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甲午-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竟是什么样的心思,他却是很想看看。
陈卓有些困惑的抬起头,似乎不明白皇上为何如此问自己,犹疑了片刻说道,“皇上不是给微臣说过吗,有皇上才会有微臣,微臣心中计较,太后此举恐怕不是对着微臣,而是对着皇上来的啊……”
“冲着朕,自然也就是冲着你,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你能看出这里面的玄奥,于朝局政争也算是进了一大步,不像当初什么都不懂就想往朝廷这趟水里跳了……”光绪目光一闪,神情顿时深沉了下来。
“时局艰险万难。国家又是积弊丛生。甲午这个生死攸关地关口。总还是有些人把心思放在别地地方。千方百计地琢磨算计。可他们忘记了一点。天下是算计出来地吗?……朕给你说这些话。是不想让你为这些事情分心。辽南一战事关全局。疏忽不得。此刻天下都以为田庄台我们胜了。日军已经是丢盔卸甲。辽南一战不过手到擒来而已。笑话。真要是如此轻松。甲午这一战何至于烂到如此局面?尤其是你这个统兵大将。切忌不能有轻敌松懈地念头。不要忘记了。这一仗。我们地损失几乎是日本人地两倍。是用性命拼出来地胜利……”
“微臣这两天忧虑地正是辽南地战事。”陈卓神情严峻地点了点头。“田庄台一战。我军各部伤亡太大了。像聂士成部、程允和部、宋庆所部等。基本上都已经打残了。即便是新建陆军两个镇地兵力。抛开刑天带走地3000余人。现在剩下来地也已经不到一万人了。面对辽南u兽犹斗地日军。这一仗确实如皇上所言。不能有丝毫地大意和疏忽。”
“各部地整编情况进展如何啊?”光绪站起身来。缓缓地在屋子里踱着步。心中却还有着一层隐忧没有说出来。
按照历史发展地轨迹。日军征清第三军将会向山东半岛发动攻势。然而日本人骨子里却是一个非常疯狂地民族。谁知道急于复仇地日本人会不会忽然发了疯。没有将征清第三军放到山东半岛。而是一股脑地投到了辽南。以此刻田庄台地兵力。自己就算再剪掉一根辫子。恐怕也是回天无力了。
辽南一战。光绪让陈卓以拖垮日军为作战方针。除了战术上地考虑外。也是在大局上做了一番权衡地。眼前地这个国家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要是田庄台一线地兵力都打没了。这个国家恐怕也就必败无疑。至于山东半岛。只要威海不失。只要辽南地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甲午一战地局面就不会崩坏到哪里去。
“回禀皇上。各部地整编已经在进行当中了。新建陆军第一镇主力尚在。又从清军各部抽调了3000人。第一镇地建制已经恢复地差不多了。新建陆军第二镇损失较大。抛开刑天带走地3000人。现在田庄台只剩下一千人左右了。按照皇上地意思。微臣将北洋各部编入了新建陆军第二镇序列。只是由谁来统领。微臣还没有想好。至于皇上想要搭建地新建陆军第三镇。眼下剩下来地兵力也就4000人。恐怕此刻无法做到。”陈卓说到最后。眉头也皱得更紧了。
辽东辽南这几战过后,部队肯定是要做一番整编,理顺指挥体系,提高战斗力是一方面,顺带着把田庄台一线的清军各部都融合到自己的班底中去,才是光绪心中真正暗藏的心思。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反过来,政治当然也是战争的一部分,只知道打打杀杀,不过愚蠢的想法而已。
顺理成章,人事方面势必也要做大的调整。陈卓和袁世凯肯定是要担当方面大任的人,再放到统制的位置上就不合适了。第一镇统制的位置,按照陈卓的意思,选定了杜振武来担任,以杜振武在这一战中的表现来看,光绪也没有多大的异议。至于第二镇,光绪此刻心目中最好的人选,当然是刑天,只是刑天远在旅顺,如今的第二镇又是以北洋各部为主,这些天他也是翻来覆去想了许久,一直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第二镇的统制暂时让徐邦道干着吧,第二镇现在是以北洋各部为主,又都在营口一线死战过的,现在从外面调人去也不太合适,至于新建陆军第三镇,朕的意思是让聂士成来任统制,
面朕已经考虑好了,你带新建陆军第一镇和第二镇出'o朕会想办法补充兵力的。”沉吟了片刻,光绪沉声说道。
新建陆军第三镇的兵力,光绪瞄准的是山海关那两万多人,从里面抽调一部分兵力补充进新建陆军第三镇,用来扫荡辽东剩余的日军兵力,一方面是练兵,另一方面他也是不打算再给朝廷里面那些人留什么后路了。甲午这一战对他而言,既是外战,也是内战,都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他想客气一点,朝廷里面何尝有一日对他客气了?
至于刘坤一放不放人,那就是刘坤一的事情了。李鸿章已经上了折子要调这两万人到田庄台,张之洞也上了折子,此刻光绪等的就是刘坤一的折子了,天下大势,如果到了这个时候刘坤一都还看不明白,将来恐怕也就没有多少机会去看明白了………
…………
辽南盖平
山县有朋凭借着陆军大将的威势,总算压服着日军各部退回到了盖平至复州一线进行休整,但是日军内部的士气已是低落到了极点,对于此次忽然的撤退更是怨声载道。不少的少壮派军官暗地里都在联络,要向山县有朋大将死谏,打回辽河去。
对于下面军官们的这些狂热而不切实际的想法,山县有朋一概置之不理,身为帝国陆军大将,他深知自己担负的责任,也对眼前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牛庄、辽河一战,帝**队伤亡高达一万余人,战死殉国的就接近四千人,虽然阵亡将士比起清**队来少了一倍多,但是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却不是这样来算加减法的,帝**队能够野战的部队也就六个师团,与清国相比,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战。
更加严峻的是,此刻帝**队的后勤辎重已经全部被新建陆军焚毁,虽然已经收复了大连湾,重新夺回了海上的运输通道,但是帝国全国的船舶也就一百多艘,要保证征清第三军的运送和后勤保障,无论是船舶还是物资,此刻都显得无比的紧缺。
和所有的日军军官一样,在山县有朋看来,这一战帝**队并没有失败,只是被迫撤退而已。被迫撤退的原因正是在于此刻牢牢扼守旅顺的刑天所部。刑天率领的新建陆军这一次长途奔袭,直接打在了帝**队的软肋上,不仅焚烧了帝**队全部的后勤辎重,还像一把刀子一样,扎在了帝**队的咽喉处,让帝国陆军和海军都痛苦不已。
如果没有新建陆军奔袭旅顺,焚毁后勤辎重,山县有朋是绝不会下令撤退的。即便是陈卓率领的新建陆军第一镇主力回师田庄台,山县有朋也有足够的信心将这一战进行到底。毕竟帝国陆军距离清国皇帝据守的田庄台只有一天的时间了,然而没有了弹药后勤补给的帝**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清**队的前后夹击中坚守的。
仅仅一天的时间,距离胜利竟然只有一天的时间,想到此,坐在盖平日军临时司令部的山县有朋,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深深的叹了口气。
“山县阁下,按照你的命令,先期到达辽南攻打旅顺的佐仓步兵第二联队在进行了试探性攻击后,已经退回了大连湾附近设防,请示下一阶段作战命令。”日军第一师团师团长山地元治中将笔直的站在山县有朋身后说道。
“旅顺的防御如何?有没有集中兵力攻取的可能?”山县有朋回过身,目光平静的问道。
在日军高级军官中,只有这个第一师团师团长山地元治看起来还比较清醒,断然支持自己作出的撤退命令
“从攻击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清**队的防守非常严密,火力组织也是层次分明,充分依托了旅顺各处炮台工事,而且从兵力上看,最少也有5000多人……”间透出深深的忧虑。
“如果帝**队强行攻取的话,势必付出惨重的代价。毕竟……毕竟此刻驻防旅顺的新建陆军,显然经过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完全不同于当初的北洋各部。”
山县有朋沉默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旅顺此刻是他最大的心病,清国人在这里苦心经营了十多年,构筑了完备的防御工事,帝国参谋部在战前就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一致认为从海上攻取旅顺的可能几乎没有,只能从旅顺后方进行攻击。可问题是现在驻防旅顺的是一支战斗力强悍,士气高涨的清**队,如果强行发起攻击,损失惨重不说,要是田庄台一线的清**队压了过来,帝**队将再次面临腹背受敌的处境。
“放弃攻击旅顺,全力保证大连湾的安危。”沉默良久,山县有朋断然说道,“我们退守辽南的目的,就是为了拖住清**队的主力,给帝国大本营去电,让征清第三军尽快发动山东半岛攻势,只要征清第三军攻取了清国的威海,横扫山东半岛,威胁清国的京城,帝国就将彻底扭转被动的局面……山地君,据我所知,清国朝廷里面掌握权力的并不是此刻在田庄台的清国皇帝,而是他们的皇太后。如果帝国能够威胁清国京城,逼迫清国进行和谈,帝国就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是不是感到很可笑?”山县有朋忽然露出一丝微笑,“无论清国皇帝取得多么大的胜利,只要清国的皇太后屈服了,他就无法改变任何局面,这就是清国的悲哀,帝国必须抓住这个唯一的机会,为此,作为帝国陆军大将,我不惜率帝**队在辽南与清**队主力玉碎,也要达成帝国的目标,帝国未来的国运,都寄托在我等帝**人身上了,此时此刻,必须学会冷静,而不是盲目的狂热………命令各部,继续南撤,一直撤退到金州一线,把清**队的主力引诱过来。”
“请阁下放心,帝**队将坚决执行命令!”向山县有朋行了一个军礼。
“山地君,不要那么悲观,”望着山地元治严峻的神情,山县有朋忽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中国人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辽河一线撤退的时候,我已经派人由岫岩方向通知驻守凤凰城的野津道贯所部,一旦我们将清**队主力引诱到辽南,野津道贯将率第五师团一个半联动的兵力,偷袭田庄台。帝**队绝不会轻易放弃的,这一战才刚刚开始……”
第六十一章 风云百年劫(七)()
河西岸当初光绪阅兵的那块地方,在辽河一战中被日?整个翻了一遍,原来的小土坡都被炸平了,地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弹坑,一片狼藉。营务处征调了前线2000多民夫,花了三天功夫才勉勉强强修整出一块稍微平整的空地出来。
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辽河一线经过整编后的清军各部,按照新建陆军第一镇和第二镇的建制集结在这里,等待出征辽南前皇上的检阅。
与第一次在这里接受皇上阅兵,松松散散左顾右盼,甚至暗地里还各自藏着些心思的军容相比,此刻换上了新建陆军夏黄卡其布军服,戴着大檐帽的清军各部,在漫天萧瑟的秋风中,格外透出一种肃杀的气势。
经历了辽河一线的死战,大半个月的炮火轰鸣和跌宕起伏的生死搏杀,那么多的袍泽弟兄战死在了这里,那么千难万难的生死大坎都挺了过来,连性命都可以豁出去不要了,还能有什么心思放不下来的。此时,队列中每个人都显露出一种被战火淬炼后的从容和平静。
这一战打下来,不要说那些普通士兵,即便是清军各部的那些统兵大将们也是看得很清楚了,军营当中,讲究的不就是同袍情谊,更何况这一战与自己这些人,共生死同进退的还是当今的皇上。朝廷中的格局,大家伙都多少还是知道一点,此战之前或许还存着一些别样的心思,但是眼着着溃败烂的战局被生生的扳转了回来,尤其是历经生死后换来大捷的那一刻,这些平日里也是顶戴花翎的统兵大将们,没少像二百五一样跟着那些当兵的又哭有笑。
哭完笑完,心思也清明了许多。北洋已经是风雨飘摇指望不上了,京城里的那个朝廷就像供奉的神龛,除了拜拜还能有什么?而眼前这个皇上,是实实在在带着大家伙打赢这场战的,连小鬼子都被打的丢盔卸甲,这天下还有什么挡得住皇上的?更有想的深远一些的,以皇上此时的民心人望,一战而成的威势,朝政大权迟早都要归了皇上,此时跟着皇上那就是从龙之功,天底下上哪儿去找皇上这样的大树……
人群当中,惟有当初从牛庄败退到营口刘盛休显得心事重重,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牛庄一战,刘盛休被宋庆挡了回去后,虽然还是竭尽全力死战了一番,但最后怎么挡不住数倍于自己的日军,只好带着自己剩下来的亲兵退往了营口。袁世凯到营口主持战局后,为了收复北洋各部之心,没有像对丰升阿那样砍了他的脑袋,给了他一个待罪立功的机会。丰升阿的人头就摆在那里,刘盛休也不敢不拼命了,几番血战总算是守住了营口的阵地,然而心中却始终是忐忑不安。
皇上的手段他是清楚的,当初在这里一百多人眼睛都没眨,说杀了就杀了,此战出征辽南,要是追究自己牛庄败退之罪,说不定今日就拿自己祭旗了………
一片肃杀沉默的气氛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阅兵场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抬头望去,顿时眼睛都瞪得大大的,连身板都下意识的挺的更加笔直。
不远处,皇上骑在一匹战马上,穿着新建陆军的军服,武装带紧紧的收束着,马刺雪亮,面色严峻的昂然疾驰过来。
今日地这个阅兵仪式。光绪是很下了番功夫地。要统领这支军队。要把这支军队真正变成自己地军队。就必须要有震慑军队地威势。不仅是气势。还要有足够地感召力。就如同他被炮弹炸伤地左臂。此刻缠上地那圈白色绷带。在笔挺地军服衬托下。显得异常地显眼。
一个与官兵们浴血奋战同生共死还受了伤地皇上。和一个整日里被大家嘴上念叨着地皇上圣明地皇上。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