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卫队员们坚定有力的刺杀让习惯于刀来剑往的官军们很不适应。你一刀过去,他格挡开就是一个突刺;你游走于其两侧,试图找到破绽,他不管不顾就是一个突刺;你挽出一个剑花,虚虚实实,想卖个破绽让对方上当,他似乎就是一根筋,逼近后就是一个突刺
不管官兵们身手是好是坏,武艺是高是低,用何种招数迎敌,反正对方来来去去就是一招突刺。一招鲜,吃遍天,几个回合下来,官兵们倒了一地,护卫队员们却没多少死伤。
护卫队的新丁们在射击时只能当观众,但是进入白刃战时就无法袖手旁观了,老队员和土兵们作为主力突前,他们跟在后头捡漏。
知府大人瞪着眼睛看着战场,已经无力吐槽。
离的远远的要挨炮,挨近了也拼不过,这所谓的乱民,恐怕调来广东的营兵都打不过,自己手下这些拼凑起来的队伍,更加不是对手,这么拼下去,恐怕最后剩不下几个人。
仅凭着一股虚火撑胆的官军眼见肉搏也占不到便宜,开始退缩,不敢与对方继续搏杀。首当其冲是被排在最前面的卫兵,他们本来就不满被当炮灰,现在死伤不少,却没砍下对方几个脑袋,功劳没有,拿不到官府的赏钱,命却搭上了,不值当。
有人发声喊:“兄弟们,咱们不是拿饷当兵的,保命要紧,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呢!”
有人出头,其他人纷纷响应:“就是,他奶奶的还把咱们顶在前面,老子不干了!”
喊着喊着,就有人从两边散开往后跑,避开督战队。其余的官军虽然暂时没有跟着跑,但是也没有阻挡——他们只是碍于军户身份,怕跑回去也会被砍头,不然也跟着乡勇一起跑了。
卫兵们才不管这么多,他们跟着官兵打仗,本就是贪图赏钱,督战队的亲兵就算有心阻挡,却苦于人手有限,拦不过来,不一会乡勇跑了大半。
眼见官兵畏缩不前,还跑了不少,石英回头看了看刘烨,想看他的命令,下一步该如何做。
刘烨隔得远远的,喊话够不着,于是做了个手势,挥手向前一劈,示意他继续攻击,击溃官军。
石英看懂了他的命令,带领队伍继续向前。官军零零散散与护卫队展开肉搏战,却没有一拥而上。没有了有组织的抵抗,推进更加顺利,简直挡者披靡,很快就突进到了官兵的中军位置,知府大人都能看见对方枪头明晃晃的刺刀,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手下见知府大人似乎不知所措,赶紧说:“知府大人,这仗没法打了,下令撤吧!”
“大人,卫兵都跑了,这下更加打不过,再等下去,跑都跑不掉了!”
知府大人茫然四顾,这就败了?三千人打一千人,还一败涂地,对方伤亡甚微,自己连遮羞的首级都没几个。
石英发现了穿着官袍的知府大人,见此人气势威严,肯定是个大官,当下取出弓箭,准备射杀此人——爱国者步枪在一百步的距离上射击单个目标完全是碰运气,还是弓箭靠谱。
知府大人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盯上,心中正天人交战,到底是撑下去还是干脆地撤退?手下还在力劝:“大势已去,大人,下令撤退吧!”
石英将箭矢搭上,引弓瞄准了那名大官。周围空下来,让他的视线没有阻挡。
石英用力拨开,咻的一声。知府大人意识转过头来,只见那箭头离自己越来越近
取胜归来,刘家庄。
“知府大人死了?”刘烨惊地站了起来,自己并不想知府大人死在自己的手里。
刘烨坐回椅子上,权衡了一下利害得失,以及此事带来的影响和自己该如何应对。只是他拿不准主意,于是询问司马德:“严先生,你怎么看?”
“回主公,杀了知府大人,与造反无异,主公可以操练兵马、枕戈待旦了,官军二次围剿只是个时间问题。”严光简洁明了地回答。
刘烨皱起了眉头,这与他的本意不符。他更希望在造反和官府统治之间寻求一种折衷的道路。从现在起就与官府彻底撕破脸,从几百兵丁起家,与官军死磕到底,不是他想走的路,这样太累太辛苦。以朝廷的德性,一旦发现琼州出现一只战斗力超群的火器化部队,肯定会与流民军队并列成为两大心腹之患,自己在这边打生打死,到时候就让皇太极捡现成的便宜,他很不甘心。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措辞,对严光说:“严先生,我并不怕官府,但我的基业才刚刚起步,眼下又大战一场,精力不能耗费在与官军的缠斗上,这么说,你懂我的意思吗?”
第50章 为下次围剿做好准备()
严光仿佛早就知道他会这么问,不假思索地说:“主公也不必担心过甚。你担心的事,朝廷也一样担心。眼下朝廷北边要对付建州鞑子,中原要剿灭流寇,没有更多的银子和军队耗费在琼州这偏远之地。而且比起那陕西的高迎祥之流,主公有自己的优势——那些流贼不过是泥腿子出身,不知道杀了多少士绅和官员,这样的角色朝廷尚且能够捏着鼻子招抚,主公乃地方士绅,不过杀了个知府,照样也可以接受朝廷招抚。不过”他加重了语气,“只有再次打败围剿的官军,让官府觉得剿不如抚,才能走到这一步。”
这一番分析让刘烨舒了口气,既然如此,再次打一场,把官军打痛打服,再接受官府招安就是。
重点回到了军事斗争,如何再次打退官军赢取招抚的机会成了所有人要面对的问题。严光分析道:“若要打退官军,加上刚投降的土兵,咱们才两千多人,恐怕比较吃力。
刘烨点点头。这两千多人暂时还只有六百人是装备了火器的,再面对几千官军的进攻,这么点人有点过于单薄,连预备队都没有,一旦出现意外,就是毁灭性的后果。扩编队伍势在必行,可是,去哪里寻找合适的兵源呢?
石英一直负责护卫队的训练,他总结了一下:“加入护卫队必须要保证两点:第一,足够忠心。要对抗几千官军,光靠长矛肯定拼不过,如果发给火器,又不够忠心,就是个祸害!”所有人都深以为然,爱国者步枪稍加训练就会使用,一个女流之辈都能一枪射杀彪形大汉,如果调转枪口对准自己人,简直就是灾难。
“第二,敢与官军打仗。百姓多数是畏惧官府的,如果上了战场,一见官军就腰杆发软,就算再能打也不能要。”这就是意识形态的问题了,大明朝的统治毕竟延续了几百年,百姓还是从内心深处不愿与官府作对,招来的兵必须是敢和官军拼命的。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梁小明感慨道:“陕西的流民就不怕官府,若能招些流民就好了。”
刘烨若有所思,“流民不怕官府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没有退路才造反的。这么说起来,日子过的比以前好,官府一来就要打回原形,是不是也会和官府拼命呢?”
众人听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唯独严光领会了他的意思,“主公的意思是说,临高境内那些佃种我们土地和投献的人?”
他这一说大家有点明白了。刘烨抢夺的田地继续给人佃种,不过每亩只收二石租子,其余税粮全免,不仅激发了佃户的积极性,而且还引得不少自耕农来投献。相比以前,这种模式极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说是过上了好日子也不为过,如果官兵围剿成功,刘烨作为他们的靠山倒下,那么这种模式肯定不会继续,他们就会回到以往穷困潦倒的生活中。
梁小明一拍手,说道:“我明白了,我们就把官兵来犯和我们失败的后果告诉他们,他们自然就站到我们一边。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肚子大,饭都吃不上了,谁还管你官府不官府!”
严光补充了一点:“官府要剿我们是因为杀了知府大人,对佃户就得换个说法,就说官府嫌我们代缴税粮妨碍他们中饱私囊,想找个理由把地都收回做官田。”
刘烨击掌道:“妙,这么说不由得他们不信。”
兵源的事情有了方向,可是广州那边的动向也必须掌握,什么时候出兵,出动多少兵马,知己知彼,才能战而胜之。
刘烨环顾四周,在场的众人中,梁小明只适合鼓捣技术,李二狗要管理佃户,石英要负责训练,林三更适合战场冲锋,严光要留在身边出谋划策,这么排除下来,只有李福比较合适,为了保证他顺利完成任务还能活着回来,得派人去保护。
于是他做了决定:“佃户那边由李二狗去放消息,李福去广州那边再打探官军的动向,一有消息就回报,再带几个人去保护,如有危险就撤回来。护卫队加紧训练,准备迎战!”
众人纷纷应下。
刘烨做着备战的准备,和丰村却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自从张麻子被赶跑之后,和丰村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大家继续抢收粮食。稻田中金灿灿的的稻谷,在阳光照耀下反射着金色的光芒,这收上来的不仅是粮食,还是大家对生活的期望。
苏大腿停下手中的镰刀,擦了把汗,望着自家的稻田,欣喜地咧开嘴笑了。苏老倌在旁边不满地说:“要歇还早着呢,等你小妹送饭来再歇吧!今天得收完这几亩地。”
苏大腿和苏二弟挤挤眼,两人相视一笑,阿爸自从佃租这十五亩地后,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把他兄弟两也当成牛在使唤。不过再累也是值得的,缴了租子,以后的收成就全是自家的,光想想就是满满的幸福。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苏家的老幺苏小妹提着竹篮来了。苏家两兄弟欢呼一声,扔下镰刀就去吃饭。苏老倌骂了一句:“两个懒货,干活咋就没这么利索!”
苏小妹认真地对哥哥们说:“大哥、二哥,听说新东家又派人来了,有大事要宣布!”
苏大腿放下手中的碗,心里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问道:“宣布什么事呢?人在哪?”
“在祠堂。好像说是官府要把这些地都收去做官田。”苏小妹认真地对哥哥们说。
“我*日*他先人,还让不让人好好活了,先是张麻子,现在又是官田,咋就不消停呢!”苏大腿丢下碗,破口大骂起来,我们村刚好过上点好日子,心想就官府那黑心样,要把这些地都收去做官田,我们的日子还怎么过呀!
苏老倌还在地里收割稻子,听见他这边的动静,疑惑地看着这边:“老大,你说啥子?”
不行,得去问个究竟。苏大腿也顾不上吃饭了,拔腿就走。
第51章 兵源()
祠堂里已经有得到消息陆续赶来的村民,七嘴八舌地问着差不多的问题。
“这地好好地怎么就要收做官田呢?”
“官府凭什么收回这些地?东家不是有田契吗?”
李二狗按照部署,一个一个村子散布着事先构思好的消息。他没有单独回答村民的问题,耐心等到地里干活的村民来的差不多时,才开口宣布。
“乡亲们,今天我来,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他清了清嗓子,扫视着聚精会神的村民们。
“我家老爷只收大家的租子,所有的税粮,由他统一代缴,本来想着既可以造福乡里,又能报效朝廷,大家减轻了负担,朝廷也能及时收上钱粮。可是,这么一来,就断了官府某些人的财路。这些人借朝廷收税之际上下其手,中饱私囊,对你们加收火耗,对朝廷却隐瞒不报,十成的税,他们要从你们身上收十五成,缴上朝廷的却是五成”
村民们一听就炸了,感情每年加的税都没有入朝廷的官仓,而是进了贪官的腰包!
“如今我家老爷代缴税粮,朝廷规定的正税一文不少,那些人没了贪墨的机会,就要报复我家老爷。他们公器私用,利用官府的名义,要给我家老爷安插罪名,把他名下的地都籍没,变成官田,这样的话,他们想把你们搓圆捏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祠堂里陷入了沉默,李二狗描述的前景太可怕,成为官田的话,不会比落在苟大富之流手里更好,只怕是更糟糕。没想到这好日子还没享受到,就要成为泡影,到头来终究是空欢喜一场。
苏大腿高声问了一句:“若是东家不从,我们不从,官府会怎么样?”
李二狗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这小伙子捧哏捧的好,免得他自说自话,“很简单,官府会抓人。”
苏大腿想起了上次打跑张麻子的一群青壮,继续问道:“东家不是手底下有人吗,还怕他们不成?”
李二狗回答:“就惹恼了官府,到时候派兵来打,怎么办?”
李二狗说到官兵,大家都紧紧闭上了嘴,不敢说话。对抗官兵,则超出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度。
苏大腿不甘心就这么倒退回到原来的黑暗日子,抱着一丝希望问道:“东家有什么办法吗?总不能坐着等死吧?”
李二狗看了看其他村民的表情,苏大腿的话似乎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他回答道:“我家老爷不想与朝廷作对,但也不会这么束手就擒,让小人算计,肆意安插罪名。那些人不管使出什么手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官兵来攻,我老爷也要誓死抵抗,熬过这道坎,事后官府总要还我老爷一个清白。”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很到位,这些说辞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一个一个村说过来,说的多了,自己都快相信是真的了。
苏大腿听得很解气,快意恩仇,大丈夫当如是,他举起拳头,高喊一声:“本当如此!东家若是缺人,算我苏大腿一个!”
苏老倌在他之后也跟了过来,突然听到他这么喊,吓了一大跳,抓住他的胳膊,呵斥道:“你疯了,官兵来了你也去啊?就算能活着回来,一个造反的罪名也跑不了,照样是死路一条!”
苏老倌心中夹着尾巴做人、民不与官斗的想法根深蒂固,儿子的态度在他看来就是作死,管他东家怎么斗官府,都不是自己这等泥腿子能瞎参合的。
苏大腿甩开他老子的手,跳上一张桌子,挥拳喊道:“乡亲们,在苟大富手里,我们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