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201部分

一个人的甲午-第201部分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两人跪在下面,光绪网准备开口询问,没料到谭嗣同忽然昂起头大声说道,“皇上,微臣有话要说!微臣要弹劾康有为!”

    光绪一愣,望着谭嗣同那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也很有些莫名奇妙。以康有为和谭嗣同两人的交情,即便有什么争执,也不毒于闹到如此剑拔弩张的地步啊。

    “你弹劾康有为何事?”光绪的脸上慢慢沉了下来。

    把这两个人留到朝局当中,是有大讲究的。抛开是否施行君主立宪不谈,维新变法中的若干举措对于此时的国家,也都并非全然是纸上谈兵,清末庚子过后的新政,其实走的还不就是维新变法的老路,甚至比成戌变法那会儿走的还远。可见事与人之间,最关键之处还是如何去施行,怎么去展布。只是今日谭嗣同忽然如此,倒是让光绪很是吃惊。不知道这个书生究竟又会弄出什么名堂出来。

    “回皇上的话,微臣弹劾康有为一味迎合圣意,乘时邀宠”说着,谭嗣同从怀中掏出一份报纸和折子递给光绪说道。

    “朝廷与洋人签订条约,微臣深为痛惜我大清岂可签如此丧权辱国之条约?故微臣写就数篇文章。以为匡正朝廷得失。却不料康有为主持时务报,却将微臣发表于时务报上的文章全部撤换,如此迎合,岂是做臣子之所为?”

    光绪拿起那份折子看了几眼,通篇都是痛斥条约的文字,再抬眼看了看谭嗣同目光中激扬之气,心中已经是慢慢明白了所以。

    这个谭嗣同拐了弯,原来就是冲着自己这个皇上来的。想到此,光绪冷笑着将折子扔到桌上说道。

    “既是联让康有为主持时务报,发表什么文章,不发表什么文章,他自然做的了这个主,何来邀宠之说啊?”

    谭嗣同不等光绪把话说完,便抗声辩道。“自古言路堵塞。乃朝政之大谬!皇上难道不想听到天下士人的声音吗?条约之弊,不在当前。而在以后。此条约一旦施行。洋人资本必将大举入侵我大清,我大清实业基础本就薄弱小民生计尤其艰难,长此以往,国家经济必将为洋人所垄断,民何以堪,国何以兴?”

    “我大清积弱如此,内忧外患国势艰难,尤其是经济,国库都空的可以跑老鼠了,没有银子,拿什么去振兴国势啊?以你之见,又该当如何振兴啊?”光绪不怒反笑,盯着谭嗣同慢慢说道。

    “前次购买兵舰,我大清民间集资就高好凶多万两,民间财力实乃大有可为之处!我大清虽然衰弱,但是只要集我大清现有之财力,埋头发展实业,变革经济,徐图为之。眼前的局面未必不可扭转。微臣以为,洋人的资本可以借用,然一味依靠洋人,终将为洋人所制!微臣恳请皇上三思。”

    光绪缓缓走到谭嗣同身前,一时竟有些迟疑。

    “联真没有想到你会如此反对”联来问你,我大清要发展实业。资金、技术、人才、机器设备。这些东西从何而来啊?我大清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洋各国了,仅仅靠我们自己关起门来安展,是永远没有希望的。这就是我大清推行了二十多年的洋务,也办了如许多的实业,却一直裹足不前毫无进展症结所在!

    我大清的病根不在肌体上,而在头脑里面。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这些东西不是你们维新变法所竭力反对的吗?不要因为看到我大清给了洋人好处,就激愤不瑰凡兴一利必生一弊,做事情总是要有代价的。不打开国门,国人恐怕还一直沉睡不醒别人这样说,联还可以体会,联只是没有想到你谭嗣同居然也长睡不醒,你难道以为我大清关起门来,洋人就进不来了吗?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都是空文吗?那是教!

    谭羽同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急切之下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仪,大声说道,“皇上容臣回禀,微臣并非反对打开国门让洋人进来,微臣只是觉得大清不能让出如许多的权益,长此以往,我大清国土上都是洋人的工厂,我大清经济何以立足?何以自强?”

    光绪一时也有些烦乱,不要说这个时代的人不理解,就是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刚刚打开国门的时候,也是猜疑反对之声一片,这些都可以理解,只是现在要去说服这些人确实让光绪有些头痛。

    “道理是辩不清楚的,你谭嗣同何妨拭目观之!不要小看了我们这个国家的潜力,洋人资本进入确实会有冲击,可是当天下人看到利益的时候,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趋之如鹜,做大事不能小家子气,这样也舍不得,那样也不愿意抛开,终究只能是一事无成。”

    “微臣还是不明白”谭嗣同昂着头,目光中半分也不肯退让,眉宇间全是那份书生意气。“皇上回京推行新政以来,微臣所见朝政全无半分新意,官制未改,法度未变。满朝大臣依旧如故,微臣以为,经济之道,只是小术,振”心扒,子在维新变!所言,微臣不敢?

    光绪再好的耐性,此时说了半天也有些光火了。要是旁人,早就让人叉了出去,只是眼前这个谭嗣同虽然透着些书生气,却不失光明磊落。倒是让光绪有些发作不起来。

    “做事情不能光是一个劲的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要学会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就是联今天推行新政的主旨所在,这些话联以后不会再说了,你不明白可以。联给你时间去看去想,但是联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联的大计!”

    此时一直跪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康有为忽然开口说道,“复生,皇上既已如此说了,你就不必再争了。我扣你的文章,也是不想让满朝守旧大臣以此为柄,动摇皇上的新政大计。”

    刚才神情略微有些缓和下来的谭嗣同,听到康有为此话,顿时激愤之情跃然脸上,振声说道。

    “南海所言维新变法是何意啊?不正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没有舆论,何来维新?皇上可以不同意谭嗣同的建言,但是堵塞言路却是施政的大谬。倘若皇上决意如此治国,微臣宁愿辞去差事,绝不做敷衍迎合之辈!”

    “放肆!”听到谭嗣同要愤然辞官,光绪顿时按捺不住。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呵斥道。

    此时康有为却是目光一闪,低着头再也不发一言了。

    虽然是盛怒之小,但是康有为的这个动作还是落在了光绪眼角里面。心中一动,竟有些莫名的差异,隐约觉着康有为的话似乎不像是劝解。倒像是撩拨一样。只是心中一时也想不明白其中究竟。

    “康有为所言不能授人以柄,这就是识大体硕大局!舆论乃喉舌,可是你们首先要弄明白了,是谁的喉舌,是联的!政治不像你谭嗣同想的那么简单,书生意气,偌大一个国家,喊几句变法就完事了?你要辞去差事,联不拦你

    到这里,看着谭嗣同慨然而跪的身影,光绪终究还是有些不忍。想了想放缓语气说道。

    “你不想在京城里面也好,联正准备让刘坤一带着些官员到国外去看看,你就跟着一同去吧,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日新月异,再回来和联件你的道理。联也乏了,你们都跪安吧

    迟疑了一下,谭嗣同终究没有再争执下去,脸色有些苍白的对光绪叩头退下。

    望着集有为和谭嗣同离去的身影。光绪的心忽然有些异样的感觉。

    谭嗣同是个直人,多有任侠之气,今日此举到也没有什么,可是这背后康有为又是何意呢?以康有为的见识,何故把这点子事情闹到自己

    前?

    光绪对康有为到也没有什么成见。他用人向来都是择其长而用,毕竟这个时代真正的人才太少了,康有为的学识见解都算的上是人中翘楚。只是野心也存,私心亦有!他今日摆弄出这一出,究竟是何意呢?

    当初康有为刚刚进京的时候。奏对之际,对于光绪要他主持创办中外政策研究所,起初也是有些异议,虽未明说,但是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光绪也明白,康有为心中所想的是入值军机,自然不会把一个毫无实权的中外政策研究所放在眼里。康有为绝不能放在军机上面,这是光绪早就想好的成算,而且这个中外政策研究所也绝非康有为想的那么简单,不仅是主持朝野舆论,更是为将来设立资政院打下基础。

    考虑到康有为在朝廷购买兵舰上面。凭借一支笔,生生为朝廷募集了劝多万两银子,不仅付清了购买兵舰的前期费用,余出来的那部分也网好缓解了编练新式军队的燃眉之急。有了这样一份功劳,康有为自然有些居功的意思在里面也情有可原。光绪也没有过多的责怪,相反还给了康有为二品顶戴,准允他可以直接入宫觐见,这才算是把康有为安抚下来。

    而康有为在这个个置上干的也确实不错,短短半年时间,中外政策研究所便在北洋、两江、湖广、安徽等处设立了分部,联络士仲,鼓动民气,主持舆论,正是大展拳脚的之时。这个时候,他为何和谭嗣同闹起了意气呢?

    正在踌躇困惑之际,太监小恭子捧着一个黄色锦盒一路小跑着进来。气喘嘘嘘的说道。

    “皇上,朝鲜军报,总参谋部陈卓大人派人急送入宫!

    最近更新是有点慢,在忙着写毕业论文,年底了事情也特别多,说声抱歉了。只要有时间,熬夜都会更新的,也不敢要什么票票了,希望大家喜欢就好,至少自己觉得质量是有保证的。

    我的小说不狗血吗?真的不狗血。甲午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有着非常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不想写成太过鼎的东西,那个时代真的很艰难。那个国家也不是说强大就能够强大的,我希望能够让大家读出点不一样的味道出来。

    这之卷是终卷,结尾的时候会让大家有不一样的感觉,给我点时间

    

第四十六章 万里悲秋(三)() 
深秋的朝鲜黄叶驿零。瑟瑟秋风刮过光秃的枝丫。透着旧;;士的寒意。朝鲜的冬天向来都要来的早一些,今年似乎更是如此,看这情形大约再过上大半个月,第一场雪就要落下来了。

    朝鲜平山,大清驻朝鲜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部内,此刻却是一片忙碎。各种比例的地图挂满了墙壁,作战参谋、情报参谋都是一脸严峻肃然的神情,在旅部的参谋室内忙着将各处送来的信息综合起幕,用小旗标示在地图的恰当处。

    就在昨夜,陆军第三混成旅的游击哨忽然发现,一支日军大约一斤小大队的兵卓,已经越过中日对峙的分界线,自玉洞里方向由东南向西北直插平工而来。

    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忽然出现在陆军第三混成旅防线纵深,并且正在向旅部的位置挺进,这个消息不仅在骤然间打破了已经大半年保持平稳的朝鲜态势,也让整个第三混成旅上下大吃一惊,搞不清楚日军此举的真正目的。一时之间,整个旅部里面忙作一团。

    不过,此时此玄坐在参谋部里面。最为一肚子鬼火乱冒的,还要算是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应宽了。

    来到朝鲜这大半年时间,当初的应小三,如今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应宽,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部队的整上面。他虽然有着皇上私底下的旨意,憋住了劲要到朝鲜来当这斤,二百五,弄出点动静出来,可是他的脑袋也不笨,对自己手底下这一个旅的家底,心里面也是清清楚先

    驻防朝鲜的陆军第三混成旅的人员构成,主要是由当初张之洞编练的练军,原驻防辽东田庄台所部混成协,也就是原来应小三血战田庄台的那支部队,以及从北洋徐邦道所部抽调的部分人员混编而成。虽说年后又陆续抽调了不少原新建陆军军官充实到陆军第三混成旅当中,可要凭借这样匆忙拼凑起来的部队状况。去和对面已经增加到一个半师团的日军玩点花样出来,在军队中呆老了的应宽,说什么也不会去做这种赔本买卖的。

    他寻思着皇上既然让自己到朝鲜来搞东搞西,那首先自己总得有点资本不是,要是部队拖出去没有把日本人搞掉,到是先把队伍搞垮了,恐怕到时候自己的脑袋也玄了。

    所以应宽一到朝鲜,便一门心思埋头练兵,整个人都扑在了军营里面。连当初带到朝鲜平壤的小弱水,都一直顾不上去吃一口。好在现第三混成旅参谋长郑文亮是齐广洋在陆军学校时的好友,不仅业务娴熟。有了齐广洋这层关系,和应宽的配合也很默契,部队的状况也一天天好起来,渐渐有了当初新建陆军的样子。

    看着队伍逐渐走上正轨,十天前。应宽终于寻着一个机会,借着杜振武在平壤召集各部召开冬季战事部署会议,和自己悄悄安置在平壤的小弱水来了番****。谁知道才**了一个晚上,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把玩,刚刚破瓜之后的小弱水的风情万种,就因为日军忽然在纵深出现的军报,应宽不得不马不停蹄赶回了第三混成旅旅部。

    想到那一夜被翻红浪的靡战。弱水在自己怀中娇喘阵阵,入手之处那种细腻柔滑的滋味,尤其是清晨时分抱着自己不让离去的那份娇羞,再联想到日本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自己正要乘风破浪的时候出现,***,弱水老子放了半年才刚刚吃了一小口,这不是明摆着闪老子!

    应宽心中越想越气,猛地一脚把身前的桌子踢翻在地,原本吵嚷的参谋部里面顿时一片肃静。

    “妈的,老子都还没有打日本人的主意,柚们倒先动起来了,老郑。甭去琢磨日本人这样做是什么意图了,立刻下令,集中兵力把这股日军先剿了再说应宽转身望着郑文亮吼道。

    参谋长郑文亮正俯在桌上,对照的图看着各处送来的军报,猛然间看到应宽勃然大怒的样子,却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要剿灭这一个大队的日军并不难,现在最棘手的是敌情不明,关键是要弄清楚日本人这样做到底是什么意图?眼下日军在朝鲜拥有一个半师团两万多人的兵力,如果日本人是借此挑起事端,就像甲午一样。我担心一打起来事情恐怕就闹大了,还是再等等朝廷的旨真吧

    起来郑文亮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