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也就是他们欺负孙永勤部没有炮兵或者说没有射程足够的山炮,若是赵二狗炮兵营的那两台射程高达9000米的博福斯山炮在这儿,一定会教教这个将炮兵阵地部署在距离前线不过2500米的日军炮兵们怎么做人。
负责进攻的这支步兵中队依旧万古不变的采取一个步兵小队正面进攻,两个步兵小队绕行侧翼牵制并寻找敌军破绽的日军步兵进攻老战术。
和日军两年中也打过大大小小不下十次仗的义勇军们也很清楚,这是日军的佯攻,一旦暴露出火力点,他们的掷弹筒和正在抵近的步兵炮就会对火力点重点打击,然后再采取用重火力压制防御步兵掩护己方步兵冲锋攻占阵地。
虽然套路很简单,但却很实用,尤其是对于缺乏重火力的中国军队,往往会束手无策。最终只能无奈的选择冒着敌人的优势火力和其对射,结果自然是死伤惨重。
果然,在日军步兵小队以散兵线前进到距离山腰阵地200米左右时,随着主峰上的一阵号角声响,义勇军部署在阵地上的轻重机枪开始发言,日军在连续被扫倒几人后都娴熟的匍匐在地,没过一分钟,位于他们之后200多米躲在山坳等天然掩体后的数具日军掷弹筒开始疯狂发射,向刚才开火的几个火力点狂轰乱炸,几门已经抵达距离前线不过800米的步兵炮也猛烈开炮,一副不把暴露出来的中国反抗军火力点不摧毁不罢休的架势。
不管是不是真的摧毁了,在己方炮兵一开炮,山腰阵地上的中国反抗军火力点一哑火,日军步兵小队侧后方布置的高达4挺92重机枪也开始开火,对义勇军防御阵地展开火力压制。
要知道,日军一个步兵大队也不过两个机枪小队总共配置了8挺重机枪,为了这次进攻,这个负责主攻的步兵大队直接将一半的重火力都拿了出来。加上这个步兵中队就拥有的6挺轻机枪,十挺轻重机枪猛烈开火的火力打得义勇军阵地上泥土飞溅,加上还在不停响起的炮击,阵地上近300义勇军战士竟然一时间被打得头都抬不起来,就更别说开枪反击了。
观察到这种情况,方才匍匐在地躲避子弹的日军在一名拔出佩刀日军少尉的高声呼喊下,跳起来高喊着“板载”发起了冲锋。
日军的冲锋能力真不是盖的,短短十秒,他们竟然就前进了大约四五十米,而后方做为预备队的一个日军步兵中队也开始蠢蠢欲动,又有两个小队足足一百多名日军向这边逼来。
显然,这已经是变佯攻为真攻了,日军竟然打着一战而破的打算。从望远镜中看着这一切的刘浪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讥诮。第四师团把自己也太当回事了,真以为日本陆军就是天下第一了?
“刘团长,是不是命令战壕里的兄弟反击一下,要不然那一队小鬼子就冲上去了。”孙永勤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脸色有些焦急的看向刘浪。
在战前,接过孙永勤指挥权的刘浪就已经下令,一号二号前沿阵地的指挥权由他全权指挥,任何人不得随意开火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不急,一个小队的小鬼子太少了,不够,再等等。”看着望远镜视野里正在逐渐加速的那两个步兵小队的刘浪摇摇头道。
“可是。。。。。。”孙永勤想再说话,却见刘浪没有继续向他解释的意思,只能跺跺脚无奈的再度拿起手里的望远镜看向远方的战场。
若不是刘浪两年前那两仗在孙永勤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孙永勤这会儿无论如何也要大声争辩两句的。但刘团座那两仗实在是太神了,神的让孙永勤都毫不犹豫的将指挥权进行了移交。
面对日军如此攻势,义勇军最高指挥官都如此焦虑,更别说还在战壕里的战士们了。
这时候,或许是因为日军的距离越来越近的缘故,日军步兵炮已经停火,掷弹筒也逐渐消停了,只有日军的轻重机枪还在火力压制。
负责驻守一号阵地的义勇军一团三营营长趴在用原木加固过用黄土伪装过的掩体里眼睁睁地看着那一小队日军逐渐接近阵地,早已是心急如焚。
做为前线指挥官,他很清楚如果被一小队五十多日军攻进了战壕是什么后果。那会导致侧面两个牵制己方火力的两个步兵小队也开始冲锋,而等到后面正在跟进的一百多日军攻入阵地,最终就是他手下这200多号弟兄想撤都撤不走了,那简直比溃败还要可怕的多。
那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而那队日军已经距离阵地不过四五十米了,战壕里的士兵甚至已经看到日军张口大呼“板载”时候露出的黄色大板牙。
“命令一号阵地正面还击,除重机枪外,所有轻机枪可以开火,注意小鬼子的掷弹筒,手榴弹给我狠狠的砸。”刘浪的军令在此时也适时地的下达。
由于没有像独立团那样建立专业的通信部队,但在刘浪的提议下,孙永勤部巧妙的利用小号声音的长短建立了自己略显简陋而独特的消息传递。
虽然传递的声音不过数百米,但这对于这种级别的战场来说,足够了。
收到指挥部反击信号的营长一声怒吼:“丢手榴弹,轻机枪开火,把小鬼子给老子揍回去。”
由于没有足够的炮,加上炮弹实在是难以运输,手榴弹是这两年独立团援助孙永勤部最多的“重武器”。不过限于条件,运来的不是成品,大多是火药,而长木柄和铸铁弹壳就得孙永勤他们想办法自己生产了,而如何制作,刘浪则是专门派了两名技术员远赴热河指导他们生产了半年。
可以说,论武器数量,孙永勤部现在最多的不是刘浪留给他们的上百万发子弹,而是连续不断生产了两年的手榴弹。虽然土制炼铁的工艺粗糙,但却意外的造成了碎片率极高,同时刘浪提供的火药质量不错,这农民军做的土制长柄手榴弹威力反而很足,比国军拿的国内正规军工厂制作的手榴弹一点儿不差。
而此时日军已经进入了阵地前40米的区域。
只能说刘浪选择反击的军令实在是太恰到好处了,这个区域,正是居高临下丢手榴弹最好的距离,而日军的手雷如果是在平原上的话,或许还能扔出30多米,可在这个位置你让他从下往上,他们无论是丢不出这么远的,哪怕坡度并不是很陡峭。
正面阵地上一百多号士兵看都不看已经进入最后冲锋开始发力狂奔的日军,卖力的将自己身边早已摆好的手榴弹一口气扔出去三四枚。
这可是近五百发手榴弹,几乎相当于五百发迫击炮弹。
宽不过300多米的正面防线,几乎是前后左右每隔四五米,就有一颗手榴弹在爆炸,已经开始打着一战而成的日军的这个小队近60人算是倒了霉了。
第865章 热河黄昏(3)()
? 一号阵地上的轻机枪总共有四挺,这已经是义勇军可以拿出来的不多的家底了。
虽然有刘浪的帮助,以及第八师团辎重仓库的丰厚缴获,但轻机枪和重机枪这种压制性武器义勇军们也没多少。而想从日军手上缴获更是极难。几次依靠着埋伏袭击全歼了热河驻军的几个运输队,顽强的小鬼子在被全灭之前也用手雷炸毁了机枪,物资缴获不少但机枪这种武器却是获得极少,到现在一个营能拥有四挺轻机枪加上一挺重机枪,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手榴弹不断爆炸的同时,阵阵硝烟将一号阵地上笼罩的严严实实的,四挺轻机枪也从防炮洞中拿出来朝日军猛烈射击。
突然被丢出来的海量手榴弹不断爆炸炸蒙圈的日军小队本来就已经被炸得不知东南西北,再被四挺轻机枪和一百多号士兵拿着步枪一阵乱射,直接被打趴了。
不过这趴下的小鬼子,至少有三十多个,是永远也别想起来了。他们不是被四处飞溅的手榴弹弹片给炸死,就是被四处横飞的子弹给打死。
手榴弹爆炸的硝烟阻挡了日军重机枪手的视线,其实也阻挡了山上阵地义勇军战士的视线,他们根本看不清小鬼子躲在哪儿,甚至,很多人压根儿就没抬头,就是将枪口往下方一摆,对准着规定好的区域扣动扳机。
是的,这就是在战前刘浪给他们制定的火力分配方式。
刘浪早就知道日军的火力肯定是优于义勇军的,在这种情况下抬头还要用瞄准的额方式对单个日军进行射击,被对方优势火力击中的几率很大。为了减少伤亡,刘浪一开始就制定了放日军进到可以丢手榴弹的区域再开火的策略。用手榴弹攻击日寇的同时还可以制造出的硝烟阻挡日军重机枪的视线,这时再对日寇实施射击。
而且射击也不是让每个人盲目射击,每个步兵班都有自己的射击区域,也就是所谓的面打击。每个步兵班就朝早已规定射击区域射击,不用冒着危险瞄准,只需要射出枪膛里的子弹即可。
正面阵地上一共有十个步兵班,每个班的射击面大概三十米左右,基本将战场所有角落都给涉及到。虽然因为紧张、恐惧等因素士兵们射击的可能并不是很准,有很多甚至还不知道将子弹打到那个旮旯里去了,但这种面打击绝对增加了日军中弹的几率。
这就像捕鱼,用鱼钩鱼饵钓鱼固然精准一钓就是一条,用网捕鱼虽然更多的是撞大运,但在鱼儿密集的时候,用网捕鱼要比钓鱼的效率可是要高的多,所以渔民才使用了用渔网捕鱼的主要劳动方式,而不是靠鱼钩和鱼饵。
刘团座这一招也是放弃了士兵们个人的战术素养而采用了团体协作的方式来实施“撞大运”打小鬼子。毕竟,这是一帮在日寇占领地的农民军,虽然有正规军做教官,但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训练,他们的训练多来自实战。战死、负伤的人员也不在少数,随着新兵的不断补充,战斗力也是参差不齐,在单兵素养上他们很难和独立团这种百战余生的职业军人相提并论,团体协作才是他们好的作战方式。
更何况,历史已经证明过。决定战争胜利的,靠的就是火力,增加让敌人中弹的概率。
是的,在曾经的时空中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粗略统计,平均要消耗2000到3000发子弹,才能击杀一名士兵。
当然了,这是指的全世界范围内,如果放小范围到中国。自1937至1946,中国全国各军各部队消耗步枪、手枪、冲锋枪、轻重机枪各类子弹约18。2亿颗。而日军在中国关内伤亡241万余人,其中死亡41万余人,这里暂且不说死的这41万多日寇是病死的,光看这个子弹和日寇伤亡人数的对比。想击伤一名日寇,中国军队得消耗600余发子弹,而想杀死一名日寇,消耗的弹药更是高达3700余发。
至于说传说中的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除了掰着指头能数得出的几个有限的超级射手,其他的,真的是只能在小说和电视剧里才能看到了。
刘浪就是让义勇军战士们,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朝预订区域射出枪膛里的子弹,用增大概率的方式杀伤日军,同时还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日军那四挺重机枪和六挺轻机枪绝对不是吃素的,日军单兵的变态准也不只是纸面上说说,在长城之战独立团也吃过这方面的大亏。不少新兵因为立功心切,稍稍露出工事的身躯多了一点就被日军抓住机会一枪致命。战后独立团统计,被日军一枪打中头部和胸部牺牲的士兵高达100余人,几乎占到战死士兵的十分之一。而那,还是在独立团拥有完善的工事和更优势的轻武器火力压制下造成的。
刘团座设计的战法很奏效。
雨点般的手榴弹抛下炸得日军狼奔豕突的时候,一阵有组织的乱枪少说打死了十来名日寇。
仅仅一个照面,一个正在勇猛冲锋妄想着一个冲锋就将他们眼中“孱弱”的中国农民军的阵地冲垮的日军小队就差点儿被打成了小分队。
“八嘎!”远方500米外拿着望远镜注视着战场的日军中队长气得差点儿没亲自拔出自己的指挥刀冲上战场。
一帮中国农民,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手榴弹?这恐怕是第四师团上上下下没有想到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热河驻军只是告诉他们这帮中国农民军的装备并不比中国的正规军差多少,有轻机枪有重机枪还有迫击炮,就是没说他们还有大量的手榴弹。
或许他们也不想被同僚讥讽他们对中国农民的封锁做得太差劲,让中国农民反抗军制造出大量手榴弹吧!虽然他们从在战场捡到的哑火的手榴弹简陋的弹壳和外形上已经判断出这手榴弹就是中国农民自制的。
但就是这一点儿不经意的“疏忽”,就导致了第一轮进攻的一个日军小队遭受重创。
本来只是佯攻,想找出中国人的火力点,然后一一拔除掉再行进攻,哪知中国人的火力点倒是被压制了,佯攻也变成了真攻,眼看真攻也快成功了,可他们竟然丢出了如此之多的手榴弹。
“轰轰”不断响起的爆炸声让在更远一点儿观战的日军大队长的一颗滚烫心差点儿掉到了冰窟窿里。
他的士兵,也只是每人携带了两颗手雷,哪像中国人这样,一丢就是几百颗的?难不成他们抢劫了一个兵工厂?
不用说,这佯攻变真攻算是成了一着臭棋,望远镜的视野中,硝烟逐渐散去的中国人阵地前到处都有帝国士兵在翻滚哀嚎,尚能趴着和中国人对射的帝国士兵数目简直令人不忍直视。
“该死的第一旅团那帮蠢货们。”日军大队长咬牙切齿的怒骂道。
不愧是当大队长的家伙,脑瓜儿明显要比他的中队长灵活的多,立刻把原因找到了第一旅团那帮帝国陆军同僚们身上。
什么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就是。
如果不是那帮蠢货们疏忽了没说这个情报,他又怎么会下达冲锋的命令?就算冲锋了,知晓这个情报的帝国勇士们也会对敌人会有如此多的手榴弹有防备的吧!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一个小队直接成了一个小分队。
虽然小队成了小分队,但那个还在辛苦和中国人拼命的小分队也不能不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