走群官,肃顺才招来管家张成,吩咐他收拾即将起程的所需之物及随行的家将事宜。一切都做完了,天气差不多也快暗下来了,肃顺才回到内堂去休息,不提,一夜无话。翌日,咸丰亲押着灾银,在城门口为肃顺送行。肃顺自是感动万分,谢恩不已。咸丰还不忘嘱咐要肃顺从速办理,不要耽误了行程。肃顺忙弃了轿子换马车,带领了一千禁军,和随行家将急急往河南来。

    肃顺辞了咸丰,一路坐着马车不敢迟疑匆匆往河南,山东等地赶去。一路上,肃顺几乎没有停息过,即使路经通州也是入而不停。肃顺坐惯了轿子,而且一路来,道路崎岖更是让他受了不少的罪,然而肃顺并没有因此感到不满,反而心里还很兴奋。

    他已经做了决定要在这大清的的岁月上划上自己的名字了。肃顺从咸丰这些天的表现上已隐隐察觉出这大清的天下要有所改变了,这就是他肃顺的机会,一个留名青史的机会。肃顺不惭是一个老练的官场高手,从这一点来说他绝对是一个洞察力超群的人。

    马车狂奔,在崎岖的黄土路上颠簸着,尽管如此,依旧没有能打断肃顺的思绪。河南、山东,两淮水患波及的面积之广又岂止是这区区一百万两银子能赈得住灾的。肃顺在马车里双眉时展时皱。咸丰拨款一百万,最多只能安抚一个地方已经是顶了天了,肃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当着咸丰的面他却是不好提出来的。

    社稷艰难,皇上还有很多大事要用到银子呢,皇上的担子也不轻啊。既然自己决定要青史留名,这点点小事却是难不倒肃顺的,皇上不知道官场上的内幕,他肃顺可是一清二楚,了如指掌。想着想着,肃顺脸上不禁笑了起来。

    咸丰二年,黄河在河南、山东等地决口,两淮地区也是洪水泛滥,灾民无以计数。大水不淹没了大片的土地,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是年咸丰皇帝下旨免除三地三年钱粮之税,并下召责令各地州府收纳灾民,开仓放粮。

    从北京,直隶到这三地,远不过数百里地,快马加鞭不过一两日便到,于是各州府不敢怠慢,纷纷下令各地方开仓,搭投简易屋棚,开设粥棚救济灾民。虽然对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了,但是总算还是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人有了希望便有了生下去的勇气。

    且说肃顺一路紧赶慢赶,到达第一站河南开封的时候,也已经是数日之后的事了。河南巡抚,开封知府,以及开封各大大小小的官员闻知咸丰皇帝派了军机中堂肃顺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这次赈灾事宜,不敢怠慢,纷纷出城十里相迎。要知道,肃顺是皇上最倚重的臣子,皇上如今派了他下来全权负责,可见得咸丰对这次赈灾有多看重了。

    远远的,河南大小官员便看到一队禁军纵马而来,而后面跟着的是一辆马车及十几大车装着木箱的马车,便知道是肃顺的队伍了,当即纷纷正了正衣冠,躬身而立,等待着肃顺的到来。

    那一队禁军见到前面出现一列官员,也缓下速度来,中间一个将官模样的人从队伍中勒马向后,向肃顺的马车奔了过去。肃顺的马车见前面慢了下来也随之慢了下来。肃顺正自奇怪,正好那将官来至马车外,在马上拱手道:“大人,前面有一群官员列队道中,请大人示下。”

    “嗯,知道了。无防待我去过去看看。”肃顺在车内回道,说完让车夫加速,越过禁军队伍朝河南官员们驶去。

第10章 赈灾2() 
到了地方,车夫喝了一声将马车停下,早有一帮官员围了上来。肃顺从马车上探出头来,面带笑容地询道:“可是河南的各位同僚,肃顺身负皇命,有劳各位来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