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危大秦-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胺娌慷樱缶诨ぃ说酱蠛又螅芯剂⒖潭珊印�
扶苏这边在亲卫和其他残兵的保护下,向西山行去,前面也出现了万马奔驰的情景,扶苏知道这是王贲知道自己和王离被章邯大军围住之后,顾不得埋伏,情势紧急,前来救援,破军阵型,王贲知道这支骑兵的威力。
于是还未到达战场,便看到被众人围护着向西山跑来的扶苏,其他士卒不知道扶苏设有伏兵,但是扶苏的亲卫知道。
王贲赶紧向扶苏这边跑来,“公子受伤了?”王贲看到被亲卫搀扶的扶苏,着急的问道。
“并未受伤,作战太久,有些脱力,老将军勿要担心。”扶苏看到王贲担心与着急,便解释道。
“章邯大军是否追来,我带人去断后,定让他们有来无回。”王贲说着就要带骑兵去冲击章邯军阵。
扶苏赶紧制止住,“老将军勿急,蒙恬带人在跟章邯作战,想必章邯不是长城军的对手。”
“什么?蒙恬?长城军?蒙恬怎么可能调动长城军来救援?他哪来的虎符与诏令。”王贲一脸的不解,为秦征战一生,他自然知道秦军的规定,守法的秦军尤其是精锐关东军团,没有虎符,休想调动五十人以上的部队。
扶苏显然也不知道究竟怎么回事,摇了摇头,未作答,那我们在此地修整,派人前去刺探战场情势。
蒙恬军死咬着章邯前军,王离率兵前去增援,此时章邯中军已经渡河过半,蒙恬下令前军发动迅猛攻势,后面跟上的长戟兵与弩兵,随之参加战斗,章邯前军军心动摇,一经蒙恬后部增军,便开始出现溃败之势,蒙恬亲率中军从左侧切入章邯左军。
王离赶来之后,从右侧跟蒙恬形成钳制之势,然后蒙恬令后军也投入战斗,向中间穿插攻击,彻底把章邯留下断后的前军和左军,分割在几个战场之内,章邯军形势十分危急,经过两次战斗,兵力已经损失近半,所幸中军退回河对岸。
剩下部队能退回的开始向黄河退去,被围起来的,眼看退去无望,在蒙恬军的大势进攻之下,死伤无数,余人被俘。
蒙恬命人打扫战场,自己则带着大军向扶苏走的方向追去,如今章邯已经退过黄河,自己部队长途跋涉,急速行军,已经很是疲乏,否则采取迂回之势,绕到章邯军背后,切断其退路,前后夹击之下,必然可以重创章邯军。
蒙恬没有采取此战术也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己方士卒体力经几日急行军已经疲惫,如过章邯军看到自己只剩死路一条,必然会拼死而战,到时自己也会受到重创。
另一个原因则是自己弟弟蒙毅在把虎符和诏令交给自己时说:“此战必要让章邯保持兵力,如今各地造反,咸阳无兵力可用,到时候必然会抽调章邯的部队,回防咸阳,如果我们这里把章邯全歼了,可能我们还未从上郡到关中,造反之人已经攻破函谷关,拿下咸阳了。”
蒙恬深以为是,如今等到章邯被抽调之后,等到他被起义军缠住,自己则可以率大军南下,胡亥、赵高那什么阻挡。
“公子,章邯前军阻挡我军多时,令其中军退回河对岸,脱离不利地势,我军追之不及,令其退回。”蒙恬见到扶苏之后,便说道。
扶苏知道章邯统率能力,如今蒙恬长途奔袭,士卒疲累,想全部留住章邯军有些困难,点了点头,问道:“将军怎么会率军来救援,怎么调动的军队?”
蒙恬一笑,“公子有所不知,我弟蒙毅在被我派出去的人拦住之后,便沿小路进上郡,然后拿着我开具的符令从上郡直奔长城脚下,始皇帝当时重病时,令其去祈祷,为防不测,将长城军团的虎符与诏令秘密交给蒙毅,如此我才调动了长城军。”
王贲赶忙问道:“先皇为何会交给蒙毅虎符与诏令,是不是先帝是真的要立扶苏公子,而胡亥是谋逆。”
蒙恬此时双眼冰冷,望着咸阳方向,他痛恨胡亥、赵高、李斯对始皇帝的不忠,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先皇本担心自己有何不测,六国余孽会有动作,危胁到公子即位,便行此举。”
“果然是赵高、李斯两个贼人谋逆,可恨,老夫必杀之以报先皇。”王贲咬牙切齿的说道。
扶苏早就知道如此,没有过分惊讶,便问蒙恬:“不是匈奴人有异动么,为何会抽调如此多兵力过来,那边境岂不是空虚?”
蒙恬说到:“据斥候汇报,匈奴人似不欲对我们用兵,倒是匈奴与东胡两族如今似有不和。”
“这可真是好消息,这样我们就有了喘息之机,可以谋划攻克咸阳之事了,蒙毅怎么没有跟你回来?”扶苏听到蒙恬说的,也松了一口气,两线作战,显然对自己十分不利。
“蒙毅如今我令他防御北方胡人,以他的能力,我才能放心的南下救援公子。”蒙恬笑着答道。
“好,我们班师回上郡,统计伤亡,修整之后,谋划一下如何对咸阳用兵。”扶苏下达命令之后,大军开始向上郡开拔。
第36章 咸阳危急()
真的是十分感谢碳墨、老sai的打赏,本来吃完晚饭出去逛了下超市要回去的,但是十分感谢,我又跑回实验室打开电脑码了一章。抱拳了
————————————
陈胜、吴广所率起义军,沿途得到众多百姓的响应,声势愈发浩大。起义军首先攻克大泽乡,在蓟县反应过来之前,有占领了蓟县。
陈胜、吴广率起义军主力向西继续推进。一路攻城拔寨,迅速占领铚、酇、谯、柘(zhè),然后两人集中兵力攻打陈县。陈县初属豫州颍川郡,后属陈郡,这时的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战场七百乘,骑兵近千人,步卒数万人令人不容小觑的规模。
陈县是春秋时期的陈国,被楚国灭之后灭了之后,楚国曾在此定都,所以此城人口众多,城墙也颇为坚固,陈胜、吴广率军到此,围城三天,向城内射入号召民众反秦的帛书,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与城内守军巷战,内外夹击之下,纵然城高水深的城邑,也被起义军顺利攻克。
今日入驻陈县城后,陈胜第一件事就是众目睽睽之下,杀死守丞。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逃过一劫。陈胜令大军驻扎城外修整,一部分士卒防御陈县。
陈胜攻打陈县成功之后,从西边来了两个人来投奔,一路风尘,头发略有散乱。
“请去通报你家将军,就说魏国张耳、陈馀前来投奔。”两人中那名叫张耳的人找出来,跟守卫士兵说道。
士兵不敢怠慢,赶紧跑到府内告知陈胜,陈胜、吴广素知张耳、陈馀的名士之名,张耳年少时,曾为魏国公子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陈馀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有位很有钱的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他,就是看重陈馀的才能,知道他非池中之物。
张耳年长陈馀颇多,陈馀待张耳如父亲一般,两人谈论天文地理、天下江山的割据分布。张耳之“贤”以及陈馀“非庸人也”。两人见解都让两人有种相见恨晚之感,于是他们忘年羁旅,“相与为刎颈交”。
秦国灭魏国数年后,秦始皇听说张耳和他的朋友陈馀是魏国名士,悬赏千金捉拿张耳,五百金捉拿陈馀。于是张耳、陈馀更名改姓逃亡到了陈县。
陈胜、吴广早就听闻过张耳、陈馀的贤名,知道两人是有本事的人,如今自己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没有真正的读书人来辅佐自己,现在这二人率先来投奔,让陈胜大喜,忙不迭出来迎接二人。
张耳、陈馀看到陈胜亲自出门迎接,两人对视一眼,同时会意,觉得此次投奔的选择很正确。
“早已听闻两位先生的贤明,涉得先生相助,何愁暴秦不灭。”说着上前拉住两人的手臂,就要向府内走去。
“将军过谦,天下人苦秦久矣,将军揭竿而起,率先攻秦,敢问天下谁人有这胆略勇气,将军之勇令我二人颇为敬佩,于是特来相助将军起事,略尽绵薄之力。”张耳谦逊的说道。
陈胜、吴广同张耳、陈馀讨论了天下形势与接下来的军事行动,陈胜深深佩服二人战略眼光,颇为器重。
陈胜下令召集掌管教化的三老和地方豪杰都来开会议事。三老很担心陈胜杀心太重,会把他们都杀掉,倒是吴广早已跟陈胜说过要安抚好三老,这样才能得到陈县的民心。
看着在上面的陈胜,底下众人端起酒爵,“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此等功劳我等认为当立为王。”
“我等认为将军当立为王。”台下众人大声喊道。
这时张耳看了一眼身边的陈馀,见他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将军,如今起义军虽然浩大,声势凶猛,进攻颇为顺利,是因为暴秦还没反应过来,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召集军队来进攻我等,我们必然不如此时进军顺利。所以此时将军宜立旧六国后人为王,这样可以缓解到时暴秦兵锋压力。”
陈馀也说道:“不错,将军此时不宜自立为王,不然暴秦必然集中兵力剿灭我等,到时我军面临的压力必然空前巨大,为别人做了嫁衣。”
陈胜此时有些不喜,看了一眼吴广,吴广感觉张耳、陈馀二人说的有些道理,但是他小农思想让他对于王位这种东西抗拒不了,于是说道:
“将军何必害怕秦军,如今天下云集而影从,相与伐秦,秦兵虽众多,但是也架不住如此多的起义军,我认为此时将军当称王,为天下人树立起起义大旗,让天下有才能之人前来投靠。”
陈胜大喜,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两位先生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正如吴将军所说,只有我自立为王,天下有才能之士为了官爵名利才会来投奔,这样我们起义队伍才能愈发庞大,区区秦军,岂是天下义军的对手。”
不听张耳、陈馀再劝,陈胜执意自立为陈王。
确如吴广所说,起义军建国定都与陈县,号召力大增,各县民众纷纷起义杀死官吏,前来加入陈胜的起义大军,看着前来投靠自己的起义军,“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令陈胜盛怒的是,自己麾下最勇猛的征南将军葛婴,南征九江,攻克东城,在城内寻得楚国后裔襄疆。
葛婴为求得正统,得到楚人的拥护,便拥襄疆为楚王。但随后便传来陈胜称王的消息,葛婴心中慌乱无比,没想到陈胜会自立为陈王,心中大骂陈胜愚蠢,但是又无奈,跟麾下士卒说
“一臣不能事二主,陈王在陈县建国,我等是陈王麾下,立刻杀掉襄疆。”
葛婴担心陈胜误解自己,于是立刻返回陈县拜见陈胜,去解释这件事情,令葛婴想不到的是,看着起义军队伍愈发庞大的陈胜,内心已经非常膨胀,盛怒之下,直接杀了葛婴。
如今的起义军规模宏大,陈胜决定于吴广分兵,令假王吴广率西征大军,带着田臧、李归部众,向西攻克荥阳。
荥阳乃是中原战略要地,一旦攻下荥阳,则巩县成皋之道便被截断,然后向北可以断太行之道,令上党之师无法增援,荥阳失守,则秦占旧韩之地,被分为三部分,断而为三,无法连为一体,便可以逐个击破。
这个策略正是当年范雎向秦昭襄王提议攻克咸阳,逐渐蚕食韩国的战略。
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接咸阳,地势险要,一旦攻克之后,就如一把利剑悬挂在咸阳上空,时刻可以落下覆灭秦朝。
既然是战略要地,秦自然也倍加重视,秦始皇当时命李斯的儿子李由人三川郡郡守,李由颇具才能,荥阳正是三川郡的郡治,李由携重兵防守在此,吴广率军几度迅猛攻城,都不能攻下。
无奈之下,吴广退兵入坚城屯兵,令邓说率军攻克郏县(jiá),伍徐率军攻克了许昌,吴广则在坚城屯守,待时而动。
吴广进军受阻,但是周文军却进军及其顺利,周文曾为春申君黄歇和大将军项燕手下将士,颇懂兵法,看到吴广进攻咸阳受阻,并未合兵增援一同攻克咸阳,而是率军径直向西疾行,沿途吸收起义民众,编制进军中,到达函谷关时,军队规模已经达到步卒二十万,车乘千余的庞大军队。
周文率军猛攻函谷关,秦军没想到敌军竟然越过荥阳,如此快速到达函谷关,守兵稀少,抵抗不住大军的进攻,函谷关迅速失守,周文继续向西挺进,过潼关,与在陈县分兵进攻南阳。武关的大军合兵一处,兵锋直指咸阳。
咸阳听闻函谷关失守,起义大军兵锋大盛,直逼都城,朝野上下大惊。
第37章 急召章邯()
以往胡亥最不愿听见“反贼”二字,大怒,“你们这群人,整天呼喊着反贼、盗多,胁迫朕,不让朕修建阿房宫,你们这是大逆不道,这是有辱先皇。”
叔孙通见皇帝懂了大怒,欲杀博士泄怒,急忙站起来说:“这些人都是满口胡话,如今天下归为一统,民间所有的兵器都已收缴,陛下圣明,又有先帝留下完备的法令,各官吏都感恩于陛下,效忠于职守。”
叔孙通看到胡亥面色露出笑容,继续说道:“如今这种情况下,哪里还有什么人敢‘造反’呢!每天跪拜陛下还来不及,那些人不过是一群偷鸡摸狗的盗贼,不值一提!各地的郡守郡尉们很快就可以把他们逮捕问罪了,陛下实在不放心可以调遣章邯前来平定这些盗贼。”
胡亥大悦,让一众博士滚出大殿后,大赏叔孙通。令郎中令赵高处理起义军之事。
叔孙通出了宫门,回到住所后就卷起行李逃走了。
秦朝官吏如今听闻函谷关已破,起义军就要攻打咸阳,再也坐不住了,一众大臣和博士齐上殿,跪在殿前,大声呼喊着“愿陛下急发兵击破反贼”。
如今起义军距离咸阳只有百里,胡亥再也坐不住了,即便他想糊弄着过日子,现在也不行了。于是急忙召赵高商议,赵高说:“现在急命章邯回防咸阳,如今章邯手中兵卒甚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