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

第166部分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66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烨回答:“这个嘛,我有一个计划,是关于东江镇的。据说,东江镇以毛文龙后人和旧部为主,都是辽东人,和登州的叛军一脉相承,现在登州兵乱持续将近两年,东江镇也乱成了一锅粥,朝廷派去的总兵黄龙已经被岛上乱兵所杀,东江各岛驻守副将各怀心思,有人放出风声,说是要渡海从登州进入山东,与叛军同流合污”

    孙元化问:“可是这与我们何干?而且东江镇天气寒冷,地力贫瘠,能种人参,但种不了粮食,粮饷全靠登莱拨付,又哪来的底气进攻登州,断自己后路。”他曾经做过登莱巡抚,对这个自然有发言权。

    刘烨笑了笑:“东江镇诸将会不会齐心,会不会发兵登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个可能性,对于朝廷而言,就是一个不得不防的威胁——他们就是替咱们背锅的。孙先生,我问你,山东一带,可有像样的水师防范东江镇来袭?”

    孙元化摇摇头:“除了登州水城驻扎了一支水师,整个山东甚至北直隶都没有像样的水师,可惜登州主城陷落,这支水师也落入了叛军手里。东江镇的水师倒是颇有实力”说到这里,他忽然醒悟过来,“将军是想借助东江镇水师的威胁,来获得驻军登州的机会?”

    “没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就算登州的叛军被平定,登州水师肯定也保不住。到时候,新任登莱巡抚上个奏折,就说如东江镇叛乱,发兵来攻,登州无水师抵挡,请求新建水师或者抽调别地水师常驻,而我愿意帮助拨付水师为朝廷驻守登州,粮饷可以先欠着,你们说朝廷会不会答应?”

    严光赞道:“此计甚妙。不过将军刚才说过,此去山东参与平叛也是以东江镇的威胁为理由,驻军再用同样的借口,会不会让人起疑?”

    刘烨嗤之以鼻:“有这么好的背锅侠,不用白不用。谁敢质疑,让他去平叛啊,让他去阻挡东江镇水师啊!”

    严光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军,属下还有一计。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登州来个围三阙一,放叛军残部出海,北归东江镇,让东江更乱,彻底脱离朝廷掌控,这样才能凸显登州驻扎水师的重要性,谁也不敢说三道四。这就叫养寇自重。”

    刘烨脱口而出:“不行。”历史上叛军确实是由登州水城出海的,不过不是逃回东江镇,而是投了鞑子,给皇太极带去了先进的红夷大炮和制作大炮的工匠,从此改变了明军与清军火器实力的对比,大大增强了清军攻坚的能力。不知道这些也罢了,既然知道,就不可能给皇太极这次开挂的机会。不仅不能放叛军出海,还要想法子把叛军的船连同红夷大炮炸沉,以绝后患。

    严光奇道:“为何不行?东江镇越乱,对咱们越有利啊!”

    刘烨不能说真实原因,只是含糊地说:“李九成、孔有德等叛军首领就是从东江镇跑出来的,素与岛上将领不合,到时不一定会回东江,投了鞑子也说不定”

    见他坚持,严光也就放弃了这个提议。

    刘烨转变了话题:“为了给琼州营出兵制造机会,慕巡抚会向朝廷上折子推荐调我带水师去平叛,林家小姐也会给父亲林巡按写信,让他向负责统领平叛大军的山东巡抚朱大典推荐,书信往来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可以趁这机会赶紧准备准备”

    梁小明问:“不就是带着船和兵去打仗吗?还准备啥?”

    “准备接纳难民啊!我可不会弄几千人过来就完事了,总得弄几万人,不早做准备,人来了住哪?怎么管理?如果让他们去垦荒,又要选在何处?”

    梁小明咋舌道:“老天啊,几万人?整个临高县的人口才有多少人,这不是一次性移民了几个临高县过来吗?”

    “而且都是青壮居多。”刘烨补充道,“兵荒马乱的,身体孱弱的早就撑不下去了,能活下来大多的大多是年轻力壮的小伙。”

    严光正色道:“既然如此,运送的船要备足,粮草也要准备妥当,要不然难民半路就被饿死,或者在船里太拥挤闷死,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

    孙元化补充道:“接纳难民的准备也要充分,这么多人不能住在县城中心,免得与本地百姓产生冲突,得在偏僻点的地方安置才行”

    刘烨当即拍板:“说得很对,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那么由严先生负责组织运送的船队,如果临高不够就去广东征调民船,我让慕巡抚给你开张手令。孙先生负责安排难民的安置,就在临高以南建个安置区,避免与本县居民混居。楼房来不及建了,就建一层的平房。”

    一直没有说话的石英说:“将军,是否在博辅上岸之后就进行甄选,把精壮的青年选入军中,为我们以后扩军做好准备?”

第358章 何不军屯?() 
刘烨正要回答石英的话,孙元化插嘴道:“扩军固然要紧,可是组织难民垦荒也是要紧事。否则凭空多出几万张嘴,就算我们包揽三县粮赋后存了一些粮食,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啊!”

    刘烨一听,也是啊,扩军是必须的,这也是移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可是首先得解决吃饭问题。以琼州营目前的存粮,养活两三千人的脱产军队毫无问题,可是这个数字扩充到上万,就有些扛不住了。那么组织难民垦荒,自给自足,才是良性循环的正确道路。

    正在犹豫先扩军还是先垦荒的时候,严光提议:“何不合二为一,开展军屯?”

    刘烨一愣:“军屯?”

    严光回答:“正是。把精壮年轻男子甄选之后编入琼州营,然后统一组织去垦荒种地,按连、营编制划分耕种区域,以耕代练,闲暇时也可进行基本的操练,等收粮后再入军营正式操练,屯田、练军两不误。”

    孙元化踌躇道:“可是朝廷的卫所屯田都已糜烂不堪,我们又把这一套捡起来,是不是自误前程?”

    严光反驳道:“朝廷的卫所之所以糜烂,盖因军官大肆侵占良田据为己有,军士沦为佃户,粮饷短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大量逃亡,才会酿成今日之困局。我等屯田只是权宜之计,等田亩开垦出来,所产粮食足以养活军士,便可回归军营,田亩便可交给他人佃种。何来自误前程一说?”

    刘烨插话道:“各抒己见,可不要产生争执。我倒觉得这个法子不错。虽然朝廷的卫所制度江河日下、名存实亡,但是我们的屯田和这个不一样,可以试一试。要不然我们辛辛苦苦招纳难民回来,全部去种地有些可惜,虽然田地和粮食是基础,但是军队才是琼州营的根本,说到底我们还是为了扩军,垦荒只是手段。严先生的这个法子,把垦荒和扩军合二为一,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些人在垦荒种地的同时,能够接受最基本的训练,拿起锄头就是农民,走进军营就是兵,温饱问题解决了,扩军的问题也解决了。”

    孙元化问:“既然如此,那便实施军屯。只不过,等到首批屯军入了军营,那么来年的地又让谁来种?仲达(严光的字)说交给他人佃种,可是琼州府又哪来这么多劳力?”琼州地广人稀,如果本地劳动力充足,也犯不着移民了。

    刘烨回答:“这个问题不大,等到第一批屯军成为脱产军人,自然有下一批来接盘。等我们通过谢巡按,哦,到时候估计是谢巡抚了,控制了登莱地区之后,山东境内的难民可以源源不断通过登州出海,运往临高。”

    祖辈都在临高,从未出过岛的李二狗忍不住好奇心,问道:“将军,山东那地方真有这么多人丁,运都运不完吗?难道无家可归的难民比整个琼州府人丁还要多?”

    作为山东人的梁小明、曾在山东做官的孙元化都笑了,刘烨也笑了:“李二狗,不瞒你说,虽然我不知道确切数目,但是兵变造成的难民比琼州府的全部人口都多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刘烨还知道,仅仅崇祯十一年清军绕道河北青口山和北京密云墙子岭入关,从通州、济南等地掳走的人口就将达到了40多万,其中山东占了大半,仅仅是这些被掳的人口,就超过了整个琼州府人口的好几倍。

    他对李二狗说:“正好要点你的名,有事要交代你做。佃田和催缴税粮的事一向是你做,这次军屯的事也由你来安排。甄选和编练士兵的事情交给汉生,你就专心负责安排屯田垦荒的地点和面积。”

    李二狗说:“将军交代的事,属下必当竭尽全力。只不过临高境内没有这么多可供开荒的地方了,必须向外扩张,可能会涉及邻近澄迈县和黎人聚居区澄迈官面上的事倒到好办,可是碰到生黎,可有些棘手,那些蛮子可不认官府”

    这几年来,琼州营迅速崛起,从知府衙门到各地州县都雌伏于琼州营的兵威之下,不敢有半点忤逆,但是和五指山深处的生黎却没有什么交集。

    琼州府的地形是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形状,中部最高的山脉就是五指山。适合耕种的土地集中在外围,大部分被汉人和熟黎占据,而以狩猎为主的生黎则聚集在五指山周围。如果要找可供屯田的荒地,势必要向五指山的方向扩张,与生黎打交道是无法避免的。

    刘烨问林三:“若是汉人垦荒种地,进入了生黎的范围,他们会怎么反应?”

    林三回答:“除了个别人数太少、实力太弱的寨子,多半会发起攻击——他们一般把这看做侵犯,在他们眼中,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从天上的云朵到地上的泥土都是他们的。”

    刘烨想了想,说道:“随着我们的扩张,掌控这些生黎聚居的区域是迟早的事情,整个琼州府我们都要捏在手里,何况是这些未曾开化的生黎。为了扫清屯田的障碍,林三,你带人把临高以南两百里的地方先扫荡一遍,把这些生黎的寨子都清理了。”将来山东的难民来到这里屯田,初来乍到,又不适应五指山附近山地和丘陵混杂的地形和亚热带的炎热气候,发生冲突时,未必干的过土生土长、熟悉地形和周围环境的生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口损失,事先清理出一个“无人区”是很有必要的。

    林三问:“将军,怎么个清理法?是驱逐还是直接杀了?”

    刘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问林三:“这些生黎是否好驯服,能不能充实军队?”

    林三摇摇头:“大多数生黎连汉话都不会说,连我们熟黎和他们沟通都很困难,别说汉人了。而且这些人基本不种田、全靠放狗(集中狩猎)为生,自由自在惯了,想要把他们困在军营里日复一日的操练,恐怕很难。”

第359章 编户齐民,一户一丁() 
听到这些生黎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刘烨狠心下来,挥挥手:“带上你的人,把他们赶走,不管是躲进深山老林,还是闯到其他州县,反正要把地方给我腾出来!”

    林三请示:“如果他们不肯离开呢?”

    刘烨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杀了!”

    林三略一犹豫,回答道:“遵命。”对于他来说,杀生黎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以前帮助官府镇压黎乱的时候,也没少杀。他也知道,生黎绝不会轻易离开自己时代居住的领地,那么除了杀戮,没有其它办法了。不过在这些生黎没有任何暴乱的情况下将其格杀,林三心中还是有些迟疑。

    梁小明听了有些于心不忍,这些生黎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啊。把这些生黎驱逐出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不服从就杀人,和美国西进运动屠杀印第安人何其相似?他想劝阻一下,可是一时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毕竟移民屯田是下阶段的头等大事,关系到琼州营人口基数的增加以及军队的扩充,以刘烨的性子,不会容许任何人和事来阻挡这件事的推进,没有足够说服他的理由,贸然阻止只会自讨没趣。

    这时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老爷,生黎也是爹娘生养的,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

    梁小明大吃一惊,这不是柳如的声音吗?她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场合?循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果然在人群中发现了柳如的身影。或许是感受到了他的目光,柳如朝他回望过来,报以一个俏皮的微笑。

    刘烨一愣,这是管事们在开会,怎么会有女人的声音。刘烨有点好奇,抬起头来发现是梁小明的老婆走了进来,笑了起来,打趣道:“柳如姑娘,我记得今日没有召集管事们来开会,你怎么不请自来啊?是不是明子带你来的?”

    柳如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点也不怯场,大大方方地说:“我今日听说老爷要商议大事,正好有空,就想着来见识见识,老爷和相公,还有其他的汉人老爷们是怎么商议大事的。我可是自己走大门进来的,没让相公带,也没人阻拦我。”她今日心血来潮,想要看看梁小明整日提及的军国大事是什么,就跟在李二狗等人的后面一块来了。原本这样的会议是不需要她参加的,可是门口的警卫队士兵都认得她是梁老爷的夫人,谁会吃饱了撑的和她较真,所以没人阻拦。

    刘烨闻言笑了笑:“呵呵,既然来了,还提了意见,就不妨说说你的看法,老爷我很民主的。”

    柳如收起了笑容,认真地说:“老爷,所有人现在都称呼你为将军,可是我是小女人,不懂这些,在我心里,你仍然是那个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老爷。当初你让我们做工,有白米饭吃,有盐巴吃,从此不再挨饿受冻,是我们的大恩人可是为什么,现在你这么狠心要杀死那些深山里的黎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

    刘烨咳嗽两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女人毕竟是女人,怎么懂得做大事不拘小节这个道理。他看向梁小明,递个眼色,示意对方赶紧把老婆领回去。

    梁小明有些窘迫地来拉柳如,“如儿,老爷这边在商议大事,不要捣乱,来,跟我回家”

    柳如甩开了梁小明的手,继续说:“老爷,我们当初也是这样过来的,既然你能接纳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这样一来,他们也不用死,老爷你也多了更多子民”

    刘烨一愣,他只想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