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的一声巨响,一枚炮弹击中了搁浅的一艘船,木屑碎片四处飞散。
左武卫心细,一眼看出这炮子不是昨天那种吓人的30斤炮子,大概只有10斤,而且这一炮不是瞄准人,而是直接瞄准船——海滩上人群密集,随便几炮打过来,就能串个血葫芦。他闪过一个念头,这一炮是种警告,至于意味着什么,他还不敢肯定。
“贼人开炮打我们了,赶紧跑到林子里去啊!”官兵们纷纷喊叫着往海滩跑。
这时对面又开一炮,砸的本就破烂的船体险些散架,一块破裂的木板随着木屑飞出,砸中了一个奔跑的官兵,这个倒霉蛋当场昏死过去。
左武卫当机立断,大喊道:“大伙不要跑,站在原地不动,他们就不会开炮!”
官兵们半信半疑,有些人停了下来,有些人还是充耳不闻继续跑。
对方用大炮告诉他们作出选择的后果:“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划出一道弧线,越过左武卫等人头顶,远远落在海滩上,砸出一个大坑。正当奔跑的官兵庆幸没被砸到,想绕过它时,炮弹突然爆炸,巨大的气浪把周围的人全部掀翻在地,弹壳碎裂成碎片溅射开来,不少人被弹片击中,惨叫着在海滩上翻滚。
“竟然是开花弹!”左武卫瞪圆了眼珠。从30斤的巨型炮子到开花弹,贼人的火炮和炮子一再刷新着他的三观。
明军也不是没有开花弹,但是因为弹体铸造工艺不过关,为了避免在膛内爆炸,弹壳内装的不是火药,而是石灰、砒霜等有毒的粉尘,通过这些溅射后飞扬的粉尘来伤害敌方。至于能够爆炸后以弹片伤敌的方法,明军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而兴叹了。
这一炮让官兵们意识到,左守备说的是真的,跑的越快死的就越快,大都站在原地不敢动。有人还有些迟疑,悄悄移动脚步,想趁乱溜走。
左武卫喝道:“都给我站住!这个岛巴掌大小,方圆才几里?对方的炮船已经发现了我们,你们就算走,又能走到哪里去?”
不少人纷纷附和:“左守备说的对,贼人大炮太厉害,还是先保住性命,慢慢再与贼人周旋。”
对面大船上放下一条舢板,划到岸边,大喊道:“如果想活命,都站着别动,把刀枪都丢进海里,解下盔甲!”
官兵们乖乖地把腰刀等兵器抛入海中,脱了盔甲,站在原地。
战舰上的梁小明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能够抓到这些漏网之鱼,完全是个意外。
第114章 陆战开战前()
南园。
听了梁小明关于这次海战的战果报告,刘烨等人大受鼓舞,虽然知道自己的海水力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水准,但是没经过实战检验之前还是心里打鼓。没想到战果还超出了预期:梁小明原本预计能够击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船,实际当场击沉和事后追击一共把一百多艘船送入了海底,这已经接近船队总数的一半,另外还抓了一千多俘虏。
按照梁小明的估计,官军连死带降五千人总是有的,换而言之,逃走的最多一万人。
刘烨沉吟起来:加上招降以前知府大人的卫兵的三百人,扩充后的护卫队也就一千来人,对上官军剩下的一万人,1:10,人数上还是处于绝对劣势。而且这次官兵都是营兵,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督抚的标营等精锐,绝非上次琼州府把卫所、农民和乡勇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这次海战打的不错,打掉了官军三四成的兵力。不过剩下还有将近一万人。你们说说,该如何迎敌?”刘烨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石英站出一步:“我方满打满算也就一千来人,对阵一万多人,唯一取胜之道唯有依据火器优势严防死守,尽量消耗官军兵力。”
严光赞同:“敌众我寡,石英所言极是。我方火器犀利,远在官军之上,这是最大的优势。广东营兵如何我虽不清楚,但是南京城内号称精锐的各部营兵,其火器也仅有红夷大炮和弗朗机炮而已,鸟铳不多,多数还是依仗弓箭刀枪。”
刘烨手托下巴,沉吟道:“我护卫队是全火器部队,有轻便的火炮支援,如果阵地防守确实有极大优势,问题是到哪里防守,临高县城吗?”这时候,他略微有些后悔,县城的城墙貌似拆得太早了点。
严光仿佛知道了他的心思,当下连连摇头:“主公既然想携此次大胜之机受抚,就算县城城墙还在,也还是不要依靠临高县城防守的好,这必定逃不过一个攻陷县城的嫌疑,上报朝廷后,招抚的难度大得多。最好依靠博辅,给征剿的官军一个台阶,给总督府一个台阶,这样招抚就有了转圜的余地。”
“可是不依靠城墙,平地又如何防守,官军四面八方而来,如何抵挡十倍的兵力?”
梁小明考虑了一番,提议道:“不如在博辅外建个棱堡?”
棱堡?刘烨楞了一下,问道:“是不是欧洲的那种星型城堡?”
“正是,棱堡是古代堡垒的一种,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一来,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在两到三个的棱堡面火力打击范围内,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比起普通城墙,这样的防守方式效率高得多。”
“可是官军此刻肯定已经到达了琼山,最多休整两三天,效率高的话,算上行军耗费的时间,七八日内就能打上门,此时建棱堡,还来不来的及?我记得欧洲棱堡都是石头或者砖建成,就算建个小点的,没有几个月恐怕不行?
梁小明说道:“不用,只建两人高的工事,然后用土垒建成也差不多了。接着顶端用红砖砌顶,再用水泥浇筑,方便部署火炮。”
“恩,这个可以有。不过,泥土垒的堡垒,又怎么进出?总不能用绳子吊上去?”刘烨问道。
李二狗虽然是半路出家的包工头,但是基建工程做了不少,对于土木建筑也颇有心得。他提议:“可以开一门,边框以砖石砌成,水泥浇筑,顶部用坚木横置,这样泥墙也能有门以供进出。”
众人皆称赞此法可行。这样一来,人员和火炮就能运进堡垒之内。
刘烨部署迎敌对策的同时,琼山县,府城内,广东渡海大军主帅何如宾正在考虑如何挽回局面。
海上遇袭,何如宾以屈辱的方式从战场上逃走,保住了性命和大半兵力。抵达琼山后,一想到还未正式开战就折损这么多兵力,不但愧对制台大人的信任,自己的名声和前程可能毁于一旦,一时想不开,欲自尽谢罪,被亲兵和幕僚拼死拦下。
左右劝解道:“好在大半兵力得以保存,将军不必气馁。贼人越是依仗战船,越说明其陆上战力有限,以万余精兵从陆路进剿,定能战而胜之。”
何如宾觉得有理,贼人的船炮虽然极其厉害,但是总不能把船搬到陆上。到了陆上,打仗还是看谁的兵力多,自己剩余兵力虽然暂时没有清点,但是八九千人至少是有的,再把本地卫所军和乡勇动员起来,一万多人还是凑的出。
想到这里,心情略微好了一点,对幕僚说道:“本官原本想在琼山逗留几日,振奋当地士绅百姓之民心,扬我朝廷天军之威。可是在海上遭此一劫,士气大跌,须得立刻开拔,免得拖得越久,士气越萎靡。”
左右纷纷附和,俗话说哀兵必胜,虽然大军受挫,影响士气,但是军中上下定恨贼人入骨,军心可用。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渡海大军以明军罕见的高效率清点队伍、备齐粮草,责令琼州府凑出一千多卫所军和乡勇的混编部队,于三日后开拔。
何如宾率大军从琼山出发,沿着驿路一路向前开拔。在打仗上,他的态度依然是以持重为上的,为此他一出琼山,就派出大批探马和细作打探情况。
潮州参将童以振率领着十几员偏将,二千多名士兵走在前边。最前面是他手下千总何湛然率领的三百名骑兵,准备在路上一旦遇到敌人就迅速攻击,掩护后面的大队步兵和火器展开。
骑兵是很有用的兵种,但是广东没有许多骑兵可用,所以全军只带了八百骑。何如宾认为在海南骑兵用处不大,这次剿贼多半以围困为主,骑兵多带亦无用。
惠州参将严遵诰率领二千士兵断后,他们之前是的总镇火器营——虽然火器营主将左武卫海上遇袭后下落不明,但火器营的多半兵力和重炮还在,以营中千总李漠代为统率——重炮大多用牛牵引,又有很多车辆,所以行进速度很慢,走在倒数第二。在火器营之前是云梯营。这是专门用来攻城夺寨的专业部队,六百名云梯兵带着拆卸开来的云梯和许多器械,万一需要直接攻寨就由云梯兵来担任突击前锋。
镇标营中军守备孙昌祚,叶正芳率领着十几员亲将,一千五百名标营士兵和五百名何如宾的家丁护卫老营。何如宾带着他的亲兵和一部分主要将领走在老营之前。驿路上人喊马嘶,烟尘滚滚。
尽管前几天接连下雨,但是这几天天气稍好,阳光便非常灼热,加上路上灰尘很大,许多士兵没走多少路就把随身瓦罐和皮囊里的水喝光了。几乎每到一条河水清澈的河流边,士兵和马匹就会挤到河边去喝水,人挤马嘶,乱作一团。
“告诉各位将军,人马快走”,何如宾催促着手下的将领们,不让士兵们在河边逗留太久,免得扰乱行伍,被敌人乘隙突袭。
但是敌人显然没有突袭的打算,包括全军涉水渡河的这样的高危险状态下,探马也没有发现近处有敌人活动的踪迹。放出去的塘马不断的送回四面平安的报告,何如宾稍稍放心。
“传令各军,不许拖延!”他命令道。
琼山到临高之间的里程正常行进只有两日路程,如果按照官军平均每天走二三十里的速度,这点路可以走上四五天。
但是琼州和别处不同,沿途州县人烟稀少不说,农村也非常贫瘠,除非象琼山、儋州之类有储备有大量粮食的官仓的州县,否则根本无力供应一支大军,如果按照还照老规矩慢腾腾的行军,反而会把军队携带的粮食提前耗尽。何如宾吩咐众将,督促各部尽快前进。
驿路开始逐渐从海边转向内陆,走了许久后,何如宾看日已西斜,估计已经到了申初时分。他眺望四周,远近都是起伏不定的丘陵山地,距离驿路不远的地方是一座小山,草木繁盛。他一提马缰,策马走到驿路旁的一个小山坡上,他的亲兵和将领们也赶紧跟了过来。
何如宾骑的是一匹蒙古骏马,非常神骏。鞍子、辔头和马镫都是黄铜所制,出发前亲兵已经为他擦得闪闪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提着鞭子,注视着望着身边源源不断的前进的人马和大旗,海上遇袭惨败带给他的挫败感冲淡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势在必得的感觉。
“汤参将”他叫了一声。
“卑将在。”琼崖参将汤允文此次也在大军之列,因为是琼州本土武将,熟悉各处地势和风土人情,虽是水师将领,也伴随何如宾左右,随时参赞军机。
第115章 准备()
何如宾问汤允文:“此地离临高还有多远?此处是什么地方?”
“回禀镇台大人,还有八十里。”汤允文在马上拱手望了一眼,说道,“此处名为石山。”
何如宾看了一眼这座小山,离驿路大约一百多丈。是一处控遏驿路的好地方。若是贼人在这里埋伏人马的话,他必然要经历一番苦战才能通过。但是刚才探马已经来探过,此处并无任何伏兵。
“毕竟是海贼,陆路可谓不知兵。”何如宾评价道,“此处若设一营寨,派人把守。我军必得先攻下此山方能继续进兵。”
左右附和道:“大人所言极是。”
“此处地形要紧。在此设一粮台。”何如宾吩咐道。
一万多人的粮草供应是一件非常紧要的事情。最为方便的海路运输碍于贼人的“大船利炮”无法运粮,陆地运粮不管距离远近总是相当烦难的,特别是海南的驿路状况实在太糟糕。靠着征来的民夫肩挑车推几百里路来接济粮食很是困难。因而明军采取的是逐段设置粮台,层层转运的模式。
石山有一定的地形优势,路途又适中,是设立转运粮台的最佳地点之一。何如宾当下命令一名千总率领五百名士兵在此立下营寨,建立粮台,负责转运粮食。这样不但粮草能源源不断的运到军中,还能保证他的后路安全。
由于一路没有贼人骚扰,大军很顺利到达了临高。到了原本属于临高县城的位置,何如宾惊讶地现县城城墙居然消失了,城中尽是方整的房子,像是砖石砌成。由于大军到来,城中百姓全都吓得闭门不出,这年头,兵比匪还可怕。
“临高已成这副模样,县令居然隐瞒不报?”何如宾气得吹胡子瞪眼,城防都已荡然无存,贼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与失陷有何区别?
最让他生气的是,没有城防可以依仗,就等于没有后路可退,他就失去了与贼人周旋的余地,除了一鼓作气攻下博辅,没有其他选择。
既然县城没有进驻的价值,就只能抵近博辅,野外扎营了,至少还能布置防御工事。不过不进驻县城,不代表不向县内索取大军的粮饷支应。大军分批入城,一时间县城鸡飞狗跳,满城都是叫骂、哀求、惨叫和哭号的声音。有些人家被士兵们破门而入,翻箱倒柜寻找财物,亦有入户欺凌女子的,县城内乱作一团,百姓们的哭号和官兵的斥骂吼叫此起彼伏。
县太爷闭门不见,县内无人主事,县丞和典史才不会出头触怒朝廷大军,官兵们几乎把县城翻了个遍,也无人敢阻止。还是何如宾见大战在即,闹得太过火也不好,当下命令一名亲将带着几十个亲兵奉着他的令箭满城巡视,当街斩了几个抢劫杀人的乱兵才将秩序维持下来。
“索取支应”得到满足后,大军离开了临高县城,直奔博辅而去。此时已近黄昏,大军在离博辅十里地安营扎寨