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甲午-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再等等,不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只是,眼下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法子,终于可以让朝廷和北洋喘一口气,他实在不甘心就此罢手,不甘心他二十多年心血打造的北洋,被一个钱字压垮了。大清这一口气要是哪一天真就接不上来了,是要亡国的啊!
他忽然间想到紫禁城中的皇上,心神一收,缓缓的坐下来,吐了一口胸中的浊气,自失一笑说道,“子华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天下的事情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当年北洋不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不可为未必不能为。”
“中堂大人明鉴,眼下并非是开办银行的最好时机,晚侄担心此折一上,必定引起朝野震动,举国反对,更加上洋人从中作梗,到时候中堂大人恐怕也会成为千夫所指……”林启兆不无忧虑的提醒道。
李鸿章摆了摆手,冷冷的笑道,“千军万马都过来了,还怕他千夫所指?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们回头再细细的商议一下,刚才子华说的洋人那条倒是要注意了,这事情没有做成之前,千万不要透出风声出去。等真的办成了,那些洋人再怎么闹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至于朝廷嘛……”
他抬起头,望了望屋外些微的夜色阑珊,暗自在心里叹了口气,“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老夫老了,可锐气还没有消磨干净,你们都还年轻,更应该振作精神,大清的国运气数还要靠你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林启兆三人心中一凛,默默的站起身来,向着李鸿章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
昨天太累了,今天补上。
——
第二十二章 相识不如偶遇()
林启兆是七月二十七日跟着李鸿章进京的,因为贤良寺距离皇宫较近,所以他和李鸿章暂住在贤良寺,随时准备着蒙皇上的召见。
考虑到林启兆是布衣的身份,按照规矩是不能见皇上的,所以李鸿章还特意给林启兆捐了一个道台的三品头衔,明面上让他在北洋帮着盛宣怀协管招商局的事务。
这两天李鸿章都在忙着和户部打官司,今年应解往北洋的海防协款到现在连两成还不到,听也一同进京的盛宣怀私下里说,中堂大人在户部都拍桌子骂娘了,可临了还是被户部推了个一干二净,让李鸿章找各省督抚要钱去。
“这一说到钱,北洋就成了中堂大人自己的了。”盛宣怀也是一脸的无奈和沮丧,却也是半分办法没有。
就这么一直到今天,才从宫里传来消息,太后和皇上召李鸿章进宫奏对,商议和洋人合办银行的事情。
林启兆对合办银行的事情原本就有自己的想法,并不像李鸿章看得那么重,他之所以认为合办银行的事情不可能成功,主要还是因为自己是留过洋回来的,看过了外面那片日新月异的世界,再目睹着举国上下一片昏昏然的情状,心里面对大清的洋务不免充满了失望。
看得开了,反倒没有了那份患得患失的心情,整日里在京城里面闲逛游玩,毕竟是第一次到京城里面来,心中多少还是有着说不出的好奇。
这日晚间,左右也是无事,林启兆独自一人离开贤良寺,来到京城的街道上闲逛起来。
深秋的京城,在瑟瑟的秋风中随处可见拎着鸟笼的旗人,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流连在茶馆酒肆间。
满大街都是糖葫芦、炸糕的叫卖声,在来往行人穿梭中好不热闹。
林启兆原本是想到琉璃厂那边去看看,找寻点孤本、字画什么的回去拿给老爷子。可走着走着,抬头看到一家布庄,忽然间想到了老爷子曾经多次提到的,想购买洋人的织布机器开办织布工厂的事情。
目前,市面上洋人的机制纱布所占份额已经快接近7成,江南原本手工纺织的土布在洋布冲击下,由于产量低,售价高,质量也比不上洋布,已经渐渐失去了竞争力。林家其实早有购买洋人的纺织机器,开办纺织工厂的想法,只是迫于所谓“十年专利”,一时之间无法着手实施。
“十年专利”指的是光绪初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业――上海织布局,并以保护专利的理由,在光绪八年经由李鸿章向朝廷奏准,明令规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想要新办织布业的话,十年之内只能以入股的形式和上海织布局合办,绝不允许私人开办。
眼下,十年之期已经快要到了。在上海,不仅林家,也很有些人在盯着机器织布这块肥肉。这次林老爷子同意唐廷枢之请,让林启兆出面帮助李鸿章主持银行的事务,多少也有着放一些手面在这里,为将来林家进入机器织布业打点基础的心思。
此刻看到布庄的幌子,林启兆心里也不觉微微一动,想看看京城里面布匹的销售情况,便信步走了进去。
大约是天色已晚的缘故,布庄已经准备打烊了,店里面并没有多少顾客,只有两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和掌柜攀谈着,一个仆人侍立在一旁。
林启兆也不在意,只是随意打量着柜台后面码放的布匹,看了一会儿,又叫过柜台里的伙计,详细询问起洋布和土布之间的优劣以及销售情况。
那伙计倒也口齿伶俐,三言两语便将这洋布和土布的优劣说的一清二楚。原因无他,第一洋布是用机器织出来的,产量大所以价格就便宜,第二洋布比土布耐用,颜色比土布多不说,色彩鲜艳还不掉色。现在京城里的官绅百姓,大多是购买洋布,而土布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来买了。言罢,还竭力向林启兆推荐几种刚刚到货的洋布。
这些道理对来自上海的林启兆来说,并不算什么特别的,他感到微微有些意外的,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洋布在京城就已经占据了市场,可想而知,照此发展下去,要不了多久大清的土布将会被挤压的无立锥之地。
看来,老爷子认为的机器织布势在必行的事情,确实是有很大道理的。再不着手做这件事情,将来市场都被洋人的洋布占据了,再想实施就困难重重了。
林启兆正低头沉思,那边两位年轻书生似乎也被刚刚伙计的那番话吸引了,其中看起来年少的那位走过来,颇为好奇的问道,“既然机器织布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大清的土布还是用手工纺织呢?”
那个伙计张了张嘴却是回答不出来了,这其中的道理又哪里是他一个打杂的伙计知道的。
林启兆闻言,抬起头看了那位年少书生一眼,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公子有所不知,我大清在上海有一家官商督办的上海织布局,所以朝廷有保护专利的规定,自光绪八年起,十年内不准私人开办机器织布业。”
“保护专利?”那位年少书生满脸都是惊诧之色,愣了一下,神情变得阴沉下来,嘴里吐出了两个字;“荒唐!”
林启兆顿时一愣,看这位年少书生年纪不过二十岁上下,说话却是如此的这般坦率和无所顾忌,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好感。于是好意提醒道,“朝廷的国策自然有朝廷的道理,还是需慎言,不要被旁人听了去,惹出些是非出来。”
那位年少书生却毫不在意的一笑说道,“岂不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便是说说又有何妨?”
说罢,很是认真的看了林启兆几眼,微一拱手道,“听这位兄台方才一席话,对我大清的工商业颇有研究,常言道,相识不如偶遇,小弟有一个不情之请,想邀兄台寻一个清静的去处,聆听兄台的高论,不知道兄台是否有意把酒夜话一番?”
林启兆本来也是无聊之极一个人出来闲逛,刚刚听这位年少书生的话似乎颇有见识,便很爽快的回答道,“那就却之不恭了。在下林启兆,字子华,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在下楚越,字更生,这位是我的好友杜怀川。”那位年少书生微笑着拉过身旁那位稍许年长的书生说道。
更生,不过是“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意思罢了,只是把自己前世的名字带了出来,也是心中那一点点的怀念,一点点的不甘心而已。
……
今天中午把欠大家的一章补回来,晚上还有一更。
请大家多多投票收藏,今天面条在榜上看了一下,局面不乐观啊,下周面条准备坚决冲榜了,大家多支持一下,面条努力更新,更新是王道,以王道求推荐收藏。
——
第二十三章 十年之期()
他正是光绪。穿越这么久了,一直都想出宫来看看这晚清的北京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今天终于找到个空,带着太监小德子偷偷的溜出宫来,顺便还把杜怀川也叫到了一起。
一番寒暄介绍后,三人就近寻了一家名叫太白居的酒楼,在较为清静的靠窗处安坐下来,光绪微微额首,示意太监小德子去安排酒食。
林启兆暗自打量着这位名叫楚越的年轻书生,见他的穿着并不显得特别名贵奢华,举止间却隐然有一种雍容镇定的气度,而刚刚随侍的仆人分明是一个太监,心里不由得猜测这位楚越多半是某个皇亲贵胄的子弟,只是他对京城里面的情形并不熟悉,一时之间也看不透楚越的身份。
“刚刚听子华兄说话,似乎不是京城人氏,莫不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光绪平静的望着林启兆说道,对林启兆神情间些许的猜疑并不以为然。
他今日出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不过是到处转转,亲眼看看这北京城的世态百像。也就是传说中的微服私访哈。刚刚也是见林启兆对这时期的工商业很有见地,便一时兴起想和林启兆好好聊聊。
他知道自己前世也不过就是看了点晚清的历史,又不是神仙,哪能对这时代的种种都了解的清楚透彻,能够从侧面多听听一些见解和观点,未尝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
“在下祖籍是苏州人氏,前些年在西洋英吉利国学习经商之道,回来后一直在上海帮助家父打理林家的生意,这次是跟随李鸿章李中堂到京城来的。”林启兆犹豫着,因为不清楚眼前这位楚越的真实身份,不知道是不是该提及跟随李中堂到京城的事情,只是他的性格向来不太喜欢伪饰,刚刚见楚越也是一个直率的人,便坦言相告。
光绪不由得一愣,此时才恍然记起今日下午在宁寿宫里面,李鸿章在谈及和洋人合办银行的事情时,曾提起过准备让一个叫林启兆的人来出面主持将来银行的具体事务。只是当时慈禧也在,碍于情形自己不方便细问。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到这位,被李鸿章誉为精通洋务,尤善经营之道的青年才俊,倒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想到此,光绪不觉神情一振,用几许欣喜的目光打量着林启兆说道,“方才听子华兄提到朝廷的十年专利一说,更生对此有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想向子华兄请教一下。”
林启兆微一沉吟,便将设立十年专利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的给光绪说了一遍。
原来当初李鸿章等人提出设立十年专利,不仅是看到了垄断经营后丰厚的利益,其实也是担心机器纺织技术流入民间,商贾富农们纷纷仿效从中获取利益,朝廷没有相应的法律和规章进行制约不说,同时也会造成原本的手工纺织者失去生计,大量沦为流民,给朝廷带来极大的隐患。倘若更进一步,将来有人以此为端,再私人购买机器制造枪炮,国家就更加不好控制了。
光绪专注的听着,眉头却深深的皱了起来。
前世没少听到保护专利,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却是这样的意思。不让民间购买机器开办工厂,却任由洋人的产品占据中国的市场,长此以往,对原本就才刚刚起步的商品经济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这样的见识也未免太过牵强和浅薄了。不发展工商业,国家的税收来自何处?朝廷失去了财赋收入,又如何谈得上富国强兵?
以前读历史看到李鸿章等人致力推行洋务运动,一直没有这么弄明白,以当时中国的物力和财力,搞了二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为何最后反倒落在了日本后面。原来这中间还有这样的曲折。李鸿章,李中堂,大清洋务第一人,终究,也只是朝廷的中堂大人啊!
光绪在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连李鸿章的见识都是如此,这大清的自强之路又将何其艰难啊!
说话间,跑堂的伙计已经把酒菜陆续的端上了桌,光绪却是有些发愣的一动也不动,良久,忽然抬头问道,“子华兄是留过洋的,不知道对这十年专利以为如何啊?”
“我在西方也曾经留意过,洋人的织布机器已经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谁都可以购买使用,即便是洋人,也没有只允许独家购买使用的规定。况且正如更生刚刚在布庄里看到的一样,洋布已经逐渐取代了土布占据了市场,倘若就此持续下去,曾经以“衣被天下”闻名的江南布业,势必会被洋人的机制纱布彻底冲垮,无论对朝廷还是百姓,都是不足取的。所以子华以为十年专利于国于民都没有什么益处。”林启兆不加思索的侃侃而道。
这样的话在他心里已经埋藏很久了,内心里面对十年专利带来的后果也是忧心忡忡。这次随李鸿章进京,也很想有机会向这位中堂大人进言。
光绪点了点头,他心里非常清楚,林启兆能够看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其中的道理放在前世那是再浅显不过的,可是在这个时代里面,却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得明白的。即便此时面前的这位留过洋的林启兆,也只是就事论事,没有看到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不会想到这种束缚手足的政策不仅是对经济的破坏,更加会对这个国家带来何种深重的灾难。
想到此,光绪又转过头看了身边的杜怀川一眼问道,“远华兄,不知你有何高见啊?”
杜怀川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虽然他并不知道李鸿章已经向皇上和太后建议,由林启兆出面来住持合办银行的事情。但是他久在江南,对林家的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