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刺杀事件的第三天,张溥主动上门,“屈尊”到军营拜访刘烨。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以张溥的名望,这种情况是从未有过的。
张溥出身贫寒,但年幼好学,有神童之称。于天启四年开始结社评论时政,博得名望,起初取名为应社,后来改为复社,成员最多时高达三千余人;天启六年参与苏州抗税暴动,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名动天下;崇祯元年,“组织群众”驱逐九千岁魏忠贤的心腹、阉党骨干顾秉谦,从此成为天下士子当中的天皇巨星!复社的声势也从此震动朝野,号称是“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其影响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拥趸粉丝无数。
成名之后,他不肯按部就班地出仕熬资历升官,而是企图一步登天,借广收门徒以控制士林、把持科场,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的,并且一度接近成功,连当时首辅周延儒都被他捏住了把柄,不得不惟命是从,按照张溥给出的名单,何人重用,何人罢官,悉数照办。直到周延儒被温体仁弄下台之后,这种奇葩现象才停止。即便如此,张溥区区一介没有任何实际职务的“民间意见领袖”,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在家遥控操纵朝堂决策,决定官员任免,把大明天下视为掌中玩物,也算是空前绝后了。
周延儒倒台后,继任的首辅温体仁自然不会像前任一样对复社和张溥唯唯诺诺,处处与东林党针锋相对,是张溥的眼中钉,张溥此次来访,主要目的就是借助琼海军的势力和财力帮助周延儒起复、打垮温体仁。
刘烨倒是没有怠慢这位名人,亲自出面接待:“天如先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二人互相客套一番坐定后,张溥先是恭维了一番刘烨,“杀伐决断”,“铲除阉党余孽,为金陵除去一害”,大快人心。
刘烨笑而不语,对于张溥的恭维,他觉得其逻辑很可笑,也有些反感。
他和常昆纯属个人恩怨,起源于苏州生丝买卖,经过洪武门一战后矛盾加剧,然后我整垮你、你再刺杀我,冲突达到顶峰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仅此而已。他从未想过背负什么“铲除阉党”的伟光正使命,常昆不过就是个贪婪的太监,与前朝“九千岁”魏忠贤毫无瓜葛,更谈不上什么“阉党余孽”。对于这种动不动扣帽子的行径,刘烨很不屑。
不过他也知道张溥是靠着与“阉党”斗争博得名声的,和太监有种天然的敌对,这么想的话,也能捏着鼻子理解。
作了一番铺垫之后,张溥慢慢把话头引向对当朝首辅温体仁的攻讦,“温长卿身为百官之首,却党同伐异,大肆迫害东林一脉,政事上碌碌无为、尸位素餐,不配坐在首辅之位”
刘烨皱起了眉头,问道:“那么天如先生觉得该怎么做?”
张溥打起精神,透露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如果平南伯愿意助一臂之力,助我恩公周延儒起复,他日重登首辅之位,定当厚报。”
刘烨明白了这位士林领袖的意思,想通过他的帮助,实现前任首辅周延儒起复的目的。看来对方仍然念念不忘“在乡野之中遥控朝廷,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的追求,想要凭借自己的奔走,操控内阁的更迭,影响朝政。
问题是,他才通过方正化方太监私下和温体仁结成同盟关系,不可能去拆台。至于温体仁是否碌碌无为,是否“迫害”东林党,与他何关?他所需要的,不过是首辅这个位置能够提供的政治上的便利,谁做首辅,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再说了,东林党大权在握,对他和琼海军而言,未必是好事。温体仁贪图权位,更容易掌控,而这些东林党人除了党争,历史上并没有出色的政绩,明朝之所以灭亡,朝堂之上永无止境的内讧和消耗也是原因之一。
刘烨很清楚自己要得是什么,也清楚东林党和复社是什么货色,所以直接拒绝了张溥的提议。
“我只是个武将,不懂朝堂之上的这些弯弯绕绕,更不敢插手首辅更迭这样的事,还请天如先生另寻高明。”
张溥没想到敢只手把南京镇守太监拉下马的平南伯居然自称胆小怕事,一时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这就是委婉的拒绝了。他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不愿再说下去,直接起身告辞。
走到门外,张溥回头望了一眼,冷哼一声,心想:给你机会不把握,不识抬举,日后定要你好看。
随着时间流逝,镇守太监倒台一事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琼海军继续按部就班组织流民的迁运,也到了尾声阶段,离开南京,返回临高进入了倒计时。
崇祯九年八月,凭借“扬明”号的快船惊人的速度,负责“捐饷”一事谈判的户部、兵部官员返回京城得到了确定的指示后,半个月后又回到了南京。
为首的官员仍然是兵部右侍郎程立,他带来了谈判的筹码:朝廷同意了刘烨提出的两个条件,一年内不调琼海军剿流寇,并且任命梁小明为登州总兵。琼海军拥有了第二个总兵的官职。。
第503章 军民两用轨道()
身为“谈判小组负责人”的兵部右侍郎程立感叹道:“平南伯,朝廷可谓诚意十足,我们连兵部任命总兵的文书都一并带来了,你的表兄即刻就能去山东赴任。我在兵部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快走完流程的任命。”
刘烨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朝廷拿出了诚意,你平南伯也要表示诚意,当即拍板:“程大人不必多说,我懂。你们回京城的时间,我已经命人从琼州取了银子,今天就可以交割。”
程立大喜,银子到手,这趟“化缘”的差事就可以交差了。
刘烨也很高兴,区区二十万两银子,在把控海洋贸易之前,是一年的总收入,称得上巨款,而现在对他来说不过是毛毛雨,甚至都不用从临高调取,直接从击败高、张联军的战利品缴获里拿出一部分就能应付,这么点银子免掉远赴西北作战的任务,以及一个登州总兵的位置,很值。
过了几日,“远航”号也从临高带来了梁小明。
几个月不见,梁小明没有顾得上和刘烨寒暄,而是抱怨道:“干吗火急火燎地把我从临高叫来,一大堆事走不开呢!”
刘烨眼睛一亮,梁二当家但凡有事,一般都是技术上有了新进展,只是这次不知道是民用还是军用。他好奇地追问:“是不是弄出了什么新宝贝?”
梁小明得意地看着他:“恐怕要让你失望了,不是军队用的家伙,而是我领着百草学堂中级班的学员鼓捣出了有轨马车,你派人来临高找我时,正好在规划整个临高的市内轨道交通——我打算把这个当成这个时空的城市轻轨来使用,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提升临高的城市品位。”
刘烨有些意外:“原来这段时间你一直在弄这个?用什么马拉,一次能运输多少人或者货物,咱们现在又炼不出不锈钢,铁制轨道生锈怎么办?”
梁小明赞赏地回答:“看不出你还很专业,问到了点子上。现在的试验品是5…7米左右的四轮车,满载是10…14人左右,目前使用云南采购的滇马作为牵引马匹。滇马的特点是矮小体健、耐劳善负重,能远行,作为战马不合适,但是拖拉四轮马车倒是不错的选择。本来在其他路面,两三匹滇马是绝对拉不动满载10来人的车厢的,不过有了轨道,负重可以提升到两倍左右,一匹马就能拉动,只是速度慢了点。”
“至于生锈嘛”梁小明解释道,“这个不是问题,就算现代的铁轨,日晒雨淋,照样会生锈,不过只要经常过车,就会把走行面抛光,所以轮子压过的那面不会生锈,下面生锈也不会影响车辆的通行。高速行驶的火车都不怕轨道生锈,我们这龟速的马车就更不怕了。”
即便在现代对铁轨司空见惯,刘烨也没注意过铁轨生锈的问题,回到古代倒是补课涨知识了。他高兴地说:“既然不会有影响,那就没问题了,我倒是很期待回到临高看到这些有轨马车。有了竹筋水泥建筑和完善的排水设施,再加上公共轨道交通,临高老百姓绝对是整个明朝最幸福的人了。”
“这正是我弄这个有轨马车的目的之一。除了民用,在战时还可以以更高的速度向码头运输战略物资,比起肩挑手提的效率要高多了。”
刘烨大喜道:“这个我倒没想到,军民两用,不错不错。”
“其实还有个问题你忽略了,恰恰是我和学员们琢磨得最久的问题。”梁小明说,“轨道如果想要维护方便,就必须分段铺设,下面垫枕木。可是这样一来,凹凸不平,马踩上去一脚深一脚浅,而且容易被枕木绊倒”
“是哦!枕木对于火车不是障碍,可是对于马来说就寸步难行了。”刘烨皱起眉头,“那该怎么解决?”
“我依稀记得18世纪时,解决的办法是在枕木的间隙撒上细土,把空隙填平。不过这个办法缺点不少,首先就是每天都要专人维护,把马蹄踩的坑填平,异常繁琐,其次就是这样的路面又回到了当初‘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态,我们花了很大力气修建的水泥地面就白瞎了。”梁小明伸手比划着解释,“后来有个叫苏二弟的学员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说既然铁轨凸出来不方便,为什么不把轨道沉下去呢?这句话给了我启发,我就设计成嵌入式凹形轨道,去掉枕木,把铁轨直接嵌入在水泥路面之中,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上述困扰了。”
“可是没了枕木,照你说的,维护和更换铁轨就不方便了啊?”
“不碍事的。马车和火车的速度、载重都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有铁轨损坏、变形,哪怕造成脱轨,也不会造成重大伤亡,修修补补也能凑合用,大不了过个三五年就全部换掉嘛!”
刘烨点点头,“这些都交给你去做,我充分相信你。不过今天把你从临高找来,不是听你科普铁路知识的,是要给你个官儿做做。”
梁小明愣住了,摸摸脑勺,不解地问:“我做官?给个官我也做不来啊?”
刘烨笑道:“就让你挂个名,事不用你做,而且是登州总兵,山东那边的武官,我记得你籍贯是山东人,这也算是在另一个时空衣锦还乡了嘛。毕竟我已经是琼海镇总兵了,在南京这段时间又被崇祯封了个伯爵,总不能一人兼任南北两个总兵吧?”
“只挂名不管事?这还差不多,你让我研究技术在行,当官不是那块料。”说着说着,梁小明才反应过来,“卧槽,你说你封爵了?什么时候的事啊?”
刘烨笑道:“这事说来话长,咱们哥俩晚上不妨喝两杯,我慢慢跟你说详细的经过。简单点概括一下呢,就是在南京和当年得罪过的镇守太监打了一架,然后把崇祯震住了,于是就有了这个伯爵。”
第504章 梁小明的小心思()
本来按刘烨的想法,兄弟二人几个月不见,在军营之中整两瓶自家的“五粮液”,唠唠嗑,也很不错。
可是梁小明听说要喝酒,支支吾吾了半天,憋出一句话。
“不管从前还是现在,我从来没来过南京,这酒,能不能出去喝?外面风景那么好,我想去看看”
刘烨愣住了,呆了一会才反应过来,这位老哥是想喝花酒!
他问道:“你是想搂着姑娘喝花酒吧?”
梁小明脸红了,眼神有些躲闪:“都说秦淮河有名的很,我想见识见识。当年在半塘街跟着你转了一圈,除了陪你看了董小宛,什么都没捞着,所谓的‘小秦淮’白去了,现在来到了真正的秦淮河,我”
作为男人,刘烨能够理解梁小明的心理,出差在外,老婆不在身边,想去见识见识古代版的“天上人间”,无可厚非。可是他上次喝花酒遇到刺杀,然后掀起半个南京城找仇人,折腾了大半夜,欲仙欲死,现在一提花酒,心理都有阴影了,下意识地就会想起差点刺中自己的那根发簪。可能是自己和古代的风月场所八字相冲,在苏州逛了次青楼就和常威发生冲突,在南京喝了次花酒就差点被刺,如果再去,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想想就心有余悸。
他试图阻止梁小明这种危险的念头,可是还没开口,看到梁小明眼神中的期待,一肚子话又被堵回去了。这位兄弟跟着自己穿越,像头老黄牛一样给自己纺纱织布、酿酒炼铁、造枪铸炮,任劳任怨,却从未有一句埋怨,而自己给了他什么呢?房子比自己小,女人也比自己少,老婆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但是还过得去,娶个老婆之后连个丫鬟都只能看不能吃,自己好歹还有三四个小妾,环肥燕瘦,而且广州还有个娇滴滴的千金小姐等着自己去娶,相比之下,两人待遇差距太大。人家现在就想沾点荤,打打牙祭,怎么就不行呢?
看着梁小明的眼神,只差没在额头写上“别的穿越者吃香喝辣、妻妾成群,我这个穿越者怎么这么苦逼”的话了,刘烨有些坐立不安。他想了想,常昆葬身火海了,常威事后也灭口了,南京城内最大的对头已经人间蒸发,就算陪兄弟去逛逛窑子,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思来想去,觉得应该满足梁小明的愿望,刘烨一咬牙,拍板道:“一世人两兄弟,既然你想去,我就舍命陪君子了!”
梁小明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呵呵笑道:“瞧你说的什么话,难道那些妹子还能吃了你不成?”
刘烨笑了笑,没说话,遇刺一事还是不告诉他了,免得他提心吊胆玩得不尽兴。
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次刘烨不敢大意,吩咐岛津千代和林三做好万全的准备,防止再次发生意外。
等安排完之后,刘烨想起了魏国公,人家对自己这么客气,还帮助自己抓到了常昆父子,临走之前,总要还个人情。便派严光亲自去魏国公府下帖子,邀请徐弘基同去。
人派出去之后不久,徐弘基那边的消息还没来,顾横波却来了。
顾横波还是那般风度超群,艳丽逼人,可是见到刘烨之后,再也不复初见面时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